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有两大功能,一是功利性功能,即茶功能的物质基础。茶能清甘怡人,提神减疲,抗病除害,延年益寿。二是清赏性功能。清赏茶也是一种精神性功能。清赏茶是一种精神享受,与品题一幅名画,欣赏一首名诗,并无大异。甚至茗茶与诗画创作直接联系起来,“唤人扫壁开吴画,对客临轩试越茶”(苏轼)“闲吟茗花熟”(权德舆)“若使无诗味也枯”(沈周),若使无诗,茶也减味了。  相似文献   

2.
我的茶道观     
茶的本质属性是作饮品,茶文化亦萌芽于茶作饮料之后。茗饮始于何时?陆羽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经·七之事》。他将饮茶史上溯到神农时代,认为发现之时即掀开了饮茶史的第一页。显然,陆羽的“饮茶”概念很宽泛,包括茶之当药眼之、煮而食之、煎而饮之。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云:“秦人取蜀(前316)而后始有茗饮之事。”照顾炎武所言,秦人攻下巴蜀后从巴蜀人那里学会了饮茶,巴蜀人饮茶历史比泰更早几百年。这也说明饮茶时尚源于巴蜀,秦以后渐渐传播全国。茗饮之事有文献可证的不过有2千年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见…  相似文献   

3.
王建平 《农业考古》2012,(5):275-282
明代茶文化史上有两件最有代表性的事件,一是开创了散茶冲泡的瀹饮法时代,"开千古茗饮之宗";二则是文人们热衷于编写茶书,是中国古代茶书最多的时期,几乎占我们古代茶书总数的一半。虽然"也有少量茶书,或出于文人的一时戏笔,或其内容全部系抄袭而成"[1],但大部分茶书还是坚持原创,注重创新,"崇新改易,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4.
《尔雅·释木》“·苦茶”。郭注云:“树小如桅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蜀人名之苦茶。”(按茶读为茶。下同。)这段注文历来被征引作为茶的释义,但是关于“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则有不同意见。陆玑《毛诗疏》说“蜀人作荼,吴人作茗。”陆德明《经典释文》认为“、荼(读为茶)、茗,其实一也。”并引张楫《杂字》云:“,茗之别名。”魏王《花木志》说“其老叶谓之,嫩叶谓之茗。”顾野王《玉篇》也说“,茶叶老者。”“茗,茶芽也。”面对众说纷纭,有必要澄清事实,还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5.
茶诗四首     
茶诗四首江西省蚕茶研究所吴英藩(一)春日洪都会,朝夕话茶趣;人去情犹在,何日再相聚。(二)绿丛遍山源,户户采茶忙;竹筐新芽满,夜有焙茶香。(三)绿荫掩山庄,处处闻茶香;人人换春衣,家家住新房。(四)夜来伴无娘,倍觉秋风凉;隔墙煮野味,疑是茶叶香。茶诗...  相似文献   

6.
茶德吟     
壬申初月,接《中国茶文化》专号(2)之后,灯前拜读庄老晚芳撰写的《中国茶德》一文并诗,颇受教益,特赋一律,以表崇敬之情—米茶中华茶德射龙光,拜读诗文仰史庄。廉俭方能扬正气,美真恰可报安康、和诚处世均怀阔,敬爱为人意味长。妙笔生花香万里,晚霞映日满天芳。 (一)东风一笑绿山冈,南北茶乡处处芳.掉约村姑忙米摘,收来云雾压千反。 茶与诗漫云美酒醉诗家,自古骚人亦爱茶。清饮娱神添雅兴,茗香肺腑笔生花。 (二)正值阳春三月天,层层云雾烧山边。穿红着绿农家女,笑指新茶就是钱。茶德吟@徐治!江苏盐城~~  相似文献   

7.
谈《碧潭飘雪》诗三首饮茗《碧潭飘雪》,为成都新津徐公茶名品·此茶是以“芽茶”为茶坯,选用白色茉莉花窨制的。目前,咏及此茶的诗作计有三首。第一首,见于《餐饮娱乐报》,题目和作者不详。诗曰:碧岭拾毛尖,潭底吸清泉。飘飘何所似?雪梅散人间。这首诗合声韵(押...  相似文献   

