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完善工作。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大量精神文化寓意,思想政治教师通过将茶文化教学资源与思政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知识内容学习兴趣和热情,保障教学效果,还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
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能够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很大的塑造作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对茶文化也更加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作用到高校的课程当中去,将茶文化作用到高校的舞蹈教学中去,不仅能更大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而且还能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茶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的探究,具体的探索出将茶文化引入到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追本溯源,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中国也是最早饮茶的国家,距今已经有近5000年的历史。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中,茶文化逐步发展开来,其中茶文化中所孕育的思想对于人的性格影响,价值追求养成,品德品行的塑造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本文将茶文化和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探讨如何运用中国茶文化中的精髓来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历史传承的茶文化魅力,去培养人、塑造人、提高人。  相似文献   

4.
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与思政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由此,茶文化也应被纳入高职院校思政理论教内容.现阶段,政府为促进全民参与思政学习,国家大力推出权威思政学习平台"学习强国",不少高职院校开始积极探索利用该学习平台提高思政理论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阐述茶文化视域下学习强国APP在高职院校思政理...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发展战略,其主要是以我国丝绸之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核心,宣扬国家民族文化,积极开展国际经济贸易,最终实现我国经济文化实力的提升,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力。在这个大背景下,茶文化的优势作用不断凸显,其与高校思政教学的融合,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传承奠定良好的基础,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平台,借助教育的普及力和渗透力,强化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本文以"一带一路"为背景,对茶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关系,以及两者的融合进行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6.
思政教学模式的创新属于系统工程,其除了师资队伍建设外,还需要从教学内容重构、丰富教学形式等多个方面下功夫。为此,在茶文化视角下来拓展对高校思政教学创新问题的探讨就显得十分必要。之所以引入"茶文化",是从其使用价值层面来做考虑的。而且,茶文化也深刻浸润着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茶文化有着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在原有育人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选择合适的文化载体和元素予以综合融入,而中国传统茶文化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对当今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十分丰富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姜佳梅 《福建茶叶》2022,(2):215-217
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茶文化历经千年沉淀与积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依然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当中,茶文化是不可多得的重要教育资源,借助茶文化来开展思政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且对于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帮助.本文将就茶文化背景下...  相似文献   

9.
茶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要想将茶文化更好传承下去就要结合社会发展背景,尤其注重大学生的接受意识和社会实践意识。将茶文化和高校思政课联系起来对茶文化的发展具有可行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明确了教育方向和教学理念,对于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茶文化的传播具有思想引领作用。深刻掌握习近平"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把握其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遵循,不断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优化思政课教学环境,进而推进茶文化的传播,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高校加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水平,本文尝试将传统茶文化引入高校思想政治课堂,通过简明有效分析,旨在提高教学认识,并以此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1.
杜会香 《福建茶叶》2023,(6):131-133
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将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和实践育人和劳动育人的内容,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福建省茶文化底蕴浓厚、茶文化遗址和茶文化相关产业十分丰富,探索茶文化融入福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2.
茶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文化历史。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与人文价值。将茶文化元素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改革中,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对此,本文将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入手,结合茶文化及其基本内涵,通过分析茶文化的融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具体影响与作用,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建议与决策,以期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的应用探析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厚而深远,其中茶文化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其从诞生之日起,便凭借其强大的包容性和渗透性,与其它众多领域的思想、艺术、文化等内容相互交融,不仅让自己拥有了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很强的审美价值,更重要的是,茶文化与我们民族思想,以及儒家、道家等思想流派的交流融合,结合自己的实际,融入了大量的优秀思想和价值理念,如修身齐家、和谐友善、天人合一等等,这些内容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高度契合。而当前我国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内容枯燥、教育方式单一等等。对于此,就不妨从茶文化的视阈中寻求智慧,将茶文化的优秀思想内容融入其中,既能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更能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涵养当代大学生更为健康积极的思想价值,更加健全的人格和更加优秀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4.
茶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也应该积极进行传承与改革,借助茶文化的优势丰富和完善自身教育体系,促进学生思想品质与人文修养的提升。尤其是在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大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承担起文化建设的责任,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职能,进一步拓展思政教育外延,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我国人民所重视。将茶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能帮助学生塑造优良民族价值观,还能促使学生思想素质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久不衰的茶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对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文章阐述了茶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当前阶段的发展现状,并罗列了茶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最后着重分析了茶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阐述了茶文化与高校思想道德教学理论的融合价值后,又对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学理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最后透过茶文化就高校思想道德教学理论的完善化构建提出了具体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伴随我国科技的迅速飞升,文化创意产业逐步被提上日程,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一个关键点。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但是目前茶文化的传播遇到一些问题,创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点,而艺术设计是基于创意的角度去开展活动的,所以茶文化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创意精神,高校的艺术设计可以借助茶文化来开展。目前,我国对于创意人才的需求倍增,高校作为输送人才的一个渠道,肩负着传承它们的使命。本文基于茶文化创意产业的视野下,对高校艺术学科的趋势进行了探析,从当下高校艺术设计课堂的现状着手,对教育理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培养茶文化创意人才指明了方向。通过逐步为产业的整体转型给予服务,从而促进艺术设计教育的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19.
茶文化背景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思路,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实用文体的翻译能力,让他们能够准确翻译文章词汇和语句内容,增强学生理解并复述英语语言的实际能力。教师要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进行应用型翻译人才和人才翻译能力等方向上的要求,使学生可以根据翻译职业的人才需求,提高自己的英语基础和语言技能。并在教学中增加公示语英语翻译案例,为学生讲解常见词汇和时态语法,增强英语翻译教学的学生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茶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文化精髓,其德育功能一直为各个时期所重视。时至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我国传统茶文化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并被广泛应用到教书育人的各个阵地中。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坚实力量,他们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决定他们将来能否成为社会真正所需人才的关键所在。尽管我国的教育理念一直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但由于种种原因,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如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理论载体。在这种情况下,将茶文化引入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或许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