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唐宋之前,在中国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饮茶都是作为贵族士大夫以礼待客或自身修养心性的文化之事。至宋代,品茶作为四大雅事之一已然成为文人士大夫小众群体的文化活动。明代中后期,饮茶在贵族生活之奢与市井百姓的生活习惯中所承担的角色定位出现了明显的文化分层。无论是朝代败亡,抑或是饮茶欲简实奢的现实悖谬,皆可从诸多表象中管窥哲学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发展衍变。  相似文献   

2.
唐代饮茶之风盛行,伴随这种风气,在唐代形成了独特的饮茶文化。唐人将茶作为日用、待客、馈赠、祭祀必备之物,并逐渐在饮茶过程中羼入越来越多的审美因素和精神需求,使饮茶成为细致繁复、风雅高洁、具有丰富内涵的一门文化。  相似文献   

3.
黄万武 《福建茶叶》2016,(4):343-344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在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注重内在的精神追求与心灵感悟的文化现象。17世纪中国茶叶传入欧洲,受到欧洲各国人民的喜爱,但只有英国在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以及传统习惯等共同影响下形成了贵族高雅式的交际型茶文化。本文以茶饮场所作为切入点,旨在分析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李航 《福建茶叶》2021,(6):264-265
我国是最早推行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茶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在饮茶风尚的引导下,茶具也在不断地变化.茶具作为茶文化的载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文从唐宋时期的饮茶风尚入手了解茶文化的整体发展历史,剖析瓷质茶具的变迁轨迹,探究饮茶与瓷质茶具之间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5.
吃“油茶”在贵州的三桥、大矸等地已有百余年历史了。过去的“油茶”是用苦丁茶做的,现在都用绿茶来做。这些地方吃“油茶”已有瘾了,每天每家都少不了要吃两顿“油茶”,不吃就精神萎靡不振,干起活来无力,特别是六十开外的人,更是离不开“油茶”。  相似文献   

6.
王远 《福建茶叶》2016,(11):308-309
我国茶叶历经千年还能经久不衰,甚至在时局动乱的明代得到了全面发展,特别是茶画作品的创作达到了巅峰时期,各种题材的茶画作品层出不穷,流传下来的名作更是数不胜数。而明代绘画作品又包含着哪些艺术元素呢?本文以明代茶事的概略为出发点,分别从明初期与明中后期的茶事这两点进行简要概述;而后,从明初绘画作品的创作背景、明中后期的绘画作品的解析以及茶画中折射的饮茶艺术内涵三个角度对明代绘画作品中蕴含的饮茶观景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从茶境的选择、煮茶法的变化、茶具以紫砂壶为主,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思想四个方面论述明代饮茶观景对明绘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主要引用国际茶叶委员会(ITC伦敦)的统计数据,从世界茶叶产销中分析我国茶叶产销发展的轨迹,为做大做强我国茶产业提供依据和参考。自20世纪以来,世界茶叶市场持续10多年(1990~2005)的"供过于求"的基本局面已经逐步改变。实际上作为世界茶叶的指示性价格,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综合价格2006年起已经连续上涨7年。2014年世界茶叶市场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  相似文献   

8.
茶,原产于中国。我国科学工作者从云贵高原的原始森林中找到大量野生茶树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茶,不但原产于中国,而且饮茶也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贡献。本文拟从名称、语音方面探讨茶和饮茶的源流,为茶和茶的应用起源于中国,提供另一方面的佐证。  相似文献   

9.
居杨 《福建茶叶》2016,(2):164-165
健康长寿几乎是每个人的愿望。从古至今,从富贵到平庸,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长命百岁。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健康养生形成一门学问。古时就有饮茶养生和健身强体的说法,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和传承,饮茶已经形成一种文化,并在全球范国内流传,健身也成为一项全民运动,学校体育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有效提高了少年儿童及青少年的健康意识和身体素质。本文从健康养生入手,对饮茶与体育教学进行结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茶文化与诗歌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而文人群体也会选择使用咏茶文章反映所处社会的茶文化,并抒发自身的心怀。明朝时期的茶文化开千古茗饮之宗,明朝文人群体对茶文化的发展与变化高度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与茶相关的文学如同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这也让当时的咏茶诗歌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本文以明朝时期的饮茶文化为研究内容,选取了明朝咏茶诗歌作为切入点,从文人群体对茶叶品质的执着追求、对饮茶审美环境的拓展以及茶人的精神诉求三个方面,对明朝咏茶诗歌所反映出的茶文化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茶世界》2020,(6)
正在中国,饮茶是根植在我们文化与记忆里的。但是在新的消费时代,它需要被唤醒!2020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确定的中国茶叶营销年,而刚刚过去的5月是全民饮茶月。看起来像是巧合,实际上却是经过周密的策划与布局的:以健康宣传与消费升级为着力点,通过开展科学普及、组织品牌推荐、举办系列活动、发布倡议号召等工作,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潜力,主动作为助力经济提振。  相似文献   

