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遥 《福建茶叶》2023,(1):196-198
唐代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峰,其疆域之大仅次于清王朝,是一个通过文化、经济、政治影响世界的东亚帝国。同时,作为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文学朝代,唐代文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至今世人仍旧对其艺术成就赞美歌颂。在唐代,随着饮茶之风的盛行,以及茶本身的特性,无疑让茶成为新时代的宠儿,开始提倡饮茶,乃至饮茶成癖,使茶透过生活层面,进入了精神层面,成为一种文化内涵。本文第一章以分析咏茶诗的兴盛缘由为主线,探究饮茶之风对唐代文学的影响。第二章探讨由茶引出的审美思维,重点分析唐代咏茶诗艺术特色,此外兼论唐代文人的精神追求。第三章通过分析唐人对茶的品鉴,以及茶诗的表现内容,探究唐人的文人意趣,透过茶的仪式化、日常化,探究唐代文人的审美转向。  相似文献   

2.
方金福  陈栋  郑如钦 《广东茶业》2002,(1):26-29,22
广东茶产业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代前就利用茶叶,西汉末年有少量茶叶外销,南朝梁武帝时东莞僧人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唐代诗人曹松寓居南海西樵山,移植顾诸茶其上,教民种茶、制茶。其时广州已是我国最古老的出口茶埠。唐代以前,饮茶者只限贵族、官吏和僧尼,饮茶方法似喝菜汤一样,以为疗疾、驱眠或解渴。唐德宗贞元八年,陆羽饮茶技艺由岭南东道节度使李复等传来广东,品茗风尚随之在广东兴起。饮茶习俗从朱门走进柴户。饮茶文化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明代末年广州茶楼、潮州工夫茶和客家擂茶己经出现。清康熙年间,广州成为我国茶…  相似文献   

3.
功夫茶考     
唐代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杨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部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可见我国人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到了唐代,饮茶之风更  相似文献   

4.
饮茶风俗谈     
我国的饮茶习俗,历史悠久。《尔雅》中就提到苦荼。唐陆羽著《茶经》,才把“荼”字减一画作“茶”。魏晋时,饮茶已开始成风。唐代诗人韩翃《茶序》中说:“吴主礼贤,方闻置茗;晋臣爱客,才有分茶”。到了唐代,长安,洛阳以及湖北、四川等地,已是茶肆栉比,饮茶成风。陆羽《茶经》说:“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渝)以为比屋之饮”。唐宋时代,以饮茶为主,元代以后,才普遍饮用叶茶。  相似文献   

5.
王郁风 《中国茶叶》2000,22(2):38-39
唐代社会兴起饮茶风尚,陆羽(733~804年)应时著作《茶经》,“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远近欣慕,好事者家藏一列”(唐《封氏闻见记》),于是专用的饮茶器皿需求增加,带动陶瓷业的发展。唐宋以来凡与茶叶有关的行业,都因社会饮茶风俗的盛行而获得利益。《茶经》问世,在社会的影响远远超过《茶经》文字本身,于是陆羽闻名大江南北。 1.造陆羽瓷偶人祀为“茶神” 我国唐代烧制茶碗茶具的北方邢窑,曾用瓷泥塑制陆羽瓷偶人像,给茶肆和爱茶者供奉。这桩趣事,唐宋有关文献每有记载。最早见于唐代李…  相似文献   