8.
琴园(武昌)琴谱茶经,轮换风雅;园花池月,悟彻禅机岳屏公园(衡阳)公毕有馀闲,到此游目骋怀,正好是湖畔茶香,瓮头酒熟园中存胜景,要识诗情画意,需记取林间月上,水面风来双桐圃(广州)展卷才闲,更课一二小憧,浇花 草临池未罢,忽来两三好友,啜茗敲诗焦山汲江楼(镇江)没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郑板桥镇江第一楼酒后高歌,听一曲铁板铜笆,唱大江东去茶边话旧,看几许星轺露冕,从淮海南来寄物楼(合肥)结伴品茗,话海阔天空,一盏清茶思往古邀朋登阁,看雨疏烟淡,满池碧水荡风荷苏州胥江亭客到烹茶,旅社权当东…  相似文献   

9.
回文诗二首     
,日上山 十二月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团茶,使美人歌以饮余,梦中为作回文诗,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份花唾碧衫”,意用飞燕唾花故事也,乃续之,为二绝句云。酉它.颜玉碗捧纤纤空花落尽酒倾缸融雪涨江 。窗晴斗碾小团乱点徐花唾碧衫石空落-雪松惊梦 院静凝 龙云水咽歌,活火新欧浅焙红注:回文诗是指可以倒读的诗篇,有的还可以反复回旋,得诗更多。诗人苏轼好茶,故梦中也在饮茶斌诗, 醒来记得一句,便凑成上面两首回文诗。左诗从“酩”字起右诗从“空”字起顺时针读,或左诗从“岩”字 起右诗从“窗”字起反时针读,均可钾韵成诗,实茶诗中之…  相似文献   

10.
茶颂     
仙掌、甘露皆茶之雅号 ;瑞草、嘉木亦茶之别称。饮一杯以清心沁脾 ,遂曰涤烦子 ;喝七碗而飘然欲仙 ,故名腋生风。柴、米、油、盐、酱、醋、茶 ,开门七事 ,居家必备 ;琴、棋、书、画、烟、酒、茶 ,文化七品 ,处世须通。蒸、捣、拍、焙 ,唐前制法 ,饮时篮中椒姜 ,不知是甚滋味 ;炒、捻、渥、压 ,明后技巧 ,窨时更入花蕊 ,乃现醇厚清香。松风、蟹眼 ,烹须得法 ;雪芽、银针 ,采必求精。天目青顶、顾渚紫笋、敬亭绿雪、莫干黄芽 ,地以茶而胜 ,茶以色而显 ;峨嵋峨蕊、福鼎莲芯、婺源茗眉、安化松针 ,地因茶而著 ,茶因形而称。他如龙团凤饼皆古之制…  相似文献   

11.
苏东坡一首茶诗中的疑问湖北省大冶一中汪从元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宋。苏轼周诗纪苦蔡荼,茗饮出近世。初缘厌粱肉,假使雪昏滞。嗟我五亩园,桑麦若蒙翳。不令寸土闲,更乞茶子艺。饥寒未知免,已作大饱计。庶将通有无,农末不相戾。春来冻地裂,紫笋森已锐。牛羊烦...  相似文献   

12.
醉茗漫侃枇杷茶陈柏青又是一年好风景。正绿肥红瘦,更细雨斜风。我造访山乡,道是休闲,实为探朋会友享口福──醉饮枇杷茶。只闻醉酒,何来醉茶?很多人都唱过“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有几个品过“龙门清泉水,崇庆枇杷茶”?农业出版社《茶树良种繁育》一书称之为...  相似文献   

13.
诗三篇     
(一)喜见西湖国际茶人村庄晓芳画像碑树立栽桃育李出精英,文化弘扬陆羽经。茶业辉煌人景仰,一碑画像颂先生。(二)恭读《王泽农选集》感赋当代茶星数泽农,洋洋大作气恢宏。叶中变幻深深谙,土内玄机渐渐通。评议周详言必妙,论文精湛篇称雄。诗词特喜吟茶事,仿佛前身陆放翁。(三)喜读戴盟先生健著《茶人漫话》因赋小诗二章爱茶轩内爱茶人,茶叶诗文立意新。祖国茶中多锦绣,先生暇日更高吟。文思点铁黄山谷,诗意雄浑陆放翁。彩笔时时书茗事,茶人漫话普芳名。诗三篇@钱时霖  相似文献   