12.
从氟元素与牙齿的关系看饮茶对防龋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致龋病的因素至今尚未能确认,但目前较为公认的是与所吃食物含糖量的高低、口腔卫生的好坏即口腔内存在致龋细菌的多少以及机体抗龋能力的强弱这三者最为密切。其中尤以机体抗龋能力的强弱更为重要。机体抗龋能力的强弱与牙体硬组织中所含氟素的多少有关,而进入人体氟素的主要来源是饮水。因此,一个人抗龋能力的强弱又与当地饮水源含氟量  相似文献   

13.
《庄子·德充符》是一篇专门讨论生命境界的文章。庄子通过对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等一大批身体残疾者的形象塑造,以此突显人的内在之德。因而,德与形之间的张力成为理解庄子生命之道的关键线索。在德形之间,庄子面对的是自身对人世间万事万物的理解,这样一种理解的来源是恰恰庄子在其生命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一方面是时代所带来的种种束缚带来的压迫感与惧慎感,另一方面是自己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正是在这样一种困境之下,庄子选择自我主宰,自我成全,化去自己与万物的对立、有待,试图进入无所对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4.
王思明 《福建茶叶》2024,(2):172-174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文化兴盛时期是在唐宋时期。这一时期的茶文化不仅深刻影响中国本土文化,甚至对世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茶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人之精神层面和心性修养层面的影响。在人之精神层面的影响中,茶文化可以充分调节人的内心世界的矛盾和冲突,而在人之心性修养层面的影响中,茶文化可以有效地怡人性情。目前,为进一步了解唐宋茶文化,以及发挥茶文化对人精神层面和人心性修养层面带来的重要作用,需要对唐代茶文化与文人墨客的联系,宋代饮茶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联系进行分析,并充分探索唐宋茶文化的发展以及兴盛原因,最后探究唐宋茶文化与人之心性修养。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自今无论是在物质层面还是在精神层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茶文化从古至今一直都对各个阶级的人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唐宋时期的茶文化不仅对本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是对世界也产生了不容小视的影响。研究表明,茶文化在唐宋能够达到顶峰,这不仅与人们的喜爱程度有关,更是与当时陶瓷业的发展、宗教(主要是佛教)、文学以及贸易有着密切的联系,除此之外还与茶文化影响人们的精神层面有关,例如人的心性修养、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指的普洱茶,主要指云南普洱茶,普洱茶几乎成了云南茶叶的代名词,因为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宜普洱茶产制环境,香港等主销普洱茶的市场认为云南普洱茶是"正宗的普洱茶"。至于云南省以外广义的普洱茶,包含了广东、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省(区),乃至用越南,缅甸,泰国等地青毛茶加工改制的普洱茶。现时有关普洱茶的文章很多,本文在探讨中力求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前瞻性,对普洱茶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指的普洱茶,主要指云南普洱茶,普洱茶几乎成了云南茶叶的代名词,因为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宜普洱茶产制环境,香港等主销普洱茶的市场,认为云南普洱茶是"正宗的普洱茶"。至于云南省以外广义的普洱茶,包含了广东、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省(区),乃至用越南,缅甸,泰国等地青毛茶加工改制的普洱茶。现时有关普洱茶的文章很多,本文在探讨中力求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前瞻性,对普洱茶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和最大产量国,虽是茶叶企业左冲右突,但群龙无首。中国7万家茶厂不敌一个英国立顿的热议令中国茶企无地自容、中国茶行业忧心忡忡!笔者曾经撰文详述中国茶产业未来三  相似文献   

20.
品牌的英文名字是Brand(标记)。它是对企业产品性能、质量、服务、信誉等的概括反映,是企业产品和质量的保证,但品牌包含了比产品更丰富的内容, 它表征了企业的精神、企业的文化和企业的形象、企业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它的高的市场份额,而且体现在它高出行业平均利润率的创利能力。从品牌的价值来看,在2004年全球品牌价值排行榜上,排名首位的可口可乐价值838亿美元,排名第二的微软价值 613.7亿美元,可以说品牌体现价值,品牌创造价值。当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市场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名牌已成为国家乃至产业领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当前世界产业的分工和利益的分配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过去谁拥有土地资源谁赚钱,现在谁拥有多而强的名牌谁产生的价值就越大。中国是茶的故乡,前此(17—19世纪) 曾以茶叶供给世界的首要国家,自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中叶,中国茶叶市场走向衰败。解放以后,茶叶产销从恢复到振兴,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迄今我国茶叶出口仍以散装茶为主, 自主名牌较少,竞争仍局限于以价格为主的低层次水平上。所以,近些年来,基本上种植面积,产量、分别居于世界第一、二位,近年出口量 (2001-2004年)连续创历史新高,2004年达28.2万吨4.37亿美元,出口数量仅次于肯尼亚正向世界第一名冲刺,而出口值及出口单价长期居于世界第四位。截至 2004年,中国茶叶出口平均单价比印度低四成,比斯里兰卡低六成,比肯尼亚低两成。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茶业与世界茶业的先进国家来比,差距还较大,在各种差距之中,缺乏著名品牌是最重要的综合性差距。说到底是缺乏在自由市场背景下能走向活而不乱的最大支柱——名牌效应。如果从品牌的角度来考量我国的茶叶经济,应该如何寻求发展的途径?如何自我提升和突破? 提升中国茶品牌在于真抓实干:一是要准确定位,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二是以现代工业思想优质生产外,还要以现代营销手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三是以弘扬茶文化,提升茶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