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当前,虽然全国畜间布病疫情平稳,但局部地区疫点仍有散在发生。由于布病疫源的存在,形成大范围疫情扩散的可能性在增加。  相似文献   

2.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多出现流产、睾丸炎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卫生部、农业部《关于颁发“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疫区判定和控制区考核标准”》的通知下,玛沁县对当地牛、羊进行了血清学监测。监测结果如下:1材料方法1·1血清来源玛沁县优云乡、当洛乡、东倾沟乡3 032头牛、6 258只  相似文献   

3.
布鲁氏菌病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是当前危害养殖户和牛羊健康的一种主要疾病。当前,我省人畜间疫情时有发生,而且有上升趋势。在畜间,布病疫情主要以羊为主,其次为奶牛、牛,现将自己在布病防治中的一些经验和认识加以总结。一、畜间布病的主要症状及传播途径1.症状:感染布病的牛羊表现症状不太明显,有的不表现症状。布鲁氏菌主要侵害生殖器官、胎膜及多种器官组织,表现为发炎、坏死和肉芽肿,从而引起流产、不孕、睾丸及关节炎等症状。多种动物对本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自然感染以羊、牛多见。2、传播途径:经长期的实践和总结,该病主要是人畜间相互接触或牲畜之间传播,以羊感染与其密切接触的人群为主,其次是奶牛和牛,人感染羊的尚无定论。一是经皮肤、粘膜直接接触感染,通过对感染者分析,以饲养、接产员、兽医、皮毛加工、屠宰和挤奶人员为主,他们直接接触被病畜污染的水源、土壤、草场、工具而感染;二是经消化道感染,主要是食入被污染的水  相似文献   

4.
检测奶牛布鲁氏菌病试验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影响畜牧业发展,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重要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疾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疾病。人感染布病后,病程长,反复发作,长期不愈。家畜感染则出现流产和不育,产奶量下降,此病严重危害畜牧生产和人类健康。1布病疫情分布布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凡有牲畜的地区都有布病的流行,据不完全统计,在170个国家和地区中就有125个国家和地区发生布病。我国布病疫区主要集中于五大牧区,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西藏。2流行病学布鲁氏菌病能侵害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类。其…  相似文献   

6.
布氏杆菌病又称波浪热,是由布氏杆菌所引起的,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和慢性化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7.
1 概况 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可引起流产、不孕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1].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且可由牛、羊、猪传染于人和其他家畜.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菌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之一,它危害严重、流行广,每年因布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而且近十几年来布病又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根据GeneBank库上国际标准菌株绵羊种布鲁氏菌(63/290)的OMP25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新疆绵羊种布鲁氏菌(80/019)基因组DNA中扩增出OMP25基因片段,TtDNA连接酶将其连接于PBS-T克隆载体质粒上,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菌DH10B中,蓝白斑筛选阳性菌落,结果成功克隆OMP25基因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测序结果分析表明:新疆绵羊菌株与国际标准菌株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猪链球菌2型溶血素基因的检测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猪链球菌2型的溶血素基因合成了一对可扩增长度为1496bP目的片段的引物,建立了检测溶血素基因的PCR方法。该方法对猪链球菌2型参考株SS2—N株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对马链球菌善疫亚种(C群)参考株ATCC35246、分离株SESZ—Y、SESZ—T、SESZ—C和猪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茵的检到结果均为阴性;用EcoR I内切酶进行酶切.获得了与预期结果一致的863bP和633bP的2个片段。经对SS2—1株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表明其与1933株、P1/7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7%和100%。  相似文献   

