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龙 《作物杂志》1994,10(2):28-29
献改63高产生育动态及配套栽培技术王龙(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局222001)献改63是江西省萍乡市农科所用献改不育系和明恢63杂交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灿新组合,我市1988年引进试种,到1991年扩种到1.19万亩,亩产658.5公斤,比汕优63增产……  相似文献   

2.
特优63是福建省漳州市农科所利用龙特浦不育系与明恢63配制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1986年开始试种,1987年在我省5个县24个点示范12公顷,1988年在省内试种示范453.3公顷,1989年扩大至1万公顷,1990年推广2.6万公顷,1991年发展至7万公顷,1992年预计特优63面积可达13.3万公顷。1987年晚季参加本所品比,亩产541.25  相似文献   

3.
晚籼新组合新香优77新香优77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新香A与恢复系明恢77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籼新组合。199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生育特性:新香优77在湖北省枝江市做双晚栽培,全生育期117天。属中熟新组合。做双晚栽培株高100cm...  相似文献   

4.
冈优12号(原名冈优63)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于1985年用冈46A与明恢63组配选育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我站1990年引进试验,1990年继续在全州进行多点试验、示范。全生育期154天左右,与汕63相当或略短,平均亩产639.2公斤,比汕63增产4.6%,产量变幅在438.8~706.6公斤/亩之间。具有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显示出较大的增产潜力和推广前景。本文拟通过冈优12号在我州试验、示范结果,进行产量因素与产量、产  相似文献   

5.
汕优63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于1980年用珍汕97A×明恢63配制而成的一个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几年来曾多次参加南方稻区区试,  相似文献   

6.
黄位妮 《种子世界》2012,(10):44-44
博优782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公司利用博A×测782(测782源白[IR661/明恢63]F3×桂99)杂交育成的弱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表现较高、后期熟色好、米质优等特点,2010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桂南地区晚造主要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我区单季制种光温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我区从1989年起,开展杂交水稻再生制种技术研究。1989年建瓯县种子公司在东峰镇首次进行了威优64再生制种试验获得了成功,2.3亩制种头季亩产139公斤,再生亩产106公斤。1990年地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杂交水稻制种不仅产量高,而且种子质量好。主要特点是: 1.制种产量高。据统计,全省杂交水稻制种,1986年为12.83万亩,平均亩产156.4公斤;1987年为15.67万亩,制种期间多数地方虽遭受台风暴雨袭击,平均亩产仍达142公斤;两年制种亩产分别居全国各省、市、区的第2和第3位。 2.种子质量好。全省有80%以上的制  相似文献   

9.
汕优华二号系江西宜春地区所1981年用珍汕97不育系与父本秀恢二号配制而成的早稻新组合。1982年在该所早稻七个新组合比较试验结果,亩产584.5公斤,比对照增产21.4%,名列第一位。1984年参加全省杂交早稻区试,十一个点平均亩产518.8公斤,比对照广陆矮4号增产15.29%,均名列第一位。特征特性:该组合生育期120天左右,株型适中,总叶片数14.2叶,株高92厘米左右,分蘖力强,每亩  相似文献   

10.
D优10号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1986年以明恢63作恢复系、D297A为不育系配制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1990年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现巳成为我省及南方各稻区较为理想的杂交水稻接班组合。其不育系D297 A对“九二○”十分敏感。本试验是通过不同“九二○”用量对其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的影响,探索D优10号制种适宜的  相似文献   

11.
优163(优IA×明恢63):该品种系由重庆市作物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于1987年、1988年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梁研究所合作用不育系优IA与恢复系明恢63配组选育而成的新组合。经1988~1990年3年不同区域联试15个点次结果:中稻亩产  相似文献   

12.
1990年1月上旬,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9次会议审定通过5个水稻新品种、新组合。一、三系杂交稻汕优3550。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三系育种组用珍汕97A与3550(青四矮16×IR54)组配成的晚籼杂交新组合。1987和1988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综合平均亩产分  相似文献   

13.
为摸索杂交水稻汕优63的制种高产途径,不断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和质量,近几年我们根据制种田间实际情况,设计了亩产300公斤以上的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方案。1990年116.07亩制种田,收割前经省市县有关部门联合验收,平均理论亩产360.1公斤,实收亩产321.04公斤。其穗粒结构为:每亩有效穗26.46万,每穗总粒数为104.06粒,实粒数为53.10粒,结实率为51.03%,千粒重为25.63克。现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赵朝圣 《种子》1992,(6):49-51
现行推广的杂交水稻组合中,以明恢63为父本配置的杂交组合年种植面积已达1亿亩左右。探索明恢63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生育习性,对制种确定父母本播差、调整花遇以及其它高产栽培措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八汕63作再生稻栽培的适宜密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平  周洪 《耕作与栽培》1992,(3):30-31,29
八汕63是我州近年示范推广的杂交水稻新组合,经多点试验表明其抗性较强、再生力强、产量较汕优高,生育期相当,是一个潜力较大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发展再生稻是提高我州粮食产量的有效措施,研究八汕63作再生稻栽培的适宜密度,对促进头季和再生季两季高产意义重大,为此,1991年我们进行了本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陈向阳 《作物杂志》1993,9(3):11-12
“特优63”系漳州市农科所用龙特浦A/明恢63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中迟熟组合。株高92~96厘米,株型、叶态理想,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穗大粒重、米质优。中抗稻瘟病,耐肥抗倒。作双晚全生育期125~127天。1991  相似文献   

17.
金山优86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自己选育的无垩白、香型优质水稻不育系金山A-1与恢复系明恢86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8003).近几年在福建的莆田、漳州和龙岩等地作早稻示范种植,一般亩产500 kg,高产田亩产达613.3 kg.表现出产量高、生育期适中、米质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恢复系南恢536是南平市农科所利用强恢复系明恢86与优质恢复系多恢43杂交,育成的在产量、品质和落粒性等方面较明恢86有所改善的籼型恢复系,它具有恢复力强,恢复谱广,配合力好,制种产量高等特点。用南恢536配组的中晚稻杂优新组合Ⅱ优536于2005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9.
金山优86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院用金山A-1×明恢86配组选育而成的早籼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8003).  相似文献   

20.
汤永波  林炎照 《种子科技》2001,19(6):360-361
特优 70系三明市农科所用特 A与明恢 70培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组合。 1996年我区引入亲本试制至今 ,平均亩产 15 0~ 2 0 0 kg。2 0 0 0年我区制种 2 10亩 ,入库种子 4 2 t,平均亩产 2 0 0 kg,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其产量结构是 :亩有效穗 16万穗 ,穗总粒数 116 .8粒 ,穗实粒数 6 2 .4粒 ,异交结实率 5 2 .9% ,千粒重 2 7.4 5 g。高产制种的技术调控措施是 :1 根据我区气候规律与制种地小气候特点 ,切实调控确定好特 A制种的“四期”水稻制种应根据亲本特性 ,把两亲本制种最关键的抽穗期、扬花授粉期、成熟收获期以及母本特 A减数分裂期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