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揉捻是茶叶加工的一个重要工序,对形成茶叶的优良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国内外茶叶揉捻机的现状,对目前揉捻机的揉盘凹倾角、揉桶转速、棱骨数量等关键结构参数的优化研究进行了论述,分析了连续化揉捻、自动加压、自动进(出)料等结构创新及自动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当前茶叶揉捻机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由浙江春江茶叶机械有限公司经过近2年的创新设计和研发,试制的双搓动茶叶自动揉捻机组经性能试验、生产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目前已投入小批量生产和推广使用阶段。揉捻机是茶叶初制加工的关键设备之一,茶鲜叶经杀青后进入揉捻加工,促使茶叶成条,破坏叶组织细胞。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25、35、45、55、65型等系列茶叶揉捻机均以单机运行为主体,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运行成本高。通过近几年来研究开发,部分型号的揉捻机根据生产线的需  相似文献   

3.
正揉捻几乎是所有茶类加工不可或缺的工序,目的是使茶叶紧结成条,体积缩小,外形美观,同时使茶汁部分溢出,利于干茶冲泡。茶叶揉捻使用的设备是茶叶揉捻机,它的发明及在我国的研制推广,经历了极为漫长和艰辛的岁月。一、从我国茶叶的人工揉捻谈起中国的茶叶加工,千百年来一直停留在手工作业状态。揉捻作业是用竹编篾片铺在桌面或置于宽凳上,用手工在篾片上揉搓使茶叶成形。一些无法用手工揉捻成形的粗老茶  相似文献   

4.
加工过程对茶叶铅和铜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初制加工对茶叶铅和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叶加工是铅和铜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污染的程度因工序、作业方式和机具的金属组分不同而异。初制加工的各个工序都有可能使茶叶铅和铜含量提高,其中铜增幅最大的工序是揉捻,铅增幅最大的工序是摊放;随着揉捻压力增大、时间延长,茶叶铜和铅含量逐渐提高。由于加工方式,特别是揉捻的时间和压力不同,导致不同茶类有明显的区别,烘青和炒青的污染程度较重,红碎茶和工夫红茶次之,龙井茶几乎没有污染。茶叶加工过程中铅和铜污染的来源不同,铜主要来自铜质揉捻机,该工序污染的铜约占茶叶加工铜污染总量的90%以上;铅的污染则主要来自尘土,其次是揉捻机中的铅,摊放在不清洁的地上会导致茶叶铅含量成倍提高。因此,保持加工场所的清洁卫生和调整揉捻机揉筒和揉盘的金属组成是降低茶叶加工过程中铅和铜污染的有效途径。另外,对初制加工的茶叶,清除其中的黄片和茶末对于降低茶叶铅含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袁玉聪 《中国茶叶》2006,28(2):31-31
我国茶叶加工中的揉捻工序一直沿用传统的盘式揉捻机完成,其原理是利用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揉桶在揉盘上作平面圆周运动,揉桶盖、揉盘及棱骨产生的综合作用使叶片细胞受到破坏,从而完成揉捻过程。这种揉捻方式应用历史悠久,结合适当工艺,能够完成各种条形茶的揉捻作业。然而传统盘式揉捻机也存在一些不足,揉捻时每次投叶时均需停机,通常只能一桶一桶地加工,很难实现揉捻工序的连续化;功效低,通常每桶茶叶的揉捻时间需30—50min;揉桶透气性不好,容易形成闷揉,影响成茶的鲜爽度;从结构上看,盘式揉捻机体积较大,结构较复杂。  相似文献   

6.
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茶叶机械发展迅速,机电一体化茶机不断问世,如电脑控制烘干机、程序控制自动加压揉捻机、程序控制乌龙茶做青机、茶叶自动包装机、温控名茶杀青机、烘干机等茶叶机械层出不穷,成为茶叶加工机械的后起之秀,对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市场上茶叶揉捻机自动化程度低、功能单一、人工操作时存在安全隐患等不足,设计一款用于能自动实现茶叶揉捻、出料等功能的自动化茶叶揉捻机。基于Solidwork软件,设计该设备的传动机构、挤压机构、揉捻机构及出料机构,对设备的电控系统基于西门子PLC控制器进行设计。最后,经试验样机生产验证,证明该设计能实现预设生产目标,设计对其他茶叶加工设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科技简讯     
双速定时数字显示的茶叶揉捻机为了满足制茶工艺要求,茶叶揉捻机在揉捻不同嫩度的茶叶以及茶叶揉捻的不同时间,都需要不同的转速,以保证揉出的茶叶具有良好的条索与品质。四川省农机研究所和重庆市江津茶机厂设计制造成  相似文献   

