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在当前审美理念日益成熟的时代背景下,完善的人文内涵也将为整个平面设计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重要基础。茶元素对于审美理念的展现与诠释、表达来说,是一种设计理念上的有效绽放和设计思维上的全面支撑。本文拟从当前平面设计活动的内涵及不足分析入手,结合平面设计活动中视觉审美的价值内涵认知和茶元素的价值内涵,探究平面设计视觉审美中茶元素的融入与构建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中式风格住宅中,不仅要诠释该建筑的功能分类,更需要我们能够将人文思维和传统文化等价值底蕴,融入整个视觉符号的设计与表达过程之中,通过合理应用该文化因素,从而赋予该视觉符号的价值底蕴。本文拟从茶元素的价值内涵分析入手,结合中式风格住宅空间视觉符号的文化内涵与底蕴认知,结合中式风格住宅空间视觉符号与茶元素的融合可行性,从而探究中式风格住宅空间视觉符号与茶元素的融合机制。  相似文献   

3.
平面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注重多元设计要素应用和设计理念阐述,可以说随着整个时代发展不断成熟,设计过程中文化元素与时代元素之间的差异日益凸显,影响了平面设计的具体实施。本文拟从当前平面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分析入手,结合当前平面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分析,通过融入茶元素体系的具体内涵认知,从而探究基于茶元素的平面设计活动开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茶叶产品不仅仅是大众的生活元素,更重要的是在大众系统化的饮茶诉求中,其也从一种生活习惯发展成为融入文化内涵的综合文化机制。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茶产品的综合价值也得以诠释与表达。本文拟从当前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的问题不足分析入手,结合茶产品包装设计的创新诉求理解,通过分析中国传统纹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价值,从而探究融入中国传统纹样创新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价值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一种艺术与情感内涵之间的合理表达与深厚传递,通过对现代流行音乐艺术的价值内涵进行综合探究,我们看到其中所诠释的情感理念和声乐艺术,都是当前社会大众所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拟从茶乐元素的价值内涵分析入手,结合现代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及诉求认知,通过研究茶乐元素与现代流行音乐艺术的融合共性,从而探究现代流行音乐艺术应用茶乐元素的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6.
实际上,茶元素资源是当前工业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所不能忽略的重要资源,可以说是关键资源。当然,凸显工业设计风格,其只有注重内涵上的创新,以及独立设计内涵的集中表达,才能赋予整个工业产品本质上的价值与生命。本文拟从当前工业设计活动面临的问题不足认知入手,结合工业设计风格的茶文化融入背景认知,通过分析茶元素的内涵所在和文化底蕴,从而探究工业设计风格中茶元素的具体运用思路。  相似文献   

7.
事实上,做好艺术设计活动,必须充分注重构建合适、多元化的设计模式,特别是整个茶元素与艺术设计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不仅提升了设计活动的具体效果,同时也为茶元素的具体应用和合理传承,提供了切合实际的发展空间。本文拟从茶元素的具体内涵分析入手,结合艺术设计活动的实施诉求,通过具体分析茶元素与艺术设计的融入可行性,从而全面探究融入茶元素诠释艺术设计风格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8.
结合版画艺术的特点,乃至发展内涵看,其中所诠释的艺术色彩和文化思维,都是值得我们在现代茶包装设计与应用的重要素材。本文拟从现代茶包装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探究入手,结合版画艺术元素的具体内涵和发展层次性探究,通过分析现代茶包装设计活动中的相关要求,从而阐述现代茶包装设计活动中版画元素的具体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9.
完善的版画艺术创作理念中,所独立表达的不仅是艺术情感,更是文化体系的价值诠释。在文化艺术全面融入的今天,将茶元素的价值理念和艺术风格集中融入版画艺术创作之中,其不仅能够独立展示版画艺术的价值特征,更是能够实现多种艺术的成熟展示。本文拟从版画艺术的特点内涵分析入手,结合茶元素的价值底蕴和艺术色彩理解,通过研究茶元素风格与版画艺术创作的融合可行性,从而探究融入茶元素风格创作版画艺术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当前通过对"茶文化"的内涵定义及价值影响形成统一结论,我们看到良好的茶文化元素,不仅是现当代文学作品创作的重要依据,同时在综合研究现当代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实质性理论中,不难发现茶文化元素所具体诠释的精神理念,也是多数作家的重要思维和内涵基因。本文拟从我国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内涵分析入手,结合现当代文学作品创作与茶文化元素应用价值关联性认知,从而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所诠释和表达的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陶瓷文化与茶文化一样,都是我国传统文化机制中,极为重要的文化内容。两种文化也是我们层次性、系统化了解传统文化优势的"核心内涵"。将茶元素融入到整个陶瓷设计活动之中,其已经发展成为当前该设计创新的聚焦点,同时其侧重的是在陶瓷艺术中,其需要将生活元素和文化、艺术理念等综合应用其中。本文拟从陶瓷设计的内涵及诉求认知入手,结合茶元素的多样化特征理解,从而探究陶瓷设计与茶元素融合之后所诠释的艺术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茶文化博大精深,茶元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为平面设计提供优质多样的创作思路。茶文化中的茶元素为平面设计提供了创作素材,平面设计也使得茶元素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在平面设计中运用到有关茶文化的元素,不仅能够为平面设计注入新的元素,还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茶文化。本文将从中国传统茶文化中的茶元素出发,对茶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茶元素在平面设计中体现出的重要性。希望在探究中领悟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传统茶画艺术的文化色彩进行优化分析,不难看出传统茶画艺术中所表达的不仅是茶文化内涵的表达,更是因为在传统茶画艺术中我们所感知的元素内容是多样性的,因此,其中除了丰富的艺术理念外,还是文化思维的精准理解,这都是我们理解传统茶画艺术的关键。本文拟从传统茶画艺术的特点及内涵分析入手,结合传统茶画风格艺术的诠释与表达认知,通过分析当前中国画艺术的表现状况及应用诉求,从而认知传统茶画艺术对整个中国画艺术的发展影响。  相似文献   

