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域文化特色在茶叶包装设计中有着深厚的影响,二者之间联系十分密切,特别是在如今多元化文化环境中,设计师需要从大量的地域文化信息中收集、整理、提取有用的设计元素作用于茶叶包装中。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加入地域文化特色有利于茶叶商品带给消费者更加正面与深刻的印象,助力茶叶的推广与销售,进而提升企业利润。福建是我国著名的茶产区,其茉莉花、铁观音、武夷岩等名茶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我国茶叶的生产以及茶文化传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研究了地域文化特色在福建茶叶包装中的价值体现,接着重点分析了地域文化特色在福建茶包装设计中的具体方案,旨在帮助福建茶包装设计能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2.
在健康养生理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之后,各种与其相关的产品备受人们关注。我们必须认识到,如今大众消费理念更加成熟,人们不仅会选择品质良好的茶叶,同时对茶叶的外在包装、设计工作也有着较高要求。武夷岩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其有着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当前对武夷岩茶销售来说,想要有效提升其市场竞争力,需要充分有效结合武夷地域文化,从而为其岩茶实现有效推广提供重要帮助。本文拟从优化茶叶包装设计工作的背景与价值分析入手,结合地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从而分析地域文化在武夷岩茶包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产品包装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地运用地域文化资源,才能够使得包装设计更加具有区域特色,并且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体现出包装设计的内涵和特征。本文主要围绕地域文化资源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介绍地域文化资源和包装设计的概念和特征,然后分析地域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有效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4.
伴随茶叶消费市场持续升级,具备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的茶叶包装设计是吸引广大消费者目光的新方法。本文基于对茶叶包装设计的价值意义进行解读,而后总结出地域文化符号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茶文化,是中华几千年文明与悠久历史的见证者与体现者。茶的包装设计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茶文化的发展和弘扬传播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众所周知,茶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传统元素对茶的包装设计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中国的传统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体现与表达方式,它包含的内容很多。本文将从传统的图案、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传统汉字、传统色彩以及设计者对传统的中国元素的创新等方面,探究传统元素对茶包装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在商业贸易往来过程中,在商品中注入本国文化,不仅可以展现出本商品的特色,更有利于传播本国文化。基于此,分析了茶包装设计中商标,环保理念、外包装设计的具体思路,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为探针,探究水墨画应用在茶叶外包装设计。此外,重点阐述在茶包装设计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多元绽放,特色各异的地域文化始终深刻地存在于中华大地上,而众所周知,茶包装设计一直以来都是最具地域特色的典型包装设计,结合地域特点及历史文化背景,以茶的品质特色为基础,对地域文化充分地挖掘,设计出具有典型文化特征且包含商业信息的视觉识别,对于增强茶的外在视觉震撼力、文化感染力以及带动经济效益、传播当地文化具有深刻影响和重大意义。本文主要以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理论为指导,着重探讨基于地域文化色彩的茶包装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8.
白珀 《福建茶叶》2021,(1):94-96
独具特色的茶产品外包装设计会在一定程度上激起购买者的消费欲望,从而为整个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赢得更广大的市场,提高茶行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元素在茶包装设计中的价值优势,促进传统文化元素在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本文拟从前言入手,结合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价值,全面而深入的剖析了茶叶包...  相似文献   

9.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包装是产品设计的主流趋势,能够迅速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具有重要的商业功能和文化价值。本文以茶品包装设计为例,分析了不同地域的特色产品在包装设计上的差异,并指出将地域特征融入现代包装设计中所应当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焦丽 《福建茶叶》2016,(4):206-207
本文介绍了地域文化在包装设计应用中的重要性,茶叶包装设计融入地域文化的问题,提出地域文化融入茶叶包装设计的举措为设计的多样化与本土化。  相似文献   

11.
