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蛇足石杉是石杉属植物中石杉碱甲含量较高的物种,石杉碱甲对改善记忆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显著作用而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对蛇足石杉研究逐步深入。蛇足石杉野生资源极其有限,且近几年遭到严重破坏,繁殖研究相对落后,野生资源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蛇足石杉分布于全国20多个省市,生长环境千差万别。通过总结国内外对蛇足石杉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环境条件以及内生真菌的研究,旨在找出生境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及蛇足石杉内生真菌、优势种群对蛇足石杉生长的影响,便于深入研究蛇足石杉的繁殖,以利于资源保护和野生抚育。  相似文献   

2.
对蛇足石杉资源及其中的药用活性成分石杉碱甲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蛇足石杉及石杉碱甲高含量天然植物资源的大规模、高效再生增殖,是目前解决石杉碱甲生产原材料来源最有效、最快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对药用蕨皱边石杉茎、叶进行了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的解剖学研究,对孢子囊及孢子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维管柱逐渐发展成为介于星状中柱和编织中柱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中柱,木质部为外始式;叶为等面叶,外韧维管束。同时对石杉不同组织器官的组培繁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松材线虫乙酰胆碱酯酶1基因沉默及蛋白抑制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提高苦参碱的杀虫效果,对松材线虫的药剂防治靶标乙酰胆碱酯酶1基因(BxACE1)进行研究.[方法]松材线虫采集自广东省内马尾松,贝曼漏斗法分离,灰葡萄孢菌苔上25℃避光培养扩繁线虫.克隆BxACE1基因全长并进行序列分析,通过基因沉默和蛋白抑制2种技术阻断该基因功能,研究苦参碱的杀虫效果,并应用Q-PCR技术鉴定RNAi效果.[结果]5′和3′序列拼接得到基因全长2 145 bp,命名为BxACE1.同源序列多序列比对表明线虫ACE的进化速度与线虫进化速度一致.蛋白质三维结构分析表明,BxACE1由14个α螺旋包围着13个β折叠,鉴于氢键数量越多结合越稳定,利用docking技术筛选出石杉碱甲是松材线虫乙酰胆碱酯酶1蛋白的较佳抑制剂.RNAi明显增加了苦参碱的杀虫效果,石杉碱甲本身对线虫毒性较小,共同施用RNAi和石杉碱甲对线虫毒性仍然较小,但RNAi处理组线虫与Inhibitor(0.03%苦参碱+1μmol· L-1石杉碱甲处理线虫)处理组线虫在24,48及72h存活率差异不显著,表明石杉碱甲处理线虫和BxA CE1基因RNAi处理效果相近.[结论与其他]通过基因沉默和蛋白抑制2种技术阻断BxACE1功能均可以提高苦参碱的杀虫效果,RNAi技术能够简单易行地证明若阻断BxACE1功能可以提苦参碱的杀虫效果,但dsRNA容易降解等因素限制了该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广泛应用.石杉碱甲可以与BxACE1稳定结合,鉴定表明石杉碱甲可以提高苦参碱的杀虫效果,具有生防药剂辅剂的开发潜力,可替代基因沉默技术实现抑制BxACE1的目的.因此,通过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石杉碱甲可阻断BxACE1的功能,进而达到提高苦参碱等植物源药剂杀虫效果的目的.ACEIs通过抑制线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线虫体内的胆碱水平短时间内大量提高,从而导致其中毒死亡.该类具有代表性的杀虫剂是有机磷类化合物和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大多为非可逆型ACEIs.石杉碱甲是来源于石杉科植物蛇足石杉的一种半萜生物碱,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可逆性的ACEIs.本研究将石杉碱甲引入松材线虫研究,是对该植物源药剂的一个新尝试.  相似文献   

5.
长白山几种观赏小蕨刘利(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所)长白山区被誉为北国绿色资源的大宝库,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仅蕨类就有32科127种。下面就观赏的小蕨略谈几种:1蛇足石杉Huperziaserrata(Thunb.)Trev,别名又叫蛇足草、蛇...  相似文献   

6.
东方杉是远缘杂交选育的杉科新品种,不结种子,扦插繁殖生根困难。通过对东方杉嫩枝扦插繁育技术的研究。基本上摸清了东方杉的生理构造与外源生根激素对东方杉扦插生根的相关性,为今后东方杉的繁育技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蛇足石杉生境群落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蛇足石杉所处群落共有种子植物73种,隶属40科,62属,其植物区系的温带特征显著.按Raunkiaer生活型统计,小高位芽植物占44%,中高位芽植物和矮高位芽植物均占16.7%.叶级以小型叶为主,占60.3%.叶型以单叶比例最大,占74%;叶质以草质为优势,占45.2%;全缘叶种类占总种数的50.7%,非全缘叶种类占49.3%.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国内外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分类最新研究成果,结合参阅馆藏标本和相关文献资料,采用FOC使用的分类系统,对福建石松类植物进行分类修订及增补。结果表明,福建现有石松类植物3科7属30种,其中石松科有石杉属(Huperzia)、马尾杉属(Phlegmariurus)、石松属(Lycopodium)、小石松属(Lycopodiella)、藤石松属(Lycopodiastrum)等5个属14个种;水韭科仅有1属1种;卷柏科仅有卷柏属(Selaginella) 1属15个种。增补水韭科水韭属东方水韭(Isoёtes orientalis H. Liu et Q. F. Wang),系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石松科增补6个种,即中华石杉(Huperzia chinensis (Herter ex Nessel) Ching)、金发石杉(H. quasipolytrichoides (Hayata) Ching)、四川石杉(H. sutchueniana (Herter) Ching)、玉柏(Lycopodium obscurum Linnaeus)、小石松(Lycopodiella inundata (Linnaeus) Holub)、有柄马尾杉(Phlegmariurus petiolatus (C. B. Clarke) H. S. KungLi Bing Zhang)。  相似文献   

