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永趵 《蔬菜》2000,(2):31-32
自1995年以来,我县部分菇农利用平菇、玉米间作技术进行平菇生产,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平均每66m2产平菇5600kg,玉米630kg,总收入达10800元,除去费用3200元,每667m2可获纯收入7600元。现将立体间作种植的经验作如下介绍。一、平菇播种及发菌1.菌种选择 平菇菌种宜选用生物效率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品种。当地选用品种为中温型"佛罗里达"。2、培养料的选择的及配方 适于平菇栽培的培养料较多,如棉籽壳、玉米芯、豆秸等,可根据当地情况就地取料。培养料要求新鲜、无霉变。使用前暴晒…  相似文献   

2.
徐有龙  杨珍珠 《食用菌》1995,17(1):26-27
我县位于赣东北地区,根据全年气候规律,除1月中旬到3月中旬寒冷低温多雨和6、7、8三个月炎热高温不大适宜栽培平菇外,一般多在9月至翌年1月上旬栽培,这期间称平菇栽培的黄金季节。全年平菇上市供应时间为10月开始至翌年4月(越冬菇)基本结束,而5月和9月还能适应平菇生育的期间里却造成缺菇淡季,货紧价扬单价高出产菇旺季的2~3倍。为了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当地平菇生长的有效气温,延长平菇供应期,增加菇农收入,笔者于1993年4月7日进行了平菇生料袋  相似文献   

3.
苹果园间作平菇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光 《落叶果树》1997,29(2):39-39
苹果园间作平菇经验李光(山东省安丘市林业局262100)1间作的生态学依据苹果是高干植物,占领上层空间,向阳喜光;平菇菌株矮小,喜阴、忌强光;同时平菇分解剩下的培养料渣又为果树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肥料。2品种选配苹果宜选用藤牧1号、长枝富土,乔纳金、金冠...  相似文献   

4.
我们利用稻草替代棉籽壳在仲夏五月——六月份进行稻草生料大床栽培平菇已初见成效。现简报如下: 一、菌种:选用耐高温平菇“侧5”菌株。菌种系选用棉籽壳培养基上健壮子实体经组织分离所得。母种、原种常规配方培  相似文献   

5.
平菇尖须夜蛾(Bleptina sp.)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尖须夜蛾在合肥地区对平菇生产危害很大,主要以幼虫取食子实体。该虫在合肥一年发生4—5代,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以老熟幼虫在茧内越冬,次年4月茧内幼虫化蛹,4月底或5月初羽化,5月上、中旬第一代幼虫取食春季平菇。成虫历期平均为6.25(3—14)天;卵:4.64(4—6)天;幼虫:11.92(10—15)天;蛹:13.83(11—18)天。  相似文献   

6.
木屑生料栽培平菇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林桓 《食用菌》1994,16(1):20-20
海南是无棉区,交通又不方便,用棉子壳栽培平菇只能望洋兴叹.为此,笔者就地取材,利用木屑栽培平菇.通过近几年的生产实践,摸索出一套木屑生料栽培平菇的高产技术.(一)菌种的选择 海南是热带地区,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明显,适于平菇生长.但要进行周年生产,必须根据气温选用适宜菌株,即10月至翌年4月温度较低(在10~23℃),应选中温型品种,如九华191、珞珈1号、亚光1号等;5~9月是高温期,宜选择高温型品  相似文献   

7.
在马铃薯栽培面积较大地区,马铃薯收获后,一般每年10月份至次年4月份采用窑窖进行贮藏,而薯窖在5月份至9月份基本闲置,可以利用这一空档时期在连片的窑窖中生产金针菇,经济效益较好. 1选择品种 选用菇柄粗壮、色泽金黄、不易开伞、商品性好、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如金杂19号、金高3号等.  相似文献   

8.
一、茬口安排水果玉米7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上旬开始采收。平菇在8月份装袋接种,30-40天满袋后,于9月份搬到玉米大行间开袋出菇。二、模式栽培主要技术(一)水果玉米1、适时播种本地宜选用扬甜1号、种都水果玉米等。一般在7月播种,采用大小行种植方式,小行距40cm,大行距80cm,每667m2适宜种植密度3500株左右。  相似文献   

9.
一般栽培平菇、凤尾菇,在采收3~4潮菇后其基质常作废料处理。其实废料不废,只要处理得当,每百公斤料还可再收60~80公斤上好的鲜菇。本文介绍一种与蔬菜间作的废料种平菇方法,不但能使废料再生产出平菇,而且还能增加单位面积蔬菜的产量,二次出菇后的废料留在田里还可改良土壤,促进耕作良性循环。现将具体作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平菇     
正(舒筋活络的"膏药")平菇是一种栽培广泛的食用菌,而且栽培的方法很多,有室内床栽、玉米或大豆与平菇间作、塑料大棚栽培等。平菇主要含有脂肪、糖类、粗纤维、无机盐、磷、铁、维生素B1、尼克酸等,因其质地肥厚,嫩滑可口。平菇是制作  相似文献   

