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产胚率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10个甘蓝型油菜基因型为材料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对如何提高可培养的基因型范围和产胚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严格选择小孢子处于单核晚期的花蕾,在低温下分离小孢子,并采用含活性碳的NLN固液双层培养基,可大大提高产胚的基因型范围及产胚率。在固液双层培养基上,10个供试材料中有7个获得了小孢子胚,产胚量最高的达580个胚/蕾。而在单层液体培养基上,仅有4个基因型得到了胚,最高产胚量为48个/蕾。前者比后者平均产胚率提高1-10倍。在小孢子胚发育至球形和早期鱼雷型阶段时,添加新培养液进行振荡培养,可提高胚胎发育的同步性,畸形胚大大减少。经过这些改进,使在含琼脂浓度较高的培养基上培养的子叶形胚直接发育成植株的频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秋水仙碱对甘蓝小孢子胚胎发生及发育的影响,为促进甘蓝小孢子培养技术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甘蓝一代杂种及不同自交代数的高代自交系、低代自交系为试材,在游离小孢子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秋水仙碱,处理时间为48h,以不添加秋水仙碱为对照(CK),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小孢子培养,分别比较产胚量和胚胎发育状况的差异。【结果】(1)培养基中添加10mg/L秋水仙碱的40份甘蓝材料中,有19份产生了胚状体,产胚材料比率为47.5%,较对照提高25%;(2)以9份甘蓝一代杂种及不同自交代数的高代自交系、低代自交系为试材,在培养基中添加1,10,50mg/L秋水仙碱后,每蕾产胚数、子叶形胚率均较对照有所增加,其中一代杂种及低代自交系材料在1或10mg/L秋水仙碱处理时增加幅度较大,每蕾产胚数和子叶形胚率分别为1.30~2.20个和15.0%~69.1%,而高代自交系材料在10或50mg/L秋水仙碱处理时增加幅度较大,每蕾产胚数和子叶形胚率分别为0.78~1.98个和14.1%~70.6%;(3)在培养48h时,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试材的小孢子,发现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10,50mg/L秋水仙碱时,膨大小孢子数量均较对照明显增多;在静止培养期间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试材小孢子的胚胎发育情况,发现培养基中添加1,10,50mg/L秋水仙碱处理的多细胞原胚、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频率均较对照高。【结论】在甘蓝小孢子培养基中添加秋水仙碱,可使培养无反应材料的部分材料产胚,使培养有反应材料的产胚量提高,同时也对胚胎的良好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80份早中熟花椰菜栽培种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了影响胚胎诱导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有20份材料诱导出胚状体,诱导率为25%;16%蔗糖培养液能较好地保持小孢子活性;13%蔗糖是小孢子发育的最适浓度;加液培养可显著提高产胚量;取材前6d内气温在10~20℃、取盛花前期至盛花中期的花蕾、选择单核靠边期至双核期的小孢子、经33℃热激处理48h后暗静止培养的产胚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王娜  贾凯  妥秀兰  高杰 《西北农业学报》2016,25(9):1392-1398
为提高芜菁小孢子培养的产胚率,以新疆柯坪县当地农家品种‘阿恰芜菁’为供试材料,通过DAPI染色进行荧光显微观察芜菁花蕾长度与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对应关系,了解其对胚诱导的影响,并利用倒置显微镜技术观察了解小孢子培养过程中胚状体离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花蕾长度为1.5~2.0mm时,仅有6.45%的小孢子处于单核靠边期,培养未得到胚状体;当花蕾长度为2.0~2.5mm时,56.55%的小孢子属于单核靠边期,此时产胚率最高,每蕾达8.32个;当花蕾长度为2.5~3.0 mm时,单核靠边期的小孢子降至36.15%,此时可以得到胚状体,但每蕾仅有0.72个。可见,大部分处于单核靠边期至双核早期的小孢子最适合芜菁的小孢子培养。芜菁小孢子培养过程中胚状体的发育过程为:热激处理→膨大→均等分裂或不均等分裂→小细胞团→球形幼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子叶期胚→胚再生植株,且在此过程中胚胎发育存在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5.
