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是中国的传统饮品,中国人最早发现了茶的饮用价值,也是最早栽培茶、制作茶、饮用茶的国家。在东茶西传的过程中,茶与西方文化相结合形成了西方的茶文化。同样,咖啡文化也与东西方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咖啡与茶的不同,根源在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茶文化与咖啡文化之间是可以交流和互补的。  相似文献   

2.
史小建 《福建茶叶》2016,(6):385-386
我国茶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划分为深层次的、精神层面的茶文化价值观(如修身养性、和谐、仁等)、行为层面的茶礼仪茶道茶语等以及物质器物层面的茶文化符号载体。处于行为层面的"茶语"是一种将茶文化价值观表达出来的话语系统。所谓的"茶语"指的是一种茶文化的语言表达形式,是茶文化信息传递的基本载体。我国茶语的主要表现样式有茶语的"成语语汇"、茶语的"谚语语汇"、茶语的"歇后语语汇"等三种。我国茶语的主要文化修辞方式则包括茶语的"对偶"文化修辞方式、茶语的"顶针"文化修辞方式、茶语的"谐音"文化修辞方式。  相似文献   

3.
黄成柱 《福建茶叶》2016,(6):373-374
对西方茶文化的分析可以因循着"文化结构主义"的思路从表层文化(即物化文化)、中介文化(即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生活文化)和深层文化(即观念文化)三个分析层面进行剖析。西方茶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实用主义哲学追求,西方茶文化的生活价值在于其个体主义抑或自由主义向度,西方茶文化的表层则更多地属于大众消费形态。英语世界中的"茶语"最早由荷兰人于1601年传入欧洲,后来被英国用"Tea"进行了全球化推广。茶语是一种与茶有关的语言集合,在不同的方言语境中"茶语"有不同的内涵,在西方"Tea"除了可以指茶叶、茶水、茶树之外还可以指向茶话会、茶会、茶事、茶派对等社交会动,还可以作为一个动词来使用,可以翻译为"倒茶"、"喝茶"等。同时,西方发达的工业文明及其对主体性价值、工具理性价值追求的异化还带来了茶语的异化,形成了茶语的外延语汇,诸如大麻吸食者的聚会(Tea Party)、同性恋者聚会的场所(Tea Room),这些茶语大多与茶文化没有关联,属于西方文化中的一种方言。  相似文献   

4.
莫菲菲 《福建茶叶》2016,(2):219-220
茶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但是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茶叶贸易的往来,使得茶叶在16世纪后叶流入西方国家,并在18世纪传入英国,继而西方国家的茶文化开始兴起并普及,由于英国人对于茶叶的疯狂热爱,使得英国成为了西方国家最具代表力的茶文化国家之一。同时英语受到茶文化的影响,开始涌现出大量与"茶"相关的词汇,也就是现在英语体系中的"茶"语,英语的"茶语"之于英国文化的作用,与中国的"茶诗"之于中国文化的作用大同小异。它们都继承并发扬了本国文化的精髓,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即便是具有丰富内涵与悠久历史英国茶文化,其发源依旧是中国,因此西方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依旧保持有中国茶文化的精髓与框架,本文主要是针对西方茶文化进行研究,并分析英语中一些饶有趣味的"茶语"。  相似文献   

5.
武莹  张巧 《福建茶叶》2016,(10):340-341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随着全球文化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快,中国茶文化逐步演变成为世界文化,但各个国家与地区因为风俗习惯、人文地貌的不同,导致茶文化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茶是世界发展的见证,茶文化是世界文化交流的结晶,西方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茶在越来越多的西方人生活中不可或缺。本文通过对西方茶文化的叙述,深入了解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并透过对英语"茶"的认识,了解茶文化是如何融入到西方习俗的。  相似文献   

6.
朱虹  付宏章 《福建茶叶》2016,(3):308-309
茶在我国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在细啜慢饮的过程中,中国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茶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将人类的精神境界带入了更高的层次。西方国家也有着独特的茶文化。认识中西方"茶文化"中的人生哲学,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与英国本土的文化历史,还能进一步学习西方国家吸收、创新茶文化的做法,以此为借鉴,促进我国茶文化的不断弘扬。  相似文献   

7.
茶的发现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华民族对于茶的喜爱胜于其他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茶文化不仅得到了中华民族的传承,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样也有发展。茶叶自被引入西方国家以后,也颇所西方人喜爱,在长期的发展中,西方国家也已然形成自己独具鲜明特色的"西方茶文化"。这种与中国的茶文化有显著不同文化,给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和本土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在商务英语语言的发展影响尤为重大。本文将以商务英语语言为切入点,来简要分析茶元素在英语中的发展与体现。  相似文献   

8.
张洁 《福建茶叶》2016,(9):363-364
茶文化在中国已有很长的历史,自从16世纪中西方的来往密切后,我国的茶文化开始传到英国,并被他们制作成为了一种名叫"奶茶"的饮料。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茶,受到英国人的热爱,并开始出现很多有关于"茶"的词汇。英语单词里的"茶"和中国古代的茶诗相似,都是建立在自己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由于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因此,其他西方国家的茶文化都带有中国传统的茶道精神。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国的茶文化对西方茶语的影响,来讨论英语中关于"茶"的有趣词汇。  相似文献   

