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渭河北部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这里山大、塬高、沟深、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条件差,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渭北的生态环境,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条件,成阳市借鉴平原地区的技术与经验,结合国家实施重点生态工程,通过设计试验和流动调查等方式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渭北实际,以抗旱保水为核心  相似文献   

2.
陕西渭北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低,一般不超过600毫米,七、八、九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50%~60%。渭北地区沟壑纵横,地貌支离破碎,一般阳坡、梁脊、卯顶等土层瘠薄的地块,由于植被稀少,蓄水能力差,地表覆盖不好,水分蒸发较快,遇旱则干,要想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成效,必须把抗旱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3.
渭北旱塬地区山地人工直播造林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践经验,总结提出了一套适应渭北旱塬深山区、困难立地条件,且高效、快捷、低成本的山地人工直播造林技术,包括树种及其种子选择、种子处理、土地整理、播种、幼林地管理等  相似文献   

4.
陕西渭北旱塬黄土高原沟壑区营造林抗旱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渭北旱塬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地区,一直被列为陕西省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的重点,研究总结和推广渭北旱塬黄土高原沟壑区抗旱造林技术,围绕解决造林地的蓄水、保墒和多种综合抗旱技术的应用,对有效地解决造林地“水”的问题,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尽快恢复这一地区的森林植被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5.
在渭南市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进行了侧柏不同苗木类型、不同苗龄的造林效果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干旱沟壑区造林宜选用定植培育1a、苗高0.8~1.0m的侧柏容器苗,较裸根苗可提高成活率37.3个百分点;选用定植培育2a、苗高1.8~2.0m的侧柏苗,要带直径和高度不小于20cm的土球,较不带土球苗提高成活率40个百分点;栽后截除苗木顶梢和茎干枝叶的一部分,较不截可提高栽植成活率26.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在渭北黄土高原区,选择刺槐、花椒、侧柏等造林苗木,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栽植方法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夏季带叶栽植或秋季截干栽植,能显著地提高苗木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抗旱造林综合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并在生产中进行试验总结,提出了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抗旱造林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8.
针对渭北台塬区现状,从造林整地、苗木选择与处理、造林时间与方法、栽植方法、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积极开展长柄扁桃抗旱造林技术试点,提出提高渭北台塬区困难立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主要技术措施,指导科学开展造林生产,加快实现秦东大地园林化。  相似文献   

9.
三北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桂珍 《防护林科技》1994,(3):35-36,55
<正>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52%,绝大部分集中在三北地区。干旱地区,一般是指年降雨量在250mm以下,半干旱地区是指年降雨量250—500mm之间。三北防护林总体规划中把全区划分三个降雨带,即中雨带(过渡带),以400mm降水量等值线为界,包括东北西部、华北北部、黄土高原大部,是主要农业区,面积108.2万km~2,占三北地区总面积26.6%;少雨带,年降水  相似文献   

10.
张晓萍 《防护林科技》2015,(1):88-89,114
为了更好地促进森林健康经营,以2003—2005年千阳县林业项目造林成果为例,对渭北旱塬地区常栽树种林木生长、郁闭度、病虫害等情况调研,提出了在林业项目造林区实施中幼林抚育的必要性及相应的抚育措施,并针对抚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良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生产实践中樟子松容器苗培育技术进行了总结,并从苗圃地选择、苗床整理、营养土配制、种子处理与播种、播后管理等技术环节逐一做了介绍,可为渭北旱塬地区开展樟子松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多年实验研究,不断地总结旱地大红袍花椒育苗关键技术,对提高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和苗木质量及丰产栽培提供主要技术支撑,为花椒产业的持续发展和渭北旱塬花椒播种育苗提供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渭北旱塬花椒整形修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椒已成为渭北旱塬的一项新兴产业,为提高广大椒农的整形修剪水平和经济效益,提高花椒的产量和质量,根据渭北旱塬花椒生长特点,结合生产经验,提出花椒整形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陕西省岐山县大力推广抗旱整地、地膜覆盖、ABT生根粉蘸根等一整套抗旱造林技术,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确保林业重点工程顺利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径流林业是以径流利用为基础,以降水的合理时空分配为手段,在干旱的气候、土壤环境中为林木的生长创造出相对适宜的土壤水环境,使降水较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也能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生长快速的人工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6.
树木抗旱性及抗旱造林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文中阐述了国内外在树木抗旱性、树木抗旱性机理、抗旱树种选育以及节水抗旱造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同时对我国抗旱造林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针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和干旱缺水现状,从树种选择、整地技术、施足底肥、苗木管护等方面,重点应用3种整地造林技术,科学指导实施造林绿化,建设美丽家园。  相似文献   

18.
这个技术意见是根据我省渭北地区当前造林中存在的突出问題,于1974年8月下旬在凤翔县召开的渭北黄土高原造林技术座谈会上,经与会代表充分讨论而提出的,随后经10月在耀县召开的陕西省林业科技协作会议上进行了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19.
渭北旱塬泡桐埋根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渭北旱塬特殊气候条件,提出泡桐地膜覆盖埋根育苗技术的配套措施。试验表明,采用低垅或平床整地技术、塑棚牛粪或木屑催芽技术育苗,能提高出苗率、延长生长期、增加苗木生长量,Ⅰ级苗出圃率提高20%~40%左右,是渭北旱塬泡桐育苗当年成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节水抗旱造林技术其核心是充分利用雨水、地下水,以保证林木成活、生长所需水分,在整地、栽植、抚育管理等主要生产环节,注重集水和水分的充分利用。 一、集水整地技术 1.山地造林集水整地技术主要有两种。一是隔坡水平阶集水整地法,适于10~24度坡面,每隔5米挖一条环山水平阶,阶宽1.5~2米,阶面向内侧倾斜,并按株距打隔埂,阶边筑硬埂,埂高、宽均为20~30厘米。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