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选育出适合湖南冬闲田种植的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以中薯5号为对照,对17个中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开展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薯18号、中薯20号、中薯17号、中薯9号和中薯10号等5个品种产量和抗病性表现较好。中薯10号是综合表现最好的一个早熟品种,薯皮光滑,芽眼浅,产量30 917 kg/hm^2,较对照增产7.5%。中薯18号中晚熟,薯形椭圆,抗病性强,产量表现最好,为33 417 kg/hm^2,较对照增产16.2%。结薯早、高产、抗性强的中晚熟品种如果提早收获也可以在冬闲田与水稻轮作。  相似文献   

2.
江淮稻区不同生态型粳稻品种的籼粳分化度和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利用25对籼粳特异性SSR标记分析81份江淮稻区不同生态型粳稻品种籼粳分化程度,品种TDj值变异幅度为0773~0962,以中熟中粳类型品种最高,晚粳类型品种最低。49对多态性SSR引物共检测到13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为2~5个,平均为267个; 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068~0657,平均为0362,第11染色体平均位点等位基因数和平均PIC值最高。在三个生态型粳稻品种群体中,中熟中粳品种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最多,而迟熟中粳品种的平均位点PIC值和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e)均高于中熟中粳和晚粳品种,表明在DNA水平上迟熟中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高于中熟中粳和晚粳品种。中熟中粳与迟熟中粳群体之间的遗传相似性最高,遗传距离最近,而中熟中粳与晚粳群体之间的遗传相似性最低,遗传距离最远。UPGMA聚类结果表明,同一育种单位育成品种的品种间遗传距离较小,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文化是一个重要的分支。茶室是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体现。在茶室设计中以我国传统茶文化作为设计理念,在空间设计中发挥出视觉语言的审美,从而将传统茶文化融入到茶室空间中。因此,在我国传统茶文化和现代茶室空间设计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但是在当前社会中,随着物质经济的发展,在很多现代茶室中,商业化现象严重,难以体现出传统茶文化的思想和内涵。对此,应当充分利用我国传统的茶文化,使其在现代茶室空间设计中得到更为良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日本是岛屿国家,受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的影响,对外贸易在日本一直占据很大的比重。改革开放以来,中日茶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中国一跃成为日本最大的茶叶供应国。在跨文化的贸易中,中日两国商务人士也面临着语言上沟通的障碍。本文主要对中日茶贸易中商务日语沟通技巧进行简要探讨,分析如何在经贸往来中,减少语言沟通的阻碍。  相似文献   

5.
北方杂草稻中胚轴伸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在北方稻区收集的93份杂草稻材料和16个栽培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中胚轴伸长特性。结果表明,杂草稻和栽培稻的中胚轴在光照条件下不伸长,而在黑暗条件下都有伸长,但不同材料伸长的能力不同,杂草稻的中胚轴伸长能力强于栽培稻。在栽培稻中,籼稻的中胚轴伸长能力又强于粳稻。以中胚轴长度为指标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参试的109份材料可以分为长中胚轴类型、短中胚轴类型和中间类型三种。57%的杂草稻材料属于长中胚轴类型和中间类型。除籼稻品种IR70外,其它栽培稻品种均属于短中胚轴类型。  相似文献   

6.
一种文化类型总是和其存在的地域、民族、国家息息相关。中西方茶文化,分别扎根于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分别在不同的民族中传播、传承,具有诸多相异之处。因而,在中西方茶文化的碰撞交流中,较为容易由于茶文化的伦理思想差异导致对于茶文化的观念、理解的摩擦甚至冲突。此时,唯有从理性层面科学分析中西方茶文化的伦理思想内涵,辨别中西方茶文化在伦理思想方面的客观差异,才能更好地推动中西方茶文化的交流互鉴,以茶文化的交流为推力,推动两国文化领域的共同发展。基于此,本文尝试从理论层面,对中西方茶文化的伦理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希望能够对相关的中西方茶文化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些积极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富硒玉米子粒中硒赋存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向东山  翟琨  刘晓鹏 《玉米科学》2007,15(5):093-095
研究了富硒玉米子粒中硒的分布规律和赋存形态。结果表明,在供试玉米中,硒主要以有机结合态的形式存在,其含量占总硒的比例接近90%;在有机态硒中蛋白质硒含量较高,多糖中硒的含量较低;在蛋白质硒中以碱溶蛋白质中硒的含量为最高,占总硒的50.62%。因此,在富硒玉米的深度开发中,碱溶的弱酸性组分适用于深加工,成为补硒食品或添加剂。  相似文献   

