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马尾松毛虫是祁东县松林的主要针叶害虫,几乎每年都有发生,最高年份全县发生面积高达20万亩,成灾面积达13万亩。研究了对祁东县马尾松毛虫虫源地防治措施,探索了马尾松毛虫虫源地发生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全县马尾松毛虫的大面积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 松毛虫是青龙县松林的第一大害虫。多年来国家和集体虽然在防止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仍未能控制其大量发生,且为害面积逐年扩大、为害程度有逐年加重之势。在50年代全县仅零星发生,很少成灾;在60年代个别社队松林造成严重为害;到70年代全县大部发生。在隔河头、官场、草碾、牛心坨等公社都曾使万亩以上松林遭到毁灭。以后全县每年发生面积都在40万亩以上,成灾面积达20余万亩。从1971年至1980年全县防治松毛虫投资达二百多万元,因此防治松毛虫成了全县人民的一项严重负担。  相似文献   

3.
玉林市现有森林面积124万亩,其中马尾松纯林占87%,以中幼林为主,多分布于海拔200~300米的丘陵地带。过去松毛虫常常成灾,特别是70年代松毛虫灾害频繁,累计成灾面积少的年份21万亩,多的51万亩,而且虫口密度大,有虫株率高,松林被害严重。如小平山乡红光村,1978年因松毛虫成灾被毁了高产松脂样板林9500亩,损失林木  相似文献   

4.
连续施用白僵菌 长期控制松毛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西县松林面积130多万亩,占有林地面积70%。1965年至1981年17年间,松毛虫发生面积372万亩次,并4年-5年周期性爆发成灾,爆发期每年受灾面积40万-70多万亩,损失木材3万-12万立方米,连年防治连年成灾。1979年至1998年使用白僵菌防治,20年来未间继,共施放白僵菌三级菌粉和高孢粉30468千克。  相似文献   

5.
<正> 马尾松毛虫是我省广大丘陵低山地区的一种为害普遍而严重的森林害虫,发生面积由六十年代每年一、二百万亩发展到七十年代每年达六、七百万亩。遭受松毛虫为害的松林,轻则生长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成片死亡。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治松毛虫是林业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六十年代初以来,我省各地先后开展人工和飞机大面积喷洒农药的防治工作,尤其是七十年代以来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松毛虫,取得了显著效果,全省发虫面积近两年下  相似文献   

6.
李莉 《陕西林业》1998,(3):14-15
马尾松毛虫是近两年在我省汉中、安康等地区暴发成灾的森林害虫,仅1997年成灾面积就达60万亩。其幼虫蚕食针叶,且食量惊人,常使松林遭受到严重危害。若人体接触到松毛虫幼虫毒毛,还容易引起皮炎、关节肿痛等疾病,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998年起,我省已将马尾松毛虫列入工程治理方案中。积极保护和利用益鸟防治  相似文献   

7.
文登县共有林业用地42.8万亩。其中松林25.6万亩,占林地面积的53.8%。自五十年代以来,松毛虫不断蔓延成灾,1972—1976年,有15万亩松林受松毛虫危害枯死。为迅速消灭松毛虫灾,1973年在本县北海林场开始进行苏云金杆菌防治松毛虫小型试验。1974年在该场进行了较大面积的防治。 从1975年起在全县推广,当年防治面积达到75,400亩。可是,由于对该菌的适应性能认识不足,致使防治效果不好,杀虫率最高者只有70%左右,便暂时中止了全  相似文献   

8.
安庆市松林面积36万多公顷,占有林地的68.35%.20世纪70年代以来,松毛虫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明显增大,年发生面积达13.3万公顷,给国家、集体和林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生态环境和虫害灾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80年代初,全面推行了"加强测报,依靠科学,分区施策,分类治理,综合防治"的措施,经多年的实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地控制松毛虫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1988年全市松毛虫发生面积下降到1.24万公顷,占松林面积的3.45%,其中5条/株以上的面积仅占松林面积0.44%.1997年以来,除局部地区发生块状虫灾外,全市范围内已连续5年实现了有虫不成灾的效果.综合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敖汉旗有60多万亩油松纯林,分布在南部的低山丘陵地带。由于纯林集中连片,森林自控能力弱,70%的松林发生松毛虫,成灾面积达30多万亩,有虫株率85%,平均虫口130条/株。  相似文献   

10.
信阳是河南省马尾松林的主要分布区,面积三百万亩。马尾松毛虫在信阳每年发生两代,4-5年一个发生周期。去年越冬代暴发,全区发生98万亩,占松林面积的33%,最高株虫口千条左右,中等也有上百条,全区平均十条,株虫率为80.6%,最高的商城县为85%,达到防治标准(株均有虫五条以上)的松林达83万亩。  相似文献   

