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泽 《饲料研究》2001,(9):35-35
蟹池混养青虾是提高养蟹效益的一项措施。据试验,蟹池混养青虾后,每公顷产成蟹675 kg左右的蟹池,可产青虾180~225 kg,增加效益6 000元以上。  蟹池混养青虾,需把好四个环节:  一、放养大规格的青虾苗。最好是上年秋繁未达到上市规格的青虾苗,规格要求在25 cm以上。这样的青虾苗,躲避敌害的能力强,成活率高。一般每公顷蟹池放养15~225万尾。即使放养后有一部分青虾苗被蟹取食,也能保证蟹池内的青虾有一定的密度。二、适当补投粉状饲料。对混养青虾的蟹池,除按正常喂蟹的方法投喂饲料外,在生长旺季,还应适当补投粉状饲…  相似文献   

2.
生产上一般根据市场需求把青虾规格分为三种 ,即 4 5厘米以上的成虾、3~ 4 5厘米的中虾和 3厘米以下的幼虾。这三种虾市场价格相差悬殊 ,成虾价格远远高于幼虾。为提高青虾的经济效益 ,必须在提高单产的同时 ,提高青虾商品率。生产实践证明 ,通过调整放苗时间和数量 ,控制秋繁 ,放置虾笼等技术措施可使青虾产量和商品率得到显著提高 ,每 6 6 7平方米 (1市亩 ,下同 )虾池年可产虾 75千克左右 ,其中成虾可达 5 5千克以上 ,出池商品率近80 %。一、适时适量放养。采取自育虾苗放养或购进虾苗放养。自繁虾苗选择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进行 ,按每 …  相似文献   

3.
陈潭 《饲料研究》2003,(8):25-25
近年来,泥鳅市场行情看好,不仅国内市场需求扩大,而且对韩、日等国出口增加。因此,利用青虾池混养泥鳅,可以增加泥鳅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泥鳅与青虾混养,在长江流域,一般在5月份向青虾池中投放抱卵虾,6月底7月初再放养泥鳅种苗,并在7月中旬以后,每1/15公顷搭配放养300条鲢鳙夏花,以改善水质。同时,还要在池中种植一些水草。  相似文献   

4.
冬闲稻田 养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闲稻田养青虾,即头年11月底放养当年达不到上市规格的青虾,到次年5月底收获商品虾,一般每667m2水域产商品青虾25~30kg,增加效益600~800元。现将其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春季至初夏,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青虾从冬眠转入正常的生长阶段,此时幼蟹也已放养入池。从春季开始就将青虾与河蟹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和饲料,在基本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情况下,获得虾、蟹双高产,  相似文献   

6.
鱼塘插茬养青虾短期上市增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月下旬至8月下旬是秋季青虾放养最佳季节,也正是池塘成鱼大多达商品规格陆续上市的时候.此时选择符合青虾养殖条件的池塘插空速养一茬青虾,一般只需3个月时间,青虾就可达到上市规格.每667m^2可产成品虾100—150kg,直接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7.
1、选用优质种虾。实行自繁自养模式的,其母亲虾应选择湖泊、江河等天然大水体中的青虾,要求规格在5cm以上,体质健壮,甲壳附肢完整,且雌雄虾应来自不同的水系,避免近亲交配。此青虾繁殖的虾苗,生长速度快,上市规格大,性成熟比例少。2、直接放养天然水域的虾苗。养殖青虾的虾苗,可能直接从  相似文献   

8.
(一)南方大口鲶的养殖在秧苗返青后,每0.067公顷可放规格10厘米的大口鲶鱼种50尾,搭配其他家鱼200尾,按常规的稻田养殖方法管理,每0.067公顷可获大口鲶成鱼30千克以上,其他成鱼100~150千克。1.饲料投喂:大口鲶的饲料有蚯蚓、动物内脏等,其吃食主要在清晨和夜晚进行。一般日投饵2次即清晨6∶00左右1次,下午5∶00再投1次。2.鱼病防治:如发现病情后,将鱼种集中,用20×10-6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分钟,将鱼散开后换新水,第2~4天用灭虫灵1×10-6全池泼洒,连用3天,注意换水。(二)鳜的养殖1.放养规格及密度:一般每0.067公顷稻田放养规格3~5厘米的鳜8…  相似文献   

9.
春季在蟹池混养青虾、鳜鱼等名贵鱼类,因蟹池环境好、病害轻,有利蟹和鱼类的生长,因而增重快,上市早,售价高,可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其混养过程及操作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1 优质大规格商品蟹精养模式 采取种草投螺、改善生态环境、投放优质蟹种、投喂天然优质饵料、健康养殖等技术环节,主攻蟹的规格(只重200克左右)和品质。亩产量30千克左右。 2 优质青虾主(混)养模式 由混养向单养转变;由投放抱卵亲虾向投放虾苗转变;由单茬养殖向双茬养殖、与罗氏沼虾或南美白对虾轮养转变;  相似文献   