6.
我国唐代(618~90)末年有位刘贞亮学者,对于饮茶的好处,称茶有"十德";其中既有对我们人体的生理功效,又有心理上的作用。可见这对当时人民的饮茶早有很好研究,提高社会道德品质起了良好的效果。从唐代到现在,历经千余年的历史,社会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不但人口数倍的增加,由于饮茶的推动,社会文化有不少的进步。茶传到海外后形成为社会有一定守规的"茶道"、"茶礼"、"茶话会"和"茶艺"等。扩大了饮茶范围,增进茶的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上人民道德品质。为了宣传我国茶故乡的饮茶习俗,增进茶区茶农生活水平,1989年我在上海《茶报"发表了"中国茶德"》的短文,受到国内外茶人的好评。在当前改革开放指引下略尽茶人之职,促进两个文明更好地发展起来,以利人民日常生活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唐代茶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成熟的标志,其在融合不同的饮茶习俗和消费方式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文化意蕴,对中国茶文化体系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从文化传播的视角看,唐代茶文化呈现自上而下、从官方到民间、从中原向少数民族及国外传播的特点。唐朝贡茶制度等政府行为提升了饮茶的社会地位;儒、释、道三教融合为茶文化注入了哲理内涵;文人士大夫借茶抒情,茶文学作品广为流传;茶马贸易的繁荣则联系着中原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茶马古道成为唐代茶文化传播走廊。  相似文献   

8.
唐代茶文化兴盛的社会历史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德臣 《茶报》2004,(3):38-39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正式形成时期。唐代“在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是一个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时代”。饮茶不仅在北方兴起,已经成为一种全国性的文化特征。陆羽(茶经》的出版,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本构架,创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茶文化学体系,它是茶叶百科  相似文献   

9.
正一﹑乳源茶叶发展优势(1)种茶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茶文化氛围。乳源瑶族自治县属韶关地区,发展茶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韶关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产名茶,据陆羽《茶经》记载:"茶之出: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乳源饮茶文化丰富,乳源瑶族和其他地区的其他兄弟民族,世代相处,相互之间虽习俗有别,但却都喜欢喝油茶。在喜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古人饮茶,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时期,但简单的种茶和饮茶,并不能代表茶文化,茶文化的形成与中国的文人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茶圣陆羽《茶经》第一次提出了茶道。在随后的历史中,茶与汉民族的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汉语言茶词语并对具体的社会文化生活进行描述。在新时期,全球化,不仅带来文化的多元化,还推动着多元化社会的形成,一些茶词语开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呈现出汉语言茶词语的现代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郭峥嵘 《福建茶叶》2016,(1):210-211
饮茶是中国人共同的习惯,基于茶文化基础上的饮茶行为可以被理解为广义上的"茶艺",茶艺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同时也与艺术文化之间有着完美的结合。我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是唐宋两代,尤其是唐朝的文人,对于"饮茶"的推崇,简直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程度。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比如文人陆羽提出了最早的"茶学",他从寺院学习了茶艺,并编写成书,从而推动了茶艺的发展,因此最初茶艺的兴起就是在文人中间,它是文人雅士所钟爱的活动。在唐朝,饮茶之风极为盛行,诗人之间以茶会友、饮茶对诗,十分常见。因此茶艺对于诗歌的影响十分深远,从唐代的茶诗中所体现出来的茶艺之美也非常浓厚,本文将针对这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邓大龙 《中国茶叶》2005,27(6):24-24
一、茶为国饮,源远流长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世界上产茶、饮茶最早的国家,世界第一部茶叶著作<茶经>就是出自我国唐代陆羽之手.可以说,茶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3.
唐代饮茶之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清宏 《茶叶》2001,27(4):54-55
在唐代的饮食习俗中,最具特色的是饮茶风气的普遍进行.这一时期,我国茶叶的生产进一步扩大,消费和贸易都有很大发展.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诗中说:“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空守船.”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中记载;“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颇多.”说明了唐代茶叶贸易的繁盛.据陆羽《茶经》所述,唐代的产茶区已遍及现在的湖北,湖南、陕西、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四川、贵州、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13个省,足见唐代的茶叶产区已相当广阔.随着茶叶生产的扩大,饮茶之风也从南方扩展到不产茶的北方,同时进一步传到边疆各地.这正如《封氏闻见记》中所述:“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713-741)中……自邹(今山东滋阳)、齐(今山东临淄)、沧(今河北沧县)、棣(今山东惠民)渐至京邑,城市亦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虽然我国的饮茶习俗起源甚早,但是唐代的饮茶之风远胜过前代,真正成为一种社会风俗.因此,《封氏闻见记》中又述:“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于中地,流于塞外.”  相似文献   

