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断奶会造成仔猪肠道功能紊乱,导致仔猪腹泻、生长受阻甚至死亡,严重影响养猪生产效益.抗生素虽可以防治断奶仔猪腹泻,但易引发细菌耐药性、抗生素残留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已经被禁止在饲料中使用.乳酸菌等益生菌和抗菌肽等复合微生态制剂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应用前景广阔,但其作用机制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尚待研究.对乳酸菌等益生菌、表达代谢产物的基因工程菌等对肠道健康调控的生物学机制以及在生产中的技术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后续开发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调控肠道菌群及替代抗生素的高效安全的新型微生态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鸡大肠杆菌病(Colibacillosis)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的某些致病性细菌株引起鸡的多重疾病的总称,目前对于大肠杆菌病的治疗主要采取疫苗免疫、抗生素和化学药物防治等措施,其中菌苗免疫因其血清复杂,常导致免疫效果不确切,因此抗生素和化学药物仍是防治该病的主要药物,但是由于抗生素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许多抗生素和化学药物在连续应用2~3年后则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3.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肠道传染病,常见于哺乳期仔猪。抗生素是防治该病的主要途径,但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随着国家"限抗禁抗"政策的逐步实施,迫切需要研发高效、绿色、环保的新药物。本文通过查阅2015—2021年的文献资料,综述单独使用中药、中药和抗生素联合使用以及微生态制剂防治仔猪黄白痢的最新研究成果。结果发现,中药和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防治仔猪黄白痢,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降低腹泻率,但两者的治病机理不尽相同,中药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生长和提高机体免疫力,微生态制剂主要是通过调节动物肠道健康和维护肠道菌群平衡;两者和抗生素联合使用,可以提高仔猪黄白痢的治疗效果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生物止痢王与其他的微生态制剂有所不同,它的主要成分为噬菌蛭弧菌、混合噬菌体等,主要是通过消灭动物体内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达到防治仔猪黄白痢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止痢王可降低仔猪黄、白痢病的发病率达98.4%以上,通过使用该产品可彻底解决抗生素及其他化学药物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笔者挑选28头体重12 kg左右的健康仔猪,按体重分成4组,每组7头单舍饲喂,以探讨新型乳酸菌微生态制剂对大肠杆菌感染仔猪的生长性能、肠道菌数及血液生化影响。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新型乳酸菌微生态制剂可明显提高仔猪的日增重(P<0.05),在仔猪采食量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平均日增重呈上升趋势,同时降低腹泻发病率。测定饲喂新型乳酸菌微生态制剂的仔猪在大肠杆菌K88感染(攻毒)后7 d的血清生化指标,除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极显著地升高外,其他如葡萄糖、尿素氮、谷草转氨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均没有变化;乳酸菌和攻毒并存相互作用,大大降低了血浆谷丙转氨酶的活性(P<0.05);新型乳酸菌微生态制剂可使仔猪小肠部分的微生物区系得到改善,显著增加其乳酸菌的数量(P<0.1),而对其他菌群如厌氧菌、耗氧菌和大肠杆菌等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防治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本试验将已确诊为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猪场的母猪随机分成疫苗免疫组、疫苗免疫联合药物防治组、药物防治组和对照组共4个组,进行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防治试验,分别统计各组母猪的平均产仔数以及仔猪黄痢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显示,药物防治组、疫苗免疫组和疫苗免疫联合药物防治组的母猪平均产仔数分别为11.7头、11.5头和11.4头,与对照组(11.4头)无明显差别;仔猪发病率分别为12.57%、7.51%和3.51%,死亡率分别为5.14%、2.31%和1.17%,与对照组相比均有较大程度的降低。结果表明,试验猪场除了加强饲养管理外,采用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降低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仔猪黄白痢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产房仔猪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常在出生后数小时至断奶前发病,对仔猪的危害非常大,发病率高时可达90%以上,病死率可高达100%.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众多,无有效的疫苗可用来防治该病,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抗生素药物来控制大肠杆菌病,但大肠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使用抗生素对该病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2],据华南农业大学陈杖榴教授报告,发现一些新血清型大肠杆菌对常用的21种抗生素都有很高的耐药性,基本上是一种“超级细菌”,另外由于广泛、大量、长期不规范的使用抗生素所导致的药物残留和一些药源性疾病,严重威胁着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2].  相似文献   