11.
作者在106.67hm2大面积提水蟹池中进行了套养黄颡鱼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每667m2产大规格河蟹47.25kg,黄颡鱼22.77kg、青虾9.5kg,纯收入1695.43元。  相似文献   

12.
养殖青虾用种量少、繁殖力强、成本低、风险小、效益高.每667 m2水塘投抱卵虾种0.5kg,彻底清塘,严禁野杂鱼类入池,科学喂养,可产50~75 kg成虾.若投种过量,会严重影响成虾质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二、鱼种池混养 这是比较好的一种模式,它不仅培育了大规格鱼种,更重要的是还获得了一定产量的商品鳜,使鱼种池养殖比较效益进一步提高。 1.鳜鱼夏花鱼种的混养 以草鱼鱼种为主的鱼种池,主养鱼火片(体长2厘米左右)放160万尾/亩左右,每亩混养夏花鳜鱼600~700尾;以鲢鳙鱼种为主的,主养鱼火片放150万尾/亩左右,混养夏花鳜鱼400~600尾/亩。这种养殖模式年终每亩可获大规格草、青、鲢、鳙鱼种250~400公斤,获商品规格为300~500克的鳜鱼120~220公斤。但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保持相应水位;保证适口规格的饵料鱼(饵料鱼体长小于鳜鱼体长45%~55%);保持水质优良,最好配上增氧机;作好鱼病预防。 2.大规格鳜鱼种的混养 指混养尾重30~50克  相似文献   

14.
蟹种是河蟹养殖的物质基础,科学放养蟹种是养好河蟹的关键环节。现将蟹种放养技术介绍如下。1 放养时间 生产实践证明,蟹种放养以冬放为宜,其优点有:①此时气温低,蟹种活动能力弱,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不易损伤蟹体。放养后成活率高。②蟹种放养后,能很快进入冬眠状态,逃跑机率小。③蟹种越冬后,能很快适应水体新环境,开食早、生长快。④有利于蟹池混养鱼种及其它配套工作的安排。  相似文献   

15.
《山东饲料》2014,(10):34-35
<正>一、大规格河蟹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合理放养技术1.提早放养扣蟹,以延长养殖周期。这是生产大规格商品蟹的重要措施之一。应尽量提早放养扣蟹,一般水温稳定在10℃以上,即可放养扣蟹。2.放养优质、大规格蟹种。放养优质、大规格扣蟹是大规格商品蟹养殖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河蟹养殖规格的重要措施之一。放养的扣蟹,要求种质纯正,符合河蟹种质标准要求:规格为6g~15g/尾;体质健壮、附肢完整、爬行活跃、行动敏捷、无病无伤、无畸形、身上无附着物、手抓松开后立即四散逃  相似文献   

16.
三、稻田养蟹的苗种放养 1.放前准备。放前20天,用生石灰等药物彻底清沟(塘)消毒,杀灭有害生物;待毒性消失后,加水使环沟及暂养池内水位控制在0.6~1米的范围内;蟹虾混(?)田,每公顷(1公顷=15亩)施畜禽粪肥12~15(吨),以培肥水质;同时移栽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水花生等水生植物,要求占环沟及暂养池面积的1/2~1/3,供蟹虾觅食或附着,为蟹、虾的放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预防南美白对虾疾病的发生,提高池塘养殖综合效益,将南美白对虾与草鱼、鲤鱼混养进行养殖试验,结果每公顷平均产虾3 600 kg、草鱼3 300 kg、鲤鱼2 400 kg,每公顷产值11.67万元,每公顷成本7.59万元,每公顷利润4.08万元。养殖实践发现,该种混养模式有效利用了水体空间,增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有效阻断病害的传播途径,避免了虾病的暴发;降低了养殖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上接第2期) (三)蟹池套养名贵鱼类模式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北龙港镇顺北村王忠祥,在15公顷养蟹水面中套养鳜鱼,每667平方米产河蟹53千克,鳜鱼10.8千克,鲢、鳙鱼57.5千克,青虾10.3千克,纯收入达2061.41元,比单纯养蟹增700多元.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9.
稻田成蟹不同规格、不同密度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稻田成蟹养殖的放养规格及放养密度与其产量和规格的关系,进行了放养扣蟹规格分别为120只/kg、160只/kg、200只/kg,放养密度分别为500只/667m^2、650只/667m2、800只/667m^2三种模式的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扣蟹规格在120~160只/kg、密度在500~650只/667m^2的放养模式能使河蟹的规格及经济效益都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试验在2.67hm2的池塘进行小龙虾与河蟹套养。阐述了对池塘条件设施要求;放养前的准备如池塘清整、药物清塘、水草栽培、投施基肥、投放螺师等措施要求;苗种投放的规格方法消毒措施;投放苗种后的日常管理措施。试验结果取得了每公顷水塘产小龙虾2115kg、河蟹470kg、鱼3375kg,效益7.6万元的喜人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