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天然驱避剂与合成驱避剂的研究进展,天然驱避剂主要源白植物的精油,具有毒副作用小、安全、环保等特点,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驱避活性成分的筛选上.化学合成驱避剂驱避效果较好,但毒副作用、环保性均较天然驱避荆差.对蚊虫驱避剂的剂型研究作了全面的介绍,新剂型对提高药效和人体安全都有很好的功效,缓释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制剂技术.  相似文献   

2.
该蚊虫驱避剂的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国家对蚊虫驱避剂科学、安全经济、方便的要求,该产品除了在组方上有严格的科学性、合理性外,在安全性方面,按照国家关于蚊虫驱避剂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测出该蚊虫驱避剂的经口、经皮以及对家兔皮肤、眼刺激、豚鼠致敏接触试验  相似文献   

3.
对bubb lecaps和punches两种释放速率的红脂大小蠹驱避剂,分别采用间隔5,10 m和10,20 m的间隔距离,在太岳林局龙泉林场进行了野外试验,结果表明:punches驱避剂间距离20 m处理能最佳增加红脂大小蠹诱捕量;同时无论punches还是bubb lecaps驱避剂在5 m和10 m距离间对增加红脂大小蠹诱捕量都有一定效果。使用驱避剂对植物性信息素引诱其他昆虫种群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α-蒎烯(1)为原料,合成了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3)及其甲酸酯(4)、乙酸酯(5)和丙酸酯(6),并用IR、MS、^1H NMR及^13C NMR分析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按照国家标;隹GB 17322.10—1998测定了这4个化合物对白纹伊蚊的驱避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3对白纹伊蚊没有驱避活性,与之结构及其类似的对盖烯二醇等已被以往的研究证明具有驱避活性,因此极性官能团和手性碳原子位置可能是影响驱避活性的重要因素;衍生物6对白纹伊蚊没有驱避活性,这可能与其羰基部分太大有关,在目前的萜类驱避剂中尚极少见丙酸酯类;衍生物5具有一定的驱避活性,质量分数为20%时,对白纹伊蚊的驱避时间接近4h;衍生物4的驱避效果最好。质量分数为20%时,对白纹伊蚊的驱避时间可以达到7~8h,与避蚊胺(DETA)的驱避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效复合剂对容器育苗的种子进行了拌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处理的较对照对鸟鼠驱避率提高27.4个百分点,发病率降低12.37个百分点,起到了驱避鸟鼠和防止猝倒病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4种药剂防治桉树幼林白蚁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防治土栖白蚁危害桉树幼林,选择4种药剂进行桉树容器苗浸根后上山造林试验和白蚁致死驱避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苗经4种药剂浸根后造林,以绿僵菌复合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幼林白蚁危害致死率仅3.4%;施用萘丸的防治效果最差,幼林白蚁危害致死率达20.5%,专项驱避试验对白蚁的驱避作用也不明显。文章还分析了几种灭除驱避白蚁药剂的成本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驱避鼠类为害油松飞播造林种子,1985—1990年,通过大量反复试验筛选,发现用HL粉剂拌种驱避鼠类效果最佳。据试验,该驱避剂不影响种子发芽,不杀伤鼠类,对其它动物无毒害作用,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平板测定法测定了两株菌株类产碱假单胞菌P751和蜡状芽胞杆菌BC752,对鸟鼠驱避剂主要成份福美双、涂料、石膏粉和氯偏的拮抗作用。经试验选育出抗福美双菌株910可与鸟鼠驱避剂复合包衣林木种子用于飞播造林,防病率达71.3%,高生长量提高17.6%。  相似文献   

9.
多效复合剂在飞播造林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速半干旱地区荒山或偏远山区的绿化进程,解决飞播造林鸟鼠取食种子的难题,对研制的多效复合剂进行了应用效果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复合剂的3种主要成分其保水剂浓度小于5%,对油松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驱避剂以RQ1.1%剂量效果最好,选食驱避率达90%,迫食驱逐率可达70%,减少种子损失率达35%。苗木营养剂具有提高苗木生长量的作用,苗高和地径分别比对照提高18.3%和44.5%。  相似文献   

