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省农区鼠害监测结果与灾变规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通过分析1984—2005年贵州省23个县(市、区)鼠情监测结果表明,贵州省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主要种类有16种,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96.35%;黑线姬鼠为稻田、旱地耕作区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64.88%;褐家鼠、黄胸鼠为常见鼠种,分别占总鼠数的11.68%、13.42%,在部分地区也为农田害鼠优势种;高山姬鼠为黔西北部分地区优势种。贵州省农区灭鼠的重点是黑线姬鼠、高山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5种害鼠。应将其列为贵州省主要的监测对象。同时分析了5种害鼠的种群繁殖特征和种群数量灾变规律。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1984—2010年农区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农区鼠类种群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并为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1984—2010年贵州省30个县(市、区)农区鼠情监测结果表明,贵州省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3科(鼠科、仓鼠科、鼩鼱科)18种,主要集中于鼠科,占总种数的77.78%,在区系组成上以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66.67%。褐家鼠、黄胸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分别占总鼠数的51.26%、29.16%,小家鼠为常见种,占总鼠数的16.80%;黑线姬鼠为农田区(稻田、旱地)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62.57%,褐家鼠、黄胸鼠为常见种,分别占总鼠数的12.29%、14.73%,在部分地区为农田害鼠优势种,高山姬鼠为黔西北部分地区优势种。贵州省农区灭鼠的重点是黑线姬鼠、高山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5种害鼠,应将其列为贵州省主要的监测对象。住宅区混合鼠种种群数量明显高于农田区,种群数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不同年度、不同时期、不同月份、不同季节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根据贵州省多年来的农区鼠害测报及防治实践,明确了农区鼠害监测及综合防治的技术路线,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农区鼠害监测技术和综合防治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了摸清农区鼠类种群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并为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1984-2010年贵州省30个县(市、区)农区鼠情监测结果表明,贵州省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3科(鼠科、仓鼠科、鼩鼱科)18种,主要集中于鼠科,占总种数的77.78%,在区系组成上以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66.67%。褐家鼠、黄胸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分别占总鼠数的51.26%、29.16%,小家鼠为常见种,占总鼠数的16.80%;黑线姬鼠为农田区(稻田、旱地)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62.57%,褐家鼠、黄胸鼠为常见种,分别占总鼠数的12.29%、14.73%,在部分地区为农田害鼠优势种,高山姬鼠为黔西北部分地区优势种。贵州省农区灭鼠的重点是黑线姬鼠、高山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5种害鼠,应将其列为贵州省主要的监测对象。住宅区混合鼠种种群数量明显高于农田区,种群数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不同年度、不同时期、不同月份、不同季节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根据贵州省多年来的农区鼠害测报及防治实践,明确了农区鼠害监测及综合防治的技术路线,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农区鼠害监测技术和综合防治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给雷山县鼠类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雷山县1985—2011年农区鼠情监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雷山县农区鼠类隶属1目(啮齿目)2科(鼠科、仓鼠科)7种,其中,褐家鼠、黄胸鼠为住宅区害鼠优势种,分别占住宅区总鼠数的52.54%、29.49%,合计占82.03%;黑线姬鼠为稻田、旱地耕作区优势种,分别占稻田、旱地耕作区总鼠数的71.67%、49.89%,合计占60.67%。褐家鼠、黄胸鼠、黑线姬鼠是当地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住宅区混合鼠种种群数量明显高于稻田、旱地耕作区,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合鼠种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锦州市农区鼠情的多年普查,介绍了锦州市农区主要优势鼠种、害鼠地理分布、农区害鼠鼠种分布、农区害鼠的时间分布等鼠害分布与发生概况,简要阐述了包括生物防治、生态控制、器械灭鼠、化学灭鼠等鼠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自2009~2013年,在青海省5州2市共28个农业县(市、区)开展农田害鼠种类调查工作,基本掌握了我省农区主要发生的害鼠种类及分布情况。主要的害鼠种类有3目8科30种:农田地下害鼠有高原鼢鼠、甘肃鼢鼠、斯氏鼢鼠等3种;农田地上害鼠有黄胸鼠、小家鼠、褐家鼠、长尾仓鼠、灰仓鼠、藏仓鼠、柴达木根田鼠、甘肃根田鼠、青海田鼠、松田鼠、达乌尔黄鼠、阿拉善黄鼠、大林姬鼠(朝鲜姬鼠)、黑线姬鼠,子午砂鼠、五趾跳鼠、三趾跳鼠、林跳鼠、花鼠、巢鼠、小毛足鼠、中国蹶鼠、库蒙高山鼠平、喜马拉雅旱獭、高原鼠兔,间颅鼠兔、臭鼩等27种。其中,黄胸鼠为我省历史文献未记录的害鼠。  相似文献   

7.
