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产养殖》是江苏省水产学会主办的全国公开发行刊物,她坚持为发展水产生产服务,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主要刊登鱼虾贝藻等海、淡水水产品及名贵水产品、特种水产品的养殖技术、苗种培育技术、病害敌害防治技术、综合养鱼技术、各类水体增养殖技术以及水产养殖生物学、养殖生态学、养殖工程、养殖产品的加工保鲜流通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稿件和有关信息。内容实用,形式活泼,1989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期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渔业水域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在水产品产量日渐提高的同时,水产品的质量却在下降。因此,开发绿色水产品,进行绿色水产养殖,推广绿色水产养殖技术,成为了水产工作者的当务之急。1绿色水产养殖技术的范畴绿色水产养殖技术即指在良好渔业生态环境下进行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水产品生产的养殖技术。生产的绿色水产品,应该是不含有害化学残留物质,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对人类健康有益无害的营养水产品。同时,在水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运用先进的养殖技术,控制养殖过程中可接受到的污染,它包括生态…  相似文献   

3.
良好农业规范(GAP)在虾鳖混养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水产品及其产业的健康发展,水产养殖过程则直接影响到水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安全水平。良好水产养殖生产规范,作为国际通用的从生产源头加强水产品和食品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其应用必将大大提高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近年来,针对水产养殖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水产养殖》是江苏省水产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她坚持为发展水产养殖生产服务的办刊宗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结合的编辑方针。她密切注视生产发展水平,报道水产科研成果,交流水产技术经验,传播水产科学知识,沟通水产情报信息,以促进水产养殖生产的发展。主要刊登鱼虾贝藻等海水及淡水水产品,特种水产品、名贵水产品的养殖技术、人工繁殖技术、苗种培育技术、病害敌害防  相似文献   

5.
2008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与各地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开展了配合水产养殖执法联合行动。该行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水产技术推广体系配合渔政监督部门开展水产养殖执法行动,促进建立以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渔政监督、水产技术推广、水生动物防疫及检测机构共同参加,相互配合的水产养殖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机制,推动水产养殖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向纵深发展,全面提高水产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6.
2008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与各地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开展了配合水产养殖执法联合行动。该行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水产技术推广体系配合渔政监督部门开展水产养殖执法行动,促进建立以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渔政监督、水产技术推广、水生动物防疫及检测机构共同参加,相互配合的水产养殖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机制,推动水产养殖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向纵深发展,全面提高水产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生产的发展过程与现状。着重论述珠江三角洲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技术发展方向是发展“三高”渔业;养殖技术的重点是良种与管理;发展的速度有赖于市场产品流通与科技服务。总的目标是加速实现水产养殖技术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做好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从养殖环节抓起,加大无公害标准化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力度,科学防治水产养殖病害,科学规范使用渔药和投人品,杜绝使用违禁药物,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推进养殖方式的转变,发展生态健康养殖,邢台市畜牧水产局、邢台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结合2010年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汕头市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总体上来看是好的,但是,全市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与隐患.要正确把握与认识目前存在的问题,必须从水产养殖环境、水产养殖品种与养殖模式、水产养殖业者与基层技术人员素质、市民消费习惯等方面入手,才能找到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控制点。明确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主要是人为造成的,即是水污染和养殖投入品造成的,只要控制了水污染,规范了养殖投入品的使用。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就没有问题。通过加强水产养殖水源环境水质的监管,加强无公害水产养殖的宣传,加强无公害水产养殖的培训与监管,加强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等工作。汕头市的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就一定能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水产养殖》2007,28(4)
1.《水产养殖》为技术类期刊,主要刊登鱼虾贝藻等海淡水水产品及特种水产品的养殖技术、人工繁殖技术、苗种培育技术、病害敌害防治技术、各类水体增养殖技术等方面的稿件及信息,同时也刊登水产养殖生物学、养殖生态学、养殖对象遗传改良及渔业市场经济研究等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1.《水产养殖》为技术类期刊,主要刊登鱼虾贝藻等海淡水水产品及特种水产品的养殖技术、人工繁殖技术、苗种培育技术、病害敌害防治技术、各类水体增养殖技术等方面的稿件及信息,同时也刊登水产养殖生物学、养殖生态学、养殖对象遗传改良及渔业市场经济研究等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水产养殖》2007,28(6):M0002-M0002
1.《水产养殖》为技术类期刊,主要刊登鱼虾贝藻等海淡水水产品及特种水产品的养殖技术、人工繁殖技术、苗种培育技术、病害敌害防治技术、各类水体增养殖技术等方面的稿件及信息,同时也刊登水产养殖生物学、养殖生态学、养殖对象遗传改良及渔业市场经济研究等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渔业专业会议精神,大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行动,巩固水产品药残专项整治成果,保障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供给,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以落实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为手段,动员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技术、装备和网络优势,大力组织推广养殖水产品质量关键点控制技术(HACCP),引导水产养殖者转变观念,加强对养殖过程中投入品的规范使用和管理,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的水产养殖业。  相似文献   

