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茎腐病防治的原则是以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为基础,实施系列保健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或青枯病,属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年份发生率5%~10%,严重年份可达20%~30%,个别地区可高达50%~60%,减产25%,重者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3.
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半夏茎腐病原菌对半夏产生侵害的生理学机制。[方法]采用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半夏茎腐病原菌孢子对半夏幼苗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随着病菌孢子浓度的增加,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呈升高趋势,且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结论]试验结果为预防和治理半夏茎腐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和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茎腐病是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土传病害。美国、加拿大、印度、法国、南斯拉夫等23个国家均有发生的报道。其中美国发生普遍,危害严重,遍布22个州,减产达20—30%,被称为玉米生产上的头号病害。在我国20年代该病即有发生,60年代后随着抗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玉米品种的选育推广,由于主推的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对茎腐病多数抗性不强,因此很快成为玉米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7.
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玉米茎腐病的3种田间表现症状,区分了国内外不同区域的病原菌及其优势种,明确了不同病原菌的致病性及侵染规律.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影响发病的4个因素,以及抗病性的遗传持点,据此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并对玉米茎腐病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玉米茎腐病病原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茎腐病在我国已经由过去的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成为生产上亟待解决的病害问题。但有关此病的病原,目前尚无统一的结论。本文就国内近10余年来对玉变茎腐病病原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玉米种质资源抗腐霉茎腐病和镰孢茎腐病精准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和完善玉米种质抗腐霉茎腐病和镰孢茎腐病精准鉴定的方法,对遗传背景丰富的玉米种质资源进行腐霉茎腐病和镰孢茎腐病的抗性精准鉴定,筛选出对2种茎腐病具有稳定抗性的种质资源,为玉米抗病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对2004份具有广泛遗传背景的玉米种质进行多年多点的自然发病抗性鉴定,初步筛选出抗茎腐病或综合性状优良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1.
在明确辽宁省玉米茎腐病优势致病菌种类和主要发病规律后,开展单项措施和综合防治试验证明,以应用抗病品种为基础,配合药剂处理种子,调整茬口,适期晚播,合理密植,与矮秆作物间作,增施有机肥和硫酸钾肥,及时防治玉米螟等系列人保健栽培措施可有效地茎腐病的的发生和为害。大面积综防区平均病株率3。7%,未防治对照区20。8%,防治效果达82。2%。  相似文献   

12.
13.
樟子松幼苗茎腐病,溃烂部位在根茎以上5cm左右处的茎部。经分离,接种证明病原菌为尖镶他(Fusariumoxsporumschl)。病害流行规律5月中旬为初始病情期,7-8月为盛发期,9月中旬为发病终止期。应用20%的甲基托布津600×液,70%的代森锌400×液,根茎际喷雾,清水淋渗,一次防治有95%以上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花生茎腐病俗称倒秧病、烂腰病、掐脖瘟,对花生的为害很大,是一种暴发性的病害,一般年份病株率为15%~20%,发病重年份,病株率高达60%以上,甚至连片死亡,颗粒无收.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5.
玉米茎基腐病又称玉米茎腐病,俗称玉米青枯病。杂交系品种在地区之间引种频繁,导致该病在各玉米产区之间相互传播,造成植株早枯,籽粒瘪瘦不饱满,发病率达10%~25%,严重达48.6%,造成减产。一玉米茎基腐病1、发病原因主要由腐霉菌和镰刀菌侵染引起。其中腐霉菌生长  相似文献   

16.
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茎腐病,另有枯萎病、茎基腐病、基腐病、根腐病、晚枯病、黑束病和青枯病之称,是世界上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土传病害。美国、加拿大、日本、印度、法国、南斯拉夫等20多个国家均有该病发生。一般年份病区发病率为10~20%。减产25%左右,局部地区减产达505%以上。其中美国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遍布22个州,减产20~30%。在我国20年代即有该病发生,70年代以来各玉米产区相继发生,广西、湖北、四川、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河北、天津、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市均有分布。张超冲等在70年代初对广西20多个县调查结果表明,病株率轻者为1~5%,一般为15~20%,重的可达50~60%,个别地块超过90%。陕西4个  相似文献   

17.
18.
玉米茎腐病组织细胞学观察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由禾谷镰刀菌,禾生腐霉菌,侵染所致玉米茎腐病的细胞病理变化。结果表明:混合接种后,禾谷镰刀菌先于禾生腐菌浸入寄主根表皮及皮层细胞;两种菌丝侵入组织细胞方式不同,禾谷镰刀菌可直接穿破细胞壁或经细胞间隙向中柱伸进。而禾生佬是寻细胞间隙运行或在细胞破溃处向内皮层方向侵染;禾谷镰刀菌进入中柱后主要分布于韧皮部,而禾生腐霉菌主要寄生在导管及死细胞中。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