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苗期土培法,采用盐胁迫下的存活率、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和耐盐指数法以3个小麦品种为对照,分别对1个饲用黑麦(Secale cereale)、31个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材料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盐胁迫下的生理反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明显抑制了植株的生长,各项评价指标(存活率、株高、分蘖数、绿叶数、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与材料的耐盐性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耐盐性的评价指标;试验筛选出‘冀饲2号(JS-003)’,‘JS-004’,‘NTH2086’,‘NTH2179’和‘NTH1048’5个饲用小黑麦材料耐盐性较强,‘冬牧70’,‘AM01’,‘MX01’,‘JS-001’,‘JS-001-1’,‘JS-001-2’6个材料耐盐性相对较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盐胁迫下的生理反应,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酶活性均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不同材料间变化幅度不同。所采用的生理指标反映了材料间的耐盐性差异,可作为耐盐性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王玉佳  毕玉芬  姜华  邵辰光 《草业科学》2011,28(6):1014-1018
本研究以6份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质为试验材料,对干热胁迫和复水条件下紫花苜蓿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水分饱和亏缺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干热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紫花苜蓿叶片水分饱和亏缺逐渐升高;相对电导率除16和15号种质在胁迫第8天降低外,其他种质都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除了16号种质在胁迫第8天升高外,其他种质都呈下降趋势;试验初步判断26号种质的耐干热性较差,28号种质的耐干热性较好。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与水分饱和亏缺呈显著负相关,与相对电导率呈负相关,相对电导率与水分饱和亏缺呈正相关,说明水分亏缺和高温胁迫对细胞膜造成伤害,严重影响苜蓿叶绿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3.
对41份木豆(Cajanus cajan)种质资源进行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测定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等10项指标,通过变异系数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进行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同时,对筛选出的不同耐盐性木豆种质,测定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析盐胁迫下不同耐盐性木豆的生理响应机理的差异。结果表明:41份木豆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存在显著差异,筛选出相对根长、相对根冠比、相对发芽指数和相对根系平均直径可作为木豆萌发期耐盐性评价指标。基于隶属函数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41份木豆种质资源划分成高耐盐型(1份)、耐盐型(10份)、中间型(23份)和盐敏感型(7份) 4个类别。不同耐盐性木豆在盐胁迫下的生理响应表明,高耐盐型和耐盐型材料的细胞质膜透性和酶活能力优于盐敏感型。  相似文献   

4.
16份马蔺种质材料苗期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温室NaCl盐分胁迫试验方法,设置0、0.4%、0.8%、1.2% 4个NaCl质量分数梯度,对来自我国北方4个省区16份马蔺(Iris lactea var.chinensis)种质材料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对其苗期耐盐性进行评价,筛选耐盐性较强的种质材料,为马蔺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耐盐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随盐胁迫质量分数的增加,叶片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胁迫质量分数0.4%时达峰值。采用系统聚类法将16份马蔺种质材料耐盐性分为较强、居中和较弱三大类,其中耐盐性较强的8份(BJCY ML001、BJCY ML016、BJCY ML012、BJCY ML023、BJCY ML007、BJCY ML011、BJCY ML024、BJCY ML029)、耐盐性居中的4份(BJCY ML006、BJCY ML005、BJCY ML031、BJCY ML013)和耐盐性较弱的4份(BJCY ML018、BJCY ML020、BJCY ML021、BJCY ML035),采用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对其耐盐能力大小进行排序, BJCY ML007耐盐能力最强,BJCY ML035耐盐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5.