8.
仔猪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仔猪大肠杆菌病俗称白痢、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疾病是常见且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之一.目前,各养猪场防治仔猪大肠杆菌病常用的方法仍然是用抗生素类的药物,但由于仔猪服用大量的抗菌药物,易造成细菌耐药性的的产生,因此需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药敏性试验,进而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针对乐山某种猪场提供的腹泻严重的仔猪白痢病料,我们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期为仔猪大肠杆菌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一些技术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在肠道内产生毒素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可造成新生仔猪大批死亡、发育不良或育成率降低,是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因此,仔猪白痢的综合防治是直接影响生猪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痢、白痢及断乳后某些腹泻是当前仔猪的主要传染病,发生面广、发病率高,重症影响生长或招致死亡。除使用疫苗免疫母猪以保护仔猪外,目前多采用药物防治办法。然而滥用抗菌剂,针对性不强,常造成浪费。为筛选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本病主要发生于一周龄内的新生仔猪,是初生仔猪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发于新母猪所产的仔猪。临床上以拉黄色水样粪便和迅速死亡为特征。1病原是由大肠杆菌产毒性埃希氏病原所引起,常表现为严重腹泻和败血症。仔猪排出的粪便毒力较强,能够引起仔猪疾病的传染。大肠杆菌广泛地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在正常情况下,肠道常在菌没有致病作用,但仔猪抵抗力下降时可引起下痢。一般的化学药物都能将病原杀死。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防治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肠杆菌是肠道共栖菌,在条件突变、生猪抵抗力下降时致病性大肠杆菌常可引起仔猪黄痢病和白痢病.其中黄痢病多发生于生后一周内的仔猪,发病率在90%以上,死亡率可达90%,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发病率在20-80%,在防治上多采用注射疫苗及用西药治疗,时间长了,大肠杆菌病的血清型发生了变化,防治效果就不显著了.该病的发生降低了仔猪的生长速度,使仔猪的成活率下降,经济效益降低.为了寻找防治仔猪大肠杆菌病的有效中草药方剂,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3.
随着集约化养猪的发展,猪群的数量和规模愈来愈大,个体之间的接触也更加频繁,疾病传染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加,仔猪腹泻所造成的损失也愈来愈突出。仔猪腹泻是仔猪的常见病、多发病,轻者影响仔猪生长,常形成僵猪,重者脱水死亡,是导致仔猪死亡率高的主要因素,约占养猪场死亡率的90%左右。仔猪腹泻在哺乳阶段主要是仔猪黄白痢,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目前,防治仔猪腹泻以使用抗生素为主,另有中草药制剂、疫苗、益生菌等。  相似文献   

14.
仔猪腹泻是严重的仔猪疾病之一,常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细菌耐药性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下降。目前,有很多研究报道中草药防治仔猪腹泻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从中药抗动物腹泻的作用机理、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中兽医辨证、中药抗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作用机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中药防治仔猪腹泻的研究进展,为防治仔猪腹泻的中兽药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纳豆菌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用于断奶仔猪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以基础日粮为对照组,向断奶仔猪日粮中分别添加纳豆微生态制剂、抗生素添加剂,并对各组猪的健康、生产性能、饲料利用情况、血液生化指标、血液免疫指标、肠道主要菌群及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纳豆组在抑制大肠杆菌、促进有益菌生长方面要明显好于抗生素组,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认为,纳豆微生态制剂可替代抗生素用于断奶仔猪前期断奶料中。  相似文献   

16.
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引起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的病原,感染后发病仔猪临床症状以腹泻、水肿等为特征,传染性强,对仔猪生长发育造成影响,甚至导致仔猪急性死亡。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清洁卫生及消毒可减少该病发生,还可通过大肠杆菌疫苗免疫怀孕母猪进行预防。该文论述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仔猪肠道疾病。仔猪黄痢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常呈急性发作,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仔猪白痢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虽然病死率不高,但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使断奶窝重和饲料报酬降低,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目前对于该病主要采取包括菌苗免疫、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等进行治疗。其中菌苗免疫因肠道微生物抗原和抗原决定簇复杂,免疫效果常不确切,而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治疗仍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手段,且大多数为抗生素类,但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导致该菌地方耐药现象十分普遍,如临床上常用…  相似文献   

18.
仔猪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中药抑菌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类多发性、致死性肠道传染病。因不同年龄、个体和生理机能的差异而呈不同的表现,常见的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猪水肿病。该病是目前仔猪疾病群之一,也是导致仔猪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季节多集中于产仔旺季。仔猪自出生至断乳期均可发病,在1月龄内发病较多。目前用于防治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药物多为抗菌药,由于抗菌药在使用过程中,不仅杀灭了致病菌,而且也破坏了机体原有的正常菌群,导致微生态平衡的破坏,进而增加了机体对外源感染的敏感性,同时由于长期使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19.
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各种不同类型动物疾病的统称,包括动物的大肠杆菌感染、大肠埃希氏菌腹泻、败血症和毒血症。仔猪腹泻和仔猪水肿是最常见的疾病,其特征为肠炎和肠毒素血症。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导致新仔猪死亡,已成为影响养猪产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20.
猪大肠杆菌自家菌株油乳剂灭活苗的研制与免疫效果观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仔猪黄白痢是由猪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肠道疾病,仔猪发生严重腹泻,并导致脱水,败血症或继发其他疾病,仔猪发育受阻,甚至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该病的防治主要依赖药物,但极易产生耐药性,效果并不理想。大肠杆菌的血清型数量繁多,各猪场都有自己特异性致病菌,使得疫苗广泛应用受到限制。为了探讨自家菌苗的免疫效果,笔者在对福州市某猪场做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的基础上,选取自家优势菌群制成多价油乳剂灭活苗,进行了小群试验,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料用灭菌棉签从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