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茶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修身养性,同时对于促进教育良好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也有重要的作用。高校的思政教育课对于学生的三观塑造、精神文明建设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思政教育课堂上融入茶道精神,可以增强学生们的文化知识底蕴,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还能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为此,本文第一部分叙述了我国茶道精神的内涵,以及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分析了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研究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为了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水平,促进学生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探究了思政教育与茶道精神的结合路径。  相似文献   

2.
茶道精神是我国传统茶文化的精髓,具有很强的教化功能。将茶道精神有效融入高职思政教育教学,一方面,能够使高职学生了解茶文化,这对于茶文化的弘扬和传播非常有帮助。另一方面,茶文化当中的茶道精神也能够滋养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此,本文针对茶道精神对高职思政教育教学的指导与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关于新时期茶道精神对高职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的研究,需对茶道精神内涵进行解析。并通过了解与分析茶道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工作间的关联性,更客观、明确的认识到思政教育工作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茶道精神可对教育品质进行升华,茶道精神可实现思政教育的创新改革。  相似文献   

4.
茶道精神是关于茶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是世代文人相传的一种文化和思想,德育、教化功能显著。本文从茶道精神内涵的德育、教育功能入手,基于茶道精神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了通过茶道精神塑造大学生精神的有效措施,从整体上提高思政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常规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已无法全面有效地满足新时代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需求,亟待探寻更丰富、更多样、更与时俱进的教育模式。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茶道精神和优良传统文化之间息息相关。很多大学已开设了关于茶文化的课程,其中的茶道精神蕴含的包容性和社会发展之间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将极具哲学深意的茶道精神融合至思政教育中,既有助于提高大学思政教育实效,也能够促进茶文化传播与发展。本文首先对茶道精神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揭示和分析,最后就如何促进茶道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展开了深入探讨,由此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方法,希望可以为其他高校推进两者融合提供有益指导,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发展要求,因此更多的人开始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政教育与茶道精神之间的关系,通过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来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这在促进高校思政教育进步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弘扬了我国优秀传统茶道精神。  相似文献   

7.
茶文化是我国一项重要且具有非常意义的传统文化,对于这样一个富有民族气息的传统文化。为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到掌握一定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茶道既可以修身养性又可以传播传统文化,为社会提供充足的知识营养,也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和精神追求。因此,将中国的茶道精神和大学生思想教育相结合,不仅能升华教学质量,同时也能解决大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结合大学生群体的人格发育水平和未来的去向,使他们具有健全的社会认知体系,以及符合社会规范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则应成为高校思政教育所追求的。为此,将茶道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则能在茶道精神的核心内核下,引导教师整合自己的教学资源,并以突出学生的思想文化传承来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9.
李姗 《福建茶叶》2023,(2):111-113
传统茶道精神的发扬与传承,推动了高校思政课堂的优化与创新,也实现了思政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推动其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探究核心概念进一步了解茶道精神形成概略与核心内涵,有利于加强对茶道精神的全方位认知,也能基于学生发展需要,促进茶道精神融入于高校思政课堂教育中。从茶道精神在高校思政课堂教育中的融入优势入手,加强对相应问题的针对性解决,有利于丰富思政课堂教育,也能推动茶道精神多元化传承,并切实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政教育课堂。  相似文献   

10.
茶文化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它不仅传承了中国的历史,也孕育了博大精深的茶道精神。这种既修身养性又陶冶情操的茶道精神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通过了解茶道精神的内涵,客观地分析茶道精神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联系实际地提出茶道精神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改进对策,旨在帮助学校提高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1.
客观的看,当前整个高职教育活动在整体实施过程中,其需要彰显职业性的同时,完善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尤其是在高职教学体系不断成熟背景下,传统的高职教学思路已经无法具体满足当前学生培养的需要。本文拟从当前高职学生体育选课状况具体认知入手,结合茶道精神的整体内涵,通过分析茶道精神对高职学生体育课选课态度的具体作用,进而分析融入茶道精神,创新高职学生体育课教学的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思想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的观点,在他看来,媒介作为传播工具开创了一个新的社会,创造了一种新的语言。本文在阐述了茶道思维及新媒体的相关内容之后,简要剖析了茶道思维下新媒体与大学思政教育的关联性,并分析了新媒体与大学思政教育相结合面临的问题,最后,透过茶道思维就新媒体与大学思政教育的结合发展策略,提出了具体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道家的精神取向重视清静无染。重视生机和生命力,这种精神已经渗透在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茶道中亦有深刻的反映。本文就茶道中所反映出的道家精神试作分析。认为茶的自然功效符合道家修行的追求,茶道中清静无染,重视生机的特征亦符合道家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结合当前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状况,我们应该看到,其中存在诸多不足和差距,除了内涵上的缺失外,同时,由于其中缺乏融入学生兴趣的思维意识,进而影响和限制了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本文拟从茶道精神的文化展现及价值内涵理解入手,结合当前体育教学与训练活动中存在的相对不足认知,通过系统化探究体育教学与训练活动的内容元素,从而分析融入茶道精神开展体育教学与训练活动的具体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职高专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特别是人际沟通方面的培养尤其重要。教育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对高职院校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已经越来越受关注。而茶道里面蕴含的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对高职院校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思政教育对于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以及思想道德的提升具有极大的正面意义,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的思政教育却出现了不少问题,而茶道思想的德育教化作用将会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新的生机。本文阐述了茶道思想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后,又对高校思政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最后就二者的价值衔接路径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如果我们想要更好使用这一文化机制,就需要我们使用多种形式的文化思维,通过真正意义上的丰富表述,让茶文化在今天依旧散发应用优势。茶文化的文化多样性,也集中呈现为内容展示的丰富与多样,这不仅让茶文化更加生动、有趣,也为我们利用茶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切入点。本文拟从茶道精神的理念内涵分析入手,结合体育运动精神的内涵表达,通过分析茶道精神与体育运动精神的融合可行性,进而具体探究茶道精神与体育运动精神的融合机制。  相似文献   

18.
陈维维 《福建茶叶》2022,(5):245-247
在传统文化备受推崇、广泛传播视域下,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茶文化也引发强烈关注,伴随茶业相关产业的崛起,茶文化进入我国教育领域并出现在各个学科课堂中已经迫在眉睫,这也是所有院校和教师必须认知与接受的趋势.为确保教学、育人工作紧跟时代发展并符合相关要求,院校和教师还需早日将茶文化渗透工作提上日程.基于这种现状,本文以...  相似文献   

19.
茶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所蕴涵的茶道精神对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针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也趋于多元化发展。其中,茶文化中的茶道精神经历岁月的沉淀,其本质内涵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对此,本文将从茶文化中茶道精神的基本内涵入手,通过对茶道精神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研究,并结合当下教育现状,对两者的融合途径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对茶道精神如何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作用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伴随时代的发展,当代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面临重大挑战,因此应该寻求新的应对方法和解决方案。将中国茶文化与当代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相结合,便是思政教育解决大学生思政问题的探索之路。它以人为核心,积极调动辅导员和学生的作用,使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教学成果得到了巩固和夯实。因此,茶文化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民族观、加深道德修养,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所以,中国茶文化与当代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幸事,同时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