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成胚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选取大白菜雄性不育系转育中间材料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探讨了基因型、株龄、激素浓度、低温处理时间对大白菜成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对成胚有一定影响,从最高322个胚/30个花蕾到没有胚状体产生;株龄对胚诱导率有一定影响,在盛花期和末花期采集花蕾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产胚率最高;在培养基中加入6-BA能明显促进胚状体的发生,0.05mg/L的培养基上胚产量最高;低温预处理也能提高小孢子胚产率,最适宜的时间为24h。  相似文献   

6.
白菜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成胚率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菜型油菜为供试材料进行小孢子培养研究。通过对影响其成胚和成苗等因素的研究发现,产胚率受不同基因型的影响,差异较大;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形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花蕾大小为2.0~3.0 mm,80%以上小孢子处于单核晚期-双核早期,并且处在该时期的小孢子最易诱导成胚;换液培养和起始高温热激培养可明显提高产胚率;B5固体培养基中最佳琼脂质量浓度为12 g/L,琼脂质量浓度过低或过高很难诱导成苗。  相似文献   

7.
通过游离小孢子培养快速获得芥菜型油菜纯合系,在芥菜型油菜杂交育种和遗传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以6个不同遗传基础的芥菜型油菜为研究材料,在NLN-13培养基上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成胚过程中材料的基因型、低温预处理、高温热击对其成胚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芥菜型油菜成胚的关键因子,不同基因型材料之间胚状体产量差异较大,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每皿产胚量变化在0~48.5个之间;低温预处理24 h和高温热激时间长短因品种不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甘蓝类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单倍体育种逐步得到发展,游离小孢子培养是产生单倍体的较好途径,本文综述广为种植的甘蓝类蔬菜游离小孢培养概况。材料的选取,小孢子的分离、培养以及提高产胚率等培养技术,并结合实际工作,分析了甘蓝类蔬菜小孢子培养的优势、潜力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萝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0份夏、秋萝卜品种为试材,对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进行研究,结果秋萝卜有4份获得了胚状体,研究表明:基因型对小孢子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低温预处理花蕾可显著提高出胚量;单核晚期的小孢子最适宜小孢子培养;33℃高温热激培养48 h产胚量最高;最适合的诱导培养基是1/2 NLN-12,附加0.05mg.L-16-BA 0.2 mg.L-1NAA 0.02 mg.L-1KT 5 mg.L-12,4-D 5 mg.L-1AgNO3 0.05mg.L-1AC。  相似文献   

10.
为快速创新蔬菜种质材料,缩短大白菜杂交育种工作中自交系的选育过程,对10个优良大白菜杂交种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结果表明,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1~2年内可获得双单倍体(DH)纯合植株,在供试的10个基因型中,有6个得到胚状体,胚诱导成功率为60%,不同基因型之间最高和最低的小孢子产胚数相差极大,春秋霸王平均每花蕾产胚10.92个,天绿58平均每花蕾产胚0.17个;出胚基因型中有5个基因型得到植株,植株诱导率为83%;经田间观察得到20个以上的株系,2012年春季试配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1.
影响青花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若干因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0个青花菜杂种游离小孢子培养有 6个诱导出胚状体,诱导率达 60%,其中绿洲 808产胚量可达 13. 6个·蕾 -1;小孢子处于单核晚期到双核期适宜小孢子培养;在 1 /2NLN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蔗糖、活性炭、6 BA、AgNO3、2, 4 D有利于胚胎发生; 32℃热激处理 1d有利于小孢子产生胚状体;采蕾前 2-5d的温度在 15-25℃适合小孢子发育.  相似文献   

12.
