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福建茶叶》2008,31(Z1)
阑红工夫是政和工夫茶、坦洋工夫茶积白琳工夫茶的统称 1.坦洋工夫 [茶产地] 主产福安、柘荣、寿宁、周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范围.境跨七、八个县,目前福安为主要的产区.  相似文献   

2.
正为保护坦洋工夫品牌的原生品质不变,在做好茶园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提升茶叶原料的不变异,保证坦洋工夫茶的原汁原味,不断加强茶树良种的管理,打造品牌,有利促进茶叶发展。坦洋菜茶是坦洋工夫当家品种,但在长期的生产中,由于农户对种质鉴别力不高,对茶树品种纯度重视不够,造成菜茶品种混杂、纯度不高、所产茶叶芽头不一,茶叶产量、外形等极大影响质量。随着坦洋工夫的不断发展,种植坦洋工夫菜  相似文献   

3.
《茶世界》2012,(2)
正近日,在福建省标准化与认证认可协公布的19家"2011年福建省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与实验室管理先进单位"中,福安坦洋工夫茶企新坦洋茶业集团榜上有名,获此殊荣。福安市坦洋工夫标准化战略和认证  相似文献   

4.
坦洋工夫初制加工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咸丰元年(1851年),坦洋工夫首创于福安市坦洋村而得名,以其圆紧乌润、清鲜甜和、桂圆香气的特有品质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而闻名海内外,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并成为英国王室特供茶。近年来,福安市为了挖掘坦洋工夫深厚的文化底蕴,促进茶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打造“坦洋工夫”品牌的政策措施,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注册“中国证明商标”,被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确认为“中国申奥第一茶”,  相似文献   

5.
2011年10月,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了《地理标志产品——坦洋工夫(GB/T247 10-2009)》国家标准获2011年福建省标准贡献奖一等奖。这也是闽东首个获一等奖的标准。在此之前,坦洋工夫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和福建名茶等荣誉称号。"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还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省...  相似文献   

6.
政和工夫红茶,为福建省三大(政和、坦洋、自琳)工夫红茶之一,产于以政和县为主产区的福建北部,是福建红:茶中最具高山茶品质特征的一种条型茶。政和工夫主要采用政和大白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精制和拼配等。工序加工制成。其外形条索紧结肥壮多毫,色泽黑褐油润,叶底肥壮。汤色红艳而明亮,香气高而鲜甜,滋味浓厚,是闽红三:大工夫茶中的上品。百年的政和工夫,凭借其独特的品质蜚声海内外。产品远销俄、美、英、法、伊朗、科威特等国家。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在涉茶文章上,"工"、"功"二字混用的情况很普遍,不管是搜索引擎上的信息释义,还是已发表的文章,经常看到"功夫茶",而非"工夫茶"。"工夫茶"似乎因为人们的使用习惯使然而被忽视甚至误解。郑启五的《把盏话茶》一书中有一篇《"工夫茶"与"功夫茶"》的文章,他在文中表示"由此我以为,眼下大行其道的闽台茶艺及大同小异韵味相通古风犹存的潮汕茶艺还是统一热用‘功夫茶'弃用‘工夫茶'的好,这是茶文化与时俱进的需要,也是中国茶艺发展的需要。因为至少在字面上看起来‘功夫茶'更妙更爽更俱韵味儿,而‘工夫茶'则  相似文献   

8.
张燕 《福建茶叶》2010,(8):32-33
<正>福安市社口镇的坦洋村是一个非常秀美的地方,俗话说"好山好水出好茶",对坦洋来说,最具吸引力的是茶叶,茶叶也见证了坦洋村经济的繁荣与衰败。早在明洪武四年(1371年)坦洋村民胡成德就选育了"坦洋菜茶"品种。清咸丰元年(1851年)由坦洋村的胡福四创制的坦洋工夫红茶,其原料就是用坦洋菜茶的一芽二、三叶。由于这个茶种系灌木,分枝密集,枝壮叶茂,叶质软嫩,耐寒、耐旱、抗脊,适制红、绿、白、  相似文献   

9.
倪晓波 《福建茶叶》2023,(4):196-198
本文从基本特征着手重新定义中国工夫茶,把被称为工夫茶“活化石”的潮州工夫茶与《茶经》茶艺文化对比,从器、艺、茶、品四个方面溯源,指出中国工夫茶起源于唐代陆羽《茶经》,并且分析了工夫茶的演变历程,探析工夫茶文化,总结出的中国工夫茶茶道精神。  相似文献   