9.
段瑞芳 《福建茶叶》2016,(4):383-384
中国是最早种植茶的国家,并且将茶传播至全世界,尤其是在英美等国,茶得到了改良和发展,形成西方的茶文化。中西方茶文化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主流文化等等原因展现了独特的魅力。对中西方茶文化的比较既是对茶的发展历史的记载和对茶文化的补充,也是中西方文化比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丰富了中西方文化比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16世纪中期,中国的茶叶开始运往欧洲,并成为上流人士才能尝到的饮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茶饮品逐渐从奢侈品变为了平民饮品,使之成为人们的日常饮料。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喜欢饮茶,还将西方的习俗与传统的中国茶文化融合,形成具有独特西方风情的茶文化。在茶文化影响的背景下,英语中出现了大量有关茶"茶"的词汇,并影响着西方茶文化教育。英语中的Tea来自于中国厦门的发音,它的出现丰富了英语词汇,让中国的茶文化在英语中衍生出很多与茶相关的话句。在一定程度上,发扬并传承了中国的本土文化,让西方国家对我国的认知又多了一些了解。本文从西方茶文化发展入手,通过对西方茶文化教育的分析,探讨茶语在当下英语中的现状和问题,最终给予一些相关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文化全球性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越来越紧密,为中国文化传播开辟新天地,而中华文明的传播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与振兴中华的重要战略。茶文化凝结着华夏民族智慧与精神,彰显着华夏民族的风俗习性,是极具中国特色文化元素的传统文化瑰宝。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茶"语言,其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汉语与英语中的"茶"语言表达方式与语境等明显不同。基于此,通过中西方茶文化的对比,加深对茶文化的全面性理解,以实现茶文化的精确翻译,推进中西方茶文化的深层次交流。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的国家,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并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茶文化。茶叶作一种商品先后被传入了世界各地,尤其是在传入西方国家之后,受到了西方众多国家的欢迎。在融合了本民族的文化以后,形成有特色的西方茶文化,而且受到本国人民的追捧,被广泛宣传。茶文化传播期间,其英语形式受到了影响,因而出现了很多与茶有关的词汇,这就是所谓的"茶语"。虽然茶文化传到西方后发生了质变,但仍然保留了很多中国茶文化元素,本文主要分析的就是西方茶文化中的茶语,将翻译中语言艺术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刘妍 《福建茶叶》2023,(1):123-125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随着中西方文化紧密交流,茶最早由中国传入英国,由英国再融入西方文化传播开来,形成西方茶文化。不同于中国茶文化,西方的茶是以生活习惯命名的,交流方式以放松心情为主,主要是物质层面。茶文化的核心是茶语言,其有很深刻的文化内涵,由于这种茶文化的差异,茶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茶邮票赏析     
悠悠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茶文化历久弥新,耐人寻味。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东西方文化互相渗透交融的新背景下,中国茶文化进发出新的活力,传承茶文化的载体丰富多样,如茶艺馆、茶歌、茶戏曲、茶诗词、茶书、茶画、茶书法、茶篆刻、茶邮票等等。本文赏析几套与茶有关的邮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随着中西方经济贸易的往来,茶叶,作为一种商品远销海外,茶文化也随之渗透到西方各国的文化之中,对当地的文学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不少经典的文学作品中都有茶的"身影"。本文基于对中国茶文化的解读,分析中国茶文化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影响,结合英语语言文学的特点及翻译原则,探究中国茶文化在英语语言文学翻译中的体现,旨在更深入地了解英语语言文学,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6.
冉苒 《福建茶叶》2016,(10):359-360
众所周知,茶是起源于我国的一种经济作物,并逐渐形成了以茶为载体的茶文化。并且我国将茶文化传入到不同的国家,其中不仅包括日本与韩国等东方国家,还包括诸多西方国家。在中国茶文化传入西方国家的过程中,中国的茶文化与西方文化产生了系列碰撞,最终形成了一种具备西方文化特色的茶文化。因此,本篇将以英国与美国的茶文化为探究西方茶文化的主要代表进行探讨,找出我国茶文化与英美茶文化间的区别,并为我国茶文化在更广范围内的传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语言即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传递方式。文化以它的特殊性,在语言的表达和记载内容的方面也具有特殊性。"茶"作为国际上公认的三优饮品之一,它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也是"深厚味重、源远流长"。中英以茶文化为代表,通过记录和表达文化内容特色的不同语言方式,显示出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本文章从语言角度出发,简单明了的解释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与语言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饮茶习惯在不断发展进程中,也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内涵,特别是在中西方了解茶的内涵之后,其都形成了与自身发展相关联的茶文化机制。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基础出发,探究中西方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差异对比,将为茶文化传承提供基础指引。本文立足中西方茶文化认知,通过分析认知语言学理论内涵,系统化探究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中西方茶文化差异比较,从而为当前中西方茶文化体系之间的全面合理交流奠定系统化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茶的摇篮,是茶文化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澳门是中国近现代茶文化向西方世界传播的最早门户,茶与澳门的关系密不可分。17世纪以来,澳门成为中国茶叶出口西方最重要的转口港,茶叶转口贸易地位突出,在中国茶叶传播贸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茶叶贸易的发展,中国茶文化传播到欧洲、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并与其他文化相互融合,呈现出世界茶文化的新格局。本文以澳门茶文化馆为例,从符号学的角度,搭建博物馆的符号传播三元要素,将博物馆馆藏文化向参观者推广,实现在美学设计基础上的文化符号传播。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我们对茶及茶文化的研究机制不断成熟背景下,茶文化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中国元素,尤其是茶文化与西方文明相融合,从而造就了极具特色的西方茶文化机制。我们在对西方茶文化进行了解与认知时,需要借助合适的途径和机制,而英语"茶"语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反映与诠释表达。本文拟从西方茶文化的形成背景及内涵特点理解认知入手,结合英语"茶"语的具体表现和内涵阐述,从而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西方茶文化的认知及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