14.
茶画的人文色彩和艺术化色彩,都是具体影响茶画艺术风格的重要内涵,所以精准理解茶画艺术中所具有的综合风格,将从本质上为我们了解传统茶文化的发展状况提供实质性支撑。本文拟从寻找茶画艺术的真谛,即茶文化的艺术化诠释入手,结合茶画风格的本质与内涵,也就是文化与艺术的层次化诠释理解,从而探究从茶画风格艺术的水彩画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茶画艺术与现代水彩画艺术一样,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诠释和表达,尤其是其中所融入的情感内涵,都充分展现了人们对绘画艺术的具体认知和理解。本文拟从传统茶画艺术的发展历程认知入手,结合现代水彩画艺术的具体特点内涵理解分析,通过对传统茶画与现代水彩画艺术之间的创作风格进行对比,从而探究两者文化元素之间的深层次融合机制。当然,最为关键的是,为现阶段传统茶画艺术传承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6.
客观地看,包装设计是一种基于情感理解的深层表达,所以无论是包装设计过程中,所具体应用的元素内容,或者是包装设计中所诠释和表达的精神,其实际上,都是基于大众饮茶诉求和消费体系所形成的全新内容形式。本文拟从当前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综合诉求分析入手,结合书法艺术的内涵及特点介绍,从而探究融入书法艺术创新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的具体美学内涵,并且尝试性探究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中书法艺术的综合应用体系。  相似文献   

17.
孙静 《福建茶叶》2016,(9):184-185
在平面设计的潮流中,中外设计者对茶元素的运用逐渐趋同。无论是对茶元素的形象特征汲取,还是茶元素的文化、内涵的刻画,都有着极高的相似度。此外,在国内的茶元素平面设计的发展过程中,更多趋向于对茶艺、茶道精神的领会和传播。本文分析了茶元素在中外的平面设计领域中的应用状况,包括其具有的美学特征、文化特征等。通过总结茶元素在包装设计、广告设计、CI设计领域中的发展,解析了设计来源于生活,本质在于创新的设计理念。并在这些基础上,预测和剖析茶元素在平面设计思想和理念方面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8.
张健 《福建茶叶》2016,(12):161-162
中国传统茶元素是现代平面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同时,将传统茶元素用于平面设计中,还可以进一步深化茶文化的内涵,使其得到进一步弘扬与传承。本文尝试研究中国传统茶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希望能为创新现代平面设计献出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许云 《福建茶叶》2017,(11):283-284
随着当前产品生产设计体系不断丰富,如今无论是产品自身的造型特点,还是整个产品设计过程中所融入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内涵,进一步提升。本文拟从当前产品造型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入手,结合茶元素体系的具体内涵,通过诠释产品造型设计活动开展的客观要求,从而探究茶元素在产品造型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中西方艺术体系中传统茶画艺术与油画艺术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与展现。对于油画创意活动的开展而言,其中所展现和诠释的风格,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独立的情感思维和价值内涵表达。本文拟从传统茶画艺术的价值内涵分析入手,结合油画艺术的发展状况与创意诉求认知,从而探究传统茶画艺术对油画创意风格的具体影响,并且分析融入传统茶画开展油画创意风格的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