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萃取方法对缫丝蛹油脂肪酸组成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有机溶剂(正已烷和石油醚)萃取法及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分别萃取获得缫丝蚕蛹油样品,并对其脂肪酸组成及理化性质指标进行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缫丝蚕蛹经两种萃取方法共3种溶剂萃取获得的3个蛹油样品,其脂肪酸组成相同,均分离出4种饱和脂肪酸和5种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72%~75%),其中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蛹油酸值和过氧化值较低,而碘价和皂化值较高,质量优于其它2种有机溶剂提取的蛹油。提示超临界CO2萃取的蛹油作为一种富含ω-3型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的功能性油脂,具有广阔的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蚕蛹油脂含量丰富,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介绍了超临界CO2萃取蚕蛹油,并进一步提取不饱和脂肪酸以及α-亚麻酸的工艺研究概况。蚕蛹油功能性成分提取工艺的改进,对蚕蛹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甘肃茵陈蒿超临界CO2萃取产物化学成分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联合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了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萃取产物化学成分,并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较。结果从超临界CO2萃取提取物成分中确定了76种化合物,从水蒸气蒸馏提取物成分中确定了48种化合物。其中长马鞭草烯酮含量分别为37.35%和26.68%,2种方法测得的成分有所差异。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相比,采用超临界CO2法更能真实、全面地反映茵陈蒿的化学组分,实验为进一步研究利用茵陈蒿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甘肃黄花蒿超临界CO2萃取产物化学成分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联合气相色谱 质谱法检测了黄花蒿Artemisia annua萃取产物化学成分,并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较。结果从超临界CO2萃取提取物成分中确定了86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8,9 脱氢 9 甲酰环异长叶烯(18.22%);(all Z) 5,8,11,14,17,二十碳五烯酸甲基酯(8.39%)等。从水蒸气蒸馏提取物成分中确定了62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4 甲氧基 6 (2 丙烯基) 1,3 苯丙二氧杂环戊烯(24.28%);松油醇(17.47%)等。2种方法的共有成分32种,分别占鉴定积分面积的40.54%和79.49%。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相比,采用超临界CO2法能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黄花蒿的化学组分。  相似文献   

5.
从马铃薯茎叶中提取茄尼醇是其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国内外学者分别采用溶剂提取、皂化、结晶等步骤从马铃薯叶中提取茄尼醇,采用微波辅助萃取、超临界CO2萃取、反相超临界CO2萃取、溶剂与分子蒸馏技术组合提取、纤维素酶和脂肪酶双酶偶联的酶解技术从马铃薯茎叶废弃物中提取、纯化茄尼醇,并对茄尼醇进行了抗衰老、抗氧化、抑菌活性、免疫组化研究。本文综述了利用马铃薯茎叶提取茄尼醇主要途径、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技术及科技成果,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2萃取蚕蛹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国基  颜辉  王俊 《蚕业科学》2006,32(4):527-531
在分析原料粒度、萃取压力、温度、时间、二氧化碳流量等5个单因素对蚕蛹油萃取率的影响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对5个因素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超临界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原料粒度20~40目、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15MPa、CO_2流量30kg/h、萃取时间3.0h。采用该萃取工艺条件的蚕蛹油萃取率为23.28%。研究结果可为蚕蛹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提取率较高的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牛至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了牛至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确定的最优萃取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50℃,CO2流率3.6 L/min,萃取时间3 h,此条件下牛至油得率达到5.82%。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解决蜂胶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的板结与沟流现象,提高超临界CO2萃取效率。本文研究了蜂胶流态化超临界CO2萃取工艺,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就介质充填比例、CO2流化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对萃取得率的影响,并用GC/MS分析蜂胶提取物的挥发油成分组成。结果表明模拟生物流化床式流态化超临界CO2萃取蜂胶有效成分最佳工艺条件为:介质充填比例:4:1,萃取压力32Mpa,萃取温度39℃,CO2流化量600L/h,萃取时间4小时,萃取得率达26.50%。通过GC/MS分析,共鉴定出其中78个组分。  相似文献   

9.
《中国蜂业》2011,62(8)
对蜂胶超临界CO2萃取过程进行危害分析,并且确定关键控制点,形成HACCP在蜂胶超临界CO2萃取生产中应用的管理体系。蜂胶超临界CO2萃取生产关键控制点包括:蜂胶原料采购验收和超临界CO2萃取。  相似文献   

