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内容,切实反映了我国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和发展,茶文化逐步成为影响大众的重要文化标志。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茶文化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茶艺成为大众培养茶文化的重要方式,茶艺馆也随之诞生,广受大众欢迎。为此,研究茶艺馆文化的兴起以及茶艺馆的设计对弘扬茶文化、发展茶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对陶冶大众精神情操,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民生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开始寻求精神上的满足,所以产生了各项娱乐活动。茶艺馆也就应运而生了。当代茶艺馆众多,如何才能在众多茶艺馆当中脱颖而出,古往今来的茶艺馆经营者都对这个问题展开长久的探究。在当代,茶艺馆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家设计独到的茶艺馆绝对能获得大众的认可,只是如何设计不失传统文化,又不落于俗套,结合现代时尚的茶艺馆,却又非常难了。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茶艺馆的历史追溯与茶艺馆设计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今政治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得到满足,随之对生活的追求不仅限于物质,更上升到精神财富的追求,所以茶艺馆文化的兴起是满足人们精神追求的必然结果。茶文化是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瑰宝,蕴含了华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何在众多茶艺馆中崭露头角,是每个茶艺馆所要思考的内容。茶艺馆要做到将茶文化完整并独到地传承,并且融入时代性与创新性,紧跟时代的步伐,是茶艺馆始终追求的目标。本文将就这个问题对当代茶艺馆文化的兴起及如何设计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说起茶馆人们就会联想到已故的老舍先生所写的剧本《茶馆》,以茶馆为舞台,描写刻划各种人物在旧社会近五十年春秋里的人事变迁和社会情况。说起茶馆就会联想到北京《大碗茶》。茶馆不仅仅是个泡茶、品饮茶的地方,也不仅仅是为了休闲娱乐,而是个重要的社会活动和信息交流场所。现代茶艺馆闽北最早出现在武夷山市,改革开放以后,武夷山列为首批的国家重点开放旅游城市。随着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茶亭、菜亲、茶室、菜楼、茶艺馆,星罗棋布,遍及武夷山的各个旅游景点,大的宾馆、饭店、酒楼、山庄,也没有茶室,或专门的茶艺馆,客人来…  相似文献   

5.
前言茶树起源于中国,饮茶起始于中国。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种茶和饮茶实践中,不仅创造发明了六大茶类及许多品牌的名茶,而且创立了中国特有的茶文化,成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然而,中国创立的茶道,却在日本被发扬光大;红茶创制于中国,但却在英国人的经营下,成为洋化的红碎茶风行世界各国。经历了三千余年波浪式发展的中国茶叶,如今仍在低谷中徘徊。一些老茶区,因为品种改良不力,后劲不足而渐渐地哀退,一些新茶区,经历了数年的经营后又会遇到同样的命运,所有这一切,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茶树良种的不断改良固然是搞好茶叶生产的重要措施。然而,饮茶文化和饮茶热潮是否高涨,关系到茶叶的市场前景和命运。  相似文献   

6.
茶艺馆的兴起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馆自唐始至清已遍及城市、乡镇、并逐渐形成了茶馆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旧时茶馆已不能尽相适应,因此.全国各地正不断兴建现代茶馆(茶艺馆、茶道馆等),不仅是市民们休闲会友之地,亦成为倡导国饮、弘扬中国茶德的宣传窗口;普及茶学知识的文化教室;演示练习茶艺的实践场所和国际茶文化交流的常设会场,愈来愈显示出它对精神和社会所起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7.
周文棠 《茶叶》2003,29(1):54-55
茶艺馆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的今天,有悠久历史的茶馆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继中国各大城市茶艺馆的出现、发展之后,各地中小城市茶馆也依次崛起.  相似文献   

8.
郑雷 《福建茶叶》2016,(12):96-97
茶艺馆设计是我国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只有不断地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并将其融入到茶文化理论当中,才能更好地体现出茶文化的思想内涵,使人们从中感受到高尚的情操与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中国风风格在茶艺馆的应用,则是传统风格应用设计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9.
1 前言茶艺馆是现代的茶馆,它将饮茶从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发展成富有文化气息的品饮艺术,对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促进茶叶消费,提高社会休闲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经营者和顾客。  相似文献   

10.
研究茶艺馆室内设计中色彩心理学的运用,旨在从心理学角度找寻优化传统设计形式的途径。本文通过分析运用色彩心理学对茶艺馆室内设计的积极意义,阐释了茶艺馆室内设计中色彩心理学的运用原则,并就具体的运用举措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策略。  相似文献   