14.
《水产养殖》2007,28(2)
1.《水产养殖》为技术类期刊,主要刊登鱼虾贝藻等海淡水水产品及特种水产品的养殖技术、人工繁殖技术、苗种培育技术、病害敌害防治技术、各类水体增养殖技术等方面的稿件及信息,同时也刊登水产养殖生物学、养殖生态学、养殖对象遗传改良及渔业市场经济研究等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由于水产养殖滥用药物问题日益突出,药物残留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我国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扩大水产品出口贸易,有必要从分析研究我国主要水产品出口国家水产养殖用药规定入手,从中汲取有用的信息和资料,为建立和完善我国水产养殖用药技术法规提供参考,从而进一步规范水产养殖用药,确保药物残留符合规定要求。为此,农业部渔业局组织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翻译了《日本渔用药物使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是日本指导本国水产养殖安全用药的准则,其内容丰富,针对性、实用…  相似文献   

16.
《水产养殖》2006,27(4):M0002-M0002
1.《水产养殖》为技术类期刊,主要刊登鱼虾贝藻等海淡水水产品及特种水产品的养殖技术、人工繁殖技术、苗种培育技术、病害敌害防治技术、各类水体增养殖技术等方面的稿件及信息,同时也刊登水产养殖生物学、养殖生态学、养殖对象遗传改良及渔业市场经济研究等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水产养殖》2007,28(3)
1.《水产养殖》为技术类期刊,主要刊登鱼虾贝藻等海淡水水产品及特种水产品的养殖技术、人工繁殖技术、苗种培育技术、病害敌害防治技术、各类水体增养殖技术等方面的稿件及信息,同时也刊登水产养殖生物学、养殖生态学、养殖对象遗传改良及渔业市场经济研究等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全球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淡水养殖产品已逐渐成为人类饮食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目前我国淡水鱼养殖产量占世界淡水鱼养殖总产量的52.65%,是全球淡水鱼主要生产国家[1-2]。纵观我国淡水养殖技术的发展历程,养殖模式从自给自足的传统粗放式池塘养殖演化为如今的高密度集约化池塘养殖,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但水产养殖的高产量并未带来水产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养殖水产品面临着肉质松散、土腥味较重等问题[3-4]。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在选购鲜活鱼产品的过程中,通常重点考量鱼的营养及味道,二者占比分别为28.14%和27.75%[5]。因此,去除水产品土腥味、改善肌肉品质已成为水产养殖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水产办负责人近日表示,上海水产养殖业今年将加大对本地产养殖水产品的检测,做到上市的产品可追溯,以确保上海世博会期间食用水产品的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是典型的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技术处于世界前列。水产养殖规模庞大,养殖品种繁多,产量连年攀升。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机水产品的需求成为当前热门。水产品的有机生产不仅仅能够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能够有效维系生活的多样性,引领了未来水产养殖的新方向。但是,在有机水产品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对有机水产品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