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通过分析地方特色茶叶资源的发展优势及机遇,探讨了"茶叶旅游"业态创新、培育"茶旅小镇"的发展路径,本研究期望为我国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水稻两段栽培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以及信阳市浉河区推广水稻两段栽培技术在减肥控氮、节本增效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效和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3.
浉河区茶产业发展主要经验和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浉河区概况信阳市浉河区位于河南南部、大别山北麓,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称,因淮河支流浉河穿越全境而得名。浉河区辖8个办事处、8个乡(镇),总人口62万人。全区总面积15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5万亩,山林面积165万亩。浉河区古老而又年轻,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这里曾是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解放后又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设立的城市,1998年在原县级信阳市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浉河区是信阳市的中心城区,是全市政治、  相似文献   

4.
敖存  龚淑英 《茶叶》2009,35(4):224-226,230
信阳毛尖作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驰名中外。信阳毛尖茶产业的发展,对于绿茶产业乃至整个茶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了信阳毛尖茶的发展,本文在对信阳市浉河区茶农、茶企等的状况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调查的基础上,对信阳市浉河区的茶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一带一路"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西南东南区域的茶马古道为背景,海南体育旅游产业为基础,海南体育旅游小镇的发展为核心,通过对体育旅游小镇的影响因素分析,总结出海南发展体育旅游小镇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从而为建设海南体育旅游小镇模式提供有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全面实施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建设现代特色小镇,不仅有效统筹城乡建设与发展,同时也是消除区域发展差异与不均衡的全新开发思维。当然,特色小镇建设机制更是当前全面贯彻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本文拟从茶文化的绿色理念认知入手,结合河北省特色小镇建设的具体背景,通过分析京津冀产业协同的背景及特点内涵,进而具体分析结合茶文化绿色理念构建河北省特色小镇与京津冀产业协同互生机制。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讯     
《中国茶叶》2010,32(5)
刘文新当选全国劳模五一前夕,在2010年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河南信阳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文新当选全国劳模。1972年出生的刘文新,高中毕业后返乡务农,在信阳市北大荒的肖王乡到距离老家80公里外的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乡种植茶叶。从1990年开办第一家茶叶店开  相似文献   

8.
特色小镇的提出,是对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状态"最成熟的认知,而如何做好这一类小镇的经营建设与发展运营,我们应该清楚其中所有具体融入和表达的不仅仅是丰富元素的"综合体",更是以社会大众审美理念为前提铺垫的美学创作。本文拟从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背景和要求认知切入,通过分析茶文化元素的具体内涵,从而探究当前我国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茶文化的具体应用思路,并且尝试性提出我国特色小镇景观设计中应用茶文化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政策引导与经济发展趋势下,我国广泛开展现代体育休闲小镇建设,休闲体育小镇已然成为热点。现代体育休闲小镇建设引入茶艺活动文化是必要的,这不仅可以打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休闲体育小镇,丰富小镇文化,还能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从现代体育休闲小镇的内涵与建设背景入手,基于休闲体育小镇与茶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对在休闲体育小镇建设中融入茶艺活动文化的思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全域旅游提出后,被作为了我国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导。重点通过旅游目的地建设和运作,着力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信阳市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产地,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茶观景。通过对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现象进行总结归纳,现状描述,结合全域旅游视角,提出了加强政府规划引领,推动信阳市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区域旅游资源,推动信阳市茶旅有机融合发展;激活社会资本,讲好信阳茶故事,做好茶文章,实现共建共享;加大媒体推介力度;加强信阳市茶旅相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按照企业主体、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业融合原则,在全省建设一批聚焦七大产业,兼顾茶叶、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是省委、省政府在新常态下作出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两美"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浙江有许多有特色的区块,要把这些区块的特色文化、特色产业集聚起来。特色小镇是聚合资源、提升特色产业的  相似文献   

12.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的会展业正在经历发展转型阶段,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对南京空港会展小镇建设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并借鉴某些发达特色小镇的经验形成一定的思路和新模式,结合南京会展小镇自身特点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茶文化特色小镇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多个地区结合茶产业积极打造产业创新升级的茶文化特色小镇。研究旨在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小镇茶基础条件、茶产业竞争力、综合效益方面出发,选取了21个评价指标,探讨茶文化特色小镇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典型的茶文化特色小镇赣南虔心茶文化小镇进行评价体系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了小镇建设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为小镇发展的侧重点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特色小镇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整合区域资源的重要载体。四平特色小镇的建设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面临着可容性差、缺乏专业旅游服务性人才、景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增强可进入性、培养高级专业性人才、重视基建并融入四平市特色文化要素,同时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进一步推进四平市特色小镇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河南浉河区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茶产业方兴未艾。全区境内生态环境优越,种茶条件得天独厚,是全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是新派红茶——"信阳红"的发源地。区以茶为名,民以茶为富,茶产业是浉河区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也是农村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和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背景和养生茶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困境,进而分别从打造茶业人才队伍、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地区合作、积极开发茶文化艺术品、拓宽推广路径、加大古茶树保护几个方面分析养生茶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路径,旨在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结合本地特色,着力打造资源节约、生态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专项旅游模式,切实带动城...  相似文献   

17.
结合茶艺活动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色彩看,完善而系统化的开发体系,将为其全面推动特色小镇建设注入强大动力。结合茶艺活动文化的资源要素应用和价值挖掘,从而构建极具竞争力和应用优势的产业体系。本文拟从现代特色小镇的时代背景和特点内涵认知入手,结合茶艺活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色彩,通过对茶艺文化的应用价值进行合理理解,从而分析现代特色小镇建设活动中,茶艺活动文化的合理融入体系。  相似文献   

18.
大田县立足高山生态资源和茶产业发展优势,持续推进茶旅融合发展,成功创建涉茶4A景区1个、3A景区2个,有力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对于增加茶农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大田县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及现状,针对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现处于初级阶段、产品特色不足、发展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从增强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统筹茶园景区建设、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强化知名品牌塑造、加快品牌宣传推广6方面提出发展措施,以期为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客观来看,如果我们想要做好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其需要的不仅仅是具体优化该产业内容,同时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能够将合适的文化元素和价值内涵应用其中,其必然能够实现整个旅游产品开发建设的最佳效果。本文拟从广西三江县民俗旅游开发中侗族特色茶具设计的背景认知入手,结合侗族特色茶具设计的设计诉求分析,从而探究基于三江民俗旅游开发活动做好侗族特色茶具设计活动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丁晓晨  徐平  陈萍 《茶叶》2019,45(1):24-27
本文以中国茶主题特色小镇发展概况为出发点,运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整理茶主题特色小镇现有案例,从中总结出茶镇发展成茶主题特色小镇的共性,通过SWOT分析法,探究茶主题特色小镇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