10.
蚕蛹油的降血糖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蚕蛹油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并探讨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以低剂量[300 mg/(kg.d)]、高剂量[600 mg/(kg.d)]蚕蛹油灌胃治疗,糖尿病模型小鼠的体重均明显增加,血糖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降血糖效果与格列苯脲相当;蚕蛹油低、高剂量组治疗糖尿病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均比模型对照组有所提高,小鼠血清及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丙二醛(MDA)的产生得到抑制,提示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作用可能是蚕蛹油降血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研究抗球虫中药复方TF-103的有效组分,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该中药复方进行了提取工艺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选择干浸膏提取量、指纹图谱相对总峰面积和抗球虫指数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不同工艺参数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超临界CO2提取的干浸膏平均提取率为1.24%,1.0g/kg添加量的抗球虫指数多达180以上,指纹图谱显示提取物多为极性较低的脂溶性组分,宜选择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35MPa,夹带剂乙酸乙酯,流速1.0mL/min,CO2流量1L/min,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3h。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番茄皮渣中番茄红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2.0h,萃取压力30MPa,CO2流量为22kg/h,乙醇体积分数90%。  相似文献   

13.
针对超临界CO2萃取蜂胶的一些误导宣传,就超临界CO2萃取蜂胶与乙醇提取蜂胶在提取率等方面进行了对比与分析,科学地阐述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不适用于蜂胶。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在蜂胶提取加工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因其低温、无氧、无污染等优点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应用于蜂胶提取加工有其独到的优势。本文综述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蜂胶提取加工中的应用进展,并对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蜂胶提取加工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为研究超临界CO2萃取桃金娘果工艺条件及其挥发性成分的物质组成,实现桃金娘资源综合利用,考察了不同夹带剂、萃取温度、CO2流量、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对桃金娘果提取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以桃金娘果萃取物得率为考察指标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桃金娘果萃取物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显示,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2 Mpa、萃取温度35 ℃、CO2流量17.5 g/min、萃取时间为150 min。在优化的萃取条件下桃金娘果萃取物得率为10.52%。桃金娘果萃取物共分离鉴定出20种挥发性成分,占总量的7456%,主要为酯类、酸类、烃类、醇类、醛类成分。此研究为超临界CO2萃取桃金娘果中的活性成分提供基础数据,并为桃金娘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实验采用鱼腥草全草烘干粉碎后,进行超临界CO2萃取,并利用正交实验设计,以萃取的压力、温度、CO2流量为因素变量,筛选出鱼腥草挥发油萃取率较高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鱼腥草挥发油的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30 MPa、温度45℃、CO2流量20 kg/h。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鹿茸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并分析其成分,通过正交试验对超临界CO2流体(SFE)萃取鹿茸条件进行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CC-MS)分析萃取物中脂溶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建立了超临界CO2流体(SFE)萃取鹿茸的工艺,并鉴定出其中18种脂溶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通过超临界CO2萃取鹿茸的脂溶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同时萃取茶叶中咖啡因和茶多酚的工艺。结果表明:萃取压力对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因的萃取率影响最大,改性剂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它们的萃取率。结论:利用超临界CO2法同时萃取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为220bar、萃取温度为60℃、改性剂为50%乙醇、萃取时间为3h,茶多酚和咖啡因的萃取率分别为7.04%和2.48%。  相似文献   

19.
蜂胶含有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是类黄酮和酚类化合物,利用乙醇等有机溶剂进行萃取时,存在溶剂不能够完全除去等关键性问题。利用超临界CO2萃取分离法,与目前有机溶剂萃取法不同的是,超临界CO2萃取完全没有萃取溶剂的残留,近来在食品和医疗领域成为被人们关注的萃取技术。超临界CO2对于脂肪性成分是很好的溶剂,由于萃取温度、压力等的控制会让超临界CO2的密度等基础物性发生显著变化,所以,萃取时选择温度、压力变化范围是该萃取法的关键点。在这个树脂类物质、含有多种成分的蜂胶中,选择萃取生理活性成分的萃取方法,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是较为适宜的。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红豆草缩合单宁工艺技术条件,首先以单因素试验进行范围筛选,再应用BBD试验设计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缩合单宁最佳提取工艺为:萃取压力34.8 MPa、萃取时间123.0 min、萃取温度40.3 ℃、萃取夹带剂流量2.0 mL/min、夹带剂50%乙酸乙酯。在此条件下,红豆草缩合单宁提取率达到89.23%,接近理论值。综上,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可以用于红豆草缩合单宁的提取。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红豆草|缩合单宁|响应面|工艺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