11.
侯蕾 《福建茶叶》2021,(11):192-193
针对茶叶包装设计中文化内涵缺失的问题,论文首先梳理当前主要茶叶包装形式,再详细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文字、图形、色彩、造型等四个方面研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茶叶包装设计方法,将新的理论引入到茶叶包装设计中,使得中华茶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朱浩泉 《茶报》2000,(3):42-42
说起小茶人茶艺馆,在上海老茶人的心目中,真有一点小名望。丁欣夫老伯在条幅上是这样写的:“上海少年宫第一馆”。她诞生至今已有六年多了。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大厅开辟老茶人茶座后,可以说天天爆满,经常发生茶杯不够用、台子椅子太少的现象。茶艺馆人情味十足,被喻为老人的乐园,外出旅游的基地,闲话情趣的家园。  相似文献   

13.
胡苏姝 《福建茶叶》2016,(7):313-314
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漫长的发展史,中国茶文学同样有着悠久的演进史,所以可以把中国茶文学当作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面镜子,茶文学从一个侧面折射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和黯淡。中国茶文学从《诗经》开始,正式进入了文学视野。两晋出现了《茶赋》,茶成为了文化象征。唐朝,茶文学在体式和内容上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实现了大繁荣。宋朝的茶文学在体裁上有了开拓,出现了茶词,成为中国古代茶文学的巅峰。到了元明清,由于政治制度和时代潮流的影响,中国茶文学走向了衰亡。但中国茶文学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塑造了中国人的民族习性和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的茶文化有着两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带动了我国在茶文化事业上的繁荣。饮茶作为一项休闲娱乐的必备品不仅可以愉悦洗涤人们的身心还为人们带来了精神与美的享受。中国古代的茶文学的发展进程可以从茶文化中来追溯,茶文化从兴起到发展到鼎盛再到衰败,给人们展现出了茶文学的整个发展轨迹,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5.
张彤阳 《福建茶叶》2016,(7):102-103
饮茶是我国自古以来的风俗习惯,国内各式各样的茶艺馆数不胜数。多年来,茶艺馆的发展经历了丰富的演变过程。本文首先介绍了茶艺馆的含义及发展历史,然后研究了上海茶艺馆的形成与发展,将茶艺馆分为清茶馆、俗茶馆和野茶馆这三类,最后提到了建国以来上海茶艺馆的建筑艺术分类,将其划分为古典风格、东方风格、老店新开以及郊区小茶馆四种。  相似文献   

16.
现代茶艺馆的发展及其对茶文化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现代茶艺馆的发展做了简单的回顾,并由茶艺馆的活动而产生对茶文化的影响做了综合阐述,以期为研究现代茶艺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后疫情时代广州市茶艺馆的经营现状,以广州市11个区人气前五的茶艺馆为对象,以“大众点评”为信息收集途径,通过线上检索资料自行填写对茶艺馆经营者的问卷,再结合线上线下双线程向茶艺馆消费者有针对性地发放问卷。结果表明,设计风格上趋同严重。装修风格中,参考“现代新中式风格”的茶艺馆占比高达94%;在茶艺馆功能类型上,大多茶艺馆重视商务交流功能,70%的茶艺馆专门配备了电子屏等硬件设施;座位设置中,每家茶艺馆都设有包间;服务项目上,有个别茶艺馆关注到独立个体对茶饮及茶空间的需求,“一人行”等单人饮茶项目始露苗头。针对后疫情时代的广州市内茶艺馆的现状从经营者与消费者两个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未来发展建议,希望能加深对后疫情时代背景条件下广州茶艺馆经营现状的认识,同时为该地区茶艺馆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并为后疫情时代其他城市茶艺馆的研究与发展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作为茶文化最重要的物质载体,茶具集文化性、艺术性于一身,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现代茶具设计者应该认识到茶具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结合的必要性和现代茶具中传统文化运用原则,在茶具设计中借鉴传统文化符号、传统设计手法、设计表现形式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现代茶具的文化性与艺术品位,以促进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茶世界》2016,(9)
正如何能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开一家全新风格的茶叶咖啡馆,但却不提供咖啡呢?这种茶馆能否稳定的、合理的、适合风土人情又健康的,还要有盈利的运转呢?以下是几位来自澳洲茶叶协会专家们给出的明智答案。从春意盎然到秋意深浓时再到冬意萧瑟,茶叶跟随着季节带给我们缤纷的体验,正如在炎热的夏天喝一杯凉爽的绿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茶叶包装设计活动的实施状况看,文化内涵、美学特征是整个设计活动价值呈现的内在基因。包装设计不仅是我国茶叶产品类型的区别符号,更是我们对茶叶产品特点形成直接认知的重要因素。本文拟从中国茶的综合特点认知入手,结合我国茶叶包装设计活动的问题不足,通过分析我国茶包装设计活动中所诠释的文化特点,通过对茶叶包装设计活动的"独特"诉求进行理性分析,进而真正探究中国茶包装设计活动中的文化融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