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2年的野外调查与比较分析,认为在章古台沙地油松天然更新是可能的.天然更新方式有2种:林隙更新;林缘更新.天然更新幼树在空间上呈带状、群团状分布,一般分布在距母树树冠投影以外的东北方向;更新幼树年龄在时间上一般是不连续的,主要集中在年降水量大的2004、2005、2008年;每100 m2更新幼树57~139株.油松...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油松林的天然更新,选择河北省木兰林管局克勒沟林场不同坡向、不同郁闭度的油松林,在郁闭度分别为<0.3、0.3~0.6、>0.6的地块,设置5m×5m的样方,调查2年生以上实生苗数量。结果表明:阴坡郁闭度在0.3~0.6最适宜人工油松林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油松天然林宾施修枝、带状采伐、不同强度间伐等几种抚育方式研究了油松天然更新幼苗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修枝对更新幼树的高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适当宽度的带状采伐对更新幼树的高生长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弱度、中度、强度间伐后更新幼树株数均大于对照,且以中度间伐为最好,强度间伐次之。  相似文献   

4.
对油松近、成熟林进行大强度择伐,为保留母树结实创造条件,保留株数600-900株,/hm2为宜。依靠天然下种辅以人工更新,形成复层异龄林,既能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又能培育后备资源,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朝阳地区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主要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准地调查方法对朝阳地区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进行了研究,将其归纳为疏林林下更新、林缘更新、侵蚀沟更新、林隙更新和动物传播种子更新5种类型。不同坡向疏林地油松天然更新幼树株数差异明显;侵蚀沟内油松天然更新明显优于正常坡面;阴坡林隙更新良好,阳坡林隙基本不能进行天然更新;油松林缘更新幼树主要分布于距林缘20 m以内;动物传播种子天然更新多以散生天然油松幼树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6.
朝阳地区油松天然更新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采用数量化理论I方法,对影响朝阳半干旱地区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主导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立地因子中影响油松幼树株数的顺序:坡向>坡位>土层厚度>郁闭度;影响油松幼树生长的顺序:坡向>坡位>郁闭度>土层厚度。油松天然更新由好到差的坡向顺序: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土层越厚,天然更新效果也越好;郁闭度中等(0.3~0.6)的林分,从更新数量、均匀程度及更新幼树的生长状况来看,都比较好,郁闭度过大或过小对油松天然更新都有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森林经营区不同海拔高度油松天然更新及生长情况,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对油松天然更新和胸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油松天然更新能力强弱依次为951~1 150m750~950m1 151~1 350m1 351~1 550m1 551m以上;而不同海拔高度对天然更新油松的胸径平均年生长量的影响为,0~60a油松在海拔951~1 350m时胸径生长最快,而在750~950m和1 551m以上的海拔区间生长较慢,61~90a油松在7 50~1 550m的海拔高度,胸径平均生长量没有差异,而在1 551m以上,生长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北票市塔山林场场部位于台吉镇,总经营面积1791.3 hm^2,森林覆盖率72.0%。有林地中,油松面积328.9 hm^2。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油松,进行天然更新,是加速油松成林的有效措施。更新之前,做好调查工作,更有利于更新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油松天然更新的数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对燕山东段封山育林区油松天然更新与林分结构因子、立地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油松天然更新的主要因子是林分蓄积量、坡向、坡位、灌木层盖度、林分郁闭度,其他因子的影响较小。文中还对主要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为开展油松大然更新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孟家岗林场40年生樟子松母树林不同密度疏伐处理后14个主要性状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疏伐处理对樟子松母树多个性状造成了显著影响,而且不同性状之间存在极为复杂的相关性;利用聚类分析和主分量分析法将存在显著差异性和相关性的8个性状分成3类,分别代表了生长、树冠和结实性状;通过这3类性状在各主成分上得分值的加权和比较表明,孟家岗林场40年生樟子松母树林疏伐抚育最佳密度是150株·hm-2。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国有林场 13 年生杉木与闽粤栲 Castanopsis fissa 人工混交林开展抚育 间伐措施后的闽粤栲天然更新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抚育间伐后不同保留密度对闽粤栲天然更新幼苗的影响。 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后不同保留密度对闽粤栲天然更新幼苗数量及苗高生长具有显著影响;A(900 株 /hm2)、 B(1 200 株 /hm2)、C(1 500 株 /hm2 )3 种不同林分保留密度间伐处理的闽粤栲天然更新幼苗数量及苗高均与 对照区具有极显著差异;B 处理林分保留密度 1 200 株 / hm2 的幼苗数量最多,闽粤栲幼苗数量从多到少 分别是 B > A > C >对照 (1 875 株 /hm2);A 处理林分保留密度 900 株 / hm2 的幼苗苗高最高 , 闽粤栲幼 苗苗高从高到低分别是 A(900 株 /hm2 ) > B(1 200 株 /hm2 ) > C(1 500 株 /hm2 ) >对照。间伐后林地地表清 理对闽粤栲林下天然更新幼苗数量具有较大影响,有进行地表清理的闽粤栲幼苗数量比未进行清理的明 显更多。幼苗数量与母树的距离成反比,距离母树越近,幼苗数量越多。  相似文献   