设置4个NaCl浓度梯度(0、0.3%、0.6%、0.9%),对12份燕麦种质进行萌发期耐盐性研究和评价,以期筛选出耐盐性较强的燕麦种质材料。结果表明:不同的燕麦种质材料对盐胁迫的耐受能力不同,低浓度(0.3%)胁迫对青永久30、424、110的萌发、相对根长和相对芽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大部分供试材料的发芽势、发芽率、相对芽长以及相对根长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通过五级综合评价法,从12份材料中筛选出了5个耐盐性较强的材料,分别为青永久195、青永久30、白燕7号、126和474。进一步对这5份材料在0.9%盐胁迫下的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含量、根、叶鲜重进行了测定,与其他材料相比,青永久195的水分利用效率、根、叶鲜重最高。最终筛选出耐盐性最强的燕麦材料为青永久195,为下一步挖掘其耐盐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不同盐浓度下9份老芒麦种质材料的萌发及生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清洋  李志勇  李鸿雁  李俊 《草业科学》2016,33(11):2266-2275
为研究不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种质材料耐盐性表现,以筛选出耐盐品种,为耐盐老芒麦种质材料育种提供科学支撑,采用不同浓度梯度NaCl溶液(0.3%、0.6%、0.9%、1.2%、1.5%和1.8%)模拟盐胁迫,对9份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老芒麦种质材料进行耐盐处理,筛选出老芒麦萌发期适宜浓度,分别测定其萌发指标及幼苗叶片生理指标(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分析不同浓度胁迫下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9份老芒麦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老芒麦种子的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均产生抑制影响,抑制了胚根与胚芽的生长,其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及脯氨酸含量对盐胁迫浓度变化响应灵敏,0.9%NaCl盐浓度为合适的萌发期筛选浓度,根据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9份老芒麦材料耐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E03、E04、E08、E09、E07、E05、E06、E02和E01。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培法对42份偃麦草种质苗期在200mmol/L NaCl胁迫下的盐害评分、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Na~+/K~+、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以及根冠比进行测定,以各指标耐盐系数作为衡量耐盐性的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结合聚类分析对种质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获得区分偃麦草耐盐能力的关键指标,构建耐盐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盐胁迫后偃麦草种质的盐害评分、相对电导率及Na~+/K~+增加,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及根系干重降低;隶属函数分析表明,供试种质耐盐性综合评价D值在0.273~0.862之间;用聚类分析将种质划分为4类,其中耐盐种质2份,为材料E34、E40,不耐盐种质8份,分别为材料E10、E36、E07、E26、E44、E15、E23、E14,其余种质耐盐性居中;偃麦草苗期耐盐性预测回归模型为D=0.05-0.04X_1-0.003X_2+0.341X_3+0.234X_4+0.075X_5,式中,X_1为盐害评分;X_2为相对电导率;X_3为叶绿素含量;X_4为根系干重;X_5为根冠比;这5个指标可作为偃麦草耐盐性评价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8.
以18份引进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材料,采用5种不同浓度NaCl下进行温室苗期耐盐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株高、存活率这4项指标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加都呈递减趋势,且浓度间差异极显著(P<0.01),0.3%盐浓度偏小,不足以反映盐胁迫程度,而0.6%盐浓度过于偏大,导致试验后期幼苗枯萎、死亡,不适合作为引进紫花苜蓿耐盐,陛评价盐浓度.这4项指标作为耐盐性评价是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从耐盐生理评价显示,质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浓度间差异极显著(P<0.01),这两项指标也可作为耐盐性评价的辅助指标.综合以上耐盐性评价结果显示,材料13、14较耐盐,材料5、6、9、10、17耐盐性较差,其他11份材料为中等耐盐.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不同苜蓿种质材料耐盐程度和筛选苜蓿苗期耐盐性评价指标,本研究采用盆栽法对59份苜蓿种质材料苗期进行200 mmol·L-1 NaCl盐溶液胁迫处理,测定了与苜蓿耐盐性相关的12个生长指标和叶绿素荧光指标,并利用综合评价、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苗期耐盐性进行评价及耐盐指标筛选。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冠比、叶面积、叶长、茎粗、叶宽、株高和SPAD(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trnent,SPAD,代表相对叶绿素含量)在不同种质材料间变异大,对盐胁迫反应敏感。用加权隶属函数法得到的耐盐性综合度量值(D值)对59份苜蓿材料苗期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基于D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59份材料划分为5类:第I类有16份种质材料,D值为0.384,属中等耐盐材料;第II类有13份种质材料,D值为0.465,属强耐盐材料;第III类有4份种质材料,D值为0.647,属极强耐盐材料;第IV类有8份种质材料,D值为0.229,属极弱耐盐材料;第V类有18份种质材料,D值为0.305,属弱耐盐材料。综合筛选出耐盐性极强的材料有‘美11’、‘中苜1号’、‘爱开夏’和‘中苜3号’,耐盐性极弱的材料有‘北方SLT’、‘康赛’、‘WL903’、‘WL440HQ’、‘杂6’、‘Natawwakaba’、‘罗默’和‘甘农3号’。通过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筛选出叶面积、叶绿素荧光、SPAD和根冠比可作为苜蓿苗期耐盐性鉴定指标。本研究可为耐盐苜蓿新品种选育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18份引进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材料,采用5种不同浓度NaCl下进行温室苗期耐盐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株高、存活率这4项指标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加都呈递减趋势,且浓度间差异极显著(P<0.01),0.3%盐浓度偏小,不足以反映盐胁迫程度,而0.6%盐浓度过于偏大,导致试验后期幼苗枯萎、死亡,不适合作为引进紫花苜蓿耐盐性评价盐浓度。这4项指标作为耐盐性评价是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从耐盐生理评价显示,质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浓度间差异极显著(P<0.01),这两项指标也可作为耐盐性评价的辅助指标。综合以上耐盐性评价结果显示,材料13、14较耐盐,材料5、6、9、10、17耐盐性较差,其他11份材料为中等耐盐。  相似文献   

11.
