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国槐扦插繁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国槐1-2年生的枝条不同直径(0.5-1.0cm,1-2cm,2-3cm, ≥3cm)的插条采取用5%的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分别在春秋两季直插、春季采用直插与斜插方法进行国槐扦插繁殖试验,出了国槐除了通过种子繁殖之外,还可以通过扦插繁殖进行育苗,使国槐的扦插生根成活率达到80%以上,国槐的扦插生根类型是愈伤组织生根型,扦插时间是春季及秋季均可,直插与斜皇对国槐扦插成活率及高生长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扦插基质、不同扦插时间对杜茎山进行扦插繁殖试验,并在不同郁闭度环境下对杜茎山进行栽培试验,结果显示:以100%黄土做扦插基质,其扦插成活率最高,平均成活率达95%;50%营养土+50%黄土次之,其平均成活率为85%;50%细沙+50%营养土最差,其平均成活率仅为70%。扦插时间以10月扦插成活率较高,达94.5%;6月扦插成活率较低,为85%。杜茎山在郁闭度0.6~0.7的林下平均高88cm,平均地径0.423cm,生长较好;在郁闭度0.9的林下平均高仅22.5cm,平均地径仅0.33cm。  相似文献   

3.
龙脑樟树快繁育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选用插穗长6—8cm、粗0.2—0.5cm的优树萌条及半木质化的嫩枝,在春、夏、秋3季扦插,在插前土壤采用0.5%KMnO4液消毒,插穗采用1000mg/kg IBA或50mg/kgABT溶液处理,扦插后覆盖遮荫网,保持棚内相对湿度85%-95%,加强肥水、苗圃田间管理等配套技术,一般25—30d长出愈合组织产生新根,60d后新根达3-5cm时即可移栽。幼苗成活率一般为80%-85%,最高达90%以上。该技术扦插育苗,不仅成活率高,幼苗生长整齐,成本低,经济适用,操作简单;而且后代个体遗传性状稳定,为龙脑樟树快速育苗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紫珠无性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历经4年试验研究,初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紫珠扦插育苗无性繁殖和移栽造林丰产配套技术措施,经在生产实践中应用证实,效果显著。扦插育苗约30∽40d长出愈合组织,产生新根,60d后新萌条达20cm以上时即可移栽,育苗平均成活率为80%,最高达86.5%以上,1年生苗木平均高生长56cm,地径粗0.56cm,生长整齐,亩产壮苗2.7万多株,后代个体遗传的优良性状表现稳定;移栽造林在连续4个多月的夏旱、秋旱的情况下,成活率仍达95.9%,长势良好,1年生幼林平均高生长145.4cm,地径粗1.12cm,当年可采伐利用,以每2年采伐更新3次,平均每亩年产药材3.18t,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为促进药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可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桔梗切根快速繁殖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6年生桔梗切很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横切蘸根宝8号的成活率高.平均可达679%;每平方米收获量以横切和横切蘸根宝8号处理效果较好,分别为2.338和2.158kg;经方差分析,平均单重在横切和纵切的方法上差异显著,以横切效果最好,平均单株重可达58.98g;切根繁殖的平均单株重均远远高于同龄播种苗。  相似文献   

6.
云南红豆杉短穗条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西双版纳普文试验林场进行插穗长度为5cm,3cm,1cm的云南红豆杉短穗条的多因素扦插育苗试验,试验结果,短穗条扦插69天后可达生根稳定期,5cm,3cm,1cm长穗条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40.6%,27.5%和5.6%,参试因素的最佳组合是1年生长5cm的穗条,用500mg/L3号生根粉作蘸穗处理,选用森林土作基质的扦插床。表明云南红豆杉短穗条扦插育苗是成功的,经对扦插育苗的温,湿条件进行改善后,可投入生产。试验还获得了单叶生根的云南红豆杉植株。通过试验,扩展了对该树种无性繁殖潜力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山茶花不同季节扦插繁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山茶花在不同季节扦插繁殖成活率不同。最佳季节为夏季、初秋,成活率分别平均达到92.9%、90.4%,生根数分别平均达到6.72、7.43根;春季扦插次之,成活率为66.3%、生根数为5.7根;最差是在冬季,扦插成活率只有32.3%、生根数只有1.2根。  相似文献   

8.
为加速刺槐的良种化进程,用细根段刺槐根系和硬枝扦插进行育苗技术研究,提高良种繁殖率。用粗0.5 -0.8 cm的根段进行钵插育苗一般成活率可达85%以上,当年平均苗高和地径达2.5 m和2 cm以上,苗木出圃率达90%以上;利用ABT生根粉100 mg/kg进行硬枝扦插处理24 h效果最佳,扦插成活率、地径和苗高与对照相比分别高71.6%、28.9%和28.6%。  相似文献   

9.
刘金江 《沙棘》2003,16(4):21-22
在全光雾嫩枝扦插育苗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网袋状轻型基质育苗容器进行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容器扦插平均生根率可达95%以上,较普通全光雾沙床扦插对照(CK)提高5.75%,主根数、虚根数均较对照(CK)增加1.02条,5.86条,平均苗高、地径分别增加4.33cm,0.07cm;容器扦插苗用于造林,其成活率较对照(CK)增加25.0%,当年株高、地径生长量较对照(CK)增加18.70cm,0.30cm;而且容器苗便于运输,可在整个生长季节随时移栽。  相似文献   

10.
台湾桤木采穗圃建立及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2a多对台湾桤木采穗圃的建立和管理及扦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5a生优树建立的采穗圃第2a的株采穗量达71条;(2)400mg·L^-1GGR6号生根粉水溶液浸泡的插穗生根率最高,达96.5%,清水处理的穗条效果最差,生根率为67.6%;(3)一年中插穗在6月、9月扦插效果最好,成活率分别可达96.67%、97.35%;(4)插穗摘除1/3叶片扦插效果最好,生根率迭96.3%;(5)母树上部穗条扦插效果最佳,成活率可达97%;(6)台湾桤木插穗以皮部生根为主,属于皮部和愈伤组织混合生根型,夏季扦插60d后成活穗条皮部生根的占83.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