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错时飞防美国白蛾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施药防治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与桑蚕养殖是一对矛盾,文章探索实施了"飞防"与"养蚕"错时安排的方法,即"错时飞防"。结果表明:春蚕养殖提前3~5 d,飞防适当延后,确保6月1日前上蔟结茧,6月3日—10日飞防,效果最好,飞防后15 d虫口减退率达到99.5%,有虫株率仅为0.2%;使用26%阿维.灭幼脲(900 g/hm2)飞防后15 d虫口减退率能达到99.4%,有虫株率为0.8%,效果明显;平原地区飞防面积较大适用AT-402B型飞机,丘陵地区可选用运-5飞机,山区地形复杂或面积小适合使用贝尔-206直升机;最佳飞防时间为10:00前,15:00后。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解决飞机施药防治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与春蚕养殖之间的矛盾,探索了“飞防”与“养蚕”错时安排的方法,即6月3-10日飞防效果最好,飞防后虫口减退率可达到99.45%、有虫株率仅为0.17%;使用26%阿维·灭幼脲(900 g·hm^-2)飞防后虫口减退率99.36%,有虫株率为0.83%,效果明显;最佳飞防时间为10∶00前。  相似文献   

3.
山地丘陵地区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飞防作业中,在传统的直升机飞防模式基础上,创新实行无人机大规模飞防模式。结果表明:无人机飞防作业具有机动灵活、药剂漂移小、适应性强和作业精准的特点,较直升机飞防作业成效明显。引入“互联网+航空施药”技术创新监理模式,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对飞防作业期间各种技术参数实时收集、实时比对、全过程监理,每日出具以记录飞行轨迹、有效喷幅、飞行高度、速度以及每架次喷洒面积等数据为主的监理报告,确保飞防作业质量实现质的飞跃,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探索出一条新路。通过施药效果监测数据表明:施药覆盖度均达到85%以上、雾滴覆盖密度达到10个/平方厘米以上、防治对象松褐天牛成虫虫口密度减退率达到90%以上,飞防作业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4.
采用四种药剂根施对桃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 F.)进行了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效果最好的是科丰一号,5d防治效果显著,10d平均防效已达到96.4%,20~35d平均防效最高,均达到100%,在防治桃小绿叶蝉上表现了良好的效果;其次是福奇加吡虫啉,10d平均防效最高,达到72.9%,20~35d平均防效仍在60%以上,说明该药长效性较好;再次是阿立卡,也是10d平均防效最高,达到66.9%,20~35d平均防效在55.2~61.5%以上,长效性有所下降;效果最差的是福奇5d平均防治效果达到36.65%,10d平均防效达到35.51%,20~35d防治效果显著下降,长效性最差。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叶蜂是危害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重要害虫,运用便携式撒布器发射3种无公害生物灭虫弹开展了防治落叶松叶蜂林间试验,结果表明,森得保6d后防效达到90%以上,阿维菌素8d后防效达到90%以上,Bt10d后防效达到80%以上,防治效果和速效性依次为森得保、阿维菌素、Bt;最佳防治期应在4龄幼虫占6.9%以下,并对非靶性生物影响小。最后指出了无公害生物灭虫弹及撒布器是一种新研制的森林病虫害防治设备,具有效率高、机动灵活、安全可靠等优点,适用于山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在邳州市进行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药剂室内筛选及田间飞防试验,测试飞防喷洒质量。室内测试结果为,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3000倍液,10%虫螨腈悬浮剂1500倍液,20%虫酰肼悬浮剂3000倍液防治美国白蛾幼虫药后5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48.3%,83.2%。田间飞防试验结果表明:4个药剂处理防治美国白蛾幼虫药后7 d的防治效果均达到99%以上,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具有较高的靶标选择性,且速效性较好,对3龄以上幼虫具有极好的击杀作用;10%虫螨腈悬浮剂+20%虫酰肼悬浮剂有较强的击倒特性;25%灭幼脲悬浮剂+20%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具有较好的击杀效果,但灭生性较强,靶标选择性差;25%灭幼脲悬浮剂+5.7%甲维盐微乳剂对3龄以上幼虫速效性较差。建议美国白蛾防治中优先推广使用甲氧虫酰肼,如考虑用药成本,建议使用虫酰肼和虫螨腈组合。  相似文献   

7.
选取重庆市松墨天牛虫口密度相当的区域,采用监测点诱捕器诱捕天牛数量的方法,对比研究了直升飞机喷洒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和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防治松墨天牛成虫的效果。结果表明,触破式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防治松墨天牛效果优于缓释型3%氯氰菊酯微胶囊悬浮剂,飞防4次防治效果优于飞防3次,也只有飞防4次,这两种剂型的灭虫率才能达到70%以上,即有效控制松墨天牛飞机喷洒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4次防治天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2014年6月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和营口市应用10%虱螨脲悬浮剂开展美国白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效成分含量为50,100,150 mg/kg的10%虱螨脲悬浮剂7 d后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均达到98.8%以上,且两试验地之间,有效成分不同含量之间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明显优于对照药剂25%灭幼脲悬浮剂有效成分含量为125 mg/kg的防效。建议生产上采用有效成分含量50 mg/kg的10%虱螨脲悬浮剂防治美国白蛾。  相似文献   

9.
使用直升机喷药防治天然胡杨林的主要食叶害虫春尺蠖;使用直升机喷洒森得保可湿性粉剂和1.2%苦参碱·烟碱乳油两种生物杀虫剂,防治面积合计300hm2;使用森得保可湿性粉剂的虫口减退率达到90%,使用1.2%苦参碱·烟碱乳油的虫口减退率达到99.57%,结果表明:直升机防治胡杨林春尺蠖效果显著,两种杀虫剂均达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飞行作业参数为,每架次作业面积66.67hm2,每秒作业面积0.12hm2,每架次作业时间546.47s,每秒喷洒量366g,每小时飞行5架次,每架直升机每天飞防面积2666.67hm2。  相似文献   