董史穗 《福建茶叶》2022,(5):219-221
商品包装设计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包装设计的视觉效果对商品的形象塑造和品牌价值都有一定影响作用.白茶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其品质和口感深受人们的喜爱,为彰显其内涵品质可以在设计包装时融合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本文首先对福鼎白茶进行了概述,其次分析了传统文化对茶叶包装设计的意义,最后探讨传统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2.
茶文化本身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代茶包装设计中,能够有效提升现代茶包装设计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这对于增加茶商品附加值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对茶包装与茶文化之间的关系做出论述的基础上,从传统文字元素、传统色彩元素、传统图案元素与传统造型元素四个方面对传统文化元素在茶包装设计中的体现做出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赵玲 《福建茶叶》2016,(11):193-194
色彩设计对于茶叶包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色彩可以给人留下直观的第一印象,并且能够引发人们的联想,对人们的视觉和心理产生影响。好的茶叶包装可以为茶叶商品增光添彩,帮助茶叶增加销量。本文分析了茶叶包装色彩的基本要求,并且分析了不同色彩对茶叶包装档次的影响,最后着重介绍了茶叶包装与人们心理之间的关系,以及色彩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体现了色彩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任凌 《福建茶叶》2016,(1):156-157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尤其是中国书画艺术,在中国历史和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书画艺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茶包装设计中也逐渐融入了此种艺术形式,并在茶包装设计领域享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和存在价值。本文立足于中国书画艺术的基本特征,首先对茶包装中应用书画艺术形式的必要条件进行阐述,进而对其应用效果和意义进行评价,以说明书画艺术在茶包装设计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茶包装的功能已经不单单是保护和收纳,而逐渐发展成为茶叶生产者与消费者沟通的载体。在茶包装设计中加入民俗文化内容,不仅能够让赋予茶叶产品更多地域特点,让消费者迅速了解产地、产品特性等基本信息,而且能够承载更多文化信息,给人以精神享受。本文从我国茶文化、茶包装现状开始,对现代茶包装设计中融入民俗文化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创新茶包装设计与民俗文化相融合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追溯我国的茶文化史距今已近五千年之久。所以中国的茶叶是伴随着中国的历史一起发展和传承的。正因为茶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故在现代社会中茶的包装设计无论是对提升茶的国际影响力还是营销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茶不同于其他商品,其特殊的历史意义和地位使得其在设计中应强调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本文着重探讨了我国的民俗文化在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茶叶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自古便是茶叶的故乡,是文人雅士的畅谈的必需品。而茶叶在中国的发展也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一过程当中,茶叶被人们尽可能的发掘与应用,而这茶文化的内涵其中也折射了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展与创新的内涵,中国人自古重视礼仪,乃礼仪之邦,而这当中便于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通过茶文化的精神便折合出中国传统的文化礼节,而礼节的规范与发展,对培养提高人的精神文化层次产生至为关键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与传统设计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同时对于茶包装也产生极大的影响,传统包装的改变与现代设计元素的应用与融合使得茶叶包装市场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本文立在探求茶文化的发展与现代包装设计的改变,以及不同现代设计元素在包装中对消费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工艺美术经历了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如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工艺美术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然而如今工艺美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矛盾,因此,为了发展工艺美术,也为了给茶叶包装的设计提供新思路,本文从工艺美术的概念谈起,分析了工艺美术的发展瓶颈以及工艺美术在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和应用以后的作用及影响,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人对工艺美术及茶业包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陈兵 《福建茶叶》2016,(7):190-191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因此,中国的茶叶也可以称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及传承的载体",可见茶叶在我国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中茶的包装设计对提升茶叶的历史地位以及茶叶的国际地位都有积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民俗文化元素在茶包装设计中的基本应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茶叶消费市场的不断升级,富有文化底蕴、地域特色的茶叶包装设计将是赢得消费者青睐的新方向。本文通过分析地域文化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价值与意义,结合河南、安徽、云南等地茶叶包装设计的成功案例,提出了图形元素创新、色彩元素融合、文字元素搭配、造型元素提炼、工艺与材质元素借鉴这五大将地域文化元素运用于茶叶包装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