低温预处理和基因型对甘蓝型油菜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生长在大田自然环境下的16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和杂交组合为材料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探讨材料的低温预处理方式、处理时间、花序长度及其基因型对油菜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处理的油菜花序,其小孢子无胚胎发生能力;30~40cm长的花序冷藏处理10d,小孢子仍有一定的胚胎发生能力;花序长度在0~40cm时,用于处理的花序越长,则能进行小孢子胚胎发生的花序的有效处理时间越长;但随着花序处理时间的延长,小孢子产胚率有下降的趋势。此外,材料的基因型对小孢子产胚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因型和活性炭对大白菜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7个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大白菜基因型进行了小孢子培养,筛选出4个较易出胚的基因型,它们是:HY、KF、BL和SZ;在NLN-13培养基中,产胚量最高的HY是产胚量最低的SZ的12.32倍,而ZX、QX和CQ 3个品种没有诱导出胚。在培养基中添加0.1mg.mL-1活性炭对大多数品种的大白菜小孢子培养的胚胎发生具有较明显的作用,能增加胚状体产量。其中活性炭对BL效果最明显,产胚量平均每蕾为14.58个,对照为0.67个,处理是对照的21.76倍;KF效果其次,产胚量平均每蕾为17.08个,对照为1.25个,处理是对照的13.66倍;HY产胚量平均每蕾为3.42个,对照为3.17个,处理仅是对照的1.08倍,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以中晚熟大白菜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在10~25℃下生长的供体植株适宜小孢子培养;不同基因型反应不同,拧抱炮弹型的诱导率达66.7%,其中18-l-4-2-2-2每蕾产胚量高达100胚;NLN中添加适量活性炭对小孢子胚胎发育的同步性有很好的作用;在MS中附加1.2%琼脂的培养基适宜植株再生,成苗率达62%,已培育出一批健壮苗,并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15.
耐寒结球甘蓝小孢子培养及其发育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份耐寒结球甘蓝杂交F1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胚胎发生过程及胚胎发生的诱导条件,为耐寒甘蓝材料的小孢子培养,以及其他芸薹属小孢子胚胎体系的建立及优化提供理论依据。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方法对小孢子体内和体外的发育及胚胎发生过程、特征进行观察;NLN-13培养基中添加阿拉伯半乳聚糖(Arabinogalactan,AG)和阿拉伯半乳糖蛋白(Arabinogalactan-protein,AGP)对小孢子培养胚胎发生率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小孢子体内正常发育方向是单核小孢子经历2次不对称核分裂后发育成三核成熟花粉,小孢子单核晚期对应的花蕾长度主要集中在3.5~4.5mm;体外培养中,热激胁迫(32.5℃)诱导小孢子从配子体发育途径向胚胎发生途径转换,只有少数胚性细胞最终发育成为胚状体;供试材料中有5份材料获得胚状体,材料间出胚量差异较大,其中‘寒玉37’出胚量最高,为每蕾22.5个;在NLN-13培养基中添加10mg/L AG或10mg/L AGP,可以促进耐寒甘蓝胚状体发生。32.5℃热激胁迫1d可有效诱导耐寒甘蓝小孢子培养中的胚胎发生,10mg/L AG或10mg/L AGP促进胚胎诱导。  相似文献   

16.
以8个高含油量甘蓝型油菜品系的杂交F1为试验材料,观察小孢子各发育时期的形态,探讨花蕾长度与小孢子发育时期对应关系,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植物激素及质量浓度配比等因素对小孢子培养出胚量及再生胚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的形状差异较大,小孢子单核晚期对应的花蕾长度主要集中在2.5~3.0mm;只有少数膨大细胞最终发育成为胚状体;不同材料出胚量差异较大,有5个材料获得再生胚,其中2003×HZ出胚量最高,为每蕾8.1胚,另3个材料未获得再生胚;不同材料小孢子对激素种类和质量浓度的反应不同,在NLN中添加0.1mg/L 2,4-D+0.05mg/L(或0.1mg/L)6-BA利于2003×HZ、1517×HZ、1485×HZ出胚,而在NLN中添加0.05mg/L NAA+0.05mg/L 6-BA利于1438×HZ、1479×HZ出胚;在B5固体培养基中添加0.1mg/L 2,4-D+0.1mg/L 6-BA利于胚状体迅速生长。  相似文献   

17.
