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泥炭沼泽是一种独特类型的湿地,其土壤富含有机碳,碳储量占全球陆地碳储量的20%。因此,保护泥炭沼泽对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在完成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所属40个林业局和9个直属林场(区)的泥炭沼泽碳库调查任务的基础上,提出对泥炭沼泽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湿地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湖北二仙岩泥炭藓沼泽湿地不同退化程度的四块典型样地(CK、SM、SP、GA)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有机碳、氮数量分布及其协同积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氮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0~10 cm土壤有机碳氮含量最高,具有明显的表聚性,且与10~20 cm、20~30 cm、30~40 cm、40~50 cm和50~60 cm土层间存在显著差异(除SP外)。不同退化程度湿地土壤0~60 cm碳储量为54.42~105.06 t·hm-2,氮储量为4.84~7.35 t·hm-2,分布规律为CK>SM>GA>SP,且CK和SM的土壤有机碳氮储量均显著高于GA和SP,说明湿地退化显著降低了湿地土壤有机碳氮储量。在不同林型中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二者具有明显的协同积累特征。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区域尺度土壤碳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建议加强保护区内泥炭藓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4.
小兴安岭典型泥炭沼泽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小兴安岭5类典型泥炭沼泽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杜香-泥炭藓沼泽土壤容重最小,非毛管孔隙最高,持水性最好;漂筏苔草沼泽和油桦-笃斯越桔-修氏苔草沼泽次之,修氏苔草沼泽和白桦-油桦-小叶章沼泽相对较差.落叶松-杜香-泥炭藓沼泽0~40 cm平均土壤容重为0.06g·cm-3,非毛管孔隙31.69%,总孔隙度高迭87.19%,平均土壤质量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分别为1130.1%、1586.57%、1007.71%和882.70%,是对照林地的56.6倍、26.4倍、24.9倍和25.5倍.在5类泥炭沼泽中,白桦-油桦-小叶章沼泽0~40 cm平均土壤容重最高(0.74 g·cm-3),总孔隙度最低(62.02%),土壤各持水指标均最小,但其持水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林地.  相似文献   

5.
香格里拉市高寒地区分布有众多泥炭沼泽生态系统,在云南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在湿地生态系统功能调节过程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根据《云南省泥炭沼泽碳库调查报告》,结合香格里拉市泥炭沼泽生态系统特点,构建了泥炭沼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指标体系,评估了支持功能、调节功能和文化功能3项服务功能价值,包括8个具体评价指标。估算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市泥炭沼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5.99亿元/a,单位面积价值为110.86元/(m2·a),其中:间接价值占总价值的95.32%,蓄水调洪、固氮释氧以及气候调节价值最显著。  相似文献   

6.
泥炭沼泽碳库调查是评价泥炭沼泽碳汇能力的基础工作,本次调查方法主要采用先通过访问护林员和影像大致判断泥炭沼泽分布地点,得出泥炭沼泽分布地点的摸底数据。外业调查时根据摸底调查数据、卫星影像和现地地形情况对可能是泥炭沼泽斑块的边界进行踏查,观察泥炭沼泽常见植物的分布,钻取土样,观察土样颜色、植物残体等。然后通过平板电脑上的软件构绘确定泥炭沼泽斑块的范围边界,并计算出斑块面积。植物地上、地下和枯落物层生物量及其碳库调查均采用样方—收获法调查取样。土壤碳库调查采取测量泥炭层厚度并采集土样化验的方法进行,最后将乔木、灌木、草本、蕨类以及土壤等生物量碳库汇总,得到泥炭沼泽碳库总量。  相似文献   

7.
8.
我国是世界人工林第一大国,人工林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有重要作用。但我国森林类型复杂,地域广阔,使得碳储量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存在差异。为了更精确地估算森林植被和土壤在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固碳能力,阅读和学习大量有关人工林碳储量的文献资料,对其碳储量的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进行梳理。并分析了我国人工林碳储量研究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为今后开展森林碳储量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辽宁省内281块泥炭沼泽斑块生物量与炭库进行调查、测定与计算,并进行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泥炭沼泽是湿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机质含量占土壤干重的30%以上,单位面积碳储量在各类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高,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碳库,在调节区域环境、减排、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内蒙古境内泥炭沼泽资源分布比较广泛但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文章就当前泥炭沼泽保护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  相似文献   

11.
采用2 km ×2 km的UTM网格取样法对广东省东莞市8个主要森林类型的植被碳库、凋落物碳库和土壤碳库等三大碳库的有机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了计量、比较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东莞森林碳储量总量为973.05 ×104 t,森林总平均碳密度为175.86 t·hm-2;其中森林植被总碳储量为161.48 × 104t,平均...  相似文献   