9.
我国茶叶中铅含量呈不断升高的趋势,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研究了茶叶加工过程中铅污染的情况。结果表明:萎凋、杀青、揉捻都使茶叶铅含量有所提高,提高幅度最大的工序是揉捻,其次是杀青。铅的污染则主要是来自茶叶机械中的铅,其次是来自尘土、汽车尾气和不清洁的地上而导致茶叶铅含量提高。因此,避免茶叶与带有铅污染的机械直接接触,调整杀青机、揉捻机揉筒和揉盘的金属纽成;加工厂远离公路,保持加工场所的清洁卫生是降低茶叶铅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目前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揉捻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以6CR-40型茶叶揉捻机为研究对象,基于Solidworks对茶叶揉捻机进行三维建模,运用离散元仿真软件EDEM对茶叶揉捻机的揉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求各试验因素对茶叶揉捻机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运用二次正交旋转试验,通过Design-Expert软件进行优化求解,获得揉捻质量最佳的结构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当揉桶转速为42 r·min-1、棱骨高度为10 mm、揉盘倾角为3.8°时,茶叶的成条率为88.55%、碎茶率为1.83%。茶叶揉捻机具有较好的揉捻质量。验证试验结果与仿真优化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茶叶》1980,(3)
在茶树的育种试验和其他各试验中,每次采摘的鲜叶数量较少。由于现行的茶叶揉捻机不能加工,只能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方法,这样就会造成品质上的差异,妨碍茶样的可比性和对结果评定的准确性。为此应省农业局的委托试制相适应的茶叶揉捻机。七七年八月,试制完成了三台杭茶215型茶叶揉捻机,以后又进行了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的初步测定,现将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揉捻机跑茶的现状传统的盘式茶叶揉捻机使用的历史很长,型号也较多,但在揉捻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跑茶现象。揉捻作业时,揉盘边缘经常堆积着许多跑出来的揉捻叶,这必然影响揉捻程度的均匀性,并使碎茶率增加,从而降低了茶叶的商品价值,同时还增加了操作工人“扫茶”的劳动负担。据有关技术资料介绍和机型调研情况表明,目前国内外都在寻求解决跑茶的技术措施。在日本,有的揉捻机上配有扫叶装置;在国内,早年乃至现今生产使用中,也有将揉桶下端捆扎一圈密密的棕毛刷,借以完成扫茶动作;在部标NJ143-77《茶叶揉捻机技  相似文献   

13.
揉捻机的型式较多,而曲臂回转式茶叶揉捻机通常由传动、揉盘、加压三部组成。传动部,中、日两国茶叶揉捻机基本一致,都通过蜗轮、蜗杆,或齿轮副减速,带动曲臂回转。只要抓住揉盘、加压这两部分,各自的特点就显示出来。中、日两国的揉捻机特点是由各自的茶叶风格、制茶工艺过程以及机械制造水平所决定的。笔者认为,研究和讨论以下的问题,对于提高我国揉捻机水平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4.
科技简讯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福建省福鼎茶机厂的协助下,研制成功了CR—16型小型茶叶揉捻机(见下图),该机主要用于少量条形茶的揉捻作业。 CR—16型茶叶揉捻机由揉桶(内径160毫米)、揉盘(直径300毫米)、加压机构、传动机构和机座等主要部件组成。  相似文献   

15.
马文桂 《中国茶叶》2010,32(1):29-30
揉捻是茶叶初制加工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过程,它的好坏决定了成茶品质的优劣。目前,茶叶加工中的揉捻原理基本相同,均是让杀青(或萎凋)叶团在由揉桶、压盖和揉盘组成的揉捻空间中,利用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揉桶在揉盘上做匀速平行圆周运动,茶叶受到揉桶、  相似文献   

16.
姜淑华 《福建茶叶》2016,(11):157-158
普通茶叶揉捻机整体构造尽显笨态,且生产加工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对于生产工人而言未免过于负重。利用步进电机替代普通揉捻机的人工手柄,可实现自动化生产。然而,为了满足更大的生产需求,茶叶揉捻机的集成数字化控制系统设计大势所趋。该设计仅对系统局部零构件加以优化,在不低于传统系统生产强度的前提下,保证其系统更为轻量化。  相似文献   

17.
揉捻的目的是使茶叶细胞破坏,卷紧条索,是茶叶制造中一道决定外形的重要工序。当前,我国主要应用的是盘式揉捻机,其型号繁多,但原理基本相同,都是由作等速回转的曲柄带动揉桶,在揉盘上作水平的平行移动。揉桶内的茶叶不断翻动、揉搓、卷压,以达到揉捻的目的。显然,揉捻机的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茶叶萎凋叶揉捻的基本目的是破裂叶細胞,使挤出細胞汁于叶表上而为揉捻叶的醱酵創造有利条件。除此,叶子在揉捻机里揉捻成条使能符合于成条外表形狀的要求。茶叶揉捻的机器—揉捻机(除第一次揉捻采用开口式揉捻机外)均用有压力,被应用于萎凋叶第二次和第三吹的揉捻时。通过压力使茶叶揉捻得更好,也就是說要加强萎凋叶的破碎。利用压力的週期—15分鐘,而最先10分鐘施压视萎凋叶萎凋程度和投入量多少而定。萎凋过度的叶子需要較重的压力,相反的萎凋不足就要較輕的压力。最后5分鐘的揉捻則不用压力。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茶叶产业创新发展过程中,技术设备的创新与融合已经成为当前茶叶产业发展的关键,揉捻作为茶叶加工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程序,使用相关机械装置所实现的揉切机理状况直接关系到茶叶生产效果。研究茶叶揉捻机械装置中的揉切机理,优化具体的电子参数,其将为当前茶叶产业优化创新提供重要支撑。本文拟从茶叶揉捻机械装置的应用背景分析入手,结合茶叶揉捻机械装置揉切机理分析,从而探究茶叶揉捻机械装置电子参数优化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任晓娜 《福建茶叶》2016,(8):139-140
茶叶制作工序比较繁多,每个工序的完成质量都决定着茶叶的产品效果。其中揉捻工序是茶叶加工的关键,受到传统人工操作的影响,茶叶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提升茶叶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本文首先对茶叶揉捻设备的发展进行了概述,然后总结了将传统机械揉捻设备改进为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