11.
将含有裂解酶基因重组温控裂解质粒pBBR1MCS∷PR-PL-E电转化至粗糙型布鲁菌M111中,构建重组布鲁菌M111(pBBR1MCS∷PR-PL-E)。重组菌株在28℃培养,42℃诱导表达裂解酶E,从而制备布鲁菌菌壳。绘制布鲁菌生长曲线及裂解曲线,计算裂解率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布鲁菌菌壳的形态。结果显示,成功制备了布鲁菌菌壳,温控裂解质粒pBBR1MCS∷PR-PL-E对布鲁菌的裂解率为100%。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细菌内容物部分流出,细菌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皱缩,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制备了粗糙型布鲁菌菌壳,初步研究了其基本特性,为下一步开展布鲁菌菌壳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马耳他布鲁菌omp25基因并鉴定重组蛋白的抗原性,从马耳他布鲁菌中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扩增得到布鲁菌omp25基因片段,并将目的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2a-omp25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中表达,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表达蛋白。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omp25,并在大肠杆菌Rosetta中获得了重组蛋白,重组蛋白与布鲁菌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重组质粒pET-32a-omp25可以在大肠杆菌Rosetta中成功表达,并且重组蛋白可与布鲁菌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该重组蛋白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该研究为以后疫苗的研制及布鲁菌病的检测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布鲁菌OMP25基因重组山羊痘病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羊种布鲁菌外膜蛋白25(OMP25)基因插入到山羊痘病毒转移载体PGM-TK-I1L-GPT1启动子I1L的下游,构建重组山羊痘病毒转移载体。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转移载体与山羊痘病毒疫苗株G14-STV44-55共转染绵羊成纤维细胞,在细胞内同源重组。通过霉酚酸药物筛选、纯化,经PCR鉴定获得了重组山羊痘病毒。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兽医学报》2015,(4):565-568
为了进一步研究副猪嗜血杆菌FS0307株的特性,本研究对该菌株的外膜蛋白P5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并进行其对豚鼠的致病力研究。结果显示,Hps FS0307株的序列与相同血清型的国际标准株SW124的同源性为98.3%,与多数国内分离株的同源性在98%以上,与美国分离株2170B的同源性为95.6%,而与3株其他血清型国际标准株的同源性在89.5%~95.1%之间;遗传系统进化树显示与4型国内分离株SC085(HM747106)在同一分支上。且能引起豚鼠100%发病,100%死亡。说明Hps FS0307株与国内流行菌株更相似,是1株优良的副猪嗜血杆菌病疫苗的制苗菌株。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猪种布氏杆菌WboA基因缺失株(B.suisΔWboA)对绵羊的免疫条件,本研究采用1岁左右的成年雌性绵羊对B.suisΔWboA的免疫剂量及免程序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分5个组进行,其中A、B、C 3个试验组分别以2倍剂量重复接种、4倍剂量重复接种和单剂量1次接种B.suisΔWboA,D组单剂量1次接种猪种布氏杆菌S2疫苗株(B.suis S2),E组为空白对照组。各组羊首免后7 d、21 d和35 d分别采血,测定血清抗体水平;在首免后35 d,分别采用布氏杆菌强毒菌M28株(B.melitensis M28),经腹股沟皮下注射攻毒。攻毒后28 d,分别取试验羊的脾脏分离攻毒菌株。所有试验羊,在实施攻毒前,其精神、食欲均正常。血清抗体测定结果表明,在二免7 d、21 d后,A组和B组试验羊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C组,而且均超过D组试验羊的抗体水平。攻毒后的细菌分离结果表明,攻毒后28 d,A组和B组试验羊的脾脏细菌分离数量明显低于C组试验羊,并且均低于D组试验羊的细菌分离水平。实验结果表明,B.suisΔWboA的免疫剂量由单倍改为2倍或4倍,免疫程序由单剂量1次改为2倍或4倍剂量2次,可以明显提高免疫效果,并达到与亲本疫苗菌株B.suis S2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以提取的山羊痘弱毒疫苗株HLJ—V9 DNA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并进行PCR扩增,获得了2078bp的DNA片段,并将PCR产物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酶切鉴定、PCR鉴定和测序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TK基因,获得的TK基因内存在一个Kpn Ⅰ酶切位点和编码区的早期转录终止信号TTTTTN(T)T。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弱毒疫苗毒株HLJ—V9 TK基因与参考毒株的同源性在95.5%~100%之间,说明羊痘病毒TK基因具有高度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以羊布鲁菌16M基因组为模板克隆Omp25基因,设计含有EcoRI和xhoI酶切位点的引物序列,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MV-HA上,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MV-HA~Omp25。经测序及双酶切验证正确,证明成功构建了pCMV-HA—Omp25真核表达质粒,为表达纯化外膜蛋白Omp25,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克隆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青海株(PEDV-QH)的M基因。经序列分析,PEDV-QH株编码膜蛋白M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为681bp,包含154A(22.61%),160G23.49%),217T(31.86%),150C(22.03%),编码226aa,分子质量约为25ku。PEDV-QH株的M基因与CV777、JMe2、Br1/87、JS2004-2、KPEDV-9株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5%、98.4%、98.4%、98.2%和97.9%,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1%、99.19/6、98.7%、98.2%、97.8%;M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M蛋白3次跨膜,有1个潜在的原核膜脂蛋白脂结合位点,3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4个潜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连接的蛋白激酶C或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与CV777及Br1/87核苷酸序列以及氨基酸遗传衍化关系分析显示,PEDV-QH株M基因的变异主要属于同义突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兽医学报》2015,(9):1404-1408
采用RT-PCR方法对2012-2014年收集的7份四川规模化猪场送检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的阳性临床样品中病毒M基因进行扩增,纯化回收目的片段后连接到pMD19-T载体,经序列测定与GenBank收录的30条PEDV参考毒株的序列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7株PEDV四川株间核苷酸以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高达98.4%~99.9%和97.4%~99.1%,与参考株之间的核苷酸以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是95.7%~99.9%和95.2%~99.6%,PEDV四川株与国内外近3年的PEDV毒株均在系统进化树上的同一分支,亲缘关系较近,而经典毒株CV777与国内早期PEDV株处于另外一个分支。表明目前流行的PEDV M基因与往年相比出现一定的变异,但是仍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