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雏鹅是指从出壳到4周龄的幼鹅,在鹅的养殖中,雏鹅的饲养管理是关键性环节,做好雏鹅的培育,提高雏鹅成活率,将对大力发展养鹅业生产起到促进作用。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将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雏鹅是指从出壳到4周龄的幼鹅,在鹅的养殖中,雏鹅的饲养管理是关键性环节。做好雏鹅的培育,提高雏鹅成活率,将对大力发展养鹅业生产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洪泽县共和乡戚庄村王友德从事四季鹅养殖12年,年均饲养种鹅200只,繁殖雏鹅5000只,雏鹅成活率98%,纯收入26000元,他的养鹅致富经有5条。1 专业养殖精技术过去王友德家既养猪、养鸡,又种农田,管理不过来,技术不精,效益不显著。从1987年开始,王友德集中资金专门从事四季鹅(浙东白鹅)养殖,为了提高技术,王友德一方面购买养殖资料,一方面向有多年养鹅经验的鹅农学习。在实践中边干边探索,养鹅技术日臻精湛。现在,他家的鹅产蛋率达98%,受精蛋孵化率达96%以上,雏鹅成活率98%以上,60日龄的鹅体重达4~45千克。2 种植青料降成本鹅是食草禽类,对牧…  相似文献   

4.
浙江温岭县高桥乡养鹅专业户杨玲培,十八年来刻苦钻研养鹅技术,积累了饲养、繁育灰鹅的一整套经验。1983年,该户饲养种鹅102只,一个年度内孵化出售雏鹅3,102只,孵化率达90.7%,净收入4,132元,各地来学习养鹅技术的陆续不断。现将其主要经验整理如下,供参考。一、养好雏鹅要养好灰鹅,首先要挑选好雏鹅。健壮的雏鹅身长,体宽,腹圆,毛色嫩绿而有光  相似文献   

5.
高海静 《动物保健》2010,(11):31-32
近年来,养鹅业已逐渐成为农村养殖专业户的一项重要产业,然而,由于养鹅户的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对鹅的疾病防范缺乏有效的措施,疫病免疫效果差,造成鹅群患病多,特别是雏鹅发生的小鹅瘟常导致大批死亡。小鹅瘟病感染在我县养鹅业中已经有很高的感染率,给养鹅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雏鹅饲养的好坏直接决定饲养经济效益,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影响经济投入的效果,或者说直接影响鹅养殖效益的高低,因此,雏鹅的管理是养鹅的关键,笔者总结归纳出以下几条经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印江县大力发展种草养鹅,并改变了传统的养殖方式,养鹅技术进一步提高。通过实践总结,笔者认为养鹅成败的关键在雏鹅阶段。现将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养鹅业已逐渐成为农村养殖专业户的一项重要产业,然而,由于养鹅户的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对鹅的疾病防范缺乏有效的措施,疫病免疫效果差,造成鹅群患病多,特别是雏鹅发生的小鹅瘟常导致大批死亡.小鹅瘟病感染在我县养鹅业中已经有很高的感染率,给养鹅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鹅副粘病毒病是由鹅副粘病毒(GPMV)1型引起的一种以消化道和呼吸道为特征的传染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养鹅地区。此病有高度的传染性和高死亡率,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7.7%和18.2%,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达到100%。多年来,此病给养鹅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阻碍了养鹅业的发展。2011年12月,扬州邗江区某个体养鹅专业户发生了一起雏鹅副粘病毒病病例,现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邗江区某个体养鹅专业户,2011年11月从当地购入1500羽苗鹅,第2d注射了抗小鹅瘟血清。在饲养到2周龄  相似文献   

10.
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养殖过程的基础,雏鹅绒毛稀少,体小娇嫩,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完善,抗病力弱。如果不加强饲养管理,容易引起发病死亡。因此,对雏鹅精心饲养,科学管理,才能提高雏鹅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1 发病情况宁安市江南乡江南村养鹅专业户闫某饲养豁眼雏鹅1 268只,25日龄开始上笼肥育.34日龄后,发现少数雏鹅食欲减退,头部和下颌皮肤有疱状物,拉稀.一周内死亡雏鹅33只,死亡率为2.6%.  相似文献   

