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利用大量生物量实测数据及历年森林资源统计数据,对黑龙江省南瓮河自然保护区碳储量及各碳库分布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南瓮河自然保护区碳储量为1 567.1×104 t。其中植被碳储量为903.4×104 t,占总储量的58%;土壤碳储量为606.3×104 t,占总储量的41%;枯落物碳储量为17.4×104 t,占总储量的1%。各分碳库储量中,棕针土土壤碳库、乔木层碳库、草本层碳库为主要碳库,占总储量的89%。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了解南瓮河自然保护区地表水水质状况,对砍都河河水的高锰酸钾指数、化学需氧量等8项指标进行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单因子评价及分析。结果表明:砍都河水体平水期水源优于丰水期,且丰水期水体有机质含量超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不存在富营养化现象,水体中藻类不繁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2012年6月15日—9月25日落叶松林降雨的观测,研究了穿透雨、树干径流和树冠截留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测期间总降雨量为216.6 mm,穿透雨为121.6 mm,占总降雨量的56.2%,树冠截留量为62.5 mm,占总降雨量的28.8%,径流量为32.5 mm,占总降雨量的15%;随着降雨量增加,穿透雨和径流量增加,树冠截留量减小;随着冠层减少,穿透雨和径流量增加,树冠截留量减少;树干径流量取决于降雨量、降雨强度和树冠特征。  相似文献   

5.
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效,在大兴安岭地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对其及其周边的生态系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7种林型进行归类统计,为进一步研究南瓮河地区生态功能,生态健康评价标准做基础,对于指导森林经营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应用1989—2010年三期遥感影像,研究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森林是景观基质,草本沼泽是主体斑块,景观异质性较大;2000—2010年景观格局变化呈快速变化趋势,景观基质生态功能弱化,草本沼泽面积21年来首次超过森林;森林群落面积萎缩率高达34.02%,主要转化为森林沼泽;森林沼泽和道路面积增长率最大,分别达到80.94%和64.29%;景观斑块形状趋于复杂化,破碎化加剧,景观破碎化指数从1989年的0.2453上升至2010年的0.4498;火是最主要的驱动因子,道路修建、气候变化是重要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7.
滇中地区典型林分林地凋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松华坝流域典型林分林下凋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松华坝流域林地凋落物蓄积量为7.86~22.46t·hm~(-2),林下表层(0~20cm)土壤最大持水量在123.3~261.9t·hm~2之间,稳渗率在0.47~3.18mm·min~(-1)之间。其中云南松+桉树混交林在凋落物储量、持水能力和稳渗率方面均大于纯林;桉树林大于云南松林。林地土壤的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不同林地土壤持水能力和稳渗率与林地凋落物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南瓮河自然保护区内杜鹃落叶松林不同层次土壤温度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各层土壤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及其垂直梯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杜鹃落叶松林5~10cm、30~40cm之间的土壤温差变化较小,10~20cm、20~30cm之间的土壤温差变化较大;夏季时土壤最高温度出现在5cm层,冬季时最高温度出现在40cm层;土壤各层的年温差随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小,最高温度出现在7月,最低温度出现在2月。  相似文献   

9.
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可怕的灾害之一,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几年受到了几次森林大火的袭击,给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多方面的破坏,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协。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论述了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现状及其重要性,并对保护区湿地功能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南瓷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约寒温带森林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寒温带野生动植物,特别是珍稀水含量衍栖息的重要场所。区内典型的寒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低山立陵性地貌、保存完整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构成了该区独具一格的生态旅游资源。在区内开展一定规模的旅游活动,既能起到对游客进行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知识的科学普及教育,增强人们对大自然的自觉保护意识;又能为保护区带来经济效益,提高自身造血机能,为保护区进一步地发展和建设筹集资金,以期能对保护区更好的加以管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效益的综合评价,揭示了保护区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测定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未火烧与火烧土壤的理化性质,研究火烧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烧降低了土壤PH,降低了土壤的NH_4-N浓度,但是增加了土壤的NO_3-N浓度,而对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南瓮河自然保护区的河水及地表径流2种地表水进行监测,结果表明:2种水体中均未检出磷酸盐。结合当地水质条件,经对多种影响因素分析,认为水体中大量存在的金属离子是造成磷酸盐未被检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16.
南瓮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林业东部林区的东南部 ,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南麓 ,松岭林业局境内 ,北以伊勒呼里山脉为界 ,东至二根河 ,南以松岭林业局同加格达奇林业局界为界。地理坐标为 5 1°0 5′0 7″~ 5 1°3 9′2 4″N ,1 2 5°0 7′5 5″~ 1 2 5°5 0′0 5″E ,总面积为 2 2 95 2 3hm2 :其中森林面积 1 4775 1hm2 ,疏林面积 2 2 8hm2 ,荒山荒地 3 43hm2 。湿地总面积 80 91 6hm2 ,其中水域面积 1 3 0 7hm2 ,沼泽地 7960 9hm2 。1 保护区内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区自上古生代海西运动以来 ,经过长期的地理变迁 ,遭受了各种内…  相似文献   

17.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是1999年12月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1]。2003年6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3]5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河北衡水湖等29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文件,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瓮河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兴安岭腹地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境内、伊勒呼里山南麓,是嫩江源头发源地之一。其间河网密布,沟壑纵横,其中,二根河、南瓮河、南阳河、砍都河,均为嫩江源头水系,几条河流到呼玛县林业局十二站林场逐步汇聚一起,始称嫩江[2]。因此,本区生态系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素有"铜帮铁底"之称的嫩江水系。对嫩江流域的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它又是我国最原始、最典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对于涵养水源、保护动植物资源及深入研究大兴安岭林区的地质地貌、森林生态环境、森林植物群落演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南瓮河自然保护区落叶松林、白桦林和草地内3种枯落物含水率的测定,确定其年变化规律,直观认识枯落物含水率变化原因.结果表明:5月和10-11月枯落物含水率较低,极为干燥;7-8月枯落物含水率较高,湿度较大;阔叶林枯落物含水率较高,针叶林地枯落物含水率次之,草地枯落物含水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0年和2010年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并结合地面资料对南瓮河保护区景观空间格局的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没有明显变化,主要以森林和草本沼泽为主;森林沼泽和道路呈增加趋势,而沼泽化草甸、灌丛沼泽、永久性河流变化较小,呈现缓慢的减少趋势,森林群落呈现退化的趋势;景观异质性在增大,破碎化程度在提高;森林采伐和道路修建等人为干扰是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的驱动力之一,火灾引发的森林及沼泽湿地大面积过火是湿地干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张青霞  张军  田随味 《山西林业》2012,(6):36-37,41
蟒河地区森林的演替常见的有栓皮栎、檀子栎与鹅耳枥等树种的演替和五角枫、脱皮榆等树种的林分演替。区内林分尽管单位蓄积量低,但生长状况良好,林相复杂,中幼林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