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众多传统民间地方剧种中,江西的采茶戏是其中的一种,其艺术内涵比较深刻,内容取自于生活,其特点比较淳朴,种类也比较多。在江西的民族采茶舞当中,歌唱和舞蹈在其中的比例比较大,而且舞蹈动作也十分生动,与现代大部分的舞蹈动作有共通之处。本文主要研究了采茶舞在采茶戏之中的地位以及它的风格特征,从而更好的了解江西民族采茶舞的过去,继承江西民族采茶舞这一历史遗产,将民族文化精髓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刘洁 《福建茶叶》2016,(3):330-331
桂东南地区民间采茶舞是广西地区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以展现人们采茶生产劳动为主要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桂东南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桂东南地区地理环境、文化概述角度分析,进而从题材内容、表演形式、音乐表现三方面总结出该地区采茶舞的艺术特色,最后着重分析了在现代文化发展中,采茶舞的传承与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志强 《福建茶叶》2016,(8):341-342
赣南地区茶篮灯作为赣南民间舞的四大歌舞之一,是江西民间舞的代表。赣南茶篮灯是在采茶歌与民间灯彩的基础上发展兴起的地方小戏。茶篮灯的内容主要反应的是赣南客家人民的劳动、爱情生活。本文以现代审美视角为主,阐释了赣南采茶舞的文化起源,研究了赣南茶篮灯的设计艺术风格、表现形式等,使人们了解客家人独有的精神风貌、对采茶舞进行了解,以便能更好地推动赣南茶篮灯舞蹈设计艺术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艺术来源生活,赣南采茶舞经过劳动人民的日常劳作娱乐消遣发展为了地方的独特艺术,具有独特的地方魅力,采茶舞在赣南地区已经有了三百多年的历史。赣南采茶舞代表了地方特色,也是地方日常生活在艺术上的生活,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地方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帮助,需要不断发展并得到传承。本文将分析赣南采茶舞的艺术风格,探讨其舞蹈动作、舞蹈配乐、舞蹈形式等方面的特色,并分析赣南采茶舞独特的舞蹈艺术元素,"单水袖"、"扇子花"、"矮子步"等独特的艺术特色。并探究赣南采茶舞的发展意义和对艺术和当地人民的影响,促进赣南采茶舞的发展传承。  相似文献   

5.
赣南采茶舞起源于江西南部地区农民的民间劳动,舞蹈来源于生活,富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生活情趣,是一门十分独特的艺术。本文结合赣南地区的茶文化风情,分析了赣南地区劳动人民在劳动中所创造的采茶舞的艺术特色和形成过程,希望能够对我国舞蹈艺术创作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贾丹妮 《福建茶叶》2016,(1):222-223
采茶戏自明朝中叶发展至今,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其艺术表现具有很强的张力。采茶戏中的舞蹈和音乐元素更是丰富了采茶戏的表现形式,它是起源于江西赣州的一个民间地方剧种,蕴含着文化的精髓,从采茶戏的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到浓厚的客家文化和茶文化。采茶戏是在人们的生产实践以及采茶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式和内容都得到了丰富和创新。本文将对采茶戏中的舞蹈与音乐元素内涵进行分析,紧扣采茶舞蹈中的时代特征以及其发展现状、采茶戏音乐唱腔与客家民间小调,充分挖掘采茶戏在现代文化发展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7.
魏松云 《福建茶叶》2016,(6):346-347
采茶戏是采茶人自编自演关于茶事活动的戏曲。特点是地方口音重,茶味浓郁,其间所有的特点都和茶有关。大多采茶戏的舞蹈创作和表演,是广大茶农在采茶的劳动过程中完成的。其舞蹈历史传承悠久,文化艺术风格独具一格,舞蹈审美设计独具特色。采茶戏既传承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精华,又吸收了其他各类艺术的表现手法。这样具有独特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的采茶戏,其舞美设计的发展,决定着采茶戏是否能够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孙锐 《福建茶叶》2016,(12):320-321
采茶戏是一种汉族戏剧,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色。采茶戏与盛产茶叶的地区有关,起源于赣南安远一带。每到采茶的季节,采茶的妇女们就会上山,一遍采茶一遍唱歌,来鼓舞劳动的热情,这种在茶区流传的山歌,就被称为采茶歌。后来采茶歌又与民间的舞蹈相结合,形成了采茶戏。由于地区的不同,采茶戏延生出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巴蜀地区的采茶戏非常有自身的特色,虽然与传统的采茶戏有所区别,但其在音乐上有很多内在的联系。本文从音乐关系的角度,比较了采茶戏与巴蜀地区采茶戏之间的关系及其音乐特征,分析出两者之间的渊源。  相似文献   