12.
种鹅的饲养管理水平关系到繁殖性能,产蛋期种鹅的饲养管理的目的是为肉鹅养殖提供更多优质的雏鹅,因此,要加强产蛋期种鹅的饲养管理,以提高产蛋量和蛋的质量。种鹅的产蛋期分为三个阶段,即产蛋前期、产蛋期和休产期,加强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才能创造良好的产蛋性能,增加养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鹅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食草水禽,不仅具有抗病力强、耐粗饲等特点,而且饲养成本低,周期短,经济效益高。但也有一些养殖户仍然沿袭着传统的养鹅方法,还没有形成科学的饲养管理及科学的防控疾病的观念,特别是雏鹅时期,雏鹅的成活率低是养鹅生产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从调查的数据来看雏鹅成活率约在80%左右。90%的雏鹅死亡多集中在3~20日龄,引起雏鹅死亡的因素中饲养管理方面约占60%,疾病方面引起的死亡约占40%。  相似文献   

14.
<正>鹅育雏期是指雏鹅出壳后4周龄以内的时期,此阶段是养鹅生产的关键时期,故掌握雏鹅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是养鹅生产中提高成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可直接影响养鹅的经济效益。雏鹅个体小,体质弱,绒毛稀疏,体温调节能  相似文献   

15.
养鹅的优点是饲养周期短、资金周转快,产肉量、产蛋量和产绒量高,并且易于管理,养殖经济效益好。但是在养殖过程中也存在着成活率低的问题,引发原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包括养殖环境不适宜、雏鹅的饲养管理不当、疾病的预防不到位等。为了提高鹅的成活率,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就需要了解导致鹅成活率低的原因,并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雏鹅主要是指孵化出壳后到1月龄内的小鹅,提高雏鹅的成活率是养鹅生产成功的关键,也是养鹅生产过程中的难题.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1发病简况 某县某养鹅专业户共饲养1 800羽雏鹅,在4-5日龄时,曾有部分雏鹅发病、死亡,后经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病情得到控制,但仍有部分雏鹅精神不振,体质衰弱。在13日龄之后的5 d内,先后共有186羽雏鹅发病,发病率达10.33%,先后共死亡148羽雏鹅,致死率高达79.5%。  相似文献   

18.
1发病情况2011年5月某养鹅专业户共饲养800只雏鹅,在7~8日龄时部分雏鹅发病、死亡,后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病情得到控制,但仍有部分雏鹅精神不振,  相似文献   

19.
<正>众所周知,雏鹅属于草食性的家禽,耐粗食、疾病少、生长快、易于管理、效益好而且养殖的成本比较低。所以雏鹅的饲养已经成为当前农民增加收益的首选项目。然而雏鹅需要精细的饲养与管理,这也是提升雏鹅生产力最为关键的一部分,所以做好雏鹅的饲养与管理十分重要。所谓的雏鹅是指从壳里出生之后的30日龄之内的小鹅。通常情况下,雏鹅的培育在养鹅的生产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雏鹅的培育将对雏鹅的生长及其产肉能力、产蛋和蛋的品质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做好雏鹅的培养工作也是为日  相似文献   

20.
正雏鹅的饲养管理是养鹅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细致的工作,雏鹅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雏鹅的成活率、生长发育和成鹅的产蛋率。若管理不当,就会引起雏鹅发病甚至死亡。所以在雏鹅的饲养管理阶段,应精心饲养。1选择健康正常的雏鹅育雏中,对雏鹅选择非常重要,应选择卵黄吸收好、脐带收缩好、叫声响亮,毛色光亮、眼睛有神的雏鹅来饲养。2雏鹅的饲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