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9—1990年在河南省8个县市对农抗120防治小麦白粉病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4月上中旬,小麦白粉病发生的病株率达15~20%,病叶率10%左右时,应用100ppm农抗120喷雾防治2次,防效达70~85%。防病效果与防治时间、喷药次数和发病程度关系密切。施药越晚,效果越差。农抗120的防治效果优于多菌灵等常用化学药剂,在发病初期喷药2次,防治效果与施用粉锈宁相近,可作为粉锈宁紧缺情况下的首选替补药物。但在病害大流行时施用,作用缓慢,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们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主要是在抽穗到扬花期对准麦穗喷洒多菌灵药剂,在正常发病年份均取得了明显的防病效果。本文根据作者1983~1990年的研究结果,对小麦赤霉病的药剂防治技术提出一点不成熟的见解,供商讨.一、喷药适期近年来,我们防治小麦赤霉病推行的“主动出击”防病策略所提的喷药适期,笼统地规  相似文献   

3.
葡萄霜霉病是由葡萄生单轴霉所致的真菌病害。该病在我国葡萄产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在郓城葡萄产区,每年8~9月是该病的发生高峰期,常造成葡萄提前落叶,严重影响葡萄树势和产量,一般葡萄园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目前在郓城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常用药剂有波尔多液、三乙膦酸铝、大生等。由于长期使用,病菌已产生抗性,防治效果不很理想。2001年笔者应用64%口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商品名称卡霉通,下称),与波尔多液、三乙膦酸铝、大生等药剂,在三年生巨峰葡萄上进行防治霜霉病对比试验,取得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4.
王峰 《植物医生》2007,20(3):23-24
葡萄白腐病是危害葡萄的重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尤其是高温多雨地区发病较重,对葡萄产量影响很大。该病多与葡萄炭疽病同时发生,一般年份可导致减产15%-20%,灾害年份减产可达60%以上。近年来,葡萄白腐病的发生逐年加重,目前已成为葡萄生产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5.
烟草赤星病属于暴发型病害,在发病季节,遇到适宜的发病条件,病菌孢子1h可萌发,8h完成侵入,48h后出现症状,可在短期内流行成灾。赤星病栽培防治为基础,药剂防治是关键。本项研究是烟草赤星病的发生规律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以确定喷药时间、喷药次数,选用对路农药。  相似文献   

6.
有机种植模式下几种药剂对烤烟真菌性病害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控制在有机种植模式下烟草真菌性病害,采用经有机产品认证的枯草芽胞杆菌800倍液、小苏打500倍液和板蓝根(Isatis indigotica)、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青蒿(Artemisia annua)和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4种中草药提取液对烤烟白粉病和炭疽病进行田间防效研究.结果表明:鱼腥草提取液和小苏打对烤烟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经过2次喷药后防效分别达到66.67%和57.68%,其余药剂防效在31%以下;2次喷药后枯草芽胞杆菌对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为57.34%,其余药剂防效均在25%以下.在有机烟叶规模生产中可使用小苏打与枯草芽胞杆菌对真菌性病害进行防治;鱼腥草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宇  杨畅  杨晓  善文辉  杨芳  王琦 《植物保护》2021,47(3):242-246
本研究在云南、四川、贵州、陕西、重庆5个省(市)共18个县市进行葡萄酸腐病、炭疽病和黑曲霉病害调查,调查发现,5省市葡萄酸腐病发生严重,在陕西省和重庆市部分地区发病率可达到35%以上;葡萄炭疽病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四川省成都市和重庆市璧山县,其发病率分别达到49.0%和45.0%,并且重庆市璧山县炭疽病的病情指数高达32.6;葡萄黑曲霉病发生普遍,陕西省西安市、四川省、重庆市发病率均高于20.0%,其中陕西省西安市发病率已达46.0%。5省市针对葡萄病害防治药剂主要集中在18种杀菌剂,主要防治葡萄炭疽病、白腐病、灰霉病和白粉病,酸腐病和黑曲霉病的防治技术比较缺失。通过调查,期望给当地提供合理的病害防控及药剂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生防菌剂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HMB-20428与化学杀菌剂互作对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的抑制作用,采用生物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研究其最佳用药时期,筛选最佳生化互作组合,结合空间竞争能力和诱导抗病性生理测定试验了解互作增效机制,并建立葡萄霜霉病的综合防控技术。结果显示,枯草芽胞杆菌HMB-20428预防葡萄霜霉病最佳时期为发病前1个月,连续喷雾用药3~4次,间隔期10~15 d。研发出协同增效生化互作组合生防菌剂HMB-20428+嘧菌酯,及其与硅氧烷化合物增效组合,防效分别为91.06%~98.92%和87.78%~92.04%。枯草芽胞杆菌HMB-20428与嘧菌酯互作可增强枯草芽胞杆菌HMB-20428定殖能力和植株抗病作用,且定殖能力和抗病机制作用的增强时间基本一致。以生防菌剂HMB-20428替代部分化学药剂减量用药流程的防效为91.40%。表明枯草芽胞杆菌HMB-20428与嘧菌酯互作可达到减少化学药剂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李长存 《植物保护》1994,20(3):49-49
葡萄穗轴褐枯病的发生与防治葡萄穗轴褐枯病是近年北方葡萄产区发现并引起重视的一种病害。一般年份病穗率20%—30%,病重年份高达60%,减产40%以上,现将1989一1993年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症状主要是葡萄幼穗轴受害,也可为害花蕾。幼穗轴发病初期分...  相似文献   