11.
稻田套种平菇,是一项既能增产粮食,又可提高经济效益的立体栽培法。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适时制好菌种袋 为保证平菇栽培袋适时套放到稻田里,要及早制作培养好苗种袋。平菇的菌种,宜选用高温型、耐高湿、抗性强、发菌快的菌种,一般5月初购回原种,发菌需35~40天。培养料选用新鲜的棉子壳,不加磷肥,经前发酵处理,料含水量为65%,堆闷7天,装袋前拌入0.2%的多菌灵,每袋(规格37×17cm)装干料300~350g,扎紧袋口,高压灭菌3~4小时,菌袋出锅后冷却至30℃,恒温接种,接种量为干料重的5%,排放在阴凉暗处保持温度28℃左右发菌,20~25天菌丝可发好,适时放入稻田。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本地栽培平菇的实践中总结出三月份是栽培平菇的最佳季节,栽培特点及注意事项如下:1三月份是刚脱离严寒的时节,各类微生物的活动差,虫类也少,此时栽培手法可减少因病虫害造成的失败,又可用低温培养来抑制杂苗生长,成功率高,更有利于初次栽培者。2三月份栽培平菇温度好控制,用小塑料棚就可取得最适温度,能保证快速发菌,长出优质高产菇。3三月开始栽培平菇,以后能卖出好价格,取得高效益。本地规律是:春节前平菇价格低,春节后价格逐渐增高,面临夏季价格更高。4三月栽培平菇应注意事项:①选用广温型或高温型平菇品种…  相似文献   

13.
贾秀芬  李锦龙 《食用菌》1999,21(1):25-25
1995~1997年我们在日光温室栽培的中高秆蔬菜近地面行间放置平菇菌棒,设置不同蔬菜与平菇的间作试验和平菇菌棒不同投放数量试验,筛选出了适宜的间作模式,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做到了充分利用日光温室光照资源,同时收获蔬菜和食用菌两种产品,平均每亩增收3750元。 ’  相似文献   

14.
程龙 《蔬菜》2004,(3):41-41
安排好间种、套作和轮作,关键是要避免4个矛盾的产生。一、要避免争夺阳光的矛盾这主要是针对间作和套作而言。如果2种作物生长在一起相互争夺阳光,且矛盾尖锐,则2种作物均会减产,达不到通过间作套作提高效益的目的。要避开这个矛盾有2个方法:一是错开2种作物生长的茂盛期。如:棉花生长的茂盛期一般为6-11月份,此时,棉地里不宜间作套作其他作物。但12月份及至来年5月份,棉花地里或空闲着,或因棉苗小,有大量间隙地存在,可播种冬春季作物,如:马铃薯、油菜、芥菜、小白菜等。又如:迟熟辣椒可与西瓜配对套作,早熟黄瓜可与冬季豆角配对套作,每对…  相似文献   

15.
唐海龙  桑培永  刘娟 《食用菌》2012,34(6):44-44
西安市长安区食用菌栽培以平菇、香菇和双孢蘑菇为主,生产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9月至翌年5月,6-9月为食用菌生产断茬期,断茬期食用菌价格上涨2-3倍。为了填补当地夏季高温季节食用菌生产这一空白,探索利用食用菌生产废料这一有机资源,实现食用菌周年生产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平菇质地细嫩,甜润甘滑,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栽培容易,产量高。是菇类含蛋白质、脂肪最多的一种。单作需要一定的设施和条件。根据平菇的生长规律和对生活条件的要求,利用黄瓜遮荫进行大田栽培,为大面积生产平菇找一条出路,于86年作了黄瓜平菇间作试验,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平菇、凤尾菇是人们喜爱的食用菌,它的适应性广,容易栽培。但是要种好这类菇,且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根据多年栽培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供栽培者参考。(一)根据季节选择菇型:平菇类根据其出菇温度可分为低温型5—15℃、中温型15—22℃和高温型18—28℃。根据季节、环境、市场需求,在自然气温下,如9月可选中温型凤尾菇栽培;11月以后随着气温下降,可选低温型平菇;3—4月后随着气温上升,又可选中温型凤尾菇;5月以后则可选高温型凤尾  相似文献   

18.
粮菇间作是一种新的农业栽培技术,我们从1987~1990年进行了地膜玉米与平菇蔬菜间作试验,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玉米平均亩产750kg 以上,平菇亩产1500kg,中间还多收了一批蔬菜,每亩纯收入4000元以上,比单种玉米提高效益15倍。现将四年的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85年—1983年,我们进行了“玉米平菇大田间作”的试验,初步探讨了平菇与玉米大田间作的高产栽培工艺。结果表明,玉米条幅间各种生态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平菇的生长发育。由于平菇与玉米间密切的互惠作用,从而取得了亩产鲜菇3500—5000斤,玉米1300多斤的好收成,每亩收入达2500—3000元左右,较单种玉米的经济效益提高了10倍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了粮菇争地问题,为大面积栽培平菇开拓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郝光明 《食用菌》1994,16(2):22-23
用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不仅可就地取材,而且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是,用麦秸栽培平菇,如何才能省工、省时和达到高产高效,使其能迅速推广,我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于1992年9月开展了本项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选用未受雨淋无霉变的麦秸草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