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
3.
4.
丝核菌属(Rhizoctonia)是 De Candoll 于1815年建立的,此属真菌寄主范围十分广泛,能侵染水稻、玉米、棉花、大豆、大麦、小麦等43科263种植物,引起纹枯、立枯等症状,是植物土壤病里的重要病原物之一。植病工 相似文献
5.
6.
近年来,大麦纹枯病的发生逐渐加重,已成为影响大麦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本人研究表明,大麦纹枯病是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和立枯丝核菌(R.Solani)的不同菌丝融合群菌株复合侵染引起的,并以禾谷丝核菌的CAG—1群为主。对菌丝融合群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分别从生物学、血清学、DNA同源性、酯酶与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图谱、维生素需求 相似文献
7.
8.
本文报道了大麦纹枯病在江苏省的发生危害情况,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学和生物学的某些特性,大麦纹秸病的病原菌鉴定表明,以禾谷丝核菌(Rhigoctoniacevel is)的CAG-1菌丝融合群为主。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来,由于品种、栽培制度、肥水条件的改变,大麦纹枯病在我省的发生日趋加重,成为影响大麦高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我省许多学者对该病的发生和防治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现概述如下:一、症状与危害损失1、症状大麦纹枯病自苗期至成殊期均可发生,一般以技节中后期至孕穗阶段发病最烈,以侵害叶荣为主,也可危害叶片、茎秆等。叶鞘受害.初生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小斑逐渐扩大成园形成椭园形,病健交界处褐色或暗褐色,中间灰白色。病斑继续护大或多个病斑相互融合而形成典型的云纹状大斑,致使叶鞘干枯,叶片早衰。病害严重时,可侵害…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从四川不同生态区采集玉米纹枯病穴Rhizoctoniaspp.雪症状的玉米叶鞘,经分离、鉴定,选取16个立枯丝核菌穴Rhizoctoniasolani雪AG1-IA的菌株和2个玉蜀黍丝核菌穴Rhizoctoniazeae雪菌株作为供试菌。在玉米成株期用PDA菌丝圆片定位接种于玉米叶鞘内侧,测定供试菌株在玉米植株上的垂直扩展情况穴病斑高度、日均扩展速度雪,区分病菌的致病性。还研究了AG1-IA不同致病性菌株体外产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活性与致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属于两个种的18个供试菌株均能侵染玉米,在潜育期上没有差异;病斑高度和病斑日均扩展速度能很好反映出菌株间致病性的差异,R.solaniAG1-IA菌株间的致病性有明显差异,R.zeae菌的致病性显著低于R.solaniAG1-IA菌株,体外产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大小与致病性有关联。 相似文献
15.
16.
大麦纹枯病是江苏省大麦上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害。其病原菌主要以禾谷丝核菌(Rhi。ctoniacerealis),其次为立枯丝菌(R.solani)。大麦苗期受害后,在临近地面的叶鞘上出现边缘褐色,中部灰色的病斑;成’株期受害,基部叶鞘及茎秆上产生黄褐色椭园形或梭形斑,叶鞘上病斑发展成云纹状,边缘褐色清晰,中间灰白色,称为花秆烂茎。近年来,据作者田间调查及生产单位反映,在大麦上出现和典型纹枯病症状相混淆的病害症状,即大麦基部叶鞘全部呈深褐色,俗称“酱油秆”,给病害调查及指导防治带来困难。为此,作者于1988~1994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和玉米种植密度的加大,玉米纹枯病发生日益严重,该病株残体残留在田土表面土层较浅的区域进行越冬。为准确诊断玉米纹枯病,根据玉米主要病害玉米大斑病、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玉米灰斑病rDNA的ITS区间序列差别,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扩增引物(LZ-F+LZ-R)用于玉米纹枯病检测。该引物能从玉米纹枯病菌扩增到特异性的分子片段,说明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可以用来检测玉米纹枯病菌。采集田间玉米纹枯病、玉米大斑病、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玉米灰斑病病株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同时提取其病原菌和土壤总DNA,利用上述引物进行扩增。结果表明,只有以R.solani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反应体系在PCR仪中进行扩增最终能扩增出1条460 bp左右清晰的特异性条带,其他菌株均无特异性条带。利用该特异性引物只能从受到该病害侵染的发病组织DNA中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对照及健康玉米植株均无扩增条带。接种该病原菌的土壤DNA也扩增出相应的特异性条带,表明特异性引物LZ-F/LZ-R可用于玉米纹枯病菌的分子检测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大麦白粉菌分生他子在5~30℃的范围内均可萌发,最适温度20℃。萌发的湿度范围是在0~100%,湿度愈大萌发率愈高,以水面上萌发率最高。强烈的直射阳光对分生孢子的伤害作用极大,散射光较适于孢子萌发。紫外光对分生孢子的萌发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萌发需要氧气。分生孢子对渗透压的作用反应明显,溶液浓度愈高萌发率愈低。孢子萌发的PH范围为2.2—12.4最适PH6.2。在最适的温度、湿度、PH、光照、氧气供应及营养条件下,孢子萌发率达74.2%。离体分生孢子在5—7℃下4天内、20~27℃下2天内仍具有侵染力。附着胞产生、侵入和分生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0℃。大麦白粉病是大麦上严重的病害之一,大麦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f. sp. hordei)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有利于揭示大麦白粉病的侵染规律。国外在这方而研究很多,Spencer综述了前人有关大小麦白粉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成果。国内对麦类白粉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多集中于小麦白粉菌,有关大麦白粉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未见正式报导。我们从温度、湿度、光照、紫外光、PH、氧气需求、渗透压、营养条件、分生孢子离体存活时间等方面,对大麦白粉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和侵染作了初步研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与国外报导相一致的结果,但也有不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解新型杀菌剂氟酰胺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江苏省不同地区的90个小麦纹枯病菌(R.cerealis)菌株对氟酰胺的敏感性,并测定对氟酰胺敏感性不同的10个菌株对戊唑醇、咯菌腈、氟环唑、烯唑醇、丙环唑、甲基立枯磷、氟酰胺、井冈霉素A、多菌灵、氯啶菌酯和申嗪霉素等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小麦纹枯病菌菌株间对氟酰胺的敏感性差异较小,EC50值在0.211 3~0.669 0 μg·mL-1之间,平均为0.406 3±0.100 5 μg·mL-1;氟酰胺对R. cerealis的抑菌效果优于多菌灵、氯啶菌酯和申嗪霉素,与井冈霉素相近;其抑菌效果明显低于三唑类杀菌剂和咯菌腈、甲基立枯磷。EC50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纹枯病菌对氟酰胺与上述杀菌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