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作为尖端科技,在各行各业中均有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图像处理技术上已经十分普遍。在茶叶生产产业中,茶叶的色泽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指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做好监测工作。但是,在茶叶生产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茶鲜叶的色泽造成影响。在对茶叶产品的质量进行监控时,如果能够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对茶叶鲜叶色泽实现掌控是很重要的。本文主要研究着手点为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以及茶叶色泽测定的实际情况,来深入研究实现根据图像处理发现色泽测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利用计算机的图像处理技术建立了一种对茶鲜叶色泽及其萎凋程度的量化测量方法。研究表明,茶鲜叶的萎凋程度往往与其色泽参数密切相关,其中R色泽参数在茶鲜叶的萎凋过程中变化程度较其他色泽参数更高,因此,本文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茶鲜叶图像的R色泽参数进行处理分析,间接地对鲜茶叶的萎凋程度变化进行量化分析。本文所述可为工业化茶叶的生产提供一个规范茶叶质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蔚 《福建茶叶》2016,(1):10-11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主要用于茶鲜叶色泽变化和萎凋程度变化的测定。本文着重对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量化方式进行了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线监测萎凋程度的注意事项。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R色泽参数和G色泽参数能够有效反映茶鲜叶的萎凋变化。在茶鲜叶的萎凋过程中,R色泽参数的变化程度更高。R色泽参数作为判断萎凋程度的指标更为合理。本文所提供的方式对各种茶叶的加工过程均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也为茶叶萎凋程度的在线监测提供了相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牛青 《福建茶叶》2016,(3):21-22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产品自动分级以及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过程,这将会给农业科研带来极大便利。本文就计算机图像在茶鲜叶色泽及其萎凋程度测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结合研究结果阐述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社会现代化的脚步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科技研究水平越来越高,电子计算机中的各项技术在国内各行各业都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国家在大力发展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同时,还将农业方面的发展全面重视了起来,将计算机技术普及在农业的生产与建设中。尤其是视觉方面的技术,在监测农产品的生长方面有着极为方便和简洁的功效。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与应用为茶叶的加工与处理带来了巨大的帮助,本篇文章针对电子计算机当中有关图像的处理方式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考察,探究其在茶鲜叶色泽和萎凋程度当中的应用,提出有效、合理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计算机量化茶鲜叶色泽及其嫩度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种针对茶鲜叶色泽的计算机量化测定方法,并对该方法在茶鲜叶嫩度方面的检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嫩度鲜叶间的色泽参数存在明显差别,其中R、G、B、L色泽参数值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R:F=64.26**;G:F=89.25**;B:F=46.91**;L:F=90.97**),利用计算机量化和区分茶鲜叶色泽及其嫩度具有一定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刘宗平 《福建茶叶》2016,(8):221-222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其中很少被人关注的茶领域也开始使用这一技术,带来了不小的发展。本文以茶领域为视角,对应用在这一领域的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技术的方法以及具体应用进行探讨,以求为茶领域实现计算机智能及精细化操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钱琴 《福建茶叶》2016,(2):12-13
本文主要基于计算机读取整茶色泽参数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重点探讨其电脑计算机信息技术系统应用的有效方法,基于L处理方法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线监测茶鲜叶萎凋程度变化的可行性进行初步的探索与认识,从而有效建立一支针对整茶色泽的计算机量化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技术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在农业领域大施拳脚。近年来,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完善可以帮助农业进行多种鉴别、鉴定工作。茶叶在审评、加工、栽培方面主要通过自身的色泽来进行甄别和判断,这就给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技术在茶叶领域中的运用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和可行性。利用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技术对茶叶进行审评和甄别可以达到远高于传统人工的效率和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分析茶鲜叶失鲜的影响因素如鲜叶、温度、水分、空气、机械损伤等,探寻茶鲜叶保鲜的原理,提高鲜叶保鲜技术与水平.  相似文献   

11.
12.
为建立一套基于电子鼻检测技术的茶叶原料农药残留快速诊断方法,试验以一芽二叶茶树鲜叶为材料,分别喷施菊酯类杀虫剂农药和广谱除草剂类农药,通过电子鼻技术进行传感器优化、各农药PCA模式识别并建立单一农药不同浓度预测模型.(1)试验采用LA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确定了最优传感器列阵.(2)采用PCA模式识别对两大类农药进行定性分...  相似文献   

