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荆州引种火炬松木材基本密度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炬松21个种源间木材基本密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基本密度与原产地纬度正相关显著,与年均温负相关显著。各种源株内径向基本密度呈递增的模式。各年轮段间基本密度正相关极其显著。5年生基本密度预测9年生、12年生的木材基本密度。  相似文献   

2.
利用Pilodyn对白榆活立木进行探测,室内测定白榆木材的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和纤维宽度,对白榆Pilodyn值与木材的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和宽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白榆Pilodyn测定值与木材外侧基本密度、全株木材基本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6和-0.607,整株木材基本密度对白榆Pilodyn...  相似文献   

3.
对24年生长白落叶松优树子代测定林14个处理(13个家系和1个对照)的生长性状、木芯基本密度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生长性状和木芯基本密度均存在较大变异,家系间生长性状差异极显著,木芯基本密度差异显著,树高、胸径、材积和木芯基本密度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73、0.72、0.80和0.60,进行家系水平的改良具有很大的潜力。生长性状、木芯基本密度与物理力学指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性状与木芯基本密度、解析木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呈正相关不显著,与大多数力学指标间相关不显著;木芯基本密度与解析木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径面抗劈力、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径面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回归分析模型比较理想,可以利用胸径木芯基本密度值预测物理力学指标值,间接选择和评价长白落叶松建筑材优良家系。通过生长性状和木芯基本密度综合分析选出166、169为优良家系,根据解析木物理力学性状选出的优良家系与其结果一致;树高、胸径、材积和木芯基本密度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4.27%、19.96%、48.12%和14.06%;优良家系树高、胸径、材积和木芯基本密度分别比对照高7.20%、13.31%、38.46%和4.76%。   相似文献   

4.
我国长期采用的工业与城市偏向型发展模式,导致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远远落后于城镇。长久下去,这种现象会影响到我国的社会稳定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该文通过分析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的现状与原因,提出我国应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建立高效合理的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而提高我国农村基本公共设施、文化、基础教育及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力度。  相似文献   

5.
均等共享基本公共服务是农村居民的基本权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论述对于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着重要理论贡献。促进农民均等共享基本公共服务的方法论包括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统一、坚持民本思维与责任担当相统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新时代脱贫攻坚具有双向互动效应。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动力牵引,推动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培育长效脱贫机制,两者统一于农村居民迈向共同富裕。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首要价值是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根本价值是有助于解决新时代中国农民发展问题,核心价值是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植物生产类专业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指导思想与原则、基本目标和基本框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阶段农村综合改革的基本目标是统筹城乡发展,而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任务。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政府提出的一个新的改革命题,是体现以人为本和弥补市场公共产品供给失灵的重要制度安排。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以来,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各级政府,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有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探讨与实践。但在理论与实践上,对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定义、内涵和标准、实现路径与政策建议,以及具体操作上均有不同的认识,并产生了一定的误区。因此,明确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范围、标准及实施步骤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北京农学院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不断增加,给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作者就北京农学院体育教学的基本情况,从北京农学院学生与体育教师基本情况、体育课近6年内教学大纲与开设项目的基本情况、体育理论课开设基本情况、女生上体育课情况、开设选项课实验情况等5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提高北京农学院体育教学质量和顺利进行下一步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家系木材基本密度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福建三明市中村采育场9 a生马尾松家系测定林中73个家系、656个单株木材基本密度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木材基本密度在家系水平上变异较小,而在个体水平上变异很大;木材基本密度与胸径、材积、圆满度呈极显著的负遗传相关,与轮盘数呈显著的负遗传相关,与通直度呈极显著的正遗传相关;选择木材基本密度较大且生长迅速的马尾松家系和个体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永乐乡、麻江县杏山镇两种立地的响叶杨Populus adenopoda林分中两种响叶杨类型生长量和材性分析表明,粉皮响叶杨平均高、材积比粗皮响叶杨分别大42.06%、41.61%.响叶杨纤维长、宽、长/宽、基本密度受环境、遗传因子影响的差异不显著,响叶杨纤维长度为0.9330mm、宽度为0.198mm、长/宽为47.50、基本密度为0.4371g·cm-3;在径向变异上差异不明显,各年轮与纤维长、宽、长/宽、基本密度的相关性表现(除粉皮响叶杨的各年轮与基本密度相关性极显著外)不显著;在纵向变异上除粉皮响叶杨基本密度的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差异都表现显著,而粗皮响叶杨在不同高度的纤维长、基本密度的差异极显著,纤维长、宽与高度呈负相关,基本密度与响叶杨高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保证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既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也是培养基层应用型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课题组根据基层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作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以2007级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为实验对象,研究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结果表明:优化实验内容,加重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注重课前有效预习,改革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可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实验技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熊冬梅  刘海侠  凌飞  郭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519-12520
介绍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从增强实验课堂教学趣味性、将实验教学与大学生科创结合以及开展鱼类学相关学术报告几方面。阐述了研究式教学模式在鱼类学实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最后针对研究式教学模式介绍了鱼类学实验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包括设计并撰写综合性实验、实验基本技能考核、实验成绩为平时成绩(30%)+实验基本技能(40%)+设计并撰写综合性实验(30%)。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对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所做的一些探索和实践的效果.面对中国高等教育从“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通过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对高等院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合理设置实验项目,形成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规范基础操作技能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鼓励开设创新性实验,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阐明了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与探究性生化实验的关系,探究性实验是建立在传统基础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性实验过度而建立起来的。探究性生化实验课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完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而且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与创新性。探究性的考试模式能够有效地检验教学效果。探究性考试模式贯穿于整个实验过程,是一种开放性的能力测试过程。通过探究性实验教学与探究性实验考核相结合,能显著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李静  谭海刚 《宁夏农林科技》2013,(11):104-105,110
针对食品微生物学实验的教学现状,构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应用自选实验3模块式实验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内容,强化了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生物化学是农林类高等院校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今生物化学实验不断推陈出新,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制度也不能因循守旧,因而针对实验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针对当前农林类院校生化实验教学基本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具体问题以及相应的改革措施,可为同类院校生化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药物学实验是生物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通过实验环节来培育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是实验教学的核心。通过改革实验内容和考核体系,提高了微生物药物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在构建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途径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数学实验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阐述了高等农业院校《数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改革、课程考核办法以及对《数学实验》课程的认识和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20.
王海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579-1580,1582
依据实验与实习的定义,对植物资源学实验进行了设计与实践。通过植物资源学课程教学经验总结,认为植物资源学实验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培养本科生的综合能力。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可以保证基础实验教学的进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可以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开放性实验可以实现以学生为本,分层次教学;虚拟实验是植物资源学实验有待构建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