14.
茗山茶诗     
嗜茗情人生痴癖近愚顽,戒酒戒烟戒茗难。踏破磊桥三块石,分开出路两重山。(注:两重山为大茗山、小茗山。)桃花峰逶迤万千峰,峰峰朝太宗。双龙云汉舞,峡谷核桃淙;■茗释儒意,钟灵夭地风。忠魂牛斗薄,川媚泽而终。注:大茗山桃花峰为大冶市西乡太祖山,有双龙寺,核桃泉,桃花茶。访茗山龙华寺山风解语访龙华,野鹤空门落日斜。夜静春山思动客,闲捞溪月入香茶。晚霞吟归田逸起兴无赊,书伴青松涛伴花。方块字中填岁月,天伦乐里享年华。健身添寿一杯酒,待友结情半盏茶。借问先生滋味否?自斟自饮久咨嗟。茗山桃花茶氲氟紫气响岫涧…  相似文献   

15.
一铁骨铮铮不要花,但留青叶为青茶。万千茗饮何须比,独步神州只有她。二山高树矮叶当前,信手拈来待客先。水过七巡香乃在,名扬四海韵非凡。□安溪铁观音(诗二首)@谢章成$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  相似文献   

16.
姚义泗 《农业考古》2005,(2):156-156
读杜甫《兵车行》,步其韵反其意而用之。茶馨馨,水漂漂,佳茗香馥味独娇。宾朋欢聚茶恭候,清香飘逸青云寮。欢谈携手眉眼笑,笑声弥漫歌如潮。座旁饮者问茶人,茶人但云品茗频!或从四季夏清和,便至腊月冬怡然。品时齿颊吻润喉,杯中香韵爽心欢。茶寮茶客心似水,品茶闻香意未已!君不知,九州茶魂万古留,江东闽浙园田里,瑞草遍野勃生机,茗芽翠绿春秋时。况复耕夫洒热汗,呕心沥血痴又迷。陆羽茶圣训,品评有宏论。继如卢仝诗,蔡襄编《茶录》,嗜茶儒佛道,民众沿成俗。酒倾贪婪恶,反是茗饮好。茶性清静养气神,高粱浓酒梦魂杳。君不见,华夏悠,古今饮者身…  相似文献   

17.
若深小盏孟臣壶,更有歌盘仔细铺.破得工夫来瀹茗,一杯风味胜醍醐. 这是台湾已故著名史学家连横<剑花室诗集>中的一首茶诗,堪称工夫名器、茶意茶境完美结合的情景画卷.深谙工夫茶的连横还在其<雅堂先生文集>"茗谈"中写道:"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由此可见,"若深杯"在工夫茶器具中之重要.但遗憾的是,长久以来,许多人把"若深"误作"若琛",以讹传讹,谬传甚广.  相似文献   

18.
咏茶     
咏茶洛阳刘延平日月精华碧叶藏,地天灵气赋清香。约来知己来评饮,煮尽三江任醉狂!风雨初和融煦阳,茗芽嫩叶已怀香。杯中可试酬千客,春色云容化翠黄!咏茶@刘延平...  相似文献   

19.
漫话武夷山“金佛茶”吴骥,刘峰茶与佛,因缘深长;自古就有“茶禅一味”的说法。查有史以来,寺院僧家,禅多茗饮,有释门必有佛茶。佛茶作为一种物质精神,一种传统文化现象,它不但反映了佛教的禅宗,而且从佛茶的产地、茶名、培育、管理、采制、药用、品饮、吟咏及社...  相似文献   

20.
茶诗话     
一、自古诗家多茶客记得两年前,正值溽暑难当的酷夏时节,从《天津日报》上读到了一羽先生的一组茶话,恰似清风徐来,直沁心脾。这组文章本身,就象是一杯清茶,恬淡中蕴涵诗意,平易中不乏真知,自“饮”过之后,我便也迷上了茶——不仅迷上喝茶,而且迷上了茶诗茶文,每每啜茗品诗,不禁口有茶香,心有茶韵,何乐如之。目下,又到了溽暑时节,我想这“茶香茶韵”似乎不能专而为私,于是,便想到了接续一羽先生“茶话”的余韵,不揣浅薄地写出一组“茶诗话”,一以供茶友们消暑解闷,二以就教于大方之家。茶与诗的“联姻”,实在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翻开中国诗人们的诗集、词集,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唐代以后几乎没有哪个诗家不曾写到过茶,更有一些大诗人简直到了嗜茶如命的地步。李白、杜甫都有绝妙的茶诗传世,白居易把茶引为终生“知己”,曾作过五十多首咏茶诗,其中有一首《琴茶》诗则公然点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