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对硝酸钙泥、硝酸镁泥两种化工废渣的磷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Langmuir方程能很好地拟合300℃焙烧后的硝酸钙泥硝酸镁泥和500℃焙烧后的硝酸钙泥硝酸镁泥对磷的等温吸附。300℃、500℃焙烧后的硝酸钙泥、硝酸镁泥的磷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7.45、32.36、35.59、28.82mg/g ,表面吸附强度因子分别为1.5615、0.2946、0.2948、0.2882mL/g ,最大缓冲能力分别为58.48、9.53、10.49、8.31mL/g。对磷的吸附效果最好的是300℃焙烧后的硝酸钙泥。300℃、500℃焙烧后硝酸钙泥、硝酸镁泥对磷的去除率达到83%~99%左右。去除率最好的是300℃的硝酸钙泥。  相似文献   

2.
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原泥及沼渣中的微生物含有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其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蛋白质、多糖等代谢物质具有一定的絮凝能力,可作为生物絮凝剂使用。污泥中微生物的一些胞内物质也具有一定的絮凝活性。为探索使用剩余污泥和沼渣制备生物絮凝剂的实验条件,采用酸法和碱法对剩余污泥原泥和沼渣进行了破解处理制备生物絮凝剂。结果表明:碱法破解原泥和沼渣效果明显优于酸法破解原泥和沼渣。当原泥和沼渣的碱解液碱度较高时,继续向碱解液中投加适量原泥或沼渣,仍可得到可观的COD释放量,且可降低原泥和沼渣的碱解液碱度。经过碱解处理后,剩余泥饼的有机质含量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以金花茶为对象,分别选用黄心土、泥碳土、珍珠岩、V(泥碳土)︰V(珍珠岩)=7︰3、V(泥碳土)︰V(珍珠岩)=1︰1、细河沙等6种基质进行扦插试验,研究基质对金花茶扦插成活率、抽梢表现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V(泥碳土)︰V(珍珠岩)=7︰3基质的扦插成效最好,其成活率、抽梢表现和根系生长均最好;其次是V(泥碳土)︰V(珍珠岩)=1︰1基质;黄心土的扦插成效要好于泥碳土和珍珠岩。  相似文献   

4.
对粘泥剥离剂的实验室评价方法-胞外多聚物法进行了研究。将渗透性能较好的表面活性剂作用于生物粘泥,24h后过滤水样测定了其中的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通过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能够表征药剂作用于粘泥后剥离到水中胞外多聚物的含量,从而评价出药剂的粘泥剥离性能。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该方法适宜的pH测定范围为6.0~9.0,含有共轭双键,在275~280nm同时具有紫外吸收高峰的药剂以及色度均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与重量法、压差法等目前常用的粘泥剥离剂评价方法相比,胞外多聚物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等优点,适用于粘泥剥离剂的实验室筛选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木荷营养泥团苗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长瑞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4):73-76,85
以木荷半年生、1年生大田实生裸根苗为试验对象,采用营养泥团苗秋植、裸根苗春植、裸根苗秋植3种不同定植方式进行造林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营养泥团苗秋植、裸根苗春植成活率极显著高于裸根苗秋植;平均树高、胸径和单位面积生物量大小顺序为营养泥团苗秋植>裸根苗春植>裸根苗秋植,营养泥团苗秋植平均树高、胸径和单位面积生物量极显著高于裸根苗春植、秋植.营养泥团苗秋植造林的成本虽略有增加,经灰色局势决策理论多目标综合评价,营养泥团苗造林是较佳的定植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西部枸杞负泥虫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枸杞负泥虫在黑龙江省西部发生较为普遍。文章介绍了枸杞负泥虫形态、特性以及危害状况,并提出了防治该虫害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把好选盆关种植名贵春兰最好选择泥盆,因为泥盆透气性能好,利于兰根的生长,而瓷盆、陶盆、塑料盆因盆壁密不透气,不利初栽兰株的成活。一般口径二三十厘米的泥盆,可种植2~3丛春兰。把好基质关春兰对基质的要求是质地疏松、黏性低、不板结、渗水快,同时要有一定的吸水性和保湿性,并含有一定量的腐殖质。春兰栽培常用的基质有多种,如山泥、兰花泥、兰基石等,其中以风化石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硼泥是化工厂用硼矿或硼镁矿在提取硼砂过程中排放的主要垃圾,硼泥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镁、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铁和含硼不溶物等。化工厂每生产1吨硼砂要排放3至4吨的硼泥,我国每年有数百万吨硼泥排放,这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严重污染环境。而处理方法则是将其堆放在一定区域限制排放,或与其它成分混合制备成烧结砖,而且使用量很少。通过研究,我们用脱镁硼泥制备建筑用泡沫玻璃锦砖,即:一层是泡沫玻璃、另一层是锦砖的双功能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9.
以木麻黄在不同立地条件下造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样地调查法对同一造林技术措施在沙岸地、泥岸地、岩岸地木麻黄造林成活率和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沙岸地营造木麻黄成活率85%~90%;泥岸地营造木麻黄成活率80%~83%;岩岸地营造木麻黄成活率60%~70%。沙岸地木麻黄比泥岸地木麻黄生长快,长势好;泥岸地木麻黄比岩岸地木麻黄生长快,长势好。  相似文献   

