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含茶食品就是以茶叶或茶叶提取物为原料,配以各种可食用物质或食用香料,经过各种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食品。含茶食品集茶叶及食品的功能为一体,作为中国的传统食品,一直以来都受到大众的喜爱。由于吃茶能更加充分利用茶叶的营养成分,有效发挥茶叶的多种保健功能,作为一种健康的饮食新时尚,已在全世界流行起来。含茶食品的生产也成为茶叶现代化加工与资源增值的重要内容,得到广泛重视和发展,成长为茶产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管曦 《福建茶叶》2010,32(6):42-45
文章在分析闽台茶业现状的基础上,采用DEA分析2002年-2007年闽台茶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变动、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的变动。认为在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方面福建都优于台湾,资源禀赋的差异对闽台茶业的生产效率影响较大,表现为福建茶业存在劳动力和间接费用的投入过多,而台湾茶业存在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投入过多。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快双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闽台茶业区域内双向合作,建立深层次的茶业分工体系。  相似文献   

3.
孙君  张文锦 《福建茶叶》2014,36(6):42-43
以漳州市光照人茶业有限公司生产有机茶的实践经验为例,从有机茶园的建园及其生态建设和生物多样性培植、茶园水利设施建设、生态栽培、安全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等方面阐述有机茶生产的典型做法,为茶企建立有机茶园,生产有机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广东茶业》2003,(2):17-17
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专家刘年艳对我国茶叶生产现状作出如下分析: 一、生产主体以茶农为主,组织形式多样 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加工方式是我国茶叶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目前我国茶叶生产主体有:(1)一家一户的茶农;(2)茶商或茶叶大户;(3)委托加工基地;(4)有一定生产规模的茶场。生产组织形式主要有五种类型:(1)农民+农民。表现为:一部分农民在家搞生产,一部分农民在外搞销售。通过亲戚关系维护着产、供、销产业链。(2)茶场(厂)+农户。茶园由农户自行管理,若干个茶农的茶园连片形成茶区,在茶区建立茶厂负责加工。茶厂按一定标准收购鲜叶,加工生产,负责销售。(3)市场+农户。在我国大型茶产区都存在或建有一定规模的茶市,也叫  相似文献   