12.
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持全球碳平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碳储量是研究森林与大气间碳交换的关键因子,本文探讨了森林植被碳储量研究方法、影响因子,以及目前我国在森林植被碳储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泥炭沼泽是湿地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碳库,单位面积的碳储量在各种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高。所以保护好泥炭沼泽的生态环境,对调节区域环境和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草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实测数据十分匮乏。利用2008年四川省草原地面调查数据,以及卫星遥感数据,对2008年四川省草地的碳储量进行了估算。主要结论如下:四川省草地总面积约为20.38×104km2,2008年四川省草地总有机碳为2 302.97 Tg,其中地上生物量有机碳为15.54 Tg,地下生物量碳为104.45 Tg,地下根系储存的碳是地上碳储量的6倍多,四川省草地土壤有机碳为2 182.98 Tg。土壤储存的碳是植被的19倍多。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9年湖北省林业资源连续调查第六次复查数据和标准地实测数据,采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推荐的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研究湖北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碳密度和组分特征。结果表明:湖北省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710.01 Tg·C,其中乔木层、灌木层、枯落物层、土壤层分别占其总碳储量的15.74%、2.89%、2.11%和80.56%,天然林和人工林碳储量分别为420.43 Tg·C和151.59 Tg·C。湖北省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111.51 t·hm-2,表现为土壤层乔木层灌木层枯落物层,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差异较大,介于88.32~177.79 t·hm-2之间。森林不同林层中,乔木层碳密度介于7.63~55.7 t·hm-2,灌木层碳密度介于0.25~12.49 t·hm-2,枯落物层碳密度1.14~3.53 t·hm-2之间,土壤层碳密度介于73.25~136.87 t·hm-2之间,主要集中在30 cm的土层厚度,呈现明显的表聚特征,土壤碳储量平均为植被层的3.88倍。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近成过熟林中龄林幼龄林。湖北省森林主要以中幼林为主,林业碳汇潜力巨大,合理的经营方式,可以提高森林结构质量水平,有效增加森林的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相对准确地计量地带性森林碳库大小是估算区域森林碳汇潜力的前提。根据全市不同森林类型设置样地900个,运用样地清查法估算广州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密度。结果表明:广州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52.16 Tg C。其中,植被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分别为21.97 Tg C和27.16 Tg C。碳储量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从化区和增城区;总碳储量的组成中,土壤层碳库比例最大(58%),其次为乔木层碳库比例(40%),而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和细根(≤ 2.0 mm)的生物量比例大多在1%~2%;天然林碳储量与人工林接近,但是碳密度显著大于人工林(p < 0.05);不同林龄从小到大排序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过熟林、成熟林;天然林以阔叶混和它软阔的碳储量最高,阔叶混和黎蒴的碳密度最高。人工林不同林型从大到小排序为:南洋楹 > 黎蒴 > 木荷 > 木麻黄 > 它软阔 > 阔叶混 > 湿地松。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为178.03 t C hm-2,其中,植被层和土壤层碳密度分别为79.61 t C hm-2和98.42 t C hm-2。本研究全面计量了广州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现状,这对评估该地区森林固碳潜力和指导碳汇林经营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熊咏梅 《广东园林》2008,30(2):79-80
介绍国内外估算城市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17年湖南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和野外实地调查实测数据,对湖南省阔叶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密度的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为505.17 TgC,其中乔木层、灌草层、枯落物和土壤层层分别为113.75 TgC、9.92 TgC、9.64 TgC和377.86 TgC,分别占阔叶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的22.52%、1.96%、1.91%和73.61%;湖南省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为154.51 t·hm^2,各层碳密度的大小顺序为土壤层(113.74 t·hm-2)>乔木层(34.79 t·hm-2)>灌草层(3.03 t·hm-2)>枯落物层(2.95 t·hm-2)。在3种类型阔叶林中,乡土阔叶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为485.56 TgC,所占全省阔叶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的96.12%;乡土阔叶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最大,为154.72 t·hm-2,杨树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最小,为149.59 t·hm-2。在阔叶林各龄组中,中、幼龄林约占湖南省阔叶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的67.13%,是阔叶林的主要碳库且固碳潜力巨大;湖南省阔叶林碳密度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过熟林的碳密度分别介于24.60~55.51 t·hm-2之间,具体表现为成过熟林(55.51 t·hm-2)>近熟林(47.51 t·hm-2)>中龄林(44.68 t·hm-2)>幼龄林(24.60 t·hm-2)。全省阔叶林生态系统空间分布表现为碳贮量呈现明显的湘西、湘南,湘中较低特征,而碳密度整体表现出洞庭湖流域地区大于其他地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得到极大的关注,估算森林的碳储量以及分析和评价森林不同碳库的组成和动态变化已成为目前生态学关注的热点之一。总结回顾了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对国内外植被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未来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地球上陆地碳的主要储存库,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京都议定书》生效和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的召开,森林固碳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精确估算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已成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主要研究方法:生物量清单法、微气象学法、蓄积量法、生物量回归模型、模型法和遥感估算法进行了评述,提出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