9.
台湾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 Hayata)属杉科台湾杉属(Taiwania Hayata)是世界稀有珍贵用材树种。我们于一九七八年春引种栽植的台湾杉,目前已郁闭成林。但由于台湾杉实生树结实迟,种源缺乏,不能进行大面积的种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于一九八○年进行了台湾杉嫁接繁殖试验。  相似文献   

10.
<正> 杉天牛陡盾茧蜂(Ontsina sp)属膜翅目茧蜂科矛茧蜂亚科,是粗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sinoauster Gressitt)的主要天敌之一。以往试验表明,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及杉棕天牛(CallidiumVillosulum Fairm)是繁殖此蜂的优良寄主。为扩大繁蜂量,探索来源广,繁蜂量大的新寄主,我们选用长角凿点天牛,青扬天牛、双条合欢天牛、大蜡螟和小蜡螟等幼虫,进行了繁殖试验和林间当代扩散距离及防治效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人心果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人心果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热带果树,有十分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美国、印度、墨西哥等国家的科学家在人心果种质资源保存、优育品种培育、栽培管理技术及生理学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人心果的基础研究比较薄弱。人心果在我国属稀有水果,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文章从人心果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分类、优良品种选育、生理特性、苗木繁育技术、整形修剪技术、采收及贮藏保鲜技术、胶的研究7个方面综述了当前国内外人心果研究现状和主要进展,并提出我国人心果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应放在基础研究、苗木的快繁技术研究、贮藏保鲜和深加工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2.
毛白杨遗传改良研究进展(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白杨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乡土树种,从“六·五”开始就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研究的树种,分别在基因资源收集保存、无性系选育、回交和多交育种、三倍体育种、快速无性繁殖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卷荚相思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卷荚相思优树的带芽茎为外植体,进行初代培养、继代苗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组培苗移栽等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初代培养最合适流程为:树冠中上部穗条经70%酒精消毒处理40 s后,再用0.1%HgCl2溶液消毒处理8min,萌动率高达35.7%;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改良MS+6-BA 0.8 mg.L-1+IAA 0.5 mg.L-1+蔗糖30 g.L-1,增殖倍数最高达5.2倍;生根培养以继代芽苗长1.1~1.4 cm,1/2MS+IBA 1.5 mg.L-1+ABT1#0.2 mg.L-1+NAA0.2 mg.L-1+蔗糖30 g.L-1培养基最佳,生根率最高达97.8%;组培苗移栽的最佳基质为红心土+泥炭土(3∶1),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14.
我国蓝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蓝莓生产、繁殖、育种等角度综述了我国蓝莓研究现状,并提出今后蓝莓研究热点。我国虽然开展了一定规模的蓝莓种植,但栽培技术不高、效益不好是制约我国蓝莓生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极具优势的野生蓝莓栽培生产尚未成熟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从繁殖方式上看只有少部分品种实现了快繁,有较多的优良引进品种的快繁体系尚未建立,所以快繁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内蒙古大兴安岭高寒地区野生蓝莓的快繁技术的研究还处于研究阶段;种子繁殖正处于起步阶段;蓝莓育种技术的研究在我国尚属空白,生产中使用的品种均为引进种,这些品种耐寒性差,越冬防寒技术要求高是栽培推广的限制因素,而内蒙古的野生蓝莓品种虽然耐寒性强,但产量低、果实贮藏性差、栽培成活率低也是生产中的棘手问题,因此,选育出我国自主蓝莓品种是当务之急,尤其以大兴安岭高寒地区野生蓝莓为基础的新品种培育将成为今后我国蓝莓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宁杞1号"枸杞组培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对“宁杞1号”培养基、培养方式和移栽方式进行系统的研究,提高了繁殖速率和移栽成活率,降低了成本,建立了一套经济、高效的快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经济植物繁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经济植物在农林业、医药、食品、工业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总结了近年来经济植物的繁殖技术研究进展,并对其生物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国野生经济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7.
为清楚阐明蒙古栎林的群落分级及其在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分级中的地位,我们收集了东北亚201个蒙古栎林和日本的153个栎林的资料.将其综合于一个简表中.并应用Braun—Blanquet方法对这些森林植被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群落分级系统中。蒙古栎林与水青冈纲占据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共同构成温带落叶阔叶林纲群(Class-group)。不同生境下的蒙古栎的20个群集或群落被归纳成为2个目、3个群团和3个亚群团。  相似文献   

18.
钟宇  张健  潘远志 《林业科技》2006,31(5):68-70
综述园林植物快速繁殖的发展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快速繁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园林植物快速繁殖产业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