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区生态经济茶园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木兰  朱启忠 《茶叶》1996,22(4):8-11
本文系“思茅山区经济与生态综合开发研究课题”的部分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探讨了以无性系茶树良种为基础建立的生态经济茶园,开发良种生态名优茶,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益发展茶叶生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发展茶叶生产,必须讲求经济效果。即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尽可能多的鲜叶产品。因此,茶叶生产的技术措施,都应该通过技术经济效果的鉴定。 丰产茶园此一般生产茶园投放了此较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从经济上对其经营成果的  相似文献   

3.
1984年,由子市场需求变化,茶叶滞销,有的甚至毁茶,改种其他作物。但近年来销售情况好转,价格回升,使不少茶农措手不及。怎样才能适应这种新的情况呢?建德县乾潭村集体茶园的经营方式,值得我们借鉴。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把茶园作为重点来抓。采取专业队承包经营方式,走产、供、销综合经营的路子。自1980  相似文献   

4.
茶园生产技术经济研究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园生产技术经济研究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中的一个研究领域,它既有农业共性的一面,又有茶叶个性的特色。笔者探讨了茶园生产技术经济的研究方法,认为研究资料的收集以调查法为主,并注意对史料的收集和利用;茶园生产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由衡量指标、分析指标和目的指标组成,其中衡量指标的构成可简化为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成本生产率三组共9项具体指标。目的指标当前宜主要采用茶农年人均纯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茶叶生产领域中,如何提高经济效益,是我们发展茶叶生产所必须考虑的根本问题。科学地确定茶园的最佳经济年龄,对于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茶树是多年生植物,按其生长发育的特点,可分为四个生物学年龄期,即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幼年期的茶树生育旺盛,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迅速;成年期的茶树生育更加旺盛,茶叶的产量逐年增加而达到最高峰,随后,茶树的生殖生长,相对增强,营养生长相对减弱,茶叶产量逐年降低,树冠逐渐趋于衰老,进入衰老期。人们栽培茶  相似文献   

6.
7.
在社会大众生活消费理念日益成熟背景下,产业转型和资源要素整合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要内容。而在这一过程中,生态茶园中所具有的自然、人文元素内容,能够发展成为当前我们进行生态茶园环境发展建设的重要诉求。本文拟从生态茶园环境资源的内涵与特点认知入手,结合当前生态茶园旅游经济开发的背景认知,通过探究生态茶园环境与旅游经济之间的关系认知,从而探究生态茶园环境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机制认知。  相似文献   

8.
茶园产量的构成因素决定于单位面积提供的可采新梢总量、茶蓬的覆盖度和单位采摘面上生产枝的密度。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去发展生产,以达到节省投资、讲求实效虽是重要的,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去争取茶蓬的覆盖度和生产枝密度则是关键。茶树密植栽培技术在实践中获得的经济实惠就是比较明显的例子。现从生产经营的角度对密植茶园生产作一些经济分析。以贵州省湄潭茶场第八生产队为例,和早两年建队的第七生产队作比较。从时间上讲,两队相当,物料投放指标基本一致。不同点七队是宽幅双行种植,行间都比八队的宽2—3尺。八队是在不断总结茶园密植生产试验的基础上,于1974年投资垦殖建队的。该队地形起伏,坡度都在15°上下,为缓坡山丘,土壤为第四纪沉积物形成的黄壤,质地较粘重,酸度适中,宜于茶树生长。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们国家最璀璨的文化瑰宝之一,茶文化历史悠久,而且贴近我们的生活,影响深远。茶,在我们国家成为健康生活的流行趋势,人们热衷于种植茶叶、泡制茶叶、品味茶叶等,而种植茶叶的过程中,由于其规模的不断扩大,科学合理的茶园景观设计也应运而生。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自然环境和寓教于乐的追求,人们对茶园需求不仅局限于采摘茶叶,而是观光科普、互动娱乐的新型旅游形式,所以我们要调整茶园结构,合理规划设计,茶园由单一的生产基地功能,转变为游乐性丰富的观光园。茶园景观设计离不开园林设计相关内容,无论是在茶园的种植还是功能分区等方面,都需遵照景观设计相应的原则。本文拟从茶园的整体景观效果入手,结合景观设计及种植设计多方面因素,探索其具体有效的规划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10.
茶园土壤硫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勇 《中国茶叶》1992,(4):14-15
我国南方大面积红壤地区,存在土壤硫的渗漏、淋失问题,某些地区存在土壤硫素的缺乏。由于茶树本身的特异性,长期栽培下形成茶园微域环境,这种环境的产生是否影响到土壤的硫素状况,为此,笔者采集了浙、赣、皖、湘、滇、粤、桂、黔8省区的茶园土样,进行全硫及有效硫含最的分析,以揭示茶园土壤的硫素状况。  相似文献   