小孢子培养技术正是我们多年渴望寻找的重要技术途径,该方法可以有效加速育种材料的纯化,大大提高育种效率,从而加速育种进程,将选育时间由5~7年缩短为2~3年,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另外,由于小孢子培养在产胚的基因型范围和产胚量等方面均显著优于花药培养,且避免了体细胞的干扰,避免了鉴别真伪的难题。因此,该技术近几年被广大育种工作者广泛利用,推广速度很快。我们在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进行育种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小孢子培养的确是促进育种工作的重要手段,但决不能用小孢子培养技术代替常规育种,必须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油菜及其种间和属间杂种小孢子胚状体的诱导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1992年和1993年对田间的1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6个属种间杂种的小孢子进行了培养,并对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和激素对小孢子胚状诱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建立田间植株的小孢子培养体系。试验结果表明,NLN,KR和K三种培养基均可使小孢子形成胚状体,但从产胚率和胚状体的质量看,以NLN最佳。在所有的处理中,10%蔗糖没有诱导出胚状体,13%蔗糖是有效的。在两年的试验中,0.01-0.1mg·L^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结球甘蓝F1、F2、双交种及其亲本小孢子胚胎的发生能力,为建立高效的结球甘蓝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25份结球甘蓝F1及其50份亲本,产胚困难的22份结球甘蓝F1及其相应的F2,1份产胚能力强的结球甘蓝与22份产胚困难材料的正、反交杂交后代,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小孢子培养,以比较其产胚情况。【结果】25份结球甘蓝F1有9份产生胚状体,其中"EF10"产胚能力最强,平均每蕾产胚10.45个,"QG80"和"QG78"次之,其余6份材料平均每蕾产胚不足1个;50份结球甘蓝亲本只有5份产胚,这5份材料分别是"EF10"、"QG80"的父、母本和"QG78"的母本。22份产胚困难的结球甘蓝F1有8份产生胚状体,其自交后代F2全部产生胚状体,其中4份F2代的胚产量较其F1有所提高;14份无产胚的结球甘蓝F1代材料,其F2代中有3份产生胚状体。用产胚能力强的"EF10"作亲本与8份产胚能力较弱的结球甘蓝材料杂交,16份正、反交双交种全部产生胚状体,胚产量介于两亲本之间,并明显高于产胚能力弱的亲本;用产胚能力强的"EF10"作亲本与14份无产胚的结球甘蓝材料杂交,28份正、反交双交种有4份产胚;比较相同亲本的正、反交双交种的胚产量可知,二者无明显差异。【结论】结球甘蓝F1较其亲本产胚能力强,不同F1胚胎发生能力不同;对产胚困难的结球甘蓝F1,以其F2为试材,可诱导产胚或提高胚产量;用产胚能力强的结球甘蓝作亲本与产胚困难的材料杂交,正、反交均能明显提高产胚困难材料的产胚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甘蓝型油菜NER游离小孢子培养优化体系。[方法]对甘蓝型油菜新胞质不育恢复系(NER)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并对小孢子培养的影响因素作了初步研究。将所取材料接种在NLN-13诱导培养基上培养,并统计总胚产量和子叶胚产量,比较不同基因型间胚状体诱导效果将诱导培养基NLN-13中添加0.05mg/L6-BA、0.05mg/LNAA及二者混用,分别统计平均总胚产量和平均子叶胚产量。研究液体单层悬浮培养和固液双层培养2种培养方式对培养方式对小孢子胚产量的影响;在诱导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对平均胚产量作调查。[结果]不同遗传背景下的甘蓝型油菜NEA不育胞质恢复系(NER)胚产量差异显著,说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基因型的差异是造成胚产量差异的重要原因。提高小孢子胚发生能力试验表明,在诱导培养基上添加适当的6-BA和NAA有利于小孢子胚的发生;固液双层培养优于液体单层培养;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秋水仙碱加倍处理小孢子胚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在诱导直接成苗前对子叶型胚进行12h/12h弱光照1~2d、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NAA等处理能提高小孢子胚成苗率。[结论]建立了一套新胞质不育材料的小孢子培养优化体系,为加速新型胞质不育恢复系材料NER转育后代基因型纯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