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伴随着茶园种植年限和种植面积的增加,茶园土壤酸化问题已成为土壤环境质量领域的研究热点。适宜茶树生长的土壤pH范围为4.0~6.5,过低的pH环境会抑制茶树的生长代谢,影响土壤肥力,降低茶叶产量及品质,严重威胁茶园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茶园土壤酸化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我国茶园土壤酸化的现状、原因及治理修复措施,并展望了茶园土壤酸化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种质和土壤水肥与茶叶品质的若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茶叶种植面积、茶叶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而茶叶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创汇居世界第四位。导致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茶叶品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原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茶叶产品日趋多样化,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竞争的焦点就是品质。茶叶种质和土壤水肥条件可以说是茶叶品质的基本影响因素,因此优选茶叶种质和改善水肥条件是提高茶叶品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张琳 《福建茶叶》2022,(3):38-40
我国福建武夷山盛产茶叶,现如今已形成专业、系统茶产品线,武夷山茶叶之所以能在市场中占据鳌头,主要源自茶叶的好品质、好味道、好色泽,而这些都与地理因素密切相关.目前武夷山随处可见茶叶种植基地,茶叶作为农产品对生长种植环境要求极高,要想彻底提高茶叶种植品质就必须考虑周围一切地理因素.本文便以此展开研究,探讨武夷山茶叶地理环...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茶园茭白叶覆盖及不同种类肥料相配合的效果,对土壤理化性质、茶叶的产量和产值、茶叶品质等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6种处理方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微生物菌肥配合茭白叶覆盖能改善土壤板结,提高土壤N元素和有机质,以及茶园产量与产值,并能降低茶叶中的酚氨比、提升茶叶品质。为茭白叶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茶叶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具有的功效和价值,深受国内外人们的青睐。茶叶生长情况和茶叶品质除了与种植技术和生长环境有关外,还与种植过程中肥料的有效运用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本文对茶叶种植过程中螯合态叶面肥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旨在提高茶叶品质,满足国内外人们对茶叶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6.
乌龙茶是我国特种茶类之一。它经过复杂而精湛的工艺处理,能制成香高味醇的极品。而形成乌龙茶独特品质风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目前,在尚不能完全地、人为地控制茶叶品质的情况下,其品质优劣受地域、气候、品种、采制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提高乌龙茶品质带来了困难。鉴此,如何发展和开发优高茶叶,是我市当前茶叶生产的首要问题。笔者就对此试行分析,供同仁参考。一、土、肥、水、耕管问题:茶树是常绿多年生植物,对土、肥、水要求很高,耕作管理也是很精细的。1.土壤:闽北优质茶叶土壤要求是灰棕壤,土质疏松,有半风化砂砾石…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早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开始种植茶叶了。在中国的农业发展史中,茶叶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中国的农业发展模式一直都是讲究精耕细作的,通过对改良土壤,改进种植方法等各种措施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茶叶的生长过程中,对土壤的肥力要求十分高,因此茶农经常通过增施有机肥的方法提高土壤肥力,改良茶树生长的土壤环境,以此来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论证镉污染土壤种植茶树的安全性与可行性,通过盆钵茶园试验研究了湖南9个主栽茶树品种在不同镉含量土壤中对镉的吸收积累特性和茶汤中镉元素的浸出率。结果表明,在pH值4.1的土壤中,通过根系吸收的镉元素从根系到主干,再到侧枝枝干和茶树叶片的转运过程中,各器官的镉含量依次递减,茶树嫩芽(叶)中镉的富集系数仅0.13~0.24;茶树种植在土壤镉含量低于3.0 mg/kg的土壤中,茶叶没有出现镉超标现象;镉元素在茶汤中的平均浸出率为9.87%,利用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模型对茶叶和茶汤中的镉含量进行风险评估,表明供试茶叶样品中的镉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相似文献   

9.
