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稻田套播与传统条播两种栽培方式系统比较的方法,研究不同氮肥运筹下稻田套播方式对中筋小麦扬麦10号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稻田套播方式对中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与传统条播方式相比,在同一氮肥运筹下套播方式中筋小麦除籽粒总淀粉及其组分含量显著高于条播方式外,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磨粉品质和面粉品质以及淀粉糊化特性的主要指标低于传统条播,且差异显著。稻田套播方式不利于中筋小麦扬麦10号优质的形成,在江苏淮南地区中筋专用小麦采用稻田套播方式宜适当增加施氮量且追氮适度后移。  相似文献   

2.
4.稻田套播技术 适用于腾茬迟于小麦播种适期的水稻茬口,完全免耕,省工节本,先播种、后割稻,争得了小麦播种季节,确保小麦适期早播,养老稻与早种麦两不误。主要缺点是:杂草防治压力大、前期麦苗较弱(偏高、偏细、分蘖率较弱),该播种方式淮北地区应用较多。  相似文献   

3.
稻田套播小麦机械化高产栽培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套播小麦机械化高产栽培研究初报张洪程戴其根许轲霍中洋吕贞龙(扬州大学农学院225009)朱建华陆凤珍周纪平谢正荣严宏生柳林景(常熟市农业局)(昆山市农业局)(姜堰市人民政府)稻田套播小麦不仅在耕作播种上省力节工,而且可以避免由于土壤烂湿或干旱播种...  相似文献   

4.
为缓解季节茬口矛盾和收种期间作业机械紧张的矛盾,利于实现全年稻麦双高产,特进行稻田套播小麦试验。结果表明:套播小麦播期早,冬前壮个体;春季倒春寒受冻害较重;根系浅,后期容易脱力早衰;节约成本1 290元/hm~2,纯收益增加840元/hm~2。  相似文献   

5.
周为民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61-61,86
通过稻田套播强筋小麦品种比较试验,进一步掌握近年来推广的强筋小麦品种在稻套栽培条件下的产量、品质及抗性表现,筛选适合淮北地区稻田套播栽培的储备品种,为小麦轻型、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科学的品种依据。  相似文献   

6.
稻田套播小麦的突出优点就是能够保证小麦适时早播,实现冬前壮苗,缓解季节茬口矛盾和收种期间作业机械紧张的矛盾,有利于实现全年稻麦双高产。试验结果表明: 播期早,冬前壮个体;根系浅,后期容易脱力早衰。  相似文献   

7.
播种方式对强筋小麦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强筋小麦品种烟农19,于江苏淮北的铜山和赣榆2地研究了5种播种方式(稻田撒播套种、稻茬撒播旋耕、稻茬免耕机条播、稻茬撒播压板、旱茬机条播)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营养品质与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方式的小麦籽粒营养品质、加上品质和籽粒产量存在差异;适宜播期条件下,旱地机条播和稻茬撒播小麦的产量、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稻田套播小麦,淀粉含量低于稻田套播小麦;稻田套播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低主要足由于醇溶蛋白含量和谷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旱地机条播和稻茬撒播所致.适期播种的稻田套播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与晚播常规播种小麦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播期过晚的常规播种小麦,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低于或略低于晚播的常规播种小麦,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和弱化度高于其他播种方式.  相似文献   

8.
介绍海盐县武原街道晚稻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即稻麦秸秆堆肥发酵技术、晚稻田套播小麦秸秆还田直播技术,以促进水稻生产的高效增收。  相似文献   

9.
稻田套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直播稻田直接套播小麦,实行"双免双套",可减轻劳动强度,缓解用工矛盾,促进秸秆就地还田,而且绿色节源环保、操作规程简化、省工节本增效。笔者从选用良种、适期套播、合理播种、秸秆还田、科学运筹肥料、及时开沟覆土,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介绍了稻田套播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稻田套播小麦,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争得季节主动,确保养老稻与适期早种麦两不误,并且能简化麦作农艺流程,减轻劳动程度。 1.选用良种。稻田套种的小麦根系分布浅,分蘖能力强,应选用抗倒、抗冻、株型紧凑的品种。 2.适期套播。掌握稻麦共生期7-10天。苏南地区最佳播种期为10月23日至10月底,苏中地区10 月18日至25日,苏北地区10月10日至20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冈镇迟熟中粳稻面积的不断扩大,播期偏晚已渐渐成为限制小麦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为此,大冈镇从2012年开始进行稻田套播小麦适应性、生长发育特性及其配套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结果表明,稻田套播小麦大大缓解了秋收秋种的季节、劳力和机械矛盾,是晚茬争早苗,夺取秋播主动的有效方式。稻田套播宁麦13,延长了其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具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宁麦13在套播方式下,适宜穗数为36万/亩左右,在适宜穗数范围内,提高成穗率,有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套播麦是三麦播种方式的重要改革,具有适期早播,抗湿播种,省工简便等特点,并且能使水稻养老稻,缓解收种季节的劳力矛盾。根据多年的实践,要夺取套播麦高产稳产,必须抓好以下配套栽培技术。1坚持稻田“五套”,争五苗促早发稻田“五套”是根据套播麦出苗生态环境与...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2005,(3):7-8
一、稻田套播小麦高产配套技术1郾适期套播。一般掌握在小麦最佳播期内,与水稻共生期7天左右套播为宜,收稻时麦苗一叶一心。过迟套播会使小麦出苗受到影响,过早套播则易形成弱苗,且分蘖始期大幅度推迟。2郾适量匀播。由于稻套麦早播早发,同等产量水平下,其播种量应少于免穴少雪  相似文献   

14.
不同耕作方法对小麦生育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小麦大面积生产上耕作方式较多,主要有免耕机条播、深耕和稻田套播等3种,为探讨此3种耕作方式对小麦生育特性的影响,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5.
稻田套播麦共生期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田套播麦共生期效应的初步研究霍中洋戴其根张铭邱枫张洪程须关德庞其敬(扬州大学农学院225009)(锡山市农业局)稻田套播麦是在未成熟的水稻群体内全裸露地播上麦类种子,苗期麦稻共生是这种麦作方式与常规麦作主要分异点之一。在不同地区,由于水稻熟期和小麦...  相似文献   

16.
为完善稻田套播油菜种植技术,2014-2015年度安福县在前几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在二季晚稻田开展了不同播种期和不同播种量套播油菜对比试验,旨在寻求二季晚稻套播油菜的最佳播种期和最适播种量,以及对套播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表明,稻田套播油菜是一项集轻型、简化、高产、高效、环保于一体的油菜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从气象、品种、栽培及田间小气候差异等方面分析了近10a 稻田套播小麦冻害的原因,提出了品种选用、适期迟播、早套肥、短共存、厚覆盖和灾后速补肥等防冻抗灾措施。  相似文献   

18.
稻麦免耕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麦免耕互套是在原有的稻田套播小麦的基础上,将麦田套播水稻新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温光自然资源,从而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小麦的高产优质与合理施用肥料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就稻田套播麦的生育特性和植株吸肥特点,结合生产实际总结施肥技术.以达到生产上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稻田套种小麦的技术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其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用及种子处理、适期播种、适墒套播、套肥套药、沟系配套与加强覆盖、合理使用肥料、防倒防冻、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广大种植户夺取稻田套种小麦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