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而且内涵十分丰富,茶道就是茶文化的一种。茶道是一种非常高雅的艺术,因而需要有相应的元素来与之相结合。从茶道文化发展来看,茶道文化和民族音乐之间有紧密的联系,而且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都是相辅相成的。在表演茶道的过程中融入民族音乐,能够使个人情感进一步升华。本文主要是研究和茶道文化和民族音乐的融合,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日本茶道     
茶道、即沏茶、品茶之道,是日本一种独特的沏茶、品茶礼仪和艺术,包含着哲学、道德、艺术的综合因素,有着悠久的历史,创始于15世纪。16世纪,千利休(Sen Rikyu 1522—1591)提出“吃一碗之茶”之说,确定了日本茶道。千利休完成了茶道的改革,规定了茶道的仪式和理论。  相似文献   

3.
高伟健 《福建茶叶》2016,(5):397-398
深度剖析茶道文化,我们可以从中发现音乐元素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一方面,茶道作为一项极为高雅的艺术,需要有相应的艺术元素与之相结合;另一方面,茶在古代是流行在贵族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因此在茶道体系内,就普遍形成了茶道与民族音乐的深度融合。通过研究茶道中民族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利于我们充分了解茶道的体系和内涵,同时也加深我们对茶道艺术特征的深度了解。本文从茶道体系中的民族音乐元素入手,深度研究茶道体系中的民族音乐的艺术表现特征,进而探讨民族音乐在茶道体系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禅,天竺词汇j ana,汉译为禅那,后简称为禅。我国的禅宗是在继承古印度佛教修行行为基础上,再提炼与采纳我国传统道家老庄玄学等思想精华,从而发展变更成集具我国道学思想特色的佛教修行宗派。相传茶道最初是我国僧侣用吃茶去谒语作答引导学人悟道修行方式之一。在唐代中后期,我国茶道文化流传到了日本,并在日本得到发扬光大。本文即在研究日本茶道艺术的基础上,从而深入探讨我国禅宗美学思想,特别是我国禅宗美学思想中不立文字、师法自然、见心见性等思想观念对日本茶道艺术设计产生的影响。总而言之,日本的茶道艺术和中国禅宗美学思想有着深厚的联系,本质上是殊途同归的。  相似文献   

5.
卢仙阁 《福建茶叶》2016,(5):344-345
日本茶道逐渐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茶道活动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追求,同时还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艺术的精神追求。日本茶道是日本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日本茶道是茶文化的反映。日本茶道文化与社会其他方面结合较为紧密,日本茶道文化的内涵较为深刻,值得人们加以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日本茶道文化的定义和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就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内涵、禅学内涵和礼仪内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给茶道研究者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广东茶业》2003,(2):35-35
和中国的茶文化历史相比,日本茶道的历史算不上久远。中国的茶圣陆羽于8世纪著成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的时候,日本人大概尚未清晰地知道茶为何物。 日本茶学界一般认为日本的茶最早是由传教大师最澄和尚于9世纪初叶从中国带回日本的。据说,传教大师将带回的茶种子种植于近江坂本的日吉神社,从而形成了后来的日吉茶园。而茶见于日本正史则更晚一些,据日本著名史书《类聚国史》记载,弘仁六年(815年)四月,嵯峨天皇巡幸近江  相似文献   

7.
在日本,茶道原被称为茶汤,被赋予了更多的仪式感。和其他的东南亚国家的饮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集品茶、精神享受为一体的饮茶方式。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随着在本国上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和中国的茶道又有着很大的区别。正因为日本茶道和中国茶文化有着同宗同源、千丝万缕的关联,所以研究日本茶道,必须要在熟知中日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在两国文化对比的视域之下进行。  相似文献   

8.
洪琼 《福建茶叶》2016,(9):340-341
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是日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和艺术美学之中,其核心是独特的平面设计,日本茶道对日本平面设计闻名于世有着深远影响。本文首先介绍日本茶道的特点、日本茶道的历史变迁以及日本平面设计的发展现状,浅析日本茶文化对日本平面设计的影响,同时也对日本茶道的平面设计之美进行初步的研究,最后借鉴日本茶道文化的平面设计的特点,对我国传统文化、平面设计的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5月13日下午,亚洲校园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仪式并品尝日本学生现  相似文献   