5.
梅楠 《福建茶叶》2021,(2):12-13
产业内贸易是全球化趋势下,一种细化国际分工的贸易路径,是推动国际间经贸合作、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茶叶作为古时便连结中国—东盟间的贸易商品,已具有一定规模,产业内贸易发展潜力较大.本文重点分析了在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便利化的背景下,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对双边茶业产业内贸易的促进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布衣百姓共同关注的一个永恒主题。文章详细介绍了湖南省沅江市食品安全生产创新经验,阐述了推进农业标准化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1世界茶叶生产的概况 在世界主要产茶国中,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印度尼西亚5个产茶国的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左右。主要产茶国对无性系品种的推广使茶叶生产有了明显增加,但无性系化的速率在各国发展不平衡。非洲新兴产茶国(肯尼亚、马拉维)的无性系种植面积达100%,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六安市是著名的六安瓜片生产区,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适合茶叶生长,因此茶叶质量很高。通过名茶发展当地农村经济,则充分利用了茶产业的优势。本文首先介绍了茶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接着阐述了皖西地区六安瓜片的发展现状,再探讨了六安瓜片的发展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然后提出了结合六安瓜片的发展对策找到农村经济发展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张耀武  龚永新  黄啟亮 《茶叶》2013,39(2):83-87
山区主导产业一般是以当地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状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茶业与旅游业便是这种内源性生长的典型。这些产业在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其自身也存在分头单向发展的问题,不利于当地资源效益和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需要包容协作、共享资源,以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文章以秭归县九畹溪镇为例,分析了山区茶业和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协同发展的基础,提出了茶业和旅游业协同发展的三大基本策略,即价值认同、战略规划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采用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对海南旅游经济效率进行评价,并提出海南旅游投入的调整策略,以期让海南旅游发展更加合理,为旅游投资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蓝莓是一种新兴的水果,随着蓝莓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其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蓝莓产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以浙江省永康市为例,详细调查该市蓝莓产业现状,通过分析蓝莓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该市蓝莓产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2013年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湖北省46个县(市)的187个农户水稻种植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水稻种植、施肥及机械化生产现状分析,揭示了农村劳动力短缺、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减少、传统的种植方式费时费工、施肥方式粗放、养分施用不平衡等目前我国水稻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轻简化、机械一体化、施肥方式合理化等对策;总结了现阶段农户种植水稻积极性降低及机械化种植水平低的原因,提出了劳动力短缺形势下,实现播种(插秧)-施肥机械一体化作业的优势及发展趋势;最后展望了提高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程度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一、茶叶在福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福建是我国产茶大省.茶树品种资源丰富,茶类多,特种茶乌龙茶与白茶是全国的重点产区,诸多名优茶叶驰名国内外,例如"铁观音"、"大红袍"、"三大工夫"红茶、"白毫银针"等.花色品种多,独特的品质与市场,内销13个省市,外销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国后,尤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导下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的激励下,我省茶业科技和生产都得到了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一直致力于射阳大米品牌创建与推广工作,本文着重介绍了在射阳大米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应用与品牌推广过程中创新形成的一个引领、两个导向、三个抓手、四个激励和五个到位的推广模式,为射阳大米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于海军 《福建茶叶》2017,(11):54-55
21世纪电子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数字媒体逐渐社会化,数字艺术创意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并与传统的文化互相交融。茶文化数字艺术创意产业具有一定市场潜力,在数字艺术创意产业市场竞争中有明显优越性。基于此,本文阐述传统茶文化数字艺术创意产业的核心价值,分析了茶文化的包容性、凝聚性、创造性。根据数字艺术创意产业的现实特性,提出将茶文化通过数字艺术创意的形式产业化、规模化。以期实现茶文化与数字艺术创意产业的融合,促进数字艺术创意产业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黑龙江省干旱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具有代表性的13个市县为研究区域,利用2010~2019年黑龙江省农业生产面板数据及2019年实地调研数据,选择DEA方法的投入导向BCC模型,测算黑龙江省近10年农业生产效率及农业生产主体效率。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半湿润区粮食生产综合效率最高、干旱半干旱区最差。2010~2019年黑龙江粮食生产整体实现了1%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玉米生产者综合效率以规模66.7~667 hm2最高;组织形式以合作社为种植主体的综合效率均值最高,其次为农户。  相似文献   

17.
桂南地区采茶戏节奏感较强,深受人们的喜爱,具有十分久远的发展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桂南采茶戏融入更多喜剧元素,具有浓厚的喜剧色彩,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且趋于完善。如今桂南采茶戏唱腔音乐发生很大变化,笔者在本文中针对桂南地区采茶戏唱腔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孙丽 《福建茶叶》2021,(1):174-176
国际中文教育旨在传播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走的更远.在新疆地域视角下,通过对新疆财经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开设的文化课程研究,发现还需要进一步找到文化传播的切合点,只有这样才会让文化传播的更深更远.在新疆地区,高校在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开设茶文化课不可或缺的还是要添加砖茶文化以及奶茶文化课程内容,从民族特色茶文化着手学习,更轻...  相似文献   

19.
潘慕华 《茶叶》2018,(2):81-83
为了探讨山区茶园的控草技术,以浙江省景宁县奇尔茶业有限公司茶园为例,采用"养羊-圈格放牧-食草-控草"系列工程,开展网格化生态养羊食草控草新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养羊控草的生态除草模式在山区茶园里应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茶文化在中国历史中源远流长,茶叶产品的品种类型繁多,但由于品牌经营理念落后,政府保护力度不足,消费群体老龄化,导致湖州紫笋茶虽拥有近千年的历史,但如今却逐渐被人遗忘。在此背景下具有地域特色的顾渚紫笋茶应该如何重振风采呢?本文以长兴顾渚紫笋茶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查,问卷调查,田野考察方法对顾渚紫笋茶文化内涵与发展现状,分析顾渚紫笋茶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从顾渚紫笋茶的营销策略、视觉形象、传统工艺、创意产业链的五个角度深入分析紫笋茶文化的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助力顾渚紫笋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打造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茶文化品牌,带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助力湖州长兴顾渚的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