10.
泥蛙兄弟     
蛙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然而我却做了一件愧疚难忘,永远也对不起泥蛙的事。那年岳父60大寿,家里家外忙个不停,看岳父满脸的喜气,高兴极了。作为女婿的我想为他老人家分担一些活计,减轻活儿份额,便主动请缨:“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岳父说:“算了,你们年轻人就等着吃我的寿宴吧!”既然如此,我便走到一边去了。不久,岳父大呼我:“快来帮我剖泥蛙。”一说剖泥蛙,我想推辞:“我不知道怎么剖。”“没关系的,我来教你,保证你一学就会。”显然,这一回想躲也躲不了了。岳父麻利地揭开桶盖,手握一只大泥蛙,先是把泥蛙洗净,然后用拳头砸泥蛙的头,等…  相似文献   

11.
吉林哈泥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通化市饮用水的源头。经调查,该保护区内自然分布有61种野生药用植物,其中木本9种,草本52种。本文还针对哈泥自然保护区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春杰 《防护林科技》2006,(2):42-43,61
在对黄河三角洲泥岸气候特点、沿海防护林建设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柽柳资源的现状及其生态、经济特性,对柽柳资源在黄河三角洲泥岸沿海防护林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黄河口湿地——全国最大的湿地博物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和国最年轻的湿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就如一条桀骜不驯的巨龙,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流而下,途经黄土高原,裹泥带沙,蜿蜒东流来到入海口,受海水的顶托,河水流速减缓,大量泥沙在这里淤积沉淀,年复一年形成了大块陆地,塑造了共和国最年轻的的土地———富饶辽阔的黄河三角洲和神奇、美丽、迷人的黄河口湿地。黄河口是世界惟一“生长”土地的地方。它在日夜不停的生长造陆,平均每年向海延伸2公里左右,年均造陆32.4平方公里。据水文资料统计,1954年至1982年间,共造陆1100平方公里,平均每年造陆38平方公里,海岸线平均外延0…  相似文献   

14.
枸杞负泥虫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专门危害枸杞叶子。传统的防治方法是用化学防治,环境污染严重,不利于生产绿色产品。通过9年的观测与研究,采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枸杞负泥虫,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野生白刺人工栽培技术及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刺是渤海湾泥岸沿海的一种重要的野生经济植物资源,文章提出了野生白刺的人工栽培技术,并对其生态、经济利用价值进行了探讨,为科学利用白刺资源,实现泥岸沿海重盐碱地绿化,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6.
新华社太原8月25日电(鄯宝红尹福建)地处黄河中游的山西省处中游而思下游,居高原而虑平原,近年来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爱护绿色资源的意识愈来愈强,恶性毁林事件明显减少,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为使黄土高原向黄河输泥输沙的千沟万壑披上绿装,3000万山西人民持之以恒地植树种草、改善植被,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全省林地面积达313.33万hm’,森林覆盖率达20.4%,初步建成了5大生态体系,包括国有林区水源涵养林体系、防治荒漠化和沙产业开发体系、粮棉产区农田防护林体系、“三北”防护林体系和太行山绿化体系。这…  相似文献   

17.
以武汉市八月天地农业有限公司的生态猕猴桃园的5年生红阳为试材,利用EM菌泥、沼液泥、EM菌稀释液及农用链霉素进行防治猕猴桃溃疡病试验。结果表明:EM活性菌泥敷涂的防治效果和病疤愈合效果最好,其次为50倍EM菌稀释液,然后依次为200倍农用链霉素、沼液泥和清水处理。EM菌泥在当年、次年4月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8%、89.1%,病疤复发率分别为5.1%、8.5%,其病疤愈合效果达60.6%;EM菌稀释液在当年、次年4月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7.0%、87.1%,病疤复发率分别为5.9%、10.2%,其病疤愈合效果达45.9%;农用链霉素在当年、次年4月防治效果分别为77.1%和73.1%,病疤复发率分别为10.4%、21.2%,其病疤愈合效果为22.9%。说明EM活性菌能有效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生物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紫薯为原料,木糖醇、淀粉糖浆、花生油为配料,研制糕点用的低糖紫薯泥馅,探究其最佳比例。结果表明,NaHCO3的添加量为1g/100g时,紫薯泥出沙量最多,碱腥味最小;木糖醇、淀粉糖浆、花生油三者不同添加量对紫薯泥的感官评定结果的影响显著;通过正交实验及颜色测定所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木糖醇56 g,花生油34 g,淀粉糖浆18 g;三个因素对紫薯泥感官质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花生油〉木糖醇〉淀粉糖浆;实验还比较了柠檬酸、NaHCO3、Vc三种护色剂使用对颜色保持的影响,结果是添加0.05%Vc+0.05%柠檬酸+0.02%NaHSO3后的护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良渚水利工程遗址中发现的"草裹泥"技术,为后世加筋土等材料的形成、应用提供了历史史实和实例。通过分析"草裹泥"技术形成的背景及技术手段,探讨了其实用性以及对于后世加筋土材料的启发与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发酵时间的沙棘果泥中黄酮苷元的含量,并对测定方法进行了考察。在波长430nm处,沙棘果泥黄酮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0.5-10μg/ml,r=0.9994,加样回收率为99.1%,相对偏差为0.044,提示检测方法准确,结果可靠。沙棘果泥中黄酮苷元含量随发酵时间呈一定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