牧草苗期的耐盐性是栽培草地成功建植的关键.本研究采用水培法,通过测定68份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种质材料在不同盐浓度下(0、50、100、150、200?mmol·L?1)苗期的生长速率、叶绿素总含量、苗高、存活率、植株干重和单株绿叶数,以各单项指标的耐盐系数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隶...  相似文献   

12.
苜蓿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与耐盐种质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苜蓿(Medicago L.)萌发期耐盐性评价方法并筛选耐盐种质,采用加权隶属函数法对120个苜蓿种质进行综合评价并划分为不同的耐盐级别。试验以150 mmol·L-1 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以发芽势等13个性状来鉴定苜蓿对盐胁迫的反应,以耐盐系数为评价依据。结果表明:150 mmol·L-1的盐溶液对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比幼苗生长受抑制的程度更大;盐胁迫对根的抑制程度大于苗。相关分析表明,加权隶属函数法可以综合评价苜蓿萌发期耐盐性。根据加权隶属函数值和聚类分析,可将120个种质分为耐盐性不同的5个级别:11个种质高耐盐(1级)、24个种质耐盐(2级)、38个种质中等(3级)、36个种质敏盐(4级)、11个种质高敏盐(5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59份紫花苜蓿种质材料耐盐性鉴定和指标筛选,从而为紫花苜蓿耐盐育种、耐盐机制以及耐盐基因克隆等研究提供基础材料。本试验采用220 mmol·L-1的NaCl溶液对不同来源的紫花苜蓿种质材料进行盐胁迫,测定紫花苜蓿萌发期8个相关指标,用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和耐盐指标筛选。结果表明:各指标对照组与处理组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根长、根芽比、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耐盐系数全部分布在0~0.4范围内且分布频率均为100%,对盐胁迫的敏感程度较高;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和萌芽指数在主成分分析中具有较高载荷;发芽率、萌芽指数、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势与耐盐性度量值(D值)和加权耐盐系数(Weight salt resistance coefficient,WSC)关联度均较大;根据D值、综合耐盐系数(B值)和WSC值得出的逐步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综合评价中依据B值、WSC值耐盐性程度排前10的种质编号为:38,46,20,54,43,56,48,41,19,32,依据D值耐盐性程度排前10的种质编号为:38,46,54,43,20,19,56,32,41,48。聚类分析将59份种质材料划分为5类,根据类群中D值大小可认为38号材料具有极强的耐盐能力,27,29,47号材料耐盐能力极弱。综上可知,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可作为紫花苜蓿种质资源萌发期耐盐性评价指标;紫花苜蓿萌发期耐盐性强的种质材料有‘爱开夏’、‘WL903’、‘WL404HQ’、‘东德’、‘康赛’,盐性弱的种质材料有‘敖汉’、‘金皇后’、‘挑战者’。  相似文献   

14.
紫花苜蓿苗期耐盐指标筛选及耐盐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在盐渍土壤中生长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种质,采用水培法,对48份紫花苜蓿种质材料在不同NaCl浓度(0.0%,0.3%,0.5%,0.7%,0.9%)处理15d的生长速度(GR)、绿叶数(NGL)、苗高(SH)、叶绿素含量(Chl)、叶片相对电导率(REC)、存活率(SR)、植株干重(DW)等7项指标进行测定,以各单项指标的耐盐系数作为衡量耐盐性的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及分类。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本试验将NaCl处理下紫花苜蓿苗期的7个单项指标转换成5个彼此独立的综合指标,代表了试验材料90.14%的信息;通过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到不同种质材料苗期耐盐性综合评价值(D值),材料M-1409的D值最高(0.751),耐盐性最强,材料M-820的D值最低(0.326),耐盐性最差;并通过聚类分析,将48份材料划分为4个耐盐群体,其中强耐盐材料11份,中等耐盐材料18份,弱耐盐材料10份,敏盐材料9份;进一步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紫花苜蓿种质材料苗期耐盐性预测回归模型:D=-0.522+0.779GR+0.382SH+0.084REC+0.297SR,筛选出显著影响紫花苜蓿苗期耐盐性的4个单项指标(GR,SH,REC,SR);本研究可为紫花苜蓿耐盐种质资源评价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下苜蓿种质资源萌发特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不同苜蓿(Medicago sativa.L)品种及品系的耐盐能力,明确不同盐浓度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规律,从而为苜蓿耐盐性早期鉴定和筛选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对23个苜蓿品种及品系种子在不同浓度Na Cl'溶液下进行胁迫处理,Na Cl浓度分别为0.20%,0.40%,0.60%,0.80%,1.00%,1.20%和1.40%(以蒸馏水为对照),观察发芽率、根长、苗高,计算发芽势、耐盐系数、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并通过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对苜蓿品种及品系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20%的Na Cl是苜蓿耐盐性的转折点,是耐盐性鉴定的最佳盐浓度。聚类分析将23份苜蓿种质分为3类,强耐盐种质占34.78%,中等耐盐种质占47.83%,弱耐盐种质占17.39%。隶属函数分析表明,耐盐性最强的是‘游客',最弱的是‘巨能801'。综合分析各项观测指标,23个苜蓿种质中耐盐能力最强的为‘巨能2',最弱的为‘L3003'。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结缕草属植物抗盐性评价   总被引:22,自引:11,他引:22  