从等足类动物球鼠妇(Armadillidium vulgare Latreille)、多霜腊鼠妇(Porcellionides pruinosusBrandt)和光滑鼠妇(Porcellio leavis Latreille)的形体指标(体重、体长、体宽、体高等)及其相互间关系探讨了该类动物的形体特性。结果表明,种内性状之间呈乘幂函数关系,三种鼠妇均属于等速生长型;其中光滑鼠妇体长最大、球鼠妇的体高最大,虽然多霜腊鼠妇形体最小,但其运动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8.
珠江三角洲作物结构变动与害鼠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作物结构变动对害鼠数量、生物量的影响,重点防治鼠种及其数量季节变动状况;害鼠栖息地生态控制和抗凝血灭鼠剂持续使用技术,黄毛鼠抗药性;果园、菜地害鼠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害鼠分布、空间格局与灭鼠技术等。提出害鼠可持续控制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1984-2009年贵州关岭县鼠类种群及其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贵州省关岭县鼠种种类及优势种,研究鼠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大面积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贵州省关岭县1984-2009年住宅、稻田和旱地3种生境类型的鼠情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关岭县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主要有7种,黄胸鼠、褐家鼠均为住宅区和农田、旱地耕作区害鼠优势种,分别占总鼠量的67.15%、31.86%和62.78%、26.11%,合计占总鼠数的99.01%和88.89%,是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住宅区混合鼠种多年平均捕获率为12.70%,明显高于稻田、旱地耕作区平均捕获率2.76%。住宅区混合鼠种每年在5-7月出现1个种群数量高峰,多年平均捕获率均达13%以上,农田区混合鼠种每年在4-9月出现1个种群数量高峰,多年平均捕获率均达3%以上,每年4-5月为防治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0.
TBS技术监测及控制农田害鼠效果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2010~2011年在贵州省余庆县开展TBS技术监测及控制农田害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共设置TBS围栏3个,捕获鼠类124只,鼠种种类有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臭鼩4种,鼠种种类及鼠种组成与历年鼠夹法调查结果相吻合。每个TBS围栏平均捕鼠数为24.80只,前2~3个月的捕鼠数明显多于后5~6个月的捕鼠数。对玉米地、水稻田害鼠的控制效果为53.13%。TBS技术在农田害鼠防治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并可用于开展鼠种普查和鼠情监测。  相似文献   

11.
遵义地区家栖鼠和农田鼠类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86 ̄1996年遵义地区家栖鼠和农田鼠类的调查结果:家栖鼠和农田鼠种计有9种,褐家鼠,小家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93.89%,黑线姬鼠为稻田、旱地耕作区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95.23%,根据近几年来鼠类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情况,提出了适合该区鼠类的防治对策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TBS围栏式捕鼠器的灭鼠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1年在贵州省岑巩县开展了TBS围栏式捕鼠器灭鼠试验。结果表明,共设置TBS围栏1个,捕获鼠类46只,鼠种种类有褐家鼠、小家鼠、黑线姬鼠和黄胸鼠,以褐家鼠数量最多,占总捕鼠数的50.00%,为当地农田害鼠优势种,鼠种种类及鼠种组成与当地2011年鼠夹法系统监测结果——褐家鼠占绝对优势基本相一致。不同月份捕鼠数量存在明显差异,在6月和9月出现两个捕鼠高峰。试验区附近水稻受鼠类危害明显减轻,对农田害鼠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说明TBS围栏灭鼠技术在农田害鼠防治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在农田鼠害监测工作中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息烽县农区鼠种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86~2012年贵州省息烽县农区鼠种组成及种群数量分析,结果表明,息烽县住宅区鼠类和农田区(稻田、旱地)鼠类种类隶属2目2科7种,鼠类主要集中于鼠科,占总种数的85.71%,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57.14%。住宅区以褐家鼠、小家鼠为优势种,分别占总鼠数的47.86%、36.24%,黄胸鼠为常见种,占总鼠数的15.14%;农田区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总鼠数的85.11%,小家鼠为常见种,占总鼠数的11.84%。农区灭鼠的重点是褐家鼠、小家鼠、黑线姬鼠,也是鼠情监测的主要对象。住宅区混合鼠种种群数量明显高于农田区,在不同年度、不同月份、不同季节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对2013~2018年贵州省息烽县住宅区、农田区(稻田区、旱作区)鼠情监测结果分析表明,鼠种种类有2目(啮齿目、食虫目)2科(鼠科、鼩鼱科)共10种,鼠科占总种数的80%。住宅区优势种为褐家鼠,占总鼠数的56.60%,黄胸鼠和小家鼠为常见鼠种,分别占总鼠数的17.02%、16.60%,黄胸鼠占比较历年有所上升;农田区优势种为黑线姬鼠,占总鼠数52.67%,占比较历年下降,其次为小家鼠、四川短尾鼩,分别占总鼠数的17.94%、12.21%,为当地农田区常见鼠种,四川短尾鼩种群数量呈递增状态。住宅区、农田区混合鼠种年总平均捕获率为2.12%、2.50%,与历年种群数量相比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住宅区、农田区不同季节混合鼠种种群数量均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全年种群数量2~6月为高峰期。据此提出息烽县现阶段防治的重点是褐家鼠、黑线姬鼠,对常见鼠种小家鼠、黄胸鼠、四川短尾鼩防治也应加强,在鼠密度较低的情况下,每年在春季3月开展一次集中统一灭鼠,可以控制全年鼠类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5.