13.
鲜叶质量是毛茶品质的基础,只有优良的鲜叶才能加工出优质的茶叶,所以鲜叶质量标准的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国外这方面的研究不多,只有苏联有一个ГОСТ6206鲜叶分级标准。印度、斯里兰卡、东非、印尼等国都是从控制采摘标准使鲜叶质量达到  相似文献   

14.
随着茶叶初加工企业规模化发展,对鲜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茶鲜叶作为制茶的原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成茶品质。本研究从鲜叶的理化特性和劣变机理方面,分析了温度、相对湿度、气调和振动因素对茶鲜叶贮运品质的影响,为顺应茶叶加工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提供参考,同时对茶叶加工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戴春霞  刘芳  葛晓峰 《茶叶科学》2018,38(3):281-286
茶鲜叶含水率是茶叶加工业中衡量茶叶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实现茶叶加工过程中茶鲜叶含水率的快速检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高光谱技术分析茶鲜叶含水率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对茶鲜叶高光谱图像感兴趣区域光谱数据的提取,利用4种不同的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提取特征波长,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特征波长和茶鲜叶含水率定量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卷积平滑处理后的正交信号校正的预处理结合逐步回归分析法所建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茶鲜叶含水率预测效果最佳,模型校正集、交叉验证集和预测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7、0.8342和0.7749,最小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91、0.0311和0.0371。由此可见,高光谱技术能有效的实现茶鲜叶含水率的检测,这为茶叶加工业中衡量茶叶品质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鲜叶分级机的筛分率,以柳叶种机采鲜叶为试验原料,对6CFJ-70型鲜叶分级机的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利用Solidworks 2014对鲜叶分级机进行3D建模,基于离散元法建立鲜叶仿真颗粒模型和接触力学模型,设置关键仿真技术参数,运用EDEM 2018软件对鲜叶在锥形滚筒中的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影响筛分率的关键参数为锥形滚筒转速与倾角。为了对上述参数进行优化,以筛分率为目标函数,设计了2因素5水平的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运用响应面法得到二次回归模型且通过了相关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鲜叶分级效率的主要因素是锥形滚筒转速和锥形滚筒倾角。当锥形滚筒的转速为24 r·min-1,锥形滚筒倾角为6°时,鲜叶的筛分率为81.7%,具有较好的鲜叶分级效果,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为鲜叶分级机的设计与优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实现高质量茶鲜叶机械化采收是今后茶叶产业转变生产方式、应对采茶人工老龄化、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名优茶产业实现全程机械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必由之路。文章总结了中国茶鲜叶采收装备研制现状,将当前茶鲜叶采收机械化装备根据机械采收运动方式划分为剪切式、折断式和提拉式,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茶叶机械化采收技术的应用场景,将我国茶鲜叶机械化采收技术归纳为无差别剪切统收技术、选择性采收技术和精准智能采收技术;并提出茶鲜叶机械化采收装备和技术发展建议,为促进名优茶产业发展的采收机械装备研发和机采新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L—茶氨酸(谷氨酰氨基乙胺)——绿茶滋味中的一种主要成分,是由谷氨酸和乙胺在茶氨酸合成酶的催化下,在茶根中合成的。它在鲜叶中的含量为0.5—2%。业已证实在茶籽中茶氨酸有相当数量的乙胺曾转移到幼苗中的儿茶素分子上,这就支持了茶氨酸不是一终产物而是参与茶树其它化合物的生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茶树新梢中稀土元素累积规律,选择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不同季节、不同采摘期、不同嫩度茶树新梢稀土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季节茶叶新梢稀土含量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季节间差异显著;春季新梢稀土含量随采摘时间先降低后增加,夏秋季新梢稀土含量随采摘时间逐渐增加;鲜叶原料采摘越老,稀土含量越高,稀土含量与茶树新梢嫩度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茶鲜叶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提取及其活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是植物次生代谢中三个关键酶之一,它催化L-苯丙氨酸形成反-肉桂酸这一不可逆反应,因此它是一种限速酶。该酶在进入芳香族二级代谢的起始酶的生物合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茶树具有很强的生物合成酶类化合物的能力,使幼叶中积累的可溶性多元酚含量高达35%(干重)。由于酶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与茶的品质,即滋味、香气、色泽等关系密切,而且该酶又与茶树品种、生育条件等有关,研究茶叶的PAL就有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