李亚  耿蕾  刘建秀 《草地学报》2004,12(1):8-11,16
根据形态分类和地理分布选择36份代表性结缕草属种质,在0%、0.2%、0.5%、1%、2%和4%NaCl浓度下砂培的抗盐实验结果表明,结缕草属种质在0.5%NaCl浓度以下除少数日本结缕草种质外基本不受盐害,大部分能抗1.0%NaCl浓度胁迫,在2.0%NaCl浓度以上则大部分种质受害,表明结缕草属种质具有较强的抗盐性;除少数外,其他种质的抗盐性都不如狗牙根品种"爬地青";这种抗盐性有较大的变异,这种变异首先来自于种间差异,其次来自于该种质地带性分布的土壤状况,如生长于海边或者滨海地区盐碱地的种类则抗盐性好。结缕草属种质的这种抗盐性与叶片长度、宽度以及叶面被毛情况呈高度负相关,但这种相关不体现在日本结缕草和中华结缕草种内。根据耐盐系数值,可将供试36份种分成高抗、中抗、抗和敏感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我国菊科绿肥的肥用价值,分析了39份采于海南等地的菊科绿肥种质矿质养分含量,进行有机肥分级。结果表明:菊科绿肥的含氮量为0.54%~4.17%(平均为2.01%),含磷量为0.20 %~3.33%(平均为1.36%),含钾量为0.69%~5.05%(平均为2.41%);菊科绿肥均为三级以上有机肥,并且绝大多数为一级与二级有机肥,三级有机肥最少。表明菊科总体上是品质较高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桑属植物种质资源分类及生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云南省 12个地区 (州 )的 4 5个县 (市 )进行了桑属植物种质资源考察研究 ,收集桑树种质资源 2 0 8份。经多年种植、观察、鉴定和分类 ,确定其分属白桑 (M .albaLinn )、鲁桑 (M .multicaulisPerr.)、长穗桑 (M .wittiorumHand Mazz)、长果桑 (M .laevigataWall.)、华桑 (M .cathayanaHemsl.)、广东桑 (M .atropurpureaRoxb .)、鸡桑 (M .aus tralisPoir )、山桑 (M .bombycisKoidz.)、瑞穗桑 (M .mizuhoHotta .)、滇桑 (M .yunnanensisKoidz.)、蒙桑 (M .mongolicaSchneid .)、鬼桑 (M .mongolicavar .diabolicaKoidz .)共 11个桑种和 1个变种 ,其中鲁桑、瑞穗桑属于引进桑种。云南省特有桑种滇桑相对集中分布在哀牢山山脉的贡山、新平和屏边 3个区域 ,形成在形态特征上有一定差异的 3个分布群体。对 4 1份桑属植物种质资源染色体倍数性进行了研究鉴定。  相似文献   

19.
为比较确定偃麦草属植物种质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程度,以3份不同来源的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Host)Nevski)种质材料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染色体核型及C-带带型的分析。结果表明:3份中间偃麦草种质材料均为四倍体,其中EI015的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x=28=2M+10m+16sm,但不显带;EI021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x=28=4M+22m(SAT)+2sm,而带型公式为2n=4x=28=5C+2CT++2CT++4T++2T++1CS++12;EI038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x=28=4M+12m+12sm(SAT),带型公式为2n=4x=28=2S++4T++1CT++1T++20,3份种质材料染色体不对称性均属2A型。综合比较染色体核型及带型变化,EI021染色体核型特征与EI015、EI038相差明显,EI015与EI038染色体核型比较相近,但EI015与EI038在带型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各种质材料间亲缘关系较远,并且染色体带型分析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染色体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优质的山蚂蝗(Desmodium Desv.)种质,本研究分析了40份山蚂蝗种质资源的有机物与矿质养分含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有机肥分级评价。结果表明:40份山蚂蝗粗有机物含量均较高,平均为92.4%,达一级水平,其中有2份种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热研16号’卵叶山蚂蝗)(P<0.05);氮含量平均为2.36%,达二级水平,其中有16份种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钾含量平均为1.69%,达三级水平,其中有28份种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磷的含量较低,平均仅为0.22%,为四级水平,其中仅有5份种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有机肥评价结果表明,40份山蚂蝗种质均为二级以上有机肥,其中斜茎山蚂蝗(CIAT13753)和山蚂蝗(CIAT23537)为一级有机肥,是新品种培育的优良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