2010—2016年对贵州省关岭县住宅、稻田和旱地3种生境鼠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种群组成及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关岭县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主要有5种,黄胸鼠、褐家鼠为住宅区和农田、旱地耕作区害鼠优势种,分别占总鼠数的65.46%、28.75%和68.87%、27.55%,合计占总鼠数的94.21%和96.42%,是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住宅区混合鼠种7年平均捕获率为3.57%,明显高于农田、旱地耕作区(1.16%)。住宅区混合鼠种每年5—7月出现1个种群数量高峰,农田区混合鼠种每年7—9月出现1个种群数量高峰,每年5—7月为防治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6.
大方县农区鼠类种群组成及种群数量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探讨农区鼠害防治对策,对贵州省大方县1996-2008年住宅、稻田、旱地3种生境类型的鼠情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方县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主要有7种,黑线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高山姬鼠、四川短尾鼩、锡金小家鼠.其中,褐家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73.33%;高山姬鼠、黑线姬鼠为稻田、旱地耕作区害鼠优势种,分别占总鼠数的62.32%、19.56%;锡金小家鼠为稀有种;褐家鼠、高山姬鼠、黑线姬鼠是大方县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每年4-5月为防治的关键时期.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混合鼠种每年均在6月出现1个种群数量高峰,建立了住宅区、农田区混合鼠种数量峰种群数量预测预报方程分别为:y1=1.3535x1+0.7009,y2=1.3043x2+1.0540,可以提前2个月预报混合鼠种高峰期种群数量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17.
余庆县农区鼠种组成及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贵州省余庆县1986~2010年农区鼠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余庆县农区鼠类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3科(鼠科、仓鼠科、鼩鼱科)共7种。其中,褐家鼠为住宅区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84.83%;黑线姬鼠主要分布于稻田、旱地耕作区,分别占总鼠数的95.84%、87.43%,平均占总鼠数的92.10%,是余庆县农田害鼠优势种。不同年度混合鼠种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不同月份、不同季节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每年在5~6月和10~11月出现两个种群数量高峰期。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主要鼠虫害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主要危害方式,根据自然地形、地貌和主要鼠虫种分布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确定防治区域、防治鼠虫种、防治期限等,从而制定出相应的防治方案,有效遏制草原鼠虫害对乡城县畜牧业产生危害。本文基于这一背景首先分析了防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然后分析了有效防止草原鼠虫害对乡城县畜牧业生产产生危害的措施,最后对具体的实施过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0.2%莪术醇饵剂防治农田害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鼠用植物性不育剂0.2%莪术醇饵剂对以大仓鼠、黑线姬鼠、褐家鼠等为优势鼠种的农田害鼠的抗生育效果,结果表明,试验区鼠密度的校正控制效果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提高,亚成体下降明显,雌成鼠怀胎率及胎仔成活率下降,抗生育效果显著;害鼠对0.2%莪术醇饵剂取食适口性好,没有人、畜、禽误食及天敌2次中毒现象,说明0.2%莪术醇饵剂是一种生物环保的农田害鼠不育剂。  相似文献   

20.
农田鼠害是长期困扰额敏县农业生产的问题之一,为准确掌握害鼠密度、种类、优势鼠种、重发区域,通过季节性监测调查结果表明,农区优势鼠种为田鼠与小家鼠,所占比例分别为36.7%和64.0%,7月为优势鼠种的发情初期,10月为优势鼠种的发情后期,这同额敏县夏作物和秋作物的结构布局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即冬小麦成熟季节雄鼠开始发情,玉米收获季节雄鼠发情进入后期。通过TBS绿色灭鼠技术示范,93天中平均每个陷阱捕获害鼠达38.8只,优势鼠种为小家鼠、田鼠,所占比例分别为56.7%和36.9%,雌雄比例约为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