12.
以嘉氏羊蹄甲(Bauhinia galpinii)种子为材料,开展了不同浸种催芽处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不浸种处理,3 个浸种处理明显提高嘉氏羊蹄甲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平均苗高也明显高于不浸种组,其中,温水(60 ℃ ) 浸种6 h 组嘉氏羊蹄甲种子发芽率最高,达74.7%,苗高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13.
谈郁闭度对沙松天然更新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0多年生沙松人工林在不同的郁闭度条件下天然更新的调查,分析了郁闭度与更新幼苗的密度、高生长、径生长的关系及利用天然更新苗更新造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人工林在保护香港自然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但绝大多数人工林为纯林,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人工林的改造对于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提升人工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选取20 a 生的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林和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林进行间伐套种处理,套种密度为1665株/hm2;以不间伐林分为对照,比较间伐套种后林分的物种多样性及套种树种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间伐+套种3 a后,与未间伐林分相比,尾叶桉间伐林分植物的科、属和种数分别增加了78.6%、116.7%和100%,马占相思间伐林分相反。DCA 分析结果显示,群落中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主要聚集在尾叶桉间伐林分,马占相思未间伐林分物种数次之。与未间伐相比,间伐+套种措施显著提高了尾叶桉林乔木层 Shannon-Wiener 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及草本层的丰富度和 Shannon-Wiener 指数(P <0.05);但马占相思间伐+套种林分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 Shannon-Wiener 指数均显著低于未间伐林分(P <0.05);物种多样性指标总体表现为尾叶桉间伐林>未间伐林,马占相思未间伐林>间伐林。套种树种在尾叶桉和马占相思林分中的早期生长表现良好,树种间生长量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栓皮栎是我国温带落叶阔叶林代表树种之一,是河南省山区典型地带性树种和主要造林树种.间伐作为一个重要的森林经营措施,研究其对林下更新的影响,可为改善栓皮栎人工林林分结构,维持林下物种多样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措施提供支撑.对间伐3 a后栓皮栎人工林林下幼苗更新物种及更新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间伐后林地内幼苗种类和...  相似文献   

16.
抚育间伐措施对天然林的影响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抚育间伐对森林生长的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对林分生产力及其林分因子、林下植被及灌木、林下土壤和天然更新的影响等方面。作者对国内外学者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简单介绍了抚育间伐对森林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Thinnings using cut-to-length or whole-tree harvesting systems followed by underburning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effects on seedling and sapling demography in a pure, uneven-aged Jeffrey pine (Pinus jeffreyi Grev. & Balf.) stand containing a minor component of California white fir (Abies concolor var. lowiana [Gord.] Lemm.). Depression of seedling counts due to forest floor disturbance associated with thinning was followed by a recovery largely confined to Jeffrey pine in the whole-tree treatment where final seedling counts exceeded those found initially. The postburn substrate was more favorable for establishment of Jeffrey pine than white fir seedlings, and the largest increase in seedling counts between the initial and final inventories occurred in the burned portion of the whole-tree treatment. Live sapling losses from thinning were greatest in the cut-to-length treatment, while underburning induced complete sapling mortality. Absent treatment, several stand and site variables influenced seedling and sapling abundance, prominent among them a propensity for mahala mat (Ceanothus prostratus Benth.) to elevate counts of white fir within both size classes. These results provide land managers insight into the impacts of six combinations of thinning and burning treatment on natural regeneration in eastern Sierra Nevada Jeffrey pine and similar dry site forest types.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福建省永春大荣国有林场16年生福建柏人工林进行间伐强度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强度间伐对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效应最佳,弱度间伐后的蓄积量最大;不同间伐强度对树高生长、单位面积蓄积量及林分总收获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间伐的密度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20年生马尾松间伐密度试验林的10年观测资料,分析不同间伐保存密度对林分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间伐保存密度(1200,2000,2800和3400株·hm-2)对林分生长、林分结构及材种规格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林分胸径、单株材积、冠幅、冠高比随密度增大而减小,高径比、自然稀疏强度随密度增大而增大,密度对树高生长无显著影响;不同密度的林分蓄积量与出材量随林龄增长而差异变小;随着密度增大,小径阶株数率及小径材出材量所占的比例增大,而大径阶株数率与大径材出材量减少。综合效益核算、材种出材量及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规律,马尾松人工林进入中龄林期后培育纤维材与中小径材保存密度控制在B~D(约2000~3400株·hm-2)并在15~17年生时采伐效益较好,培育大、中径材林分保存在A~B(约1200~2000株·hm-2)间的密度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在乌依岭林业局阿廷河林场进行天然榛子密度疏伐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疏伐间差异显著。高密度7~9株/m2与中密度4~6株/m2、低密度1~3株/m2差异极显著,中密度4~6/m2与低密度1~3/m2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