11.
一、概况我盟地处大兴安岭东南地区,有林面积1700万亩,每年病虫害发生面积80多万亩,83年防治面积11.43万亩,占发生面积的14.3%;其中生物防治面积为4.61万亩,占防治面积的40%。防治的虫种主要有落叶松毛虫、舞毒蛾、柳毒蛾、天幕毛虫、杨白剑舟  相似文献   

12.
松毛虫是我区松林的主要食叶害虫,每年全区发生面积达一百一十万亩,主要分布在赤峰市和哲盟南部山区的人工油松林中.为了有效地控制松毛虫的为害,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目的。继宁城县一肯中林场综合治理松毛虫试验获得成功之后,从1986年开始,在林业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在赤峰南部山区的五个旗(县、区)也推广了综合治理松毛虫的措施,并在实践中对治理方法进行了补充和探索.今年5月中旬.自治区森防站和赤峰市森防站组织检查组,对赤峰南部山区的喀喇沁旗、宁城县、敖汉旗的松毛虫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初步总结了他们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3.
9月 9日,湖南省松毛虫综合治理工程启动会议在长沙召开。会议部署了工程启动,讨论研究了工程实施的主要措施。葛汉栋厅长在会上作了重要指示,国家森防总站宋玉双副站长也到会进行了指导。   我省有松林面积 266 7万公顷,占全省有林面积的 30%,马尾松毛虫是其主要森林害虫。这次实施的治理工程时间跨度为 2000年到 2002年,工程区涉及全省 8个市 20个县 (市、区 ),松林面积 66 58万公顷,分湘中和湘南两大片。工程治理的主要目标是:遏制松毛虫严重发生的势头,工程实施期间,成灾面积比前五年年平数要下降 50%,比同期全省的…  相似文献   

14.
烟台市共有松林284.5万亩(其中赤松232.9万亩,黑松林51.6万亩),每年赤松毛虫发生面积在100万亩以上。根据辽宁省利用拟除虫菊酯毒笔防治松毛虫的经验,我们从1984年春,进行了防治试验,1985年即在全市进行了大面积推广。现将防治试验和推广应用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奈曼旗青龙山林场总经营面积11.3万亩,其中油松林9.6万亩。1974年我们这里松毛虫发生并逐步蔓延成灾,每年发生面积达4万多亩,已给我场油松林正常生长带来严重威胁.根据这种情况,我场从1986年建立了一支由13人组成的森防专业队伍,专门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特别是松毛虫的防治工作.通过近几年的防治,松毛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文山松毛虫(Dendroliums punctatuswenshanensis Tsai et Liu)是我州北部松林主要害虫之一,一年发生两代,每年成灾十余万亩。过去使用六六六、DDT防治,污染了环境,后来改用白僵菌、赤眼蜂防治,受环境因素影响,效果不稳定。为此,我们在1985年进行了灭幼脲Ⅲ号防治文山松毛虫试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在湿度大的情况下,发现害虫感染白僵菌死亡后,僵硬的虫尸可以保存三年以上,使林内长期保持病源,控制虫害大量发生.我县低庄区5万余亩松林,是常灾区,以往松毛虫大发生,总是动员大批劳力和药械治虫,防治工作非常被动.从1973年以来,是采取施放白僵菌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使全区5万亩松林生长良好,6年来控制了松毛虫灾.1975年春季  相似文献   

18.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与白僵病流行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围场县自1982年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以来,收到了明显的防治效果。据调查,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当年平均僵虫率达80%以上的有2万余亩松林,至今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单株平均有虫稳定地控制在5条左右,有虫但不成灾,造不成经济损失。主要是林分环境条件适宜。林间既有一定数量而造不成经济损失的松毛虫个体,又保留了一定数量的僵虫、僵蛹、遇到湿度大的年份,白僵菌孢子萌发再侵染新的寄主,导致了白僵病的流行,这对抑制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增长,持续控制危害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摸清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作用,我们于1989年对应用自僵菌防治松毛虫与白僵病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几年来,由于大面积营造人工油松纯林,加之综合治理差,致使丰宁县每年有近4万余亩林分被油松毛虫危害,成灾面积达2万余亩,有的林分5%的树木被其为害致死,给林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为了进行有效预测预报工作,以指导防治措施的落实,提高治虫的经济效益,1985年我们在丰宁县云雾山林场人工油松林内,对油松毛虫的携卵量进行了实际测算。采蛹的方法:分为受害轻的林分33%,中度受害林分33%,严重成灾林分33%。  相似文献   

20.
<正> 赤松毛虫、油松毛虫和落叶松毛虫在我省均有发生,以赤松毛虫为甚。每年成灾面积50余万亩,防治费用达百万余元,并影响木材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30多年来,松毛虫均为我省森林害虫防治重点,至今未能控制其成灾,其因何在?笔者认为,过去对待松毛虫,着眼于害,着手于杀,没有把它与种群、生物群落以及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又因防治对策不良,方法不当,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失去自控能力,反而使虫灾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