8.
在鄱阳湖棉区春棉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情况下,比较早熟品种中棉所50、中早熟品种中植棉2号和中熟品种中棉所49的生长发育表现。结果表明:一是中棉所50生育期有延长的趋势,中植棉2号和中棉所49生育期有缩短的趋势,三者霜前花率均提高;二是与中植棉2号相比,中棉所50生殖发育起步较早且速度快,单株成铃数与之相当,但由于铃小,产量最低,而中棉所49生殖发育起步与中植棉2号相当,但后期发育缓慢,单株成铃数最少,产量较低;三是由试验结果初步判定,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中早熟品种中植棉2号产量最高,更适合该植棉区种植,早熟品种中棉所50若增加密度且作为夏棉直播与其他作物套种或连作,可大幅度提升棉田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不同香蕉品种在广西的表现,对广西崇左市龙州县 10 月秋植的 6 个香蕉品种(桂蕉 6 号、中蕉3 号、中蕉 4 号、中蕉 6 号、巴西蕉、南天黄)的生长发育、结果性状和产量进行了比较,旨在为广西香蕉生产的品种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同一时期,生长最旺的是中蕉 3 号,最弱的是南天黄,中等的是桂蕉 6 号、中蕉 4 号、中蕉 6 号和巴西蕉。生育期最长的是桂蕉 6 号和巴西蕉,比生育期最短的中蕉 3 号和中蕉 4 号多 17.8 d,南天黄和中蕉 4 号居中。产量最高的是桂蕉 6 号、中蕉 3 号、中蕉 4 号和中蕉 6 号,但 4 个品种间产量没有显著差异,其次是巴西蕉,最低是南天黄。果实综合性状较好的是中蕉 4 号、桂蕉 6 号、中蕉 3 号和中蕉 6 号,南天黄和巴西蕉较差。从综合表现看,中蕉 3 号、桂蕉 6 号、中蕉 4 号和中蕉6 号表现较好,适合在广西种植并获得较高产量,南天黄和巴西蕉表现较差。香蕉不同品种的假茎高度、假茎和叶片数的月增长量与月积温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高温促进香蕉植株的生长,低温则抑制香蕉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之间文化的差异,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属于文化习俗的差异。我们从英语阅读的内容中可以了解到。因此,以中西方茶文化差异为背景,本文分析了中西方茶文化差异背景产生的原因,对比了茶文化的认知差异和背景差异。重点探究了英语阅读中造成文化习俗误区主要因素。最后,基于中西方茶文化差异背景下,提出了消除英语阅读误区的策略,目的是从宏观上弥补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差异,立足于茶文化与英语的融合,加强英语阅读中的文化习俗的理解力。  相似文献   

11.
在棉花生长的关键时期,研究了棉花上部、中部和下部叶片中玉米素(Zeatin,ZA)和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IAA)含量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中棉所49上部叶片中ZA含量在现蕾期、初花期、打顶前均高于中571;IAA含量变化趋势和中571相反,在初花期和打顶前高于中571和(中571×中棉所49)F_1,打顶前IAA含量分别是中571和(中571×中棉所49)F_1的1.03和1.02倍,差异达显著水平;ZA/IAA含量比值在现蕾期、初花期、打顶前分别是中571的1.06,1.12,1.32倍。中棉所49中部叶片ZA含量从现蕾期到打顶后一直高于中571,现蕾期、初花期、打顶前、打顶后分别是中571的1.20,1.16,1.02,1.26倍,差异显著;ZA/IAA含量比值在现蕾期、初花期、打顶前、打顶后时期是中571的1.20,1.17,1.03,1.26倍。中棉所49下部叶片中IAA含量一直保持缓慢上升趋势,现蕾期、初花期、打顶前均低于中571。本研究不仅明确了激素在不同棉花品种中的时空变化规律,也为培育理想株型的机采新品种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茶叶作为重要的贸易产品,在中日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随着中日茶叶贸易的不断发展,茶叶专有词汇日语翻译显得日益重要。本文从日本茶文化入手,对茶叶专有词汇日语翻译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增进中日茶叶贸易合作,提升中日茶文化的交流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棉所 46(原名中 980 )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高品质杂交棉新品种。 2 0 0 2 - 2 0 0 3年参加河南省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 ,2 0 0 3年同时参加河南省杂交棉组生产试验 ,2 0 0 4年 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经过中棉所 46亲本组合为中 9618×中 0 92 2 71,中9618和中 0 92 2 71均是由中棉所利用常规育种方法选育的品系 ,2 0 0 0年利用中 9618和中 0 92 2 71配制成新组合中 980。该组合 2 0 0 1年在河南省 3点次 4重复进行 F1代比较试验 ,同期进行纤维测试、抗病性鉴定。2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 12 9天 ,属中早…  相似文献   