11.
茶,是我国传统特产,建国以来,茶叶生产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1983年全国产茶802万担,比1978年增加49.6%,增长速度之快、幅度之大都是空前的,充分显示出我国茶叶生产的巨大潜力。但剖析生产的情况,茶叶产量的增长,主要是依靠扩大种植面积得以实现,科学种茶和经营管理的水平并不高,从经济上分析,这种经营方式实际存在着经济效益很低,有的地区甚至是赔本的问题,因此有关的技术经济问题很值得我们重视、研究和探讨,下面就茶园施肥及茶叶采制方案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丑岩桦 《福建茶叶》2017,(12):290-291
客观而言,茶园作为一项综合化元素,作为整个茶文化体系传承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在茶园经营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茶园基础建设投入,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茶园环境艺术设计活动时,要注重认知当前整个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拟从当前茶园环境艺术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分析入手,结合环境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相应要求,从而探究茶文化元素在茶园环境艺术设计活动的具体实施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茶园使用采茶机的经济效果及其使用价值,给今后推广和普及机械化采茶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设置了机采茶园经济效益的研究课题。一、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水土对于茶树尤如对于一切作物一样,是最基本的因素,缺水将影响茶树生机,以至死亡。但是,不利的水又将造成水土流失,降低单产。因此,研究茶园水土保持是茶叶生产中最基本的环节,又是建立高产稳产茶园的重要条件。 茶园水土保持的研究工作涉及面很广,问题很复杂。我们从1962年着手研究,定区观察水土流失的基本因素和不同降雨量,不同农业措施,不同茶园类型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探讨  相似文献   

15.
茶园作为一种综合体,其重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有着浓厚的茶文化内涵和理念元素。本文拟从当前茶园景观设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入手,结合茶园景观设计活动的价值作用认知,通过融入茶文化元素的具体内涵,从而探究茶园景观设计活动的具体风格。  相似文献   

16.
江苏青山茶场茶园施肥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青 《茶叶通讯》2003,(2):28-30
运用边际分析法分析了江苏青山茶场10户茶园承包者1的1年施肥效益。结果表明茶园鲜叶产量随施用纯氮量增加呈上升——最高——下降趋势,其施肥效应处于报酬递减阶段,并根据施肥数学模型得出了获最高鲜叶产量的施纯氮量和经济最佳纯氮施用量。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当前茶园生态技术不断成熟的今天,使用各种技术、方法来对茶园病害现象进行管理和优化,就成为时代发展的根本性可能。因此,在当前茶叶生长过程中,要注重利用多种防治方法做好病害微生态控制。做好茶园病害微生物控制活动,将大大助力现代茶叶产业化发展。本文从当前茶园微生物研究状况分析入手,结合茶园病害微生态控制背景分析,通过探究茶园微生物与茶园病害微生态控制要求,从而具体探究茶园病害微生态控制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当前人们对环境艺术的理解与认知不断深化,如今无论是具体的设计技术,还是相关理念,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也为当前茶园环境艺术设计活动的具体实施,开启了全新的研究视角。结合大众的文化消费诉求看,茶园所呈现的生态人文美,更能够被大众所认可、接受。做好环境艺术设计,就成为诠释茶园多种价值的关键。本文从茶园的基础特征分析出发,结合茶园环境艺术设计活动的实施要求,从而研究茶园环境艺术设计活动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9.
大棚茶园效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徐乾治  汪伯连 《茶叶》1995,21(3):25-27
大棚茶园的春茶开采期比同品种的露天茶园提早17 ̄25天,明前茶瞳量比露地茶园增加1 ̄4倍,纯收入增加2.2倍,本文还分析了与效益相关的因子和论述了大棚茶园的管理措施及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0.
新垦茶园套种经济绿肥技术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随着茶叶经济效益的上升,我市新垦茶园迅速增加。新垦山地茶园土壤贫瘠,加上茶农为了追求短期效益,不注重茶园园地和护坡的防护,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危害很大,同时也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在新垦茶园套种经济绿肥可改善土壤性状,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的速效养分,稳定地温,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强茶树的抗逆性,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新垦茶园套种经济绿肥生态效益显著。1新垦茶园套种经济绿肥技术应用背景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地处武夷山脉南麓,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域,气候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