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杨红  栗小丹 《农业工程》2019,9(9):144-146
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任何产业都能够实现与互联网之间的相互结合,形成全新的产业发展局面。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必然会思考与实践,将互联网与农业结合起来,促成“互联网+农业”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它对于我国未来新型国际化农业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与政策、技术指导作用的。通过提出“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具体的经济发展模式类型,提出业界创新模式质疑问题,并再次给出未来该创新模式的若干发展建议,引领我国农业发展真正走入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下个世纪,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将如何?国内农业科学家研究后给人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蓝图。具体说来,未来农业发展将呈现五个趋势: 从“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利用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合理组装,精细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优生产系统。 从“自然式”向“设施式”发展。例如根据农作物特点,设置高度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全套先进的输送营养液系统及配套的系列设备等,以实现集约化、  相似文献   

3.
一、“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十二五”期间,农业机械化将成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呈现出发展速度加快、向产前产后延伸、质量效益提高、农机农艺融合、区域发展协调、社会服务主导等趋势。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农业始终是国家之根本,如何有效地解决农业问题与国家经济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回顾并总结了1982年以来中央下发的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找到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及出发点,从中探寻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于“三农”政策的基本导向以及解读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解决农业体制上的缺陷,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充分认识农业在国家建设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障及改善农民民生问题,有效推动社会主义城乡一体化进程,并且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显著改善农业生产的经营成本与运营模式,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益进一步提升。从现阶段农机自动化发展情况出发,分析了农机自动化发展的主要应用模式,并总结了农机自动化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王艳红  胡伟 《农业工程》2015,5(S1):1-10
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是传统农业的升级,代表着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阐述了现代物理农业工程的概念、内涵及学科发展,介绍了现代物理农业工程主要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最近,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不久前,在“魅力中国农机市场国际论坛”上,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司长王智才说,综合考虑未来五年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和条件“十一五”将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十一五”计划要求,“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使先进适用技术进入更多农户”。农业机械化是科教兴农、实现现代农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农业讲求效益和生产率,其中就要注重推进机械化。山区土地等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地。然而,诸如泰顺的山区由于受到自然地理条件及经济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UML在农业资源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农业”(digital agriculture)是世界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农业资源数据库是“数字农业”最核心、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数字农业数据库的建设也是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标准化建模语言UML是最广泛的、可视化面向对象系统的建模语言。为此,讨论了如何将UML利用在农业资源数据库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中。  相似文献   

9.
农业机器人技术可以为农业工程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概述了农业机器人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包括种植、喷洒、采摘、除草、施肥等方面。农业机器人可以通过计算机视觉、传感器、控制系统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来完成任务,同时农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将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生产环境和保护自然资源等方面做出贡献。然后,讨论了未来农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挑战,包括机器人的智能化、自主化、灵活性和可靠性等问题。最后总结了农业机器人技术在未来农业发展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农业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而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农业生产模式不断创新,突破以往的高强度人工生产模式,开始采用人工机械相结合的生产模式,使农业生产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基于此首先介绍了农业机械导航主要技术,然后分析了农业机械导航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农业机械导航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生产结构和惠农政策的变化,豫南农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宽广。主要对豫南农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希望政府部门可以因地适宜的制定合理的政策,以期豫南农业可以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叶红 《山西农机》2011,(11):34-36
中国农民劳动力结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农机生产组织方式正处于一个深刻变革阶段,政府正因势利导地推进农业机械化由量变向质变的转变。未来中国的农业装备产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升级的转型期,未来农机市场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机遇,呈现出十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要闻动态     
《山西农机》2011,(1):56-57
中国农村信息化年度峰会暨第七届中国农业网站百强颁奖盛典在广州召开 1月8日,中国农村信息化年度峰会暨第七届中国农业网站百强颁奖盛典在广州隆重召开。本次峰会共设立主论坛和特色分会两大部分。主论坛中,与会领导嘉宾分别就“十二五”中国农业发展展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趋势、新兴技术下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创新等议题进行深入阐述和讨论。特色分会就农业商业网站发展、农业政府网站创新、农业电子商务三大议题进行深度剖析和经验分享。  相似文献   

14.
自2003年英国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之后,发展低碳经济逐步成为全球共识.而目前低碳农业又已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对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经济体一黑龙江垦区,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以及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可供参考的垦区低碳农业的发展模式,将会为垦区未来发展低碳高效的现代化大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李士超 《河北农机》2023,(13):34-36
农业经济发展与我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国际化发展及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近些年,我国致力于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全面优化农业生产体系、模式、机制,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为我国实现“民族复兴”“两个一百年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影响最大、发展最快的信息技术之一,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与研发得到了农业领域的广泛支持。基于此,本文结合“自动控制技术”与农业机械设计的概念,分析“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价值,提出科学的应用策略及发展趋势。以期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新农村”“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6.
文双雅  高志强 《农业工程》2018,8(7):142-145
分析了菲律宾近年来官方公布的农业统计数据,了解了菲律宾主要农业支持政策以及发展趋势,对菲律宾农业发展的基本状况进行了总结,并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寻找中菲农业合作的潜力,期望能为两国农业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自走式农用机器人中,底盘总成是非常关键的部件。结合当下机器人的快速发展的情况,以农业机器人机械底盘技术的研究现状为出发点,详细介绍了农用机器人底盘的类型、先进技术、先进原理以及底盘技术的特点。将农业机器人机械底盘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和分析,根据问题提出了机械底盘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的农用机械底盘的研发工作提出了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勇 《农业工程》2022,12(7):140-144
鹤壁市在数字农业建设方面探索了模式,创新总结了经验,但在数字农业建设和应用方面还存在资源整合不充分、新技术应用不足、系统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不强等问题。围绕如何紧跟国家战略、用活上级政策、强化顶层设计,将信息技术深入赋能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管理和农业服务,打造数字农业建设“鹤壁模式”,按照“13456+N”的架构进行规划建设,进一步探索服务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认真总结榆林市“十五”农业机械化装备能力建设水平发展现状、发展成就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搜集大量资料和数据,经过分析、研究、对比、论证,提出榆林市“十一五”和2020年农业机械化装备能力建设水平发展思路和发展趋势,并进行深刻的分析和研究。为榆林市各级政府、农机管理部门提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参考资料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玉米产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产业的发展对辽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至关重要。阐述了辽宁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特点和阶段,介绍玉米产业化的主要组织模式、特点及作用,分析玉米产业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为辽宁玉米产业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