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客观的看,传统茶文化机制中所整体展现和诠释表达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思维,同时,更是基于我国具体社会发展状况的全面而深度认知,所以合理认知整个茶文化的精神的价值思维就至关重要。本文拟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施状况认知入手,结合传统茶文化的价值内涵分析,通过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施要求分析,从而探究融入传统茶文化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深远的茶文化历史。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中国价值观念的物质依托,中国各朝代文人墨客往往将茶文化融入文学作品之中,借茶抒情、以茶达意,传播价值导向,展现文化观念。大学语文教育作为培养人们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重要学科,承载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传承着民族文化之精髓,将意蕴深厚的茶文化引入大学语文教育之中,与大学语文教育诉求尤为契合,更是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必然之径。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高校中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欠佳,效果较差,主要原因就是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不丰富、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等。目前高校在不断的深化教学改革,也为体育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必须和人文教学相结合,而茶文化在我国已经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很好的作为一种人文教育资源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将茶文化和体育教学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人文道德、素质和品格进行培养和塑造。本文针对将茶文化应用到体育教学中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项臻 《福建茶叶》2021,(2):182-184
茶文化在我国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其中蕴含着我国许多优秀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我国很多优秀作品中都对茶文化进行了诠释和赞美.通过茶文化的学习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我国的茶文化精神内涵,从而实现对自己的熏陶.本文以大学语文教育为例,对茶文化融入到大学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对茶文化如何在大学教育中引入进行了...  相似文献   

5.
从古到今天,我国与日本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交往历史。但是,因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造成两国人们在语言表达中存在着过大的差距。茶文化起源于我国,从我国向其他国家传递,其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于导入日语教学传统文化更是发挥着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6.
谭凯天 《福建茶叶》2021,(7):163-164
从古至今,中国和日本民族文化交往历史源远流长.然而,因社会意识形态差异,导致两国人在语言表述中存有极大不同.茶文化源自于中国,并从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所传输,其蕴藏着深厚浓郁的文化内涵,对引入日语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对茶文化起源和茶文化思维含义进行解读,明确日语和日语文化导入的价值意蕴,分析高校日语教学中引入茶文化...  相似文献   

7.
武千钧 《福建茶叶》2021,(10):239-240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发生了变化,因此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也需要进行改变.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将其引入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不但可以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同时还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文章介绍了传统茶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联系;从丰富内容、创新方式和加强实践等方面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课堂引入茶...  相似文献   

8.
在本文中,笔者从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指出将茶文化思维引入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并阐述了如何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入茶文化思维,为提高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水平和推进我国茶文化的传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宋冀 《福建茶叶》2021,(8):165-16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校日语专业发展的越来越好,培养了许多日语优秀人才.但是就目前日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是讲解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日语语法,没有注重将日本历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鲜少提及日本文化,更少对日本具有代表性的茶文化有所涉及,这样导致日语教学课堂较为枯燥,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在日本文化中,...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茶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与之相关的传统茶文化也应运而生,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茶文化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财富,还有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即重要的精神教导价值。在高校教学内容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也被引入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不仅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更加丰富、灵活、有趣,也很好地继承和创新了中国传统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茶文化近几年来传播速度较快,在教育领域也很快蔓延开来,因此,我国的各大高校在进行英语教育时积极引入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将茶文化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与高校英语教育结合起来,对于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且通过对茶文化的深入研究来加强对于高校英语教育现有模式的创新和完善。而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英语在社会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学好英语已经成为社会上每个人的目标,基于这一现状,我国的各大高校必须要对于英语教育进行优化和完善,加强茶文化的融入力度,促使我国的高校英语教育在茶文化语境中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茶文化理念对于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的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当代,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越来越注重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建立,大学生的思政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将茶文化理念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相融合,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塑造完整的人格,不断推动大学生思政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周围 《福建茶叶》2021,(10):191-192
进入新时期,全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呈现上升趋势.高校是人才培养重要场所,肩负着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职责,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有效培养符合双创要求的创业人才.站在社会人才要求角度来看,人才除了要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以外,还应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三观,基于此,可以融入茶文化来达到培养目的.本文就围绕...  相似文献   

14.
面对目前高校英语教育的现状,通过引入茶文化来拓展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视野,则是弥补当前应用能力构建短板的有效补充。在尝试新事物时,需要思考茶文化与高校英语教育生态之间的融合问题。其教育模式可定位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组织模式、专题教学实现模式。最后的实施策略为:设计课前预习准备议题、基于合作学习整合资料、教师完成课堂教学铺垫、搭建学生专题讨论平台、教师精讲完成信息提炼。  相似文献   

15.
结合整个高校英语教学的实施情况和教学诉求等,我们看到引入茶文化资源,其不仅能够为我们创新教育体系提供基础,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融入茶文化理念,也能推动整个高校英语教育机制的全面发展与完善。本文拟从目前高校英语教学活动推进实施的具体诉求认知入手,通过分析茶文化体系的内涵及应用价值,结合高校英语教育的实施价值理解,通过融入高校英语教育活动中所包含的内涵,从而精准分析融入茶文化资源实施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具体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马利娜 《福建茶叶》2021,(11):140-141
就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实践的具体内容来看,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多样的文化元素融入,导致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效果不理想.完善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应当根据我国的文化特点与英语语言文化特点之间的相同性与差异性开展教学计划设计和实际教学活动.茶文化作为我国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共同拥有的文化元素,应当充分加以研究并应用到我国...  相似文献   

17.
想要实现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理想效果,就必须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方法和内涵进行有效的创新与完善,通过具体融入,结合文化理念知识的融入,从而实现整个英语教学活动改革的有效实施。本文拟从当前高校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入手,结合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认知,通过分析茶文化元素融入高校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价值,从而研究融入茶文化教学内涵开展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8.
茶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拓宽文化视野、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塑造良好性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将茶文化积极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之中,不仅能够促进茶文化的发扬与传承,还为体育教学改革起到示范性作用。本文在对茶文化和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茶文化与体育教学两者结合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从而尝试性提出具体的教学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9.
茶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我国重要的人文资源。在本篇中,笔者将从茶文化与高校体育教育的关系为切口,重点阐释茶文化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一门综合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目前在我国各高校教育体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将茶文化融入到高校英语课程当中并展开教学思路的创新,这能够把茶文化教育价值充分体现,不仅让英语课堂中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且对于培育大学生对中国茶文化的弘扬和对外传播而言有着重要意义。高校英语教师要正确对待茶文化教育理念,积极的创新英语教学内容和方式,把茶文化融合到课堂教学环境之中,这样就能生成一个隐性的英语“课堂思政”环境,从而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本文先阐述了高校英语教育引进茶文化的价值、茶文化和高校英语教育之间的联系、高校英语教育引进茶文化的着眼点以及茶文化在融入高校英语中的定位这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并对高校英语教育中引入茶文化的创新路径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