10.
正福安是中国茶叶之乡、历史名茶坦洋工夫的原产地。2006年福安市恢复坦洋工夫品牌建设以来,成绩斐然。然而,近年来,全国红茶发展迅猛,给坦洋工夫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挑战也更激烈。为进一步提升坦洋工夫品牌的影响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我们必须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坦洋工夫品牌的转型升级。1坦洋工夫品牌建设成效显著2011年坦洋工夫经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课题小组评估价值19.5亿元,为国内最具经营力品  相似文献   

11.
闽红工夫,精制工艺呈现完整芽叶,风格多变姿态万千闽红工夫茶是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三种红茶的统称,均产于福建的八闽山水之间。三者虽都属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闽东是我省重要的茶区,本区产茶历史悠久,名茶荟萃,我省著名的三大工夫茶(坦洋工夫、政和工夫和白琳工夫)就生产于所区。此外本区茶园平均单产亦高于本省  相似文献   

13.
福安是中国茶叶之乡、历史名茶坦洋工夫的原产地。2006年福安市恢复坦洋工夫品牌建设以来,成绩斐然。然而,近年来,全国红茶发展迅猛,给坦洋工夫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挑战也在加剧。为进一步提升坦洋工夫品牌的影响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必须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坦洋工夫品牌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主要研究了福安市的"坦洋工夫"红茶生产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困难问题,并指出推进茶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区域公用品牌推广、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福安红茶高质量生产加工,挖掘发扬传统茶文化,打造三茶融合发展以实现区域公用品牌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潮州工夫茶作为一种特有的传统饮茶习俗,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但同时潮州工夫茶在品牌塑造和推广上也存在一些瓶颈.在互联网经济时代背景下,潮州工夫茶品牌塑造与互联网经济相互融合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潮州工夫茶进行产业分析,找出潮州工夫茶品牌塑造的现存问题与瓶颈,结合互联网时代契机,积极为潮州工夫茶品牌的建...  相似文献   

16.
湖红毛茶通过精制加工,产生2~6级工夫茶及碎、片、末三个花色的轧制茶。其中工夫茶比例的高低与经济效益有着密切关系。如洞口县茶厂,1988年工夫茶比例达75.18%,比1987年的67.94%提高7.24%。1988年工夫茶每50公斤均价为582.90元,轧制茶(碎、片、末)每50公斤均价为  相似文献   

17.
“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俞蛟的《梦厂杂著·工夫茶》是最早记载“工夫茶”的史料,其开宗明义,指出工夫茶的烹治之法秉承自唐代陆羽《茶经》,这也便是工夫茶的发端.而潮油地区的饮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潮州八贤之一的张夔,是政和七年(1117年)进士,他的《和徐璋送举人韵》诗中有句:“燕阑欢伯呼酪奴,峦旌凤吹光寒儒”.酪奴是茶的别称,这句诗描述了酒宴之后进茶助兴的情景.  相似文献   

18.
采用荒野坦洋菜茶原料制作的坦洋工夫红茶具有滋味醇厚、老枞韵味浓郁的特色.本文通过对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制茶关键工艺参数系统研究及经验总结,探索荒野坦洋菜茶为原料加工高品质坦洋工夫红茶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一、前 言 中国工夫茶流行于潮汕、台湾、闽南和武夷山等地区。其中以潮州工夫茶(也称潮汕工夫茶)最具特色,堪称中国茶道的“活化石”。据《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卷十二》载:“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府功夫茶为最。”潮州位于韩江下游,气候炎热。潮州人饮茶量之大,烹茗技法之精,久负盛名。 翁辉东在其《潮州茶经──工夫茶》中认为,潮州工夫茶从择茶到冲泡全过程“求精、求工”,由此体味工夫茶的“味之腴,食秀美,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物,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的“三昧”境界。潮州工夫茶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坦洋茶场是一个以生产"坦洋工夫"红茶为主的国有农垦企业,是省外贸出口定点厂家.据传,清道光至咸丰年间,乡人胡志深入细致自崇安引进乌茶制法,坦洋制茶通称乌茶,萎凋后足揉,在阳光下晒干.清末民初,仅坦洋一条街就有三十六家茶行,年产干茶二、三万箱,畅销荷、英、俄、日及东南亚.以"源记"茶行产的"春馨""金丽"、"莲馨"最为著名.解放后党和政府为恢复"坦洋工夫"红茶,于一九六三年在福安社口创办了国营坦洋茶场.几十年来茶场在重视发展新高标准茶园的同时,积极挖掘工夫红茶的传统制法工艺,并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以当地小叶种"坦洋菜茶"为主要原料,经精工细制而成.外形条索紧结匀整,色泽乌黑油润有光,内质汤色鲜艳,呈深金黄色,香气鲜纯,滋味鲜醇浓厚甜和,叶底鲜红明亮而驰名中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