生态条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茶树生长环境的生态条件与茶叶品质的关系,探析了土壤、湿度、温度、海拔高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不同生态条件对茶叶品质(包括茶叶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可溶性糖等)的影响,提出了二氧化碳浓度和氮、磷、钾肥合理配施及快速经济检测是未来生态环境对茶叶品质影响的重点研究方向,为生态茶园建设和绿色食品茶叶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献摘要     
茶树常规、有机和生物动力农业种植方式的比较比较了不同种植模式对茶园土壤性质及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为期3年的修剪周期内完成的试验清楚地表明,有机和生物动力农业种植方式获得的茶叶总产量显著低于常规农业种植方式,减产幅度达23%~37%,其中有机农业种植方式减产幅度最大,其次为生物动力农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土壤是茶园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茶园土壤的理化、生物性质与茶树生长、茶叶产量及品质密切相关。幼龄茶园,特别是种植初期,茶园土壤大量裸露,土壤水分、养分无效消耗,水土严重流失,对土壤性质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急需采取相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的茶叶种植劳动中引入数学优化模型的概念,有助于实现茶叶种植、加工过程的可视化标准衡量与掌控。文章从数学知识与茶叶产业化种植结合的角度入手,阐述了常见的数学优化模型,以及茶叶种植和加工过程中数学优化模型的用武之地。重点对茶叶品质估算误差结果进行了对比和优化。最后,从实际茶叶种植加工过程出发,模拟演示建立茶叶品质估算误差的数学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3.
潘军  裘凌沧 《中国茶叶》1990,12(4):30-31
无机元素与茶树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乃至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关系密切,近年来,对茶叶中无机元素含量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竹尾忠一(1980)测定了日本和国外一些茶叶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指出各元素之间及其与茶叶滋味、品质评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戴寰  相似文献   

14.
鄂东(北)茶园土壤物理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学玉  张继铭  江洪  杨利  余昭齐 《茶叶》2004,30(3):150-152
采用土壤调查的方法,分析了鄂东(北)茶园土壤硬度、土壤耕层厚度、土壤容重及土壤三相(固相、液相、气相)容积比等物理性状,探讨了土壤物理环境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土壤条件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土壤是茶树生长的基础,土壤条件的好坏对茶叶品质影响很大,本文旨在通过对土壤若干性质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简要综述,为选择合适的植茶土壤,改进茶园管理,提高茶叶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元谋干热河谷雨养型酸角对三种燥红土壤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元谋干热河谷旱坡地典型三种燥红土(普通燥红土,黄粉沙质燥红,变性燥红土)土壤的理化性状在三种土壤上种植的同龄,同品种酸角在同管理水平的条件下,其生长,产量,果实品质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普通燥红土质酸角生长量,产量,品质表现最好,黄粉沙质燥红土次之,变性燥红土最差,并通过对三种燥红土质退化程度分析研究,提出土壤侵蚀的退化酸角园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茶叶品质与环境地质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以暖  王凯荣 《茶叶》1995,21(2):5-7,48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湖南省茶叶产区环境地质条件与茶叶品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影响茶叶品质的生化物质和营养元素含量与茶区土壤及其母岩的性质有密切关系,优质名茶大多产于磷和硫矿资料相对丰富,地质构造以志留系至前震呈系地层为主,土壤主要是石质或砂质红(黄)壤的地区,因此在进行茶园规划和施肥管理中应该充分考虑环境地质条件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丽水茶园土壤肥力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检测丽水市名茶及普通茶相应茶园土壤养分指标、茶叶品质指标,并运用dps3.0软件,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秋茶品质最关键的土壤养分指标是速效氮含量,它与5个茶叶品质指标存在相关性;其次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它与茶叶中的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和酚氨比呈线性相关。春茶品质主要受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丽水市土壤速效氮和有机质含量较高,这是该地区茶叶具有较高品质的主要原因。应保持有机肥、氮肥适量施用,配施钾磷肥,促进茶叶产量及品质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麻栗坡县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茶叶,但茶叶品质良莠不齐,茶企种植和加工的茶叶与国家标准化生产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作者根据麻栗坡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综述了茶叶品质的制约因素,并对如何提升麻栗坡茶叶品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当地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施硅对川西蒙山茶叶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素是一种可以改善农作物品质的有益元素。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硅肥的两种施用方法(土壤施用和叶面喷施)及其不同施用量对川西蒙山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对茶叶品质具有显著影响,土壤施硅可使茶叶中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38.66%和16.98%,而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分别降低15.28%和20.24%;叶面施硅则可使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33.47%和28.96%,而茶多酚和可溶性糖含量则分别降低12.39%和13.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