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云南林业》2007,28(4):14-16
一、名誉会长白成亮云南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二、名誉副会长张林冲云南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郭辉军云南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德祥云南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冷华云南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三、会长凌鹤国家林业局驻云南省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原专员、研究员四、副会长刘海建云南省开发投资公司副总经理兼云景林纸董事长李林铭昆明新飞林人造板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学良云南大地石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云南大地生态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宗城云南茅粮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和明生香格里拉舒达有机食品公司董…  相似文献   

2.
通过川九公路建设全过程的分析.介绍其敢于创新的建设理念和建设行为,并阐述其对于公路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广玉兰广玉兰又名荷花玉兰、洋玉兰.原产北美洲东南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多零星栽植于公园、庭园,苏州有100年生大树,胸径1米,长势仍旺;北方作盆栽.广玉兰树形优美,四季常青,花大芳香,耐烟尘,抗二氧化硫,是城市园林及工矿区绿化的优良树种.木材坚实、致密,可供细木工、家具、运动器具等用.叶、花可入药,有降血压作用.叶、嫩枝、花可提取芳香油.广玉兰喜光,幼时较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深厚肥沃的微酸性、中性壤土生长尤好.较为耐寒,不耐水涝.生长较慢,实生苗初期年高生长20—40厘米,嫁接苗可达1米以上.根系发达,抗风力强.广玉兰繁殖一般以嫁接为主,播种、压条次之.1.嫁接:于3—4月,枝条芽包尚未开放前进行.常用紫玉兰、日本辛夷、野玉兰(曾称凸头木兰)、天目木兰等的l—2年苗做砧木.接穗选用健壮的一年生侧枝顶梢,带2一3个芽,一般长4—6厘米.常用切  相似文献   

4.
苏铁、木麻黄、夹竹桃、黄花夹竹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定如 《广东园林》2010,32(4):79-80
<正>苏铁(铁树、凤尾蕉)Cycas revoluta Thunb.苏铁科棕榈状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6 m。茎干单生或有分枝和丛生,粗壮,有叶柄残体和痕迹。树冠伞状。叶呈螺旋状于茎顶聚生,一回羽状,长0.5~1.5 m,宽15~35 cm;羽片多数,呈V形斜展,质地坚硬,条形,长5~20 cm,上面深绿色有光泽,先端刺尖,边缘向下反卷;叶柄两侧有齿状刺。雌雄异株,孢子叶球(球花)于茎顶部单生;小孢子叶球(雄球花)圆柱状宝塔形,直立,长30~70 cm,直径10~15 cm,小孢子叶长方状楔形,黄色;大孢子叶球(雌球花)球形或扁球形,直径20~30 cm,大孢子叶上部卵状扇形,边缘呈羽状  相似文献   

5.
山茶、金花茶、油茶、广宁油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定如 《广东园林》2008,30(1):77-78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10m。树冠卵球形或近球形。树皮光滑,嫩枝无毛。叶互生,革质,椭圆形、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0cm,宽2.5~5.5cm。基部阔楔形或圆,先端短头或尾状渐尖,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两面有光泽,边缘有锯齿。花通常生于枝顶部或腋生,1~3朵;花冠直径5~10cm。花瓣6~7片,红色,有粉红色、白色或杂有色斑及单瓣和重瓣的栽培变种;雄蕊多数,花药黄色。蒴果球形,直径2~3cm,具宿存花萼,通常不正常发育结果。花期1~4月;果8~10月成熟。  相似文献   

6.
陈定如 《广东园林》2007,29(5):79-80
白千层(白树、千层皮)桃金娘科Melateuca quinquenervia(Cav.)S.T.Blake常绿乔木,高15~20m。主干直,枝条斜举,树皮灰白色,厚而松软,呈多层薄片状剥落,故名。树冠长卵圆形。叶互生,稀对生,披针形或狭长圆形,长5~10cm,宽1~2cm,两端渐尖,革质,全缘;基生纵平行脉3~5条,揉之有红  相似文献   

7.
陈定如 《广东园林》2009,31(6):78-79
常绿乔木,高可达40m。树皮粗糙,呈不规则块状深裂,较厚,有树脂。树冠宽塔形或伞形。叶通常2针1束,稀3针;针叶较细柔,长8~20cm,直径0.9mm,具纵浅槽沟,边缘有微刺齿;叶鞘长6~9mm。球花单性。雌雄同株;雄球花生于新枝下部的苞腋,短圆柱状。黄色;雌球花生于新枝近顶端。卵形,淡紫色。  相似文献   

8.
陈定如 《广东园林》2009,31(3):76-77
土沉香(自木香、女儿香、莞香、香树) 常绿乔木,高达20m。树皮暗灰色,平滑,韧皮纤维发达,易剥离;木质部白色,小枝被柔毛。树冠广9日形或伞形。叶互生,坚纸质,椭圆形或长圆形,长5~10cm,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亮绿平滑,背面中脉凸起,侧脉细而平,近平行斜出。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淡黄色,芳香。  相似文献   

9.
本法是在样品中加入适量的缓冲剂,使难发挥元素Be形成易挥发的氟化物,与B、Pb、Mo、Sn、Cu、Ag、Zn等元素在同一时间内蒸发,利用深电孔极的分馏效应,有效地降低光谱背景以及被测元素的检出限。加入内标元素,提高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采用深孔电极,取样量大,代表性好。一次摄谱,同时检测多个元素,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测试费用。方法操作简便,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测试。检出限ω(B)/10-6分别达到:Be:0.50、B:0.91、Sn:0.50、Ag:0.02等,均满足《覆盖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样品测试及质量监控暂行规定》规定。  相似文献   