10.
应用粘虫胶防治林木害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林业无公害生产中,应用粘虫胶对春尺蛾、松毛虫进行防治,可以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只要使用及时,防治落叶松毛虫可以达到98%以上的防治效果,防治春尺蛾可以达到95%以上的防效。  相似文献   

11.
1979年4月中旬和6月上旬,我们在河南省宁陵、扶沟、尉氏、中牟四个国营林场,应用飞机超低容量杀虫技术,分别对杨尺蠖、杨梢金花虫进行了大面积防治,共飞13架次,防治面积144,000多亩,杀虫效果达95%以上。现将防治效果小结于后。一、准备工作1.防治时间的选择在虫情调查的基础上,防治杨尺蠖的时间,选择在4月中旬。此时正是幼虫期,虫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林业》2012,(18):55-55
8月15~19日,河北省香河县开展了利用飞机喷药防治美国白蛾工作,经过林业部门和机组人员几天来的共同努力.飞防工作顺利完成。为了做好此次飞防工作,林业局党组高度重视.在飞防开始前,召开了飞防工作动员会议,安排部署了飞防的具体工作。香河县县委书记王凯军、副县长李德春等领导亲自深入到第二代美国白蛾防治现场.对全县各个乡镇、街道办防治情况进行了重点考查。王凯军指出,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飞防工作,从细节入手,确保飞防工作安全和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悬铃木方翅网蝽飞机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空中拖拉机AT-504喷洒5%啶虫脒乳剂防治第3代悬铃木方翅网蝽,结果表明:飞机防治作业后,第1d虫口减退率为1%、第4d虫口减退率为1.48%、第10d虫口减退率为1.89%,防治效果不明显。分析讨论了影响飞防质量的几个关键因素,建议法桐方翅网蝽防控要分类施策,以人工防控为主,飞防为辅,采取地面喷冠、树干注药、农药灌根、烟雾机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R44直升机飞防春尺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R44直升机分别超低量喷洒虫螨腈、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春尺蠖,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R44直升机雾化效果好,喷洒覆盖率高,飞防作业效率高,适合于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5.
1974年全省森林病虫鼠害防治科技协作会议于4月10至13日在龙江县召开. 与会同志畅谈了我省森保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初步摸清了病虫的防治方法;通过对森林鼠害的研究,对我省1973年鼠害防治作出了预报;微生物防虫方面,进行了菌剂研究与示范生产,飞机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为今后开展生物防治打下了良好基础;松疱锈病、赤眼蜂、松梢害虫等课题,  相似文献   

16.
侧柏叶枯病是侧柏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为了筛选出对侧柏叶枯病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菌剂,选择了50%多菌灵、50%百菌清、40%灭病威、40%苯醚·甲硫、50%叶枯唑等5种杀菌剂对侧柏叶枯病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显示:50%苯醚·甲硫1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90%,其次是50%叶枯唑1 000倍液,防治效果为87%,50%灭病威1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仅为63%。防效依次为50%苯醚·甲硫50%叶枯唑50%多菌灵40%灭病威50%百菌清;随着药剂稀释倍数的加大,防治效果呈递减状态;最佳防治时期为6月中旬。  相似文献   

17.
为科学有效防治桃树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的危害,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5种不同植物源农药对桃山楂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2%苦皮藤素水剂和0.3%苦参碱水剂是防治桃山楂叶螨的较好生物药剂。其中0.3%苦参碱水剂防治效果最好,可以达到97.5%,持效期较长,药后15d防效仍在92.8%以上;0.2%苦皮藤素水剂速效性最好,药后1d,防效就达到88.4%,3d后防治效果最佳,达96.3%。  相似文献   

18.
6月上旬采用花保 150倍水溶液防治白蜡蚧 Ericerus pela Chatavannes、角蜡蚧 Ceroplastesceriferus( Fabricius) 1龄若虫 ,防效达 98. 7%以上 ,7月中旬花保 90倍水溶液防治白蜡蚧 2龄若虫 ,防治效果达 91. 1%以上 ,蜡厚比对照减少 1. 5mm左右 ,大面积防治效果达 85%以上。  相似文献   

19.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采用无公害药物防治及黑光灯诱杀等多种措施对沙棘木虱进行了综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加强林分抚育管理可有效防治沙棘木虱;小面积无公害防治以阿维菌素4 000倍液进行超低量喷雾为佳,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大面积防治以苦参碱烟剂7.5kg·hm-2的施药量为佳,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黑光灯诱杀在该虫发生期可缓解危害。  相似文献   

20.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是一种广谱性的杆状病毒生物杀虫剂,能高效防治鳞翅目害虫,且不污染环境,对林木、作物、人畜、食品安全、害虫天敌无毒无害,害虫也不易产生抗药性。为探索该病毒对蜀柏毒蛾的防治成效,本研究比较了两种不同施药方法(飞防法-直升机飞洒和地防法-高射程喷雾机喷洒)对蜀柏毒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种防治方法的虫口减退率(PDR)都在92%左右;飞防区幼虫死亡率(LKR)为84.44%,地防区幼虫死亡率达95.22%;从防效指标(CEI)来看,两种方法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2%左右;多重比较分析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之间的虫口减退率(p=0.891)、幼虫死亡率(p=0.891)和防治效果(p=0.788)均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为蜀柏毒蛾的生物防治方法实践及推广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