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麻栎组织培养外植体选择与灭菌方法试验表明:以麻栎播种苗幼苗茎段和大树嫩枝作为外植体进行组培效果较好;播种苗幼苗茎段的最佳灭菌方法是:70%酒精30 s→无菌水洗3次→0.1%升汞2 min→无菌水洗3次;大树嫩枝的最佳灭菌方法是:70%酒精30 s→无菌水洗3次→0.1%升汞5 min→无菌水洗3次;幼苗茎段外植体和大树嫩枝外植体的最佳取材时间是4月,接种后的外植体污染率和死亡率低于其他月份,而芽的萌发率高于其他月份。  相似文献   

2.
红金银花组织培养外植体灭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单因素预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了植物组织培养中红金银花外植体最佳灭菌方法,总结出外植体的类型、酒精浸泡时间、升汞质量分数、升汞浸泡时间等对红金银花外植体的污染程度及成活率均有显著影响。采用L8(4×24)正交试验表明,对红金银花外植体先用75%的酒精消毒30 s,再配合0.2%的升汞溶液处理5 m in,能达到理想的灭菌效果。  相似文献   

3.
抗枣疯病婆枣组织培养外植体灭菌时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抗枣疯病婆枣进行组织培养 ,若在 6月中旬采集外植体 ,其茎段灭菌时间可以采用 70 %酒精 4 0S +0 .1 %升汞 1 0~ 1 2min ,或 70 %酒精 1 0S +0 .1 %升汞 1 2min ,成活率可达 4 3%~ 4 7%。用茎尖作外植体 ,其灭菌时间可以采用70 %酒精 1 0S +0 .1 %升汞 5min ,成活率达 33.33%。托叶及残留叶柄的真菌污染率很高 ,在前处理阶段把托叶及残留叶柄去掉 ,可有效降低污染率。  相似文献   

4.
浅析三倍体毛白杨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灭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季节的三倍体毛白杨外植体进行2种消毒灭菌剂配合使用,采用不同时间灭菌及对外植.体取材不同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在2、3月份随采随用,带芽茎段在漂白粉饱和上清液浸泡30min、0.1%升汞15min,水培嫩枝将0.1%升汞改为10min的处理中灭菌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桤叶唐棣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最佳灭菌方案,以桤叶唐棣当年生、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采用0.1%HgCl、5%NaCl对外植体进行不同时长消毒处理试验,结果表明:0.1%HgCl灭菌在12 min内,5%NaClO灭菌在30 min内,都是随着消毒时间的增加污染率降低、褐化率升高;0.1%HgCl灭菌≤10 min,5%NaClO灭菌≤25 min,成活率随消毒时间延长而升高,之后都又下降;0.1%HgCl灭菌10 min是最佳灭菌方法,成活率达38%。  相似文献   