9.
刘科 《福建茶叶》2016,(5):334-335
世界上的舞蹈,多是从民间的民俗活动发展而来,例如非洲庆祝狩猎的原始篝火舞,西班牙的斗牛舞,巴西的桑巴舞。舞蹈形态,就是在民俗的肢体活动中,以经过提炼、加工的舞姿和步法为主,所创造出的具有极强表现性的人体动作艺术。中国传统的采茶戏舞蹈,来源于民间采茶时的动作以及采茶后庆祝的肢体活动,溯本追源,采茶戏舞蹈实际上是茶文化在体育健身方面的渗透与发展。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和民族性两大特点,不同地区形成的采茶戏舞蹈是不一样的,这不仅体现在江北江南两地的采茶戏舞蹈风格不同,而且不同民族的采茶戏舞蹈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也有彼此差异。长江南北,有茶的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采茶舞蹈,研究者很难对采茶戏舞蹈一言以概之,故此,笔者在下文中将以赣南地区的采茶戏为例,探索传统采茶戏舞蹈的舞蹈形态,希望能由此找到采茶戏舞蹈的长远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采茶歌在近些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注入新的元素与采茶舞、采茶灯等多种茶元素方式相结合,并与当地风土人情相结合,形成了赣南采茶戏。采茶戏源于最早的"采茶歌",大多为单一的清唱形式,源于采茶农的田间休息时自我娱乐的民俗小调。到了明末时期,采茶歌利用手帕、扇子等道具,形成舞台表演,增添了许多丰富的热闹元素,因此成为众多节日表演中保留的节目,在此过程中,采茶歌逐渐发展成为"采茶舞",发展演变成雅俗风尚的娱乐表演。随着采茶歌与节假日的结合,如与元宵节相融合形成了新的"采茶灯"文化。  相似文献   

11.
闽南采茶舞是在闽南采茶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闽南采茶舞拥有了独具特色的风格。本文主要内容是对采茶戏音乐以及闽南采茶舞的生成发展传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文化交流与融合传承的时代形势下,精准探析桂东南地区民间采茶舞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机制,但是我们必须理解这实际上是整个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发挥所在。本文拟从桂东南地区民间采茶舞艺术的表现状况和发展历程认知入手,结合桂东南地区民间采茶舞艺术的传承发展困境认知,通过探究桂东南地区民间采茶舞的艺术特色,从而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桂东南地区民间采茶舞的具体传承机制。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民间歌舞艺术的一种,采茶舞在传统艺术文化传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泛流传于南方盛产茶叶地域,采茶舞演绎出了种茶人辛勤劳作的场景与采茶人愉悦收获茶叶景象。广西桂东南区域的采茶舞生动形象表现出了地域文化特色,并将淳朴的乡民风情以及民族习俗展现出来。将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贯穿到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中有助于传承并发扬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与发展传统体育活动。广西桂东南区域的采茶舞是传统舞蹈艺术,与高校体育教学和民族文化教学以及传统舞蹈教学等息息相关,深入探讨传统艺术采茶舞有助于发展高校体育、传统舞蹈等学科教学。  相似文献   