10.
仿生农用杀菌剂银泰对苹果两种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苹果腐烂病和轮纹病是苹果生产上两种重要的病害.苹果腐烂病在山东的发病株率为20%~100%,病情严重的果园,树干上病疤累累、树冠残缺不全、病株寿命缩短,甚至造成死树毁园.苹果轮纹病不仅可以危害枝杆,造成树势衰弱、枝干枯死,还常造成大量烂果,有些年份田间病果率可高达70%~80%,并且在贮藏期可继续发病.长期以来,苹果枝杆上的腐烂病和轮纹病主要以福美胂等药剂进行治疗,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防治后的病疤不易愈合,还易得由于砷中毒而引起的粗皮病.果实上苹果轮纹病的防治主要以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进行防治.为了有效地防治这两种病害、提高果品质量和环境安全性、减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作者根据银杏Gingko biloba L.体内含有大量杀菌物质的报道,经过10余年的研究,从中筛选出了对植物病原真菌有较高生物活性的物质,以其化学结构为先导化合物仿生合成出了新型农用杀菌剂“银泰”.  相似文献   

11.
两种药剂防治葡萄白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白粉病在新疆发生范围广、为害重,是造成新疆葡萄减产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发生有日趋加重之势,无论鲜食葡萄或酿酒葡萄均受害严重,且在不少地区始发期直接侵染果实,易造成误诊,导致明显减产,甚至毁园绝收。2011年~2013年发生都较为严重,特别是2013年新疆各地不少品种果实平均受害率达40%,重者达70%以上。因此有效控制葡萄白粉病是葡萄丰产、丰收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笔者选择了几种高效药剂,对葡萄白粉病发病前和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试验,为大田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烟草叶部病害种类及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烟草后期叶部病害对烤烟生产造成的损失,介绍烟草主要叶部病害的种类及发病特点,并提出栽培管理、烟草生育期保健、农事操作和化学药剂等综合防治措施,为烟草叶部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葡萄是郓城县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产业,在葡萄生产中,病害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生产中果农使用化学农药后,果品中农药残留问题比较突出。为了减少果品中的农药残留和生产绿色无公害果品,采取绿色防治技术防治病害非常重要,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葡萄常见病害防治技术,供果农参考。1葡萄炭疽病1.1症状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浆果着色后期接近成熟时发病最重。一般距地面近的果穗尖端先发病,初期  相似文献   

14.
葡萄主要果实病害的防治夏英三(山东省临沐县白旄镇农技站,276713)葡萄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灰霉病、房枯病是葡萄主要果实病害。夏季多雨潮湿果实病害发生较重,在山东一般7~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防治上采取以下措施:一、清除病源:经常巡视田园,发现病...  相似文献   

15.
葡萄霜霉病是我场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过去,我场一直用波尔多液进行防治,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因葡萄生长快,新生叶片仍不断发病,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本试验的目的在于寻求更为有效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6.
正兴安县葡萄种植面积达0.97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溶江镇、严关镇、兴安镇、湘漓镇和漠川乡。主栽品种为巨峰、夏黑、温克等。目前该县葡萄病害发生严重,有十几种之多,其中葡萄白腐病、穗轴褐腐病、房枯病是最常见的病害,这3种病害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后期田间症状十分相似,很多果农把它们相互混淆,为此笔者对这些病害的田间症状进行了描述,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为果农开展葡萄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小麦锈病是长顺县小麦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年份造成减产10%~30%.大流行年份.减产50%以上。以往在长顺县防治小麦锈病都用三唑酮.药剂较为单一。为筛选防治小麦锈病的其他药剂.以达到药剂交替使用目的,2009年笔者采用20%戊唑醇·烯肟菌胺进行了田间试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何建群  王程  张玲 《植物医生》2011,24(2):16-17
通过2006—2010年对鲜食葡萄病害的调查,诊断出宾川县葡萄发生的主要真菌性病害有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葡萄炭疽病、葡萄房枯病、葡萄灰霉病、葡萄白粉病、葡萄黑痘病、葡萄大褐斑病、葡萄小褐斑病、葡萄穗轴褐枯病。通过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总结出:新建果园,强化苗木选择;适时清园,遏制病源传播;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清理副梢,以利通风透光;预防为主,及时喷药;避雨栽培,控制病害;果穗套袋,减轻病害等技术应用于葡萄生产,达到农业增长、农民增收、节本增效的目的,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葡萄根癌病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生分布广泛,部份葡萄园发病严重,感病品种病株率高达100%。葡萄的根、根颈、枝蔓均能发病,以根颈部冠瘿瘤最多。在受冷伤害严重的葡萄园,枝蔓上发病也重,且成为植株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内蒙古包头市一带,5月下旬发病,6月中旬至8月为发病盛期,9月下旬停止发病。温度、湿度及降水与病害关系密切,葡萄受霜冻和冬季低温的影响,增加了病菌新的侵染点,加快病害的发生发展。葡萄品种抗病性差异显著,玫瑰香、巨峰等高度感病,罗也尔玫瑰、康拜尔、贝达等抗病性强。室内药效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抗菌剂401、402,福美砷和石硫合剂渣子等抑菌力强,并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又是一年春来临,农民也开始播种新的希望,可当鲜嫩的芽破土而出时,各种病原菌也开始悄悄侵染作物。为了减轻作物的病害发生以及农民的负担,在作物苗期应选用好保护性杀菌剂。1保护性杀菌剂的概念保护性杀菌剂是施于作物表面,无内吸作用的药剂。这类药剂应在作物未发病预先施药,且要多次持续喷施。用药间隔期要根据药剂有效期和天气情况确定。多雨时应5~7d喷1次,少雨时可放宽至10~15d喷1次。雨水对病害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尤其要注重雨前和雨后的防治。如果混加内吸性杀菌剂一起喷雾,可以提高防病效果。保护性杀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