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稻种穗上发芽抑制方法及休眠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水稻高产制种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提高单位面积种植密度,大剂量使用九二○及增效剂等促进异交结实的措施,产生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即穗上发芽。为了对现有药剂进行比较筛选,研究种子休眠特性和寻找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特设计本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田间试验地点和品种:选择永安市烟后作威优77制种和浦城县中稻汕优78制种两种类型田块,要求田间土壤肥力均匀、父母本生长平衡一致。 1.2 小区设计与处理方法:①穗萌抑制剂Ⅰ(浙江农业大学制),每亩60克兑水25公斤,隔天喷施2次;②穗萌抑制剂Ⅱ(湖南省种子公司制),每亩  相似文献   

2.
穗萌抑制剂的抑制作用及其解除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平华  滕振勇 《种子》1999,(4):69-70
利用赤霉素,硝酸钾溶液处理受穗萌抑制剂负效影响的杂交稻种子,进行发芽跟踪试验 。结果发现:赤霉素溶液能有效地解除穗萌抑制剂对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且龙特甫A种子经85天,威20A种子经70天能自然解除抑制。  相似文献   

3.
1991年,浙江省10个县、市种子公司在杂交水稻种子成熟期,喷施了“穗萌抑制剂”试验。在制种田齐穗后10天,把药液喷在不育系上,对杂交稻种子在穗上发芽可起到明显抑制作用,但收获后1—2个月又可恢复正常发芽率。同时,喷施“穗萌抑制剂”后,还可以起到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不育系穗发芽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文红  杨威山 《种子科技》2002,20(5):284-285
杂交水稻种子穗发芽严重影响种子质量和商品性。试验表明,穗萌抑制剂和穗芽克对杂交水稻不育系穗发芽有抑制作用。在气候恶劣的连阴雨条件下,可降低穗发芽17.0-28.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摘要: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晋单34和农大108生长发育的各个指标,以及影响产量的产量构成因素。得出以下结论:晋单34号的见展叶与光合势等指标低于农大108,产量构成因素(穗数、穗重、穗粒数、百粒重等)低于农大108,耐密性与抗倒伏性,且稳定性均比农大108差  相似文献   

6.
林斌  何建清 《种子》1991,(4):42-43
近年来,杂交水稻制种“九二○”用量不断增加,但货源紧缺,价格昂贵,使制种田成本大幅度提高。随九二○用量增加,种子穗萌有提高的趋势。为降低成本,减少种子穗萌。我们在1990年应用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九○素,在水稻制种上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初试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麦显性矮秆基因Rht3及其衍生系统抗穗萌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近等基因系法及成熟种子室内萌发试验研究了小麦显性矮秆基因Rht3及其衍生系统的抗穗萌特性,并对普通小麦13个显性、半显性、隐性矮秆基因的抗穗萌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Rht3基因及其株高提升的突变衍生系具有显著而稳定的抗穗萌特性。将Rht3基因回交导入不抗穗萌的普通小麦,受体品种成熟种子的a-淀粉酶活性降低了  相似文献   

8.
林斌  何建清 《种子》1991,(2):52-53
近年来,杂交水稻制种“九二○”用量不断增加,但货源紧缺,价格昂贵,使制种田成本大幅度提高,随九二○用量增加,种子穗萌严重提高。目前国内外尚未发现有取代九二○(赤霉素)的药物报道。为降低成本,减少种子穗萌。我们在1990年应用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九○素,在水稻制种上进行了试验,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初试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选用农大3号和农大4号为试验材料,采取宽窄行定植的方法,对其进行越冬试验、生长规律试验、物候期观察及抗病性与适应性分析等,以探讨钙果丰产栽培对策,为今后的示范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带叶去雄对玉米杂交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玉米品种更换速度的加快,对玉米制种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花期去雄工作已改为摸苞带叶去雄,但是,有些制种户认为带叶去雄会给制种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对带叶去雄有抵触情绪。到底带叶去雄会不会影响产量?带几片叶去雄最合适呢?为了探讨这个问题,2001年,我们在田间自然状态下进行了试验。1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为农大108的母本黄C、农大313835无论是在上等地、中等地或下等地,产量从高到低的处理依次是带2片叶、3片叶、1片叶、4片叶。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带2片叶去掉雄穗以后,玉米植株的大部分养分正好全…  相似文献   