10.
1999年6月15日-7月12日,自治区林业厅组织我区4个地州及7个林果业发展重点县的林业主管部门领导一行15人,对近年来我国经济林发展较快、管理水平较高的北京、四川、云南、贵州、安徽、山东等6省市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就6省市林果业发展和如何提高我区林果业发展水平谈几点看法和建议。一、六省市林果业发展概况多年来,山东、安徽、云南、四川、贵州和北京市在认真抓好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几项生态工程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丰富、地域广阔等优势,以资源培育为突破口,以科技兴林兴果为依托,以产业化为重…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恢 《福建林业科技》2012,(1):41-44,52
研究马尾松与6种阔叶树行间混交13 a后的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6种混交林相对马尾松纯林而言,土壤物理性质与养分特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马尾松固氮树种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优于马尾松非固氮树种混交林。土壤容重、坚实度表现为:马尾松杨梅混交林<马尾松南岭黄檀混交林<马尾松江南桤木混交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马尾松红锥混交林<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马尾松纯林,土壤孔隙状况则相反;而6种混交林中土壤养分含量则以马尾松杨梅混交林最高,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最低。  相似文献   

12.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也是土壤物质转化、能量流动、土壤微生物生存和繁殖的栖息地。根据油松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研究现状,对油松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酶活性、微生物量碳和氮以及真菌和细菌相关研究等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今后油松营林、造林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与阔叶树混交后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马尾松与山杜英、枫香、拟赤杨和光皮桦混交后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几种阔叶树与马尾松混交后,改善了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表现在土壤最大持水量增加,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得以提高,土壤有效持水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阔叶树与马尾松混交后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得到提高,并由此而改善了混交林土壤的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以慈利县二坊坪乡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在不同经营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马尾松次生林经过1年的经营改造,Ⅱ处理(马尾松密度为900株/hm2)的土壤理化性质得到了改善,表现在土壤养分的提高,特别是土壤速效养分得到了较大的增加;而传统经营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基本上所有指标均存在递减趋势。这说明合理的经营模式对马尾松次生林土壤肥力的维持和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过大或过小的林分密度不利于土壤结构的改良和养分的循环与累积。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不同经营措施下红松林和杂木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水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红松林择伐区土壤自然含水量、饱和含水量较杂木林高;土壤容重、总孔隙杂木林高于红松林;红松林内土壤的最大、最小、毛管持水量等指标皆高于杂木林。择伐上层林木栽植的红松林对土壤的改良效果较皆伐造林和直接林冠下造林者好。中度抚育间伐的森林经营措施改良土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银荆混交林生产力和土壤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马尾松银荆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的生长量、生物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与银荆混交能较大幅度地提高马尾松的生长量和生物量。混交林地土壤容重小、持水性能和通透性能强,土壤养分含量高。马尾松银荆混交改土效果明显。银荆是提高马尾松林分生产力、防止地力衰退的良好伴生树种。  相似文献   

17.
以昆明市宜良县花园林场云南松中龄林(抚育间伐、未抚育间伐)为研究对象,利用试验测定和定量统计的方法分析了间伐和未间伐土壤层(0~20 cm,20~40 cm,40~60 cm)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性质,探讨了短期间伐1a对云南松林分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云南松丰产高效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显示:①抚育间伐和土层深度均...  相似文献   

18.
以辽东山区原始红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树种组成下原始红松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差异,研究了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属性因子和植被覆盖因子的相关关系,并研究了土壤碳密度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3种原始红松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降低;0~10 cm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为红松阔叶林阔叶红松林针阔混交林,表层土壤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枯落物层的分解,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特征表明原始红松混交林树种构成不同,潜在地影响着生态系统内的碳循环。对土壤属性因子而言,碳氮比与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容重、pH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对植被覆盖因子而言,枯落物有机碳、全氮、碳氮比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则无相关关系;0~100 cm深度内红松阔叶林的土壤碳密度最大,为181.4 t/hm2,针阔混交林次之,为180.56 t/hm2,阔叶红松林最小,为150.78 t/hm2,且接近70%的土壤碳储存集中在40 cm以上的土层内。旨在为揭示原始红松混交林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和探索我国原始红松混交林土壤碳分布格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同林型内土壤的理化性质存在差异,柞树林内土壤结构疏松,渗透能力强,土壤物理性质最好,其次为红松林,杂木林内最差,10~20 cm土层深度渗透速率仅为0.57 mm.min-1。从化学性质来看,阔叶树种土壤中养分含量较针叶林高,比较而言,柞树林内土壤各养分含量比杂木林内高。作为针叶树种的红松林土壤内,其速效养分含量较其他林型高。  相似文献   

20.
毛乌素沙区土壤以风沙土为主,严重地影响樟子松造林的效果。因此栽植坑的大小及其坑内的土壤类型在风沙区樟子松造林中显得尤为重要。该研究进行大坑换土与小坑不换土的对比试验,测定黄绵土和风沙土的理化性质,对比樟子松的保存状况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黄绵土的理化性质比风沙土的理化性质更好;大坑换土处理的樟子松保存率和生长量比小坑不换土的好。因此,进行大坑栽植和把坑内的风沙土换作黄绵土处理对樟子松的保存率和生长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大坑换土是毛乌素沙区樟子松造林的一项有效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