6.
树莓组织培养最佳外植体材料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岳英 《山西林业科技》2009,38(2):12-13,30
以树莓一年中不同时期的材料及同一植株不同部位的器官作外植体进行试验。结果表明:4月份采集的外植体污染率最低,成活率最高,即4月份是树莓组织培养最佳取材时期;在初代培养中,茎段的诱导率最高,为79.3%,带芽茎段是树莓组织培养最佳外植体材料;0.5%NaClO消毒20 min,是树莓组织培养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7.
云南方竹外植体组织培养成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云南竹一年生以内的幼苗节芽,用MS培养在,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和抗生素,对方竹外植体组培成苗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方竹的外植体基部节芽和中间节芽均能培养成苗,成苗率基部节芽平均为77.8%,中部节芽平均为56.7%。生根率基部节芽平均为64%,中部节芽平均为31%,污染率平均为17%和14.5%,为方竹的工厂化育苗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采用云南方竹一年生以内的幼苗节芽,用MS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和抗生素,对方竹外植体组培成苗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方竹的外值体基部节芽和中部节芽均能培养成苗,成苗率基部节芽平均为77.8%,中部节芽平均为56.7%,生根率基部节芽平均为64%,中部节芽平均为31%,污染率平均为17%和14.5%,为方竹的工厂化育苗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对大叶榉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叶榉的项芽、腋芽、茎段、叶片等为外植体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不同消毒方式、不同采样时期、不同外植体类型对大叶榉组织培养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0.
油茶不同外植体灭菌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茶种子、茎段为外植体,采用酒精、升汞、高锰酸钾3种灭菌剂,探讨不同处理对外植体污染和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茎段较好的灭菌方法:毛刷刷洗+75%酒精10~15 s+0.1%HgCl 10~15min,污染率最低为24.5%;新萌条较好的灭菌方法:75%酒精4~7 s+0.1%HgCl 5~6 min,污染率最低为14.3%;种子灭菌的条件:0.5%KMnO40~24 h+75%酒精3~15 min+0.1%HgCl 20~40 min(不剥壳去皮),75%酒精30 s+0.1%HgCl 8 min(剥壳去皮),这2种处理污染率均较低,种子发芽率相差不大。该结果为油茶再生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不同的砧木和不同的嫁接方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浙江柿为砧木、冬季采集天台山红朱柿接穗冷藏至翌年3月上中旬进行切接的育苗方法,嫁接成活率达91.7%,同时,加强肥水管理,当年合格苗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2.
千岛无核柿的病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千岛湖地区无核柿的病害种类,并对主要病害-炭疽病的病原生物学和发病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害的发生与柿树的树龄,嫩梢抽梢速度,气温,湿度,降雨量和雨日等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江西省柿树10种主要害虫的种类,并阐述了其为害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云南保山市隆阳区甜柿园金龟子严重发生原因,提出以加强农业综合防治为基础,合理利用物理和化学防治方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云南保山市隆阳区甜柿病虫害发生和防治动态,根据果园生态条件变化和病虫发展趋势提出了以加强农业综合防治为基础,充分应用物理防治措施及科学使用农药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6.
6-苄基腺嘌呤对甜柿次郎果实中糖、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柿次郎为试材,100 ̄200 mg/L的6-BA于花后10天喷果,结果表明:均提高了果实还原糖、可溶性糖、TSS含量及固酸比;促进果实淀粉降解;对可滴定酸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墨西哥菜用仙人掌组织培养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墨西哥菜用仙人掌栽培种米邦塔(milpa alta)茎片切块为外植体,研究了茎片年龄、表面消毒方法、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活性炭等对其侧芽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茎片较成熟茎片易于表面消毒,且以70%酒精消毒30s,0.1%升汞杀菌8min效果最佳;与不同质量浓度的6-BA组合,低质量浓度NAA(0.05mg/L)较高质量浓度NAA(0.1和0.5mg/L)促进侧芽提早萌发,培养12d侧芽萌发率最高可达51%(6-BA,1mg/L);0.5%活性炭强烈抑制侧芽的萌发,侧芽萌发率仅1%左右.侧芽在1/2MS NAA0.5mg/L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移栽后成活。  相似文献   

18.
以种植于大棚内的4个台湾青枣品种2年生嫁接苗嫩梢作外植体,进行了外植体表面灭菌,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6-BA、IBA、KT、NAA激素的启动、分化、生根培养的组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台湾青枣嫩梢外植体表灭菌,用0.1%HgC l2消毒液二次灭菌的效果为好,其组培适宜的外植体为一年生健壮枝条的茎尖和带腋芽的茎段,4月份为最佳的采集时间。台湾青枣4个品种(五千种、黄冠、高朗一号、蜜枣)最适的启动培养基均为MS 6-BA1.0 mg/L IBA0.1 mg/L。分化培养基则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品种拟选用不同的培养基;台湾青枣普遍存在组培苗生根困难的问题,其"五千种"组培的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0.2 mg/L NAA0.4 mg/L。  相似文献   

19.
梨组培褐化及抗褐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褐化的发生机制、影响褐化的因素以及抗褐措施等方面,对近几年在梨组培上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结合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梨组培褐化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