10.
针对鸟鼠危害种子的问题,1985——1989年在云南松,思茅松飞播造林地区经上百次试验,研究出对鸟鼠有明显驱避作用的药剂“云林—鸟鼠驱避剂”及施药方法,1988—1990年经200多万亩生产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由松节油开发绿色杀虫化学品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松节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大、价格最便宜的精油,其主要组分是α-蒎烯和β-蒎烯,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反应性能特点、来源于天然和资源丰富的优势,使其在开发绿色杀虫化学品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本文综述和展望由松节油开发的杀虫增效剂、萜类驱避剂和保幼激素类似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开发前景,介绍由笔者合成的新型杀虫增效剂和新型萜类驱避剂.  相似文献   

12.
多效抗旱驱鼠剂室内驱避鸟兽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选食和迫食试验,多效抗旱驱鼠剂室内对大山雀、野灰鸽、小白鼠、小家鼠、鼠兔等有较强的驱避作用。选食试验,用RPA处理的种子保存率达78.3%-100%,迫食试验,达71.9%-89.6%,通过差异显著性检验,各处理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多次复合剂不但能驱避鸟鼠危害,提高出苗率,还能促进苗高、地径的生长。山杏采用多效复合剂处理后直播造林,每公顷减少鼠类危害126穴,出苗率平均提高9.6%;苗高、地径平均分别提高24%和38%。一次造林成功,达到规程标准。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一系列六元环萜类化合物对臭虫(Cimex lectularius L.)的驱避活性,利用Codessa Pro程序计算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描述符,再利用Codessa Pro程序中的最优线性回归方法计算了驱避活性与这些化合物结构描述符之间的定量构效关系.所得到的最优定量构效关系计算模型的R2为0.924,模型所包含的4个参数分别是:FNSA3 fractional PNSA、Min n-n repulsion for bond H-C、YZ Shadow/YZ rectangle、Max electrophilic reactivity index for atom C.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讨论了臭虫化学感受器与驱避剂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一系列六元环萜类化合物对臭虫(Cimex lectularius L.)的驱避活性,利用Codessa Pro程序计算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描述符,再利用Codessa Pro程序中的最优线性回归方法计算了驱避活性与这些化合物结构描述符之间的定量构效关系。所得到的最优定量构效关系计算模型的R2为0.924,模型所包含的4个参数分别是:FNSA3 fractional PN-SA、Min n-n repulsion for bond H-C、YZ Shadow/YZ rectangle、Max electrophilic reactivity index for atom C。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讨论了臭虫化学感受器与驱避剂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飞播造林多效复合剂拌种试验①郭利华(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刘小锁程金磨(卢氏县林业局)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鸟、鼠大量取食飞播种子。为解决这一问题,1995年6月我们在豫西伏牛山区进行了多效复合剂拌种试验,对其驱避鸟、鼠危害及影响飞播种子...  相似文献   

17.
臭椿和苦楝的生物活性物质,对天牛有很强的驱避作用,它对天牛成虫取食,交尾活动影响很大。通过林分模拟试验,得到进一步证实,并从供试的8种活性物质标样中,筛选出驱避效果最佳的2种挥发性物质:β-蒎烯和β-丁香烯。  相似文献   

18.
臭椿、苦楝的生物活性物质,对天牛有很强的驱避作用,它对天牛成虫取食、交尾活动影响很大。通过林分模拟试验,得到进一步证实,并从供试的活性物质8种标样中,筛选出驱避效果最佳的2种挥发性物质:β-蒎烯和β-丁香烯。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用ABT2号生根粉和多效复合型驱避剂对撒播造林种子进行预处理,能有效提高发芽率并促进苗木生长,提高了苗木抗逆力和稳定性,同时避免了鸟鼠取食危害,极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鼠害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总结了我国鼠害防治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防治鼠害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驱避剂和不育剂的应用及物理机械灭鼠等。作者认为,植物源灭鼠药剂在鼠害的综合治理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并进行其产品的开发和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