14.
黑穗病是广西蔗区最主要的病害。本研究利用人工接种结合病区大田自然发病的方法,用4对甘蔗黑穗病菌交配型单倍体菌株分别注射接种,对本实验室培育的甘蔗新品种(系)中蔗1号、中蔗6号和中蔗9号及广西主栽品种ROC22进行甘蔗黑穗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4个甘蔗品种对黑穗病抗性从强到弱排序依次为:中蔗9号>中蔗1号>中蔗6号>ROC22。对重病区田间一年宿根自然发病进行全年跟踪调查,中蔗1号和中蔗6号黑穗病发病率为零,中蔗9号发病率为0.4%,ROC22为6.8%。结论:中蔗系列甘蔗品种有很强的黑穗病抗性。  相似文献   

15.
春露地马铃薯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郑薯5号为对照,采用春播方式,在郑州对引进的14个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薯3号、中薯7号、中薯8号和中薯12号产量增长13.30%~30.59%,中薯8号与对照相比产量差异极显著;中薯10号,中薯11号,中薯13号略有减产或持平;中薯14号和中薯6号与对照相比提早上市10~12 d,且中薯6号红皮红肉,作为特色马铃薯,适宜郑州市区种植。中薯9号、彩薯、2197、冀张薯5号和D519与对照相比减产13.46%~50.13%,且彩薯和2197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不适宜郑州市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在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中,转化酶基因HbNIN2被证明是决定产胶细胞乳管中蔗糖代谢的关键基因,同时在叶片、树皮等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为进一步研究HbNIN2基因的功能,利用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技术对HbNIN2基因在橡胶树嫩皮和中脉两种组织中的表达区域与表达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橡胶树嫩皮中,HbNIN2基因主要在韧皮部中表达,而在中脉中,HbNIN2基因在除木质部外的其它部位均有表达,同时在两种组织的乳管细胞中HbNIN2基因均有明显的表达信号。比较而言,HbNIN2基因在中脉中的表达量远高于嫩皮。结合其它研究结果,推测HbNIN2基因可能参与橡胶树乳管蔗糖代谢、叶片生长发育调控等。  相似文献   

17.
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英国,茶也深受人们喜爱,茶文化也成为了英国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文化和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于唤醒人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来说,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具有良好的效果。基于两国对茶文化的共同喜爱,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茶文化的导入不仅对于减少英语学习中母语文化缺失的问题具有重要弥补作用,而且有助于英语教学中课堂元素的多样化。现阶段在把茶文化引入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将以英语教学中茶文化的导入为线索,深入探究英语教学中茶文化导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希望对英语教学模式中茶文化的引入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稀植条件下(4.8万株·hm-2),与轮回亲本中棉所16相比,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的内围铃和下位铃比例较高,单株和单位面积的结铃数变化不大,但由于中棉所30的果节数减少,其单株成铃率增加。中棉所30下位铃的铃重略高于中棉所16,但上位铃和外围铃的铃重下降,全株平均铃重显著低于中棉所16。因此,中棉所30的子棉产量显著降低,而由于该品种的衣分大幅度提高,其皮棉产量与中棉所16持平。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促源保库”是进一步提高Bt棉中棉所30产量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遮荫对中华芦荟、库拉索芦荟和木立芦荟叶片中主要有效成分蒽醌类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遮荫处理导致库拉索芦荟和木立芦荟中总蒽醌、芦荟素和芦荟大黄素含量明显降低,中华芦荟中这些物质的含量却显著增加;库拉索芦荟和木立芦荟中蒽醌类物质种类减少,中华芦荟中物质种类增加。结果说明,遮荫处理,不利于库拉索芦荟和木立芦荟中蒽醌类物质的积累,但能刺激中华芦荟中芦荟素等蒽醌类物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20.
严根土  黄群  苏桂兰 《中国棉花》2009,36(12):23-23
中棉所72(原名:中390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转双价基因抗虫棉为母本,与常规、丰产、优质、抗病棉花品系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育成的丰产、优质、抗病、转双价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亲本组合为中561×中6053。中561为转双价基因抗虫棉品种中棉所41(sGK-中23)的系选后代品系,中6053来源于中棉所25×中棉所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