10.
正一前年初春二月,曾往日本京都盘桓一段时日,特地寻访禅宗临济学派重要代表寺院大德观。院外静寂冷清,几无游人。随石砌甬道慢慢行去,远远见那座著名红色栈门正在修葺,谢绝参观。1589年日本茶圣千利休建起此栈门,并在上面置放自己的雕像。据言此举大大触犯了当权者丰臣秀吉。大将军终究不能容之,最后令千利休剖腹自尽。传说大师在写下祖佛共杀后,在聚乐第茵屋町举刀自裁时,屋外天雷滚滚,冰雹交加,天上的金刚神佛似乎也在为之咆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茶道文化与民族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多年来的发展中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在茶道表演中融入民族音乐实现茶道文化,这是一种情感以及精神层面的升华。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在茶道体系中民族音乐艺术所具有的表现特征,希望能够提高促进我国茶文化与民族音乐二者更好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日本茶道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粹,是哲学、宗教、美学、道德等元素与茶文化的集大成者,在世界范围内备受赞誉,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本文首先介绍了日本茶道的发展历史,而后指出日本茶道是一门强调修身养性、精神净化、境界提升的文化艺术形态,并从"和静清寂"、"茶禅一味"、"一期一会"三个方面对其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茶道文化最早源于中国,但日本从中国唐朝时期就从中国引进茶源并自己培养。逐步有了自己对茶道的理解,创出了符合自己国情和民族精神的茶道,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现如今日本茶道名扬于世界,不仅是因为日本的茶道专业、工序认真考究,让人感觉到品味的高贵,而且日本的茶道文化也让全世界感受到了日本的民族精神。本文从对日本茶道的内容入手,通过了解日本茶道文化的内涵和深刻意义,从而与日本民族精神联系在一起做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慕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得到普及,并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慕课将教育与互联网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在线课程。日本茶道课程教学应用慕课教学方法具有适应性,可实现跨空间、时间文化教育传播,在日本文化类课程教学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探讨了日本文化类慕课评价体系的开发与建设,并以茶道课程为例,对其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最早发现了茶叶的优良功效,并最早在饮茶过程中产生了茶文化。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领邦,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茶文化也在较早的时候就传入了日本。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日本逐渐形成了基于中国茶文化的、具有日本特色的日本茶道文化。对日本茶道和中国茶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更加科学地找到两国茶文化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中日文化的深层次交流互鉴,也有助于中华传统茶文化在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过程中实现继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日本茶道和中国茶文化展开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6.
马华 《福建茶叶》2016,(4):347-348
"茶"一词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从神农氏开始,茶渐渐进入人们视野,中国古代上至君王臣子,下至黎民百姓都对茶有着或多或少的接触,儒释道文化的渐入以及文人墨客的称颂使中国"茶韵"逐渐形成。与此同时,南宋初年,茶叶首次传入日本,南宋末年茶道再次登入日本土地,并且与日本当地文化结合,形成了其特有的茶道,发展至今已成为日本文化产业中重要的一环。本文着重于中国茶韵与日本茶道的比较研究,对中日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潮汕工夫茶是潮汕地区独特的一种品茶风尚,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一支,其器具精巧、茶艺细致、程式讲究、礼仪周全,具有和、敬、精、乐的思想内涵,又与本地习俗和信仰相结合,极具地方特色.而日本茶道源于中国的唐代,确立于中国宋朝,在茶室内外的设计、茶具的选择以及制茶方式中,创立了完整精细的准则,并与禅宗结合,确立了和、敬、清、...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日本茶道文化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日本茶道中依旧保存了很多中国茶文化的思想,同时也兼具了自己的特色,日本茶道与日本语言文学之间的融合对日本茶道形成独立的文化体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研究日本茶道的同时,研究其对于日本语言文学的影响,能够更好的了解日本茶道的形式内涵,本文就以比日本茶道与日本语言文学的融合进行几个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茶道,其在引入日本后,又结合本土文化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日本茶道文化,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一样是饮茶程序中所应遵循的礼仪以及所应遵守的规则。本文在论述了日本茶道的相关内容后,又对日本平面设计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透过日本茶道视野对其平面设计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0.
沈雯 《福建茶叶》2016,(10):323-324
日本的茶道文化源远流长,其取自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并融合了本土特色,最终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文化阐述。日本的茶道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与演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其体现出独特的等级观念以及禅文化,因此被世人所赞扬。除此之外,茶道文化还蕴含着独特的审美观。本文主要对上述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论证,以便广大读者更为全面而深入地从茶道中了解日本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