14.
日本茶俗,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茶道.所谓茶道,就是通过点茶和饮茶对人们进行礼仪的教育和道德的修炼.自唐代中国的茶与饮茶文化传入日本后,茶道在日本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如今,茶道已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结晶和其文化的代表,也已成为日本人生活的规范和心灵的寄托.作为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千利休及其茶道思想对日本茶道发展的影响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15.
陶德臣 《中国茶叶》2013,(11):36-38
茶的传播包括对茶的饮用和种植两方面的意义,也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播。先秦时期茶仅局限于巴蜀地区,还没有冲破地域文化的束缚,充其量只是一种区域文化。因此,这种传播局限性明显,影响不大,辐射性小,只能充作茶的前传播时期。两汉三国南北朝时期,茶由西南巴蜀之地向外逐渐传播。两汉时,茶已传至荆楚之地,三国时江南及江淮一带饮茶风气正式形成,南北朝时饮茶风气日趋转盛。故关于茶的传播,这里主要围绕饮茶知识、饮茶习俗的发展来展开。  相似文献   

16.
王丽宏 《福建茶叶》2016,(2):233-234
茶在当下成为世界各地人们最为青睐的饮品之一,茶的故乡在中国,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而中国又是诗歌的发源地,茶诗就是茶与诗联姻的结晶,自古以来,茶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解渴提神、待客会友的重要饮品,而且成为文学作品中,用来歌颂文人高洁的品质和寄托情感的对象。把茶写入诗歌,既是对茶本身的艺术美感的发掘和传递,更是对饮茶活动赋予了文化意蕴,成为了茶文化中的精髓。本文主要对唐代的茶诗进行一些粗浅的研究,探寻那一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茶 ,有健身 ,解渴 ,疗疾之效。饮茶又富欣赏情趣 ,还可陶冶情操 ,故人们称茶为康乐饮料。茶不仅是一种饮料 ,还是一种特殊的工艺品。杯茶在手 ,既可闻香品味 ,察颜观色 ,又可以在饮茶环境、茶具的诗情画意的氛围中 ,怡悦情性。品茶玩味 ,妙趣横生 ,既是一种物质的享受 ,也是丰富生活的情趣 ,导致身心舒泰的高雅娱乐。饮茶既然富含艺术 ,品茶艺术也就应运而生。在中国饮茶史上 ,茶艺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唐代诗人钱起的“竹下忘言对紫茶 ,全胜羽客醉流霞”。李嘉祜的“幸有香茶留稚子 ,不堪秋草送王孙”。亲朋欢聚 ,挚友抒怀 ,如此品茶 ,雅趣远…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茶人对水津津乐道,爱茶如命,爱水如迷。水是生命之源,茶之介质,也是茶文化主要内涵之一。煮茶、泡茶、饮茶都离不开水,无水则不成茶。所以茶与水如同鱼与水的生命关系,有着直接的天然联系。茶与水的关系、自唐代以来就有很多专著论述和生动的诗词歌赋写照...  相似文献   

19.
中国茶道结缘于晋代,创立于唐代中期。“茶道”一词,最早见于陆羽好友名僧皎然《饮茶道·诮崖石君使》诗句:“孰知茶道金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到晚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饮茶》记述:“楚人陆鸿渐为茶诊,一说茶之功效。……常有伯熊者,又用鸿渐广论润色之,于是...  相似文献   

20.
张清改 《茶叶通讯》2019,46(2):234-238
唐代开始,饮茶之风兴起,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中原茶市场和西北市场开始出现,淮南茶区在内的多个重要产茶区也逐渐形成。而此时位于淮南茶区的信阳茶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优,既生产贡茶,也提供大量的商品茶。学术界对唐代信阳茶的制作加工和品饮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这一时期信阳贡茶和商品茶的贸易运输通道即茶路的发展、演变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依据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地方史志资料和茶学著述,结合田野考察,对唐代信阳茶路进行研究和梳理,认为唐代信阳的茶路兼顾陆路和水路两种,以水路为主,且水路主要沿历史悠久的淮颍水道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