14.
采茶戏是集歌、舞、戏等为一体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随着当代茶文化再次被重视,采茶戏艺术形式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以广西采茶戏作为研究对象,现存广西采茶戏主要有桂南采茶戏、玉林采茶戏,本文也以此作为广西采茶戏舞蹈形态的主要分析对象,文章首先分析采茶戏的发展脉络以及广西采茶戏起源,进而重点分析分析广西地区采茶戏的舞蹈形态文化,一方面从舞蹈文化视角进一步拓展广西采茶戏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为摸索我国采茶戏健康可持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采茶舞,一种源自于赣南地区的古老舞蹈,据考证其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顾名思义,采茶舞是由采茶活动发展而来。在江西赣南地区,采茶女们在进行采茶劳作时,其采摘动作极具观赏性,因此有人从中得到灵感,将其动作提炼出来,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采茶舞。与其它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一样,在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采茶舞经历了一个发展、鼎盛、萧条以及恢复的阶段,现在已经变成一种集民间舞蹈以及灯彩于一身的民俗体育项目,可以说,采茶舞的传承与演变,与中国历史发展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对采茶舞进行保护,既是对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传承,更能让现代人对汉族先人的生活习俗、文化背景、社会结构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16.
王洁 《福建茶叶》2016,(12):359-360
江西采茶戏又名三角戏,它是源于客家文化的艺术瑰宝,具有当地地域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气质和神韵,成为了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江西采茶戏之中,以民众的日常生活采茶劳作为题材,吸纳了江西客家的民歌、民间舞蹈形式、民间灯彩、民间戏曲等艺术营养,具有地方传统习俗特点,通过对江西采茶戏音乐的唱腔艺术挖掘,可以看到由江西采茶戏音乐艺术形态中所折射出的审美和文化。  相似文献   

17.
董柳莎 《福建茶叶》2016,(5):320-321
采茶舞是一种流行于民间的艺术形式。采茶舞虽然不是全国流行的主流文化,却因为它特有的文化内涵而被各专家学者以及茶乡百姓所称道,它非常全面地反映了茶乡人民的劳动生活场景。在娱乐的基础上加入了体现劳动美和艺术美的内涵,不仅表演内容独特,表演风格也非常独特。如果能够以促进中国人民审美欣赏水平提高的目的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宣传采茶舞,也能为中国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赣南客家采茶舞是民间舞蹈的经典舞种之一,是客家人的生活和劳动情景的舞蹈写照,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本文通过对赣南采茶舞的发展历史的概述、对其丰富的艺术特征以及重要的审美价值的分析,以及对采茶舞重要作用的探讨,旨在为采茶舞的研究贡献力量,深度剖析出采茶舞的特有价值与美感,推动客家文化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赣南采茶舞是中国采茶舞的代表之一,体现着中国茶文化的水平和高度。赣南的采茶舞有"矮子步"、"单袖筒"和"扇子花"三大特色,体现出与劳动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矮子步"是模仿茶农日常采茶的动作,"单袖筒"则是仿效采茶日常的装扮,"扇子花"则是体现扇子在采茶的劳动生活的重要性。采茶舞的三大特征正是在日常生活中,经过聪明智慧的劳动人民加工成了具有审美效果的舞蹈艺术。采茶舞,不论是从形成的渊源还是舞蹈的内容都彰显出劳动人民的智慧。面对地理环境的恶劣,赣南地区的人民积极进取、乐观开朗,体现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品格。同时由于采茶舞动作的独特,丰富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和深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茶乡流传的民间传统歌舞就是采茶舞,能够使人联想起风和日丽的茶乡春天的生动情景,以跳跃活泼的乐曲和轻盈优美的舞姿展现在众人面前。采茶舞源于茶乡的劳动生活,含有巧、柔、圆的风格。近些年,对于采茶舞蹈的传承和创新逐渐被人们忽视,因此,本篇文章首先讨论了采茶舞蹈的起源、特点和传中,然后着重阐述了采茶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