11.
种子活力是指种子在田间快速均匀地发芽和出苗的潜在能力,因此活力是种子质量最本质的反映。它的测定方法很多,现将利用冷浸法测定试验报道如下:1 材料与设备1.1 材料:农大60号玉米种子、纱布、砂子等。1.2 设备:冰箱、水槽、镊子、发芽皿、培养箱。2 方法2.1 冷浸。从贮藏两年的农大60号玉米种子样品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谷子农艺性状和食味品质在2个试点的变异,对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农场和清水河县碓九也村种植的11份品种进行农艺和食味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农艺性状在农大和清水河的变异幅度分别为8.35%~27.45%和7.58%~26.74%;穗粒重在两地的变异幅度均最大.2个试点穗重与穗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农大的穗长与穗粗呈不显著负相关,清水河二者极显著负相关;农大的穗粗与穗重、穗粒重、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清水河呈显著或不显著负相关.参试品种在2个试点的碱消值均大于3.大鸟谷、鑫谷10号、猫爪粘、安谷346-11和大黄谷等5份品种的胶稠度在农大和清水河均大于115 mm.2个试点大黄谷和大黑谷的直链淀粉含量不同,其余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均相同.参试品种非糯类型为赤10-321,低直链淀粉类型为安谷346-11、大黄谷、大黑谷、安谷221和利谷21,糯质类型为白米粘谷和猫瓜粘.  相似文献   

13.
<正>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16品种名称:农大5181申请者:中国农业大学育种者:中国农业大学品种来源:农大3097/轮选987特征特性: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53d,与对照中麦175相当。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较高。株高78cm。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穗数666万/hm~2,粒数29.4粒/穗,千粒重43.0g;抗寒性鉴定,抗寒性较好;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叶锈病。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018.5kg/hm~2,比中麦175增产9.2%。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9月25日至10月5日,基  相似文献   

14.
玉米雄穗发生发展规律及保护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黑土区主推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农大364为研究材料,对大田条件下玉米雄穗形态变化、保护酶体系及细胞膜透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雄穗形态指标均呈“S”型曲线变化,且其生长发育和播后天数之间符合二次多项式关系.随着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雄穗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均呈现不断递增的趋势,在...  相似文献   

15.
川农大 3号大麦是四川农业大学 1984年从川裸 1号的天然杂交变异株后代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早熟、矮秆、优质、多抗啤酒大麦新品种 ,原编号 315 5。1997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据统计累计推广面积 13.34万 hm2 。适宜于间套作开发预留行 ,是棉区及川西南、川中、川北丘陵地区优良的大麦品种。1989~ 1990年在全国区试中名列前茅。 1990~1991年进行产量试验 ,每 667m2 产 310 kg,较浙农大3号 (对照 )增产 15 %。 1991、1992年在四川省 5个点区试中 ,产量居首位 ,较浙农大 3号增产 13.2 %。1992、1993年在全省 4个点进…  相似文献   

16.
<正>2004年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相继选育出产量高、米质优的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中浙优10号等系列品种。至2013年,中浙优系列品种已成为我国南方稻区的主要水稻品种,深受青睐。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在遂昌县大柘镇柘溪上村进行,试验面积1 067m2,土质为淤积沙壤土,前茬绿肥,土地肥沃,浇灌方便。1.2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不育系繁殖父母本行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育系繁殖随着行比的扩大,母本有效穗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单产也随之提高,但随着行比的进一步扩大,父本有效穗减少,母本结实率下降。为了确定适宜的行比,使母本有效穗和结实率均达到较大值,1992年我们在繁殖基地进行了行比试验。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协青早A、B。 1.2 试验设计:共设五个处理,即父母本行比分别为Ⅰ(1:6)、Ⅱ(1:8)、Ⅲ(1:10)、Ⅳ(1:12)、Ⅴ(2  相似文献   

18.
陈兵先  刘军 《种子》2017,(2):49-55
水稻穗萌是指水稻种子成熟后期尚未脱离母株之前在穗上发芽的现象.穗萌给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制种造成巨大损失,这一现象与品种遗传特性相关,外界环境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存在大量有关玉米、小麦等禾谷类作物穗萌机理的报道,但有关水稻穗萌的内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文主要从种子含水量、环境温度、水解酶活性、脱落酸和赤霉素含量、品种遗传特性以及主效微效基因的调控等多个方面概括了水稻穗萌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同时也总结了农业生产上从育种、栽培、化学药剂和生物技术途径调控穗萌的多种措施.以期为今后水稻穗萌机理研究以及农业生产上防止穗萌发生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转反义vp1基因培育水稻抗穗萌雄性不育系的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vp1基因(Viviparous-1)编码一种促进种子从胚胎形成向萌发过渡的转录因子。已有研究表明在种子成熟过程中,容易穗萌的高梁品种的vp1基因表达水平要高于不穗萌的品种。因此作者认为应用反义RNA技术,在容易穗萌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中表达vp1基因的部分反义链,即可部分抑制vp1基因的表达,从而可以达到抑制杂交稻穗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水引发对干旱胁迫下水稻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本试验采用协优46和浙农大402(ZAU402)种子为材料,用清水引发处理水稻种子,然后分别放在清水或20%聚乙二醇(PEG)中发芽,结果表明,水引发可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热和活力指数,缩短平均发芽时间,提高幼苗的根长、根重、根冠比。水引发种子在发芽期间含有较高的a-淀粉酶